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敦岛弧带夏塞银铅锌矿床地质、物化探特征及综合找矿模型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艳军 魏俊浩 +3 位作者 李欢 陈冲 陕亮 侯本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36-1649,共14页
夏塞银铅锌矿床位于义敦岛弧带中段,为典型的与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有关的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于NNW向断裂构造中,具有向北侧伏、尖灭再现特点。从花岗岩体接触带往北发育Sn-Cu→Cu-Zn→Ag-Pb矿化分带。硅化、绢云母化、... 夏塞银铅锌矿床位于义敦岛弧带中段,为典型的与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有关的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于NNW向断裂构造中,具有向北侧伏、尖灭再现特点。从花岗岩体接触带往北发育Sn-Cu→Cu-Zn→Ag-Pb矿化分带。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与成矿关系密切。成矿过程划分为锡石、毒砂、闪锌矿-黄铜矿、含银矿物-方铅矿、黄铁矿-碳酸盐5个成矿阶段。高精度磁法测量ΔT正异常能有效识别矿化带或控矿断裂带。土壤地球化学测量Ag、Pb、Zn、Cu元素变化曲线峰值能指示矿化体的存在。据此建立了夏塞银铅锌矿床地质、磁法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综合找矿模型,经验证找矿效果良好。有望为夏塞—连龙银锡多金属矿集区热液脉型矿床找矿勘查和评价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脉型矿床 综合找矿模型 夏塞银铅锌矿床 义敦岛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1号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代力 张德会 +6 位作者 李泳泉 万贵龙 侯本俊 廖勋 张进良 王国鹏 李成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6-249,共14页
四川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西南"三江"义敦岛弧构造带中段,是与绒伊措岩体密切相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对夏塞矿区1号矿体9个中段采样分析,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分带序列研究、地球化学参数计算、建立剥蚀模型等... 四川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西南"三江"义敦岛弧构造带中段,是与绒伊措岩体密切相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对夏塞矿区1号矿体9个中段采样分析,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分带序列研究、地球化学参数计算、建立剥蚀模型等方法,系统详细地研究了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1)1号矿体原生晕找矿的主要指示元素:Ag、Pb、Zn、Cu、Sb、Hg、Cd、Sn,次要指示元素:Bi、W、B、As、Au、Mn;(2)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Hg-Pb-Bi-Sn-Cd-Zn-Cu-As-Ag-W-Au-Sb-Ba-V-Mo-Mn,出现"反分带"现象;(3)成矿过程存在多次叠加,轴向地球化学参数变化曲折,出现多次转折,反应成矿过程复杂。综合各项特征,推测1号矿体深部可能有盲矿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轴向分带序列 夏塞银铅锌矿床 反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