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赤峰市大山前遗址夏家店上层文化“祭祀坑”出土人骨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全超 张群 +3 位作者 彭善国 王立新 朱延平 郭治中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内蒙古赤峰市大山前遗址夏家店上层文化"祭祀坑"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大山前遗址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先民食物结构以C4类植物为主,很有可能来源于粟、黍和稷,肉类食...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内蒙古赤峰市大山前遗址夏家店上层文化"祭祀坑"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大山前遗址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先民食物结构以C4类植物为主,很有可能来源于粟、黍和稷,肉类食物在食物结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暗示出饲养业和畜牧业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已经占据重要的位置。本文的研究为复原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特别是赤峰地区青铜时代人群的经济生活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前遗址 夏家店上层文化 稳定同位素 食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熬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铜器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延祥 贾海新 朱延平 《有色金属》 CSCD 2002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对赤峰市熬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的 5 7件铜器中的 46件进行初步研究 ,发现均为青铜 ,含锡量为2 2 %~ 2 4 5 % ,含铅量低于 6 0 % ,平均 2 4% ,具有早期青铜器的成分特征。锻造与铸造铜器的含锡量有明显的差别。出土的... 对赤峰市熬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的 5 7件铜器中的 46件进行初步研究 ,发现均为青铜 ,含锡量为2 2 %~ 2 4 5 % ,含铅量低于 6 0 % ,平均 2 4% ,具有早期青铜器的成分特征。锻造与铸造铜器的含锡量有明显的差别。出土的含锡铅器以及含钨较高的赤铁矿颜料 ,明显具有赤峰地区北部矿产特征。出土的彩绘陶器和有中原二里头文化特征的酒器显示出与中原有文化上的联系和辽河中游高台山文化因素的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熬汉旗 冶金史 大甸子 夏家店下层文化 青铜 锡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探冀北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 被引量:9
3
作者 洪猛 王聪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4,共10页
本文对冀北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进行了梳理和年代分析,暂可将其称为"东南沟遗存",该遗存大致可分为西周中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在文化自身发展与区域文化格局共同作用下,夏家店上层文化... 本文对冀北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进行了梳理和年代分析,暂可将其称为"东南沟遗存",该遗存大致可分为西周中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在文化自身发展与区域文化格局共同作用下,夏家店上层文化在冀北地区呈现出由渗透进入到鼎盛扩张,最后全面衰退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地区 夏家店上层文化 年代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生业方式——以植物考古学为中心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永刚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48,共4页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兴盛于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早期阶段的青铜文化。在分析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聚落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夏家店下层文化典型遗址进行科学的植物浮选与植物种属鉴定综合分析,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粟作农业成为生业结构的主...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兴盛于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早期阶段的青铜文化。在分析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聚落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夏家店下层文化典型遗址进行科学的植物浮选与植物种属鉴定综合分析,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粟作农业成为生业结构的主体,并取得了支配地位。同时,遗址中所见动物骨骼表明,家畜饲养业已经成为当时居民肉食品的主要来源,并作为粟作农业的补充在当时的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谷物与动物资源的充足供给和可靠来源将远古先民从不断寻找食物中解放出来,进行国家事务与宗教事务的管理,推动了这一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文明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生业方式 植物浮选 植物考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家店下层文化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包曙光 余肖肖 《农业考古》 2020年第4期36-41,共6页
本文通过夏家店下层文化动物遗存的综合分析,认为该文化人群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以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兼有狩猎业和渔猎业的多种经营方式,且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畜饲养业;再加工制作的骨制品显示该文化人群已经存在特定的骨器加工... 本文通过夏家店下层文化动物遗存的综合分析,认为该文化人群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以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兼有狩猎业和渔猎业的多种经营方式,且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畜饲养业;再加工制作的骨制品显示该文化人群已经存在特定的骨器加工操作链;以大甸子墓地为代表的殉牲现象是该文化独特的殡葬习俗,表现了墓主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但这种特殊象征意义的葬俗还未形成完备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青铜时代 动物遗存 殉牲现象 骨器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草原西周至春秋青铜器的造型艺术与多样文化——以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景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59,共4页
