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榆林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先民的作物选择初探
被引量:
7
1
作者
生膨菲
尚雪
张鹏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已有的考古研究显示,榆林地区在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址数量激增,聚落等级差异显著,社会复杂化程度加深。但其文明化过程中,不同等级聚落的先民对作物的选择情况如何,作物选择与社会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何仍不明确。本文公布了榆林新...
已有的考古研究显示,榆林地区在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址数量激增,聚落等级差异显著,社会复杂化程度加深。但其文明化过程中,不同等级聚落的先民对作物的选择情况如何,作物选择与社会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何仍不明确。本文公布了榆林新机场火石梁遗址的植物浮选结果,搜集该地区已有的大植物遗存资料,根据古人农作物计量的习惯,优化分析植物遗存所代表的作物产量信息,揭示不同聚落规模下先民对作物的选择利用情况。研究结果揭示,榆林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小型聚落居民延续以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但大型聚落—石峁遗址的先民则有了更多的选择,如强化对粟的开发,其作物选择的多样化可能与资源调动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地区
龙山晚期至
夏代早期
聚落等级
作物选择
旱作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2~2013年度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
62
2
作者
胡松梅
杨苗苗
+1 位作者
孙周勇
邵晶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本文对2012~2013年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按照考古遗迹单位进行了收集、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该遗址最少有15个属种,包括扬子鳄、环颈雉、褐家鼠、中华鼢鼠、草原鼢鼠、草兔、狗、马、家猪、山...
本文对2012~2013年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按照考古遗迹单位进行了收集、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该遗址最少有15个属种,包括扬子鳄、环颈雉、褐家鼠、中华鼢鼠、草原鼢鼠、草兔、狗、马、家猪、山羊、绵羊和黄牛。根据对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时遗址周围是一个以草原为主,不远处有小片树林,草原和树林间有一定的水域,周围有沙漠的环境。经济类型是半农半牧形式,家养动物是石峁人的主要肉食来源,野生动物仅起着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
石峁遗址
龙山晚期至
夏代早期
动物遗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2010年夏时期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
1
3
作者
岳连建
屈琳霞(图)
+2 位作者
岳永军(图)
石磊(摄)
李钦宇(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2,2,共7页
老牛坡遗址发掘的3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形制较小,单人葬,无二层台及腰坑,不见葬具。墓葬保存较好,随葬品以三耳、双耳、单耳、无耳折肩罐,以及单耳、无耳花边罐为主;以石璧随葬的习俗也颇具特色。这批墓葬的时代为夏代早期,陶...
老牛坡遗址发掘的3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形制较小,单人葬,无二层台及腰坑,不见葬具。墓葬保存较好,随葬品以三耳、双耳、单耳、无耳折肩罐,以及单耳、无耳花边罐为主;以石璧随葬的习俗也颇具特色。这批墓葬的时代为夏代早期,陶器中既有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因素,又有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特征,为研究陕西夏时期的文化分布以及与周边同时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老牛坡遗址
竖穴土坑墓
夏代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榆林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先民的作物选择初探
被引量:
7
1
作者
生膨菲
尚雪
张鹏程
机构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1471167)。
文摘
已有的考古研究显示,榆林地区在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址数量激增,聚落等级差异显著,社会复杂化程度加深。但其文明化过程中,不同等级聚落的先民对作物的选择情况如何,作物选择与社会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何仍不明确。本文公布了榆林新机场火石梁遗址的植物浮选结果,搜集该地区已有的大植物遗存资料,根据古人农作物计量的习惯,优化分析植物遗存所代表的作物产量信息,揭示不同聚落规模下先民对作物的选择利用情况。研究结果揭示,榆林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小型聚落居民延续以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但大型聚落—石峁遗址的先民则有了更多的选择,如强化对粟的开发,其作物选择的多样化可能与资源调动能力相关。
关键词
榆林地区
龙山晚期至
夏代早期
聚落等级
作物选择
旱作农业
Keywords
The Yulin area
Late Longshan and Early Xia period
Settlement hierarchy
Crop choice decision
Dryland farming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2~2013年度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
62
2
作者
胡松梅
杨苗苗
孙周勇
邵晶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文摘
本文对2012~2013年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按照考古遗迹单位进行了收集、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该遗址最少有15个属种,包括扬子鳄、环颈雉、褐家鼠、中华鼢鼠、草原鼢鼠、草兔、狗、马、家猪、山羊、绵羊和黄牛。根据对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时遗址周围是一个以草原为主,不远处有小片树林,草原和树林间有一定的水域,周围有沙漠的环境。经济类型是半农半牧形式,家养动物是石峁人的主要肉食来源,野生动物仅起着补充作用。
关键词
神木
石峁遗址
龙山晚期至
夏代早期
动物遗存
Keywords
Shenmu County
Shimao site
Late Longshan period to the Early Xia period
Faunal remains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2010年夏时期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
1
3
作者
岳连建
屈琳霞(图)
岳永军(图)
石磊(摄)
李钦宇(摄)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2,2,共7页
基金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安老牛坡遗址2010年发掘报告”(批准号:15BKG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老牛坡遗址发掘的3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形制较小,单人葬,无二层台及腰坑,不见葬具。墓葬保存较好,随葬品以三耳、双耳、单耳、无耳折肩罐,以及单耳、无耳花边罐为主;以石璧随葬的习俗也颇具特色。这批墓葬的时代为夏代早期,陶器中既有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因素,又有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特征,为研究陕西夏时期的文化分布以及与周边同时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
关键词
西安
老牛坡遗址
竖穴土坑墓
夏代早期
Keywords
Xi’an
Laoniupo site
Shaft-pit tombs
Early Xia period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榆林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先民的作物选择初探
生膨菲
尚雪
张鹏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2~2013年度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胡松梅
杨苗苗
孙周勇
邵晶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2010年夏时期墓葬发掘简报
岳连建
屈琳霞(图)
岳永军(图)
石磊(摄)
李钦宇(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