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因子和多尺度合成中国夏季降水预测模型及预报试验 被引量:29
1
作者 彭京备 陈烈庭 张庆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6-608,共13页
根据青藏高原60个站平均的月积雪深度、热带太平洋Ni^no 3区月海温和中国160个站月降水量等资料,用小波变换和相关分析,分析了1958~1998年秋冬季青藏高原异常雪盖与El Ni^no南方涛动(ENSO)的关系、多时间尺度变化的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 根据青藏高原60个站平均的月积雪深度、热带太平洋Ni^no 3区月海温和中国160个站月降水量等资料,用小波变换和相关分析,分析了1958~1998年秋冬季青藏高原异常雪盖与El Ni^no南方涛动(ENSO)的关系、多时间尺度变化的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型式。并取青藏高原积雪和Ni^no 3区海温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和线性趋势三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小波分量作为预报因子,对我国夏季降水距平作线性回归,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最后,利用1999~2002年的独立资料进行了预报试验,并在2003年和2004年应用于实际预报。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雪盖与ENSO这两个物理因子彼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们都是多时间尺度现象,并与中国夏季降水有较好的关系。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不仅有不同的相关型式,而且相对贡献也有变化。回归预测模型的拟合情况和预报试验表明,综合考虑前期秋冬季青藏高原雪盖和ENSO这两个物理因子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和线性趋势作为预报因子建立的预测我国夏季降水距平分布的模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雪盖 ENSO 多时间尺度变化 夏季降水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