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文化探索中的方法问题——“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后的反思(二) 被引量:6
1
作者 殷玮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7,共9页
目前,学术界公认中国历史上有个夏代。但由于文献记载太过简略,使后人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寄希望于考古工作者从地下找到夏代遗存。然而,在夏文化探索中,由于研究者的思路与所用方法不同,故而得出的结论也... 目前,学术界公认中国历史上有个夏代。但由于文献记载太过简略,使后人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寄希望于考古工作者从地下找到夏代遗存。然而,在夏文化探索中,由于研究者的思路与所用方法不同,故而得出的结论也明显有异。由此,出现争论与分歧。于是,如何鉴别相关结论是否合理可信就成为学术界同人思索的问题。本文在对夏文化探索的现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围绕文化因素分析法与都城分析法,对分歧及其缘由作了详细探讨。文中还就坚持正确思路,采用科学方法。按科学规程操作对夏文化探索工作的重要性,谈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文化探索 文化因素分析法 都城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贡》“豫州”与夏文化探索——兼议夏代的中心区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民 《中州学刊》 198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对于《禹贡》这篇文字,如果全盘否定它,那是不公允的,因为在它的制作素材中,确实保存了一些夏代的史影。如果全面肯定它,那也是同样的不合理,这是由于《禹贡》除了包函有大禹以后的夏代社会状况外,还包函有夏代以后的某些社会状况,而且... 对于《禹贡》这篇文字,如果全盘否定它,那是不公允的,因为在它的制作素材中,确实保存了一些夏代的史影。如果全面肯定它,那也是同样的不合理,这是由于《禹贡》除了包函有大禹以后的夏代社会状况外,还包函有夏代以后的某些社会状况,而且还掺杂着后世的地理概念、语言风格和思想色彩。所以我们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对其加以研究,从中弃其糟粕,而取其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夏王朝 夏文化探索 夏代 阳城 中心区域 部落 贡赋 晋南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