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出疑古”的困惑——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失误谈起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富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30,共12页
当下古史年代学研究可行的路径,仍应是在古文献“文本”的基础上多方联络和考证,力求将已有的年代系统调整到能够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水平上。夏商周断代工程不由此途,而将主要精力放到非文字史料的调查和取证上,所得结果大都不可据。... 当下古史年代学研究可行的路径,仍应是在古文献“文本”的基础上多方联络和考证,力求将已有的年代系统调整到能够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水平上。夏商周断代工程不由此途,而将主要精力放到非文字史料的调查和取证上,所得结果大都不可据。工程所提倡的多学科方法带有泛科学化的倾向,由此导致年代学论证上的一系列失误。这些失误表明,作为工程的指导理念,“走出疑古时代”的主张以及“超越疑古,走出迷茫”的提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妥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书纪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 泛科学化 年代学 下古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多学科合作 被引量:2
2
作者 仇士华 蔡莲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年第2期21-25,共5页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专家联合实施的系统工程,以多学科合作方式联合研究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根据考古系列样品的年代测定,得出考古学的14C年代框架。2)依古文献的天象记录,天文计算定出懿王元...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专家联合实施的系统工程,以多学科合作方式联合研究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根据考古系列样品的年代测定,得出考古学的14C年代框架。2)依古文献的天象记录,天文计算定出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武王克商年为公元前1046年;武丁登基年为公元前1250年;均与14C测年结果相合。3)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的纪时词语,排出金文历谱,在年代框架内排出西周王年表。4)根据殷墟的甲骨和文化分期,商后期的周祭祀谱,武丁年代和文献记载,在年代框架内排出商后期王年的大致情况。5)商前期主要根据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考古分期与年代测定,结合文献,估定夏商分界的年代。6)夏代主要是根据二里头文化分期和年代测定,王城岗文化分期和年代测定,以及结合文献和参考夏代的五星连珠、仲康日食等的天文推算,估定夏代的始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断代 ^14C年代测定 多学科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商周断代工程及其天文学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次沅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100,共7页
《夏商周断代工程》由文献、考古、古文字、碳14测年和天文学等方面的专家联合攻关,致力于推进我国早期年代学研究的发展.天文学在五星聚合、三代大火、国外天象、仲康日食、夏小正、禹伐三苗、甲骨文天象、武王伐纣、天再旦、金文... 《夏商周断代工程》由文献、考古、古文字、碳14测年和天文学等方面的专家联合攻关,致力于推进我国早期年代学研究的发展.天文学在五星聚合、三代大火、国外天象、仲康日食、夏小正、禹伐三苗、甲骨文天象、武王伐纣、天再旦、金文历谱、周代历法、计算中心等专题中起了主要或重要作用.天文方法确定的宾组月食、武王伐纣和天再旦年代被作为断代工程结论而采用,成为夏商周年表的重要支撑点;铜器铭文中的月相记录也是西周列王年代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年代学 天文学史 中国古代史 古代天象记录 夏商周断代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史年代学研究的误区——夏商周断代工程金文历谱问题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富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72,共9页
构建金文历谱以推求古史年代的方法,在目前对上古历法不能考明的情况下还不可行。夏商周断代工程依据少量铜器断代所建立的推定西周王年的支点多不可靠,为构建金文历谱所预设的西周历法要点也仍有待证明。工程列为标志性成果之一的共和... 构建金文历谱以推求古史年代的方法,在目前对上古历法不能考明的情况下还不可行。夏商周断代工程依据少量铜器断代所建立的推定西周王年的支点多不可靠,为构建金文历谱所预设的西周历法要点也仍有待证明。工程列为标志性成果之一的共和以下历谱,由于不知共和原不单独纪年,可能问题最多,而由此上推共和以前年代亦必致多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夏商周断代工程 金文历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途径与阶段性成果
5
作者 李学勤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5-89,共5页
国家“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 ,经过200位专家学者前后5年的集体努力 ,已于2000年9月通过验收 ,同年11月公布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简本 )》。这一项目采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多... 国家“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 ,经过200位专家学者前后5年的集体努力 ,已于2000年9月通过验收 ,同年11月公布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简本 )》。这一项目采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结合的研究途径 ,制定了《夏商周年表》 ,为我国古代夏商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年代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使进一步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有了可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断代工程 年代学 研究途径 阶段性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想到浦江清先生
6
作者 刘坚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7-47,共1页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想到浦江清先生□刘坚不久前,“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正式启动。这项工程要解决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年代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又离不开古天文学的知识。古天文学看起来是距离我们非...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想到浦江清先生□刘坚不久前,“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正式启动。这项工程要解决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年代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又离不开古天文学的知识。古天文学看起来是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一门学问,给夏商周断代,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断代工程 古天文学 浦江 近代汉语研究 古代戏曲 花蕊夫人 中国文学史 正式启动 古典文学 深藏若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教版历史教材将及时反映夏商周断代工程新成果