考古学资料表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器的出现也几乎与中原地区同期,但却有其自身发展的渊源。西周至春秋时期以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已经达到草原地区青铜文化的繁盛阶段,具有地... 考古学资料表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器的出现也几乎与中原地区同期,但却有其自身发展的渊源。西周至春秋时期以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已经达到草原地区青铜文化的繁盛阶段,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艺术风格。随着北方草原地区与中原地区、西方国家的文化交往,青铜器与亚欧草原的艺术风格达到一致并有所创新,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艺术相互影响,加强了双方的文化交流与交融,使草原地区的青铜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上层文化 青铜器 造型艺术 文化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铜器的矿料来源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永乐 梅建军 +3 位作者 李延祥 陈坤龙 曹建恩 党郁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器的物料信息,探讨其矿料来源,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对4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1处高台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部分铜器进行了铅同位素比值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同辽西地区几处金属矿的铅同... 为进一步了解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器的物料信息,探讨其矿料来源,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对4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1处高台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部分铜器进行了铅同位素比值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同辽西地区几处金属矿的铅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4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铜器的原料可能是使用辽西当地的大井多金属矿的矿石冶炼而成,而大山前遗址出土铜器的铅料有可能来自辽宁桓仁的多金属矿,二道井子遗址所出红铜器的铜料则可能另有来源。所属高台山文化的湾柳遗址铜器的铅同位素数据具有高放射性成因铅特征,表明其与同期其他考古学文化存在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铜器 铅同位素 矿料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规模一等级与空间特征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晋 张玉坤 谭立峰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1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城址作为聚落的高级形态,其空间关系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特征,一直是人居环境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文章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000~3500年)城址为研究对象,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和SPSS统计分析工具,结... 城址作为聚落的高级形态,其空间关系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特征,一直是人居环境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文章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000~3500年)城址为研究对象,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和SPSS统计分析工具,结合聚落考古、环境考古、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对城址规模—等级及其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敖汉旗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可以分为四个等级,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等级数量分布趋势,但尚未达到类似国家的复杂社会形态;第二,不同等级城址空间分布呈现清晰的布局逻辑;第三,不同规模—等级城址群可以归纳为四种各具特色的结构类型,反映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与社会发展程度。相关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揭示史前城址空间分布形态、功能以及区域文明化进程等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城址 GIS 规模—等级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前生业经济的聚落考古学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晋 张玉坤 田彦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6-170,共5页
基于聚落考古学思想,引入史前人口规模和农业用地需求测算模型,对内蒙古赤峰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东、西两区的聚落人口数量、用地需求量以及相应的生业经济形态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以东区现有的宜耕土地面积并不足以支撑该区当时庞... 基于聚落考古学思想,引入史前人口规模和农业用地需求测算模型,对内蒙古赤峰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东、西两区的聚落人口数量、用地需求量以及相应的生业经济形态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以东区现有的宜耕土地面积并不足以支撑该区当时庞大的人口数量,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而西区可以满足需要并有盈余。东、西两区聚落依据各自资源、环境方面的差异,采取了不同的生业经济结构和生产分工,相互之间通过一定的交流通道建立联系,将密集分布的聚落组群连接为整体,实现了资源与产品的交换互补,维持了聚落内部的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生业经济 聚落考古学 史前人口规模 农业用地需求 赤峰地区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上的“保守主义”--夏家店下层文化生业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伟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77,共9页
