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络欣通通过激活HIF-1α/VEGF信号通路促进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后大鼠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1
作者 张玉 胡音琦 +3 位作者 李佩佩 时潇 徐伟 胡建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80-1988,共9页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NLXTD)靶向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后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OGD/R损伤BMECs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细胞组(Normal...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NLXTD)靶向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后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OGD/R损伤BMECs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细胞组(Normal)、模型组(OGD/R)、脑络欣通血清组(OGD/R+10%NLXTD)、脑络欣通血清+HIF-1α通路阻断剂组(OGD/R+10%NLXTD+2ME2),脑安颗粒血清组(OGD/R+10%NAKL),并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24 h。利用CCK-8法评估NLXTD对BMECs增殖以及对BMECs通透性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管腔形成实验检测NLXTD对BMECs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VEGF含量的表达,采用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Notch含量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IF-1α、VEGFR2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中Notch1以及ERK、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BMECs经OGD/R诱导后细胞活力出现明显下降(P<0.01),相较于OGD/R组,NLXTD能显著促进BMECs增殖、促进其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P<0.01),而NLXTD+2ME2组相较NLXTD组,细胞的增殖、迁移、成管能力下降(P<0.01)。ELISA实验结果显示,与OGD/R组比较,NLXTD可促进BMECs上清VEGF表达(P<0.01),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实验结果同样显示,相较于OGD/R组,NLXTD组VEGF与Notch阳性细胞数占比提升(P<0.01),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进一步显示,NLXTD提高了HIF-1α、VEGFR2、及VEGF下游Notch1、P-ERK1/2蛋白表达量(P<0.01)。结论NLXTD能够促进OGD/R损伤后BMECs增殖,影响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调控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络欣通 HIF-1α/VEGF信号通路 剥夺/复糖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减轻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
2
作者 丁威 陶文辉 +7 位作者 吴雨乐 吴剑霄 郭婧怡 谢丽芳 樊炳乾 谷雪松 李洋 胡宪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0,共7页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减轻人肾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中的作...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减轻人肾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Dex组(I/R+Dex组)。检测肌酐(Cr)和尿素氮(BUN),GLUT1和糖酵解关键酶HK2、PFKFB3蛋白水平。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n=6),对细胞进行OGD/R,过表达或干扰GLUT1,以及Dex、2-DG等处理,通过CCK-8、LDH反映细胞损伤程度,乳酸和细胞外酸化率(ECAR)评估糖酵解水平,qRT-PCR检测IL-6和TNF-α反映炎症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LUT1、HK2、PFKFB3水平。结果Dex改善了组织和细胞损伤(P<0.05),抑制了OGD/R诱发的乳酸和ECAR上升以及GLUT1、HK2、PFKFB3的高表达(P<0.05)。体外实验表明GLUT1敲低后改善了OGD/R诱发的HK-2细胞损伤,降低了乳酸和ECAR水平,GLUT1、HK2、PFKFB3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在敲低GLUT1基础上加用Dex处理后对以上指标均无影响。过表达GLUT1能消除Dex的保护作用,逆转Dex对GLUT1、HK2、PFKFB3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Dex通过抑制GLUT1依赖性糖酵解减轻了OGD/R诱发的HK-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转运蛋白1 剥夺-复糖 酵解 右美托咪定 肾小管上皮细胞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PR5激动与过表达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增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抵抗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
3
作者 王静娴 任自敬 周佩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1459,共9页
目的 探讨鞘氨醇1-磷酸受体5(S1PR5)对氧糖剥夺及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使用OGD/R诱导屏障功能障碍,分别使用S1PR5特异性激动剂A971432、敲低S... 目的 探讨鞘氨醇1-磷酸受体5(S1PR5)对氧糖剥夺及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使用OGD/R诱导屏障功能障碍,分别使用S1PR5特异性激动剂A971432、敲低S1PR5的siRNA及过表达S1PR5的慢病毒进行干预。设置对照组:bEnd.3正常培养;OGD/R组:bEnd.3进行OGD/R;A971432组:OGD/R组+A971432;siNC组:转染siNC+OGD/R;siS1PR5组:转染siS1PR5+OGD/R;OE NC组:感染慢病毒LV5-NC+OGD/R;OE S1PR5组:感染慢病毒LV5-S1PR5+OGD/R。RT-qPCR法分别检测敲低或过表达S1PR5的效率;采用CCK-8检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bEnd.3细胞的活力;采用FITC-dextran渗透法检测内皮屏障渗透性;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蛋白的定位及表达;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CCK-8结果显示激动S1PR5可以增加OGD/R下调的细胞活力(P<0.0001),FITC-dextran渗透法结果显示激动和过表达S1PR5可减少FITC-dextran的渗漏(P<0.001),而敲低S1PR5增加FITC-dextran的渗漏(P<0.001)。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OGD/R组相比,激动和过表达S1PR5可以增加屏障蛋白ZO-1(P<0.05)、Occludin(P<0.05)的表达,而敲低S1PR5会下调ZO-1和Occludin(P<0.05)的表达。ROS检测结果显示,激动和过表达S1PR5能减少ROS的产生,而敲低S1PR5会增加ROS产生。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过表达S1PR5可以增加抗氧化蛋白Nrf2(P<0.0001)、HO-1(P<0.0001)、SOD2(P<0.01)的表达。结论 S1PR5受体的激动剂干预及基因过表达可显著改善OGD/R模型诱导的活力减少及通透性增加,而基因敲低S1PR5则加剧OGD/R诱导的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ROS,上调抗氧化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1-磷酸受体5 血脑屏障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剥夺/复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通过上调应激诱导蛋白2表达减轻肾脏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损伤
4
作者 刘美言 宋涛 +3 位作者 闵洁煜 应流念 刘磊 钟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8-754,共7页