7
作者 史岩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56-56,共1页
据11月9日各大传媒报道,我国科学家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使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
关键词 夏商周断代工程 纪年 中华文明 三代 历史教材 年表 科学家 人教版 传媒 中国
全文增补中
偃师二里头遗址兽纹铜牌考识 被引量:15
8
作者 叶万松 李德方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8,共9页
3 pieces of bronze board with animal pattern and inlaid turquoise unearthed from aristocratic tombs at Erlitou site, the capital city of Xia dynasty, has been published. These are of the 3rd and 4th period of Erlitou ... 3 pieces of bronze board with animal pattern and inlaid turquoise unearthed from aristocratic tombs at Erlitou site, the capital city of Xia dynasty, has been published. These are of the 3rd and 4th period of Erlitou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animal patterns, they are classified into 2 types: one is dragon and tiger board, with tiger taking dominant position and assisting with dragon. The other is Qiulong dragon (虬龙) board, presenting God -dragon with two horns and rhombus eyes, used to be named Taotie Pattern incorrectly. These bronze boards functioned as follows: firstly, pendants for the chiefs of then time; secondly, the mystical symbol of Xia people for their ancestors; thirdly, sorcery tool (the chief of then time was socerer ) These boards display the highly extracted notations of aesthetic standard at Xia time and represented the admiration of Xia society for dragon, symbolizing the bloord relationship employed to consolidate ties among people by Xia anarc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遗址 夏文化 城址 都城遗址 夏商周断代工程 遗物 铜牌 镶嵌 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年新证 被引量:3
9
作者 果美侠 李维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8,共8页
夏年的确定对于研究我国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和印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因而我国于 1 996年正式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 ,并提出建立夏年基本框架的构想。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借鉴以往研究成果 ,运用数学概率统计方法 ,对... 夏年的确定对于研究我国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和印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因而我国于 1 996年正式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 ,并提出建立夏年基本框架的构想。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借鉴以往研究成果 ,运用数学概率统计方法 ,对有关夏商周三代的文献记载及相关标本的碳十四年代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并将所得结果与夏文化分期相参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断代工程 概率统计 二里头文化分期 碳十四测年 夏年 夏讫年 夏起年 中国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史辨的评价及其相关问题——林甘泉先生访问记 被引量:8
10
作者 沈颂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4,共6页
解放以后对“古史辨”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 ,这与当时的政治气氛有关 ,但总的来说评价还是比较积极的。胡绳 195 7年说“古史辨”的“疑古精神是当时反封建思潮的一个侧面”,1993年又说顾颉刚是“马克思主义的朋友”,评价很高。“古史辨... 解放以后对“古史辨”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 ,这与当时的政治气氛有关 ,但总的来说评价还是比较积极的。胡绳 195 7年说“古史辨”的“疑古精神是当时反封建思潮的一个侧面”,1993年又说顾颉刚是“马克思主义的朋友”,评价很高。“古史辨”在思想启蒙方面有积极意义 ,是思想解放的一个环节 ,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古史辨”所受到的诟病是说它把古史砍掉几千年 ,这其实是误解。说它是“民族虚无主义”也不对。“古史辨”疑古所疑的主要是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 ,并不是对一切古史都怀疑。“古史辨”之前已有疑古 ,之后也应该有疑古精神。不能把信古、疑古、释古截然分开和绝对化 ,中国古代史研究也不是这三个阶段的问题。“走出疑古时代”的提法不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古史辨 走出疑古时代 夏商周断代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明及其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学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2,共8页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与融会是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这一趋势下产生的一个项目 ,旨在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 ,来研究夏、商、西周的年代学问题。其目的有二 :一是做一个有现代科学根据的三...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与融会是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这一趋势下产生的一个项目 ,旨在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 ,来研究夏、商、西周的年代学问题。其目的有二 :一是做一个有现代科学根据的三代年表 ;二是为进一步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打下一个基础。现在 ,“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告一段落 ,下一步就要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中国 古代文明 起源研究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月龄历谱法求解西周既望历日及其年代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勇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340,共8页
利用“月龄历谱法”求解16条西周既望材料,1)得出部分西周王年和既望历日的公历日期;2)推论武王克商年的上限为BC1040;3)指出西周既望的月龄并不固定,多在16-20日间,其时历法行丑正.