在“青铜时代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多种新作物及家畜的传入,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民采取了一种饮食上的“保守主义”。在植食方面,人们继续种植以粟、黍为代表的传统农作物,而未引入小麦和水稻;在肉食方面,尽管牛、羊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 在“青铜时代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多种新作物及家畜的传入,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民采取了一种饮食上的“保守主义”。在植食方面,人们继续种植以粟、黍为代表的传统农作物,而未引入小麦和水稻;在肉食方面,尽管牛、羊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业选择,但家猪的饲养仍然是核心策略。这种饮食上的保守主义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其中包括文化因素上的“粒食”传统、可承担的“人口—资源”压力以及“边缘效应”的多样性选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业策略 夏家店下层文化 青铜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肃慎和挹娄的考古文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戚玉箴 孙进已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5期129-136,共8页
古代肃慎和挹娄,其在东北史中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五十年代以前,肃慎,挹娄史的研究,止于文献考证。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肃慎、挹娄的考古文化问题。遂成为东北史研究中一项新的课题。但自那时以来,学界依据对肃慎地理位置的考订而... 古代肃慎和挹娄,其在东北史中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五十年代以前,肃慎,挹娄史的研究,止于文献考证。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肃慎、挹娄的考古文化问题。遂成为东北史研究中一项新的课题。但自那时以来,学界依据对肃慎地理位置的考订而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有人认为肃慎在今热河山地,从而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该是包括了肃慎和燕毫在内的文化”,而夏家店上层文化“应该是包括了东胡、山戎,肃慎在内的诸戎狄文化”。有人则认为肃慎在今松花江流域,因此,把吉林西团山文化比定为肃慎文化,指出西团山古代遗存“可能与古肃慎族有关”。或者进而明确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团山文化 肃慎 夏家店上层文化 考古文化 遗址 文化类型 新开流文化 文化遗存 文化问题 夏家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夏、商、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浅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维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作为沟通中原与北方草原中介地域的北京地区,夏、商、西周时期曾存在雪山二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大陀头类型、张家园上层类型文化和周燕文化。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文化之间虽互有影响,却不具备传承关系。这一现象启示人们,在重视历... 作为沟通中原与北方草原中介地域的北京地区,夏、商、西周时期曾存在雪山二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大陀头类型、张家园上层类型文化和周燕文化。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文化之间虽互有影响,却不具备传承关系。这一现象启示人们,在重视历史文化与传统、建立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同时,还应注意文化中心地域与周边地区发展的差异;考虑民族迁徙是导致相关考古学文化阶段性改变和分布地域部分或全部被覆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燕文化 张家园上层类型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大陀头类型 雪山二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石器时代绿松石文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郝用威 郝飞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47-150,共4页
关键词 绿松石矿 绿松石珠 新石器时代文化 新石器文化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歷史博物馆 考古学报 夏家店上层文化 青铜时代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青铜时代 玉鸟 遗址 福泉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墓葬区发掘简报
14
作者 曹建恩 孙金松(文\摄影) +4 位作者 王燕(绘图) 曹荻(绘图) 杨佳峰(绘图) 党郁 徐婷婷 《考古与文物》 2025年第9期17-29,F0003,共14页
2010年5~10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的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作坊区及墓葬区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269座,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偏洞室墓较少,出土有陶、玉石、铜、骨、蚌器等近百件。此次发掘... 2010年5~10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的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作坊区及墓葬区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269座,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偏洞室墓较少,出土有陶、玉石、铜、骨、蚌器等近百件。此次发掘对深入探讨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的文化内涵、聚落分化、阶层分化、葬式葬仪及社会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赤峰市 二道井子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墓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赤峰翁牛特旗尖山子冶炼遗址考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延祥 董利军 +1 位作者 李丽辉 杨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72,共7页