目的探究环泊酚调控应激诱导蛋白2(SESN2)表达量及其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诱导的HK-2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野生型及SESN2基因敲低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株),将所选细胞分为五组:正常培养组(C组)、OGD/R组(O... 目的探究环泊酚调控应激诱导蛋白2(SESN2)表达量及其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诱导的HK-2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野生型及SESN2基因敲低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株),将所选细胞分为五组:正常培养组(C组)、OGD/R组(O组)、OGD/R+环泊酚50μmol/L组(OC组)、SESN2基因敲低+OGD/R组(SO组)和SESN2敲低+OGD/R+环泊酚50μmol/L组(SOC组)。其中O组、OC组、SO组和SOC组建立OGD/R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酶标仪检测ROS荧光强度。收集细胞,采用微板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Cys)含量;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浓度。提取细胞蛋白和细胞RNA,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结果与C组比较,O组、OC组、SO组和SOC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SESN2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O组比较,OC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明显降低(P<0.05);SO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OC组比较,SOC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SO组比较,SOC组细胞存活率、GSH、Cys含量、SESN2、GPX4、FSP1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ROS水平、MDA含量、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LDH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环泊酚可以减轻HK-2细胞OGD/R损伤,降低铁死亡水平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与上调SESN2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诱导蛋白2 人类 铁死亡 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剥夺/复糖 环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RP1信号通路研究芒柄花素对糖氧剥夺/复氧复糖神经元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郁丽 王湄 +2 位作者 王文秀 曹丽平 何前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 基于PARP1信号通路研究芒柄花素对糖氧剥夺/复氧复糖神经元细胞损伤的影响,为揭示运用锦鸡儿异黄酮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小鼠神经元细胞(HT22)糖氧剥夺/复氧复糖(OGD/R)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糖氧剥夺... 目的 基于PARP1信号通路研究芒柄花素对糖氧剥夺/复氧复糖神经元细胞损伤的影响,为揭示运用锦鸡儿异黄酮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小鼠神经元细胞(HT22)糖氧剥夺/复氧复糖(OGD/R)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糖氧剥夺/复氧复糖不同时间HT22神经元细胞中PARP1和PARG表达情况,选择通路变化最佳时间点。分别使用芒柄花素、PARP1抑制剂(PJ34)和PARG抑制剂处理OGD/R后的HT22细胞,设置6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对照组+芒柄花素组、OGD/R组、OGD/R+芒柄花素组、OGD/R+PJ34组、OGD/R+PARG抑制剂组。对照组HT22细胞正常培养,不进行OGD/R处理;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因子、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糖氧剥夺/复氧复糖3 h后,HT22细胞中PARP1通路激活最明显,在OGD/R 3 h条件下,芒柄花素、PJ34或PARG抑制剂处理后可提高E3泛素连接酶(Iduna),抑制PARP1、PARG通路蛋白表达,并降低AIF和P53表达,提高AKT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 HT22小鼠神经元细胞在OGD/R条件下,芒柄花素可通过提高Iduna蛋白表达抑制PARP1/AIF/Akt信号通路减轻HT22小鼠神经元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柄花素 氧剥夺/复糖 神经元损伤 PARP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JNK3的表达 被引量:19
6
作者 叶冬青 高维娟 +3 位作者 钱涛 闫凤霞 张雅丽 侯志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c-Jun氨基末端激酶3(c-Jun N ter-minal kinase 3,JNK3)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防治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原代培养8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c-Jun氨基末端激酶3(c-Jun N ter-minal kinase 3,JNK3)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防治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原代培养8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组和黄芪溶剂对照组。其中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组和黄芪溶剂对照组进行缺氧缺糖0.5h再复氧复糖,并于复氧复糖后0、0.5、2、6、24、72和120h采用Western blot、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JNK3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在0、0.5、2、6、24和72h海马神经元JNK3蛋白条带平均光密度值及蛋白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而复氧复糖120h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除120h之外,黄芪注射液组在各个时间点JNK3蛋白条带的平均光密度值及蛋白活性均降低(P<0.05);而黄芪溶剂对照组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在0、0.5、2、6、24、72和120h海马神经元JNK3mRNA平均光密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除120h之外,黄芪注射液组在各个时间点JNK3mRNA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降低(P<0.05);而黄芪溶剂对照组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JNK3mRNA表达,从而抑制JNK3蛋白表达,降低了JNK3蛋白活性,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复糖 黄芪注射液 C-JUN氨基末端激酶 海马神经元 凋亡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有效成分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yt-c、CcO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焦俊霞 高维娟 +2 位作者 钱涛 朱炎杰 董雅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有效成分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yt-c及CcO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有效成分防治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分别复氧复糖0、0.5、2、6、24、72和120 h。... 目的观察黄芪有效成分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yt-c及CcO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有效成分防治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分别复氧复糖0、0.5、2、6、24、72和120 h。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黄芪注射液组。分别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cyt-c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CcO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在各个时间点cyt-c蛋白和CcO 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有效成分组在各个时间点cyt-c蛋白和CcO mRNA表达均降低(P<0.05),而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则无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yt-c、CcO的表达,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缺氧缺/复糖 黄芪注射液 CYT-C CCO 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调控自噬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凋亡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怡 靳晓飞 +4 位作者 周晓红 董贤慧 张颖 于文涛 高维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9-52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通过调控自噬,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T2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溶剂对照组(DMSO)、黄芪甲苷组(AS-IV)、黄芪甲苷组加正常细胞组(AS-IV+N)、黄芪甲苷加自噬抑制剂组(AS...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通过调控自噬,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T2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溶剂对照组(DMSO)、黄芪甲苷组(AS-IV)、黄芪甲苷组加正常细胞组(AS-IV+N)、黄芪甲苷加自噬抑制剂组(AS-IV+3-MA)、自噬抑制剂组(3-MA)、自噬激活剂组(Rapa)。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在缺氧缺糖6 h后复氧复糖。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LDH法检测细胞损伤,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胞体突触减少,细胞皱缩,细胞间连接减少;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漏出率、Bax/Bcl-2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AS-IV组、Rapa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LDH漏出率、Bax/Bcl-2明显降低(P<0.01);3-MA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Bax/Bcl-2明显升高(P<0.01);AS-IV+3-MA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激活自噬,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复糖 自噬 细胞凋亡 黄芪甲苷 HT22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靳晓飞 张颖 +3 位作者 周晓红 武密山 赵艳萌 高维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1-1415,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甲苷组和黄芪甲苷溶剂对照组。其中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甲苷组和黄芪甲苷溶剂对照组进...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甲苷组和黄芪甲苷溶剂对照组。其中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甲苷组和黄芪甲苷溶剂对照组进行缺氧缺糖3h后再复氧复糖12 h,并于复氧复糖的同时加入黄芪甲苷。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染色和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PC12细胞贴壁生长,呈多角形,突起明显,突起之间交织成网状,细胞膜光滑且完整,胞体折光性较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细胞变圆或肿胀,突起回缩或消失,细胞膜破损,胞体折光性差,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黄芪甲苷组细胞生长状态见好转,突起较为明显,胞体折光性较好,细胞活性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下降(P<0.05)。黄芪甲苷溶剂对照组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提高细胞活性,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复糖 黄芪甲苷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TUNEL染色 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闫凤霞 高维娟 +5 位作者 钱涛 叶冬青 张雅丽 侯志平 任立群 梅立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8-903,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黄芪注射液组、DMSO组(二...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黄芪注射液组、DMSO组(二甲基亚砜组,即SP600125溶剂组)、SP600125组、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复氧复糖。各组于复氧复糖后6、24和72 h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caspase-3蛋白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各时间点模型组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复氧复糖24 h平均灰度值最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DMSO组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无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SP600125组和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黄芪注射液组相比,SP600125组和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无变化(P>0.05)。RT-PCR结果显示:各时间点模型组海马神经元caspase-3 mRNA平均光密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复氧复糖24h平均光密度值最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DMSO组caspase-3 mRNA平均光密度值无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SP600125组和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caspase-3 mRNA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P<0.05);与黄芪注射液组相比,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和SP600125组caspase-3 mRNA平均光密度值无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抑制JNK3信号通路而减少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黄芪注射液 缺氧缺/复糖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SP600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抑制剂对黄芪注射液降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董雅洁 高维娟 +3 位作者 钱涛 卢锴锋 朱炎杰 谢亚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观察Bcl-2抑制剂对黄芪注射液降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原代培养8 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组、黄芪注射液溶剂(无菌去离子水... 目的:观察Bcl-2抑制剂对黄芪注射液降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原代培养8 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组、黄芪注射液溶剂(无菌去离子水)对照组、Bcl-