关键词 月龄历谱法 西周 年代 历书 公历日期 夏商周断代工程 既望历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科技之“火”照亮中国大地——宋健谈星火计划与火炬计划
13
作者 苏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9-35,共7页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火炬计划 星火计划 宋健 “火” 20世纪70年代 全国政协副主席 夏商周断代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日食与三代纪年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历鸿 吴晋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仲康日食 古代日食 三代纪年 年月日 《竹书纪年》 孔子 《春秋》 《左传》 夏商周断代 “天再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本”《竹书纪年》与中国上古年代研究--《〈竹书纪年〉解谜》概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倪德卫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103,共16页
《〈竹书纪年〉解谜》一书讨论了"今本"《竹书纪年》对研究中国上古年代的重要性,认为任何恢复准确年代的企图都必须从分析"今本"《竹书纪年》开始——而此却被夏商周断代工程完全忽略了。书中以"今本"... 《〈竹书纪年〉解谜》一书讨论了"今本"《竹书纪年》对研究中国上古年代的重要性,认为任何恢复准确年代的企图都必须从分析"今本"《竹书纪年》开始——而此却被夏商周断代工程完全忽略了。书中以"今本"《纪年》为基础,结合古代天文和历法的研究成果,提出《纪年》记载的在位年数通常是从完成对先君的服丧期之后算起的假设,确定克商的具体时间为公元前1040年4月18日,并提供了夏商周三代的具体编年。接着对断代工程做了评论,表明断代工程的方法和结论并不完全可靠。最后,重构了《竹书纪年》原始文本的前303条竹简,讨论分析了商周递嬗之际的年代,并认为"今本"《纪年》是战国时魏人对真实年代篡改的结果。附录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对断代工程在确定商代后期事件时间的问题上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本《竹书纪年》 中国古年代 夏商周断代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林泰斗 勤耕不辍——访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卫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共11页
人物名片:李学勤先生,1933年生,北京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曾担任的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有:国... 人物名片:李学勤先生,1933年生,北京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曾担任的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等。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李学勤先生在历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成就卓著。蜚声中外。对我国的历史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堪称当代学术泰斗。李先生著作等身。其主要学术著作有:《殷虚文字缀合》(与曾毅公、郭若愚合著)、《殷代地理简论》、《中国青铜器的奥秘》、《东周与秦代文明》、《古文字学初阶》、《李学勤集》、《新出青铜器研究》、《简帛佚籍与学术史》、《走出疑古时代》、《中国青铜器概说》、《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与艾兰合编)、《失落的文明》、《四海寻珍》、《缀古集》、《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藏甲骨文集》(与齐文心、艾兰合编)、《夏商周年代学札记》、《甲骨百年话沧桑》、《重写学术史》、《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等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学家 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 李学勤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夏商周断代工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人越货”和“夏鼎”——答罗琨先生
17
作者 刘雨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4,共3页
《考古》2006年第9期发表了罗琨先生《利簋“岁鼎”析疑》一文(下简称“罗文”),针对我与何炳棣先生合写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基本思路质疑》一文对利簋的解释,提出批评。
关键词 先生 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鼎 杀人 《考古》 利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师风采
18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李学勤 1933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8年任所长。现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李学勤 1933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8年任所长。现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虽会历史学科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等。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被推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199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有《殷代地理简论》(1959)《东周与秦代文明》(1984)《新出青铜器研究》(1990)《中国古代文明研究》(2005)等著作20余部论文近500篇。有的已有英日韩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夏商周断代工程” 历史研究所 风采 名师 全国政协委员 清华大学 研究中心 古代文明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时历》对天再旦、天大曀的年代问题研究
19
作者 李勇 《文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49,76,共5页
关键词 年代问题 《竹书纪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 史料 学者 体例 中国历史 经文 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