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尖山子冶炼遗址开展田野考察和实验室检测。先后两次田野考察采集到陶片、炉渣、矿石等遗物,认定遗址面积约为1万多m2。矿石、炉渣的检测显示该遗址使用尖山子矿区含铜锌为主的共生氧化矿石还原冶炼生产红... 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尖山子冶炼遗址开展田野考察和实验室检测。先后两次田野考察采集到陶片、炉渣、矿石等遗物,认定遗址面积约为1万多m2。矿石、炉渣的检测显示该遗址使用尖山子矿区含铜锌为主的共生氧化矿石还原冶炼生产红铜,因矿石含有较高的锌矿物,因而形成含锌较高的炉渣。综合伴生陶片类型等信息,初步判断尖山子冶炼遗址年代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对围绕该遗址的进一步工作提出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史 尖山子冶炼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铜锌共生矿 炉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翁牛特旗大营子冶炼遗址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延祥 董利军 +1 位作者 陈建立 朱延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大营子冶炼遗址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五分地镇大营子村南侧的大山的北坡上,包含东西两区冶炼遗存。东区冶炼遗存年代较早,至迟在公元前1 400年已开始冶炼活动。铅同位素、微量元素示踪研究显示大营子冶炼遗址东西两区均使用了来自林西县... 大营子冶炼遗址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五分地镇大营子村南侧的大山的北坡上,包含东西两区冶炼遗存。东区冶炼遗存年代较早,至迟在公元前1 400年已开始冶炼活动。铅同位素、微量元素示踪研究显示大营子冶炼遗址东西两区均使用了来自林西县大井古铜矿的多金属共生矿石,直接冶炼铜砷锡三元青铜合金。大营子冶炼遗址东区冶炼遗存的年代测定,获得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年代测定结果,为探讨辽西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演变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大营子遗址 夏家店上层文化 铅同位素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发掘纪要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立新 塔拉 +3 位作者 张亚强 陈全家 李法军 朱永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9,共14页
Jinggouzi site lies in the northern bank of the upper Xilamulun River in Chifeng city Tombs i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western and the eastern In May 2002,31 tombs of the western group and a lot of buria... Jinggouzi site lies in the northern bank of the upper Xilamulun River in Chifeng city Tombs i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western and the eastern In May 2002,31 tombs of the western group and a lot of burial articles were discovered and also the custom of burring the hourse,cow and goat (or sheep)with the dead However,most of the discovered tombs had been disturbed The initial excavation shows that these tombs can date back to the period of the later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early Warring States,which possibly represent a new archaeolog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沟子遗址 墓葬形制 随葬品 扰墓现象 夏家店上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布敖包冶铜遗址初步考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延祥 朱延平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介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塔布敖包夏家店上层文化冶炼遗址的初步考查和物品检测结果。调查发现炉渣、炉壁、矿石、鼓风管、石器、陶片等大量遗迹遗物 ,但未发现采矿遗迹 ,表明该遗址是单纯的冶炼遗址。检测发现铜、锡、砷等元素... 介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塔布敖包夏家店上层文化冶炼遗址的初步考查和物品检测结果。调查发现炉渣、炉壁、矿石、鼓风管、石器、陶片等大量遗迹遗物 ,但未发现采矿遗迹 ,表明该遗址是单纯的冶炼遗址。检测发现铜、锡、砷等元素共生矿石 ,炉渣中发现大量由铜锡砷银等元素组成的合金颗粒。检测结果及遗址位于地势险要的临河山坡、地近林西大井古铜矿冶遗址的事实表明 ,该遗址是大井铜矿产出矿石的另一冶炼场所。该遗址所出鼓风管形制较为原始 ,表明其年代可能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史 冶炼遗址 冶金考古 夏家店上层文化 青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平水泉遗址2021年度出土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永刚 李阳 +1 位作者 张星德 王闯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水泉遗址是辽西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典型遗址,2021年度首次发现的防洪护堤设施更彰显了其重要地位。该遗址植物遗存的浮选过程中发现了包括粟、黍和大豆在内的炭化农作物种子,以及禾本科、豆科、藜科、蓼科、蔷薇科、茄科和锦葵科在内... 水泉遗址是辽西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典型遗址,2021年度首次发现的防洪护堤设施更彰显了其重要地位。该遗址植物遗存的浮选过程中发现了包括粟、黍和大豆在内的炭化农作物种子,以及禾本科、豆科、藜科、蓼科、蔷薇科、茄科和锦葵科在内的炭化非农作物种子。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认识到水泉遗址先民从事着以粟、黍为主,大豆为辅的较发达的多品种旱作农业,农业经济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泉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植物遗存 生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亚农业的发生与传播 被引量:15
20
作者 严文明 《农业考古》 1993年第3期37-44,共8页
通常所称的东北亚包括中国的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各岛,大体上是环绕着日本海的一些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即已在这里广泛地居住。这里的远古居民主要是属于通古斯人种的各个支系。到新石器时代,这里是最先发... 通常所称的东北亚包括中国的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各岛,大体上是环绕着日本海的一些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即已在这里广泛地居住。这里的远古居民主要是属于通古斯人种的各个支系。到新石器时代,这里是最先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半岛 东北亚 辽河流域 兴隆洼文化 农业模式 旱地农业 稻作农业 中国东北 新石器时代 夏家店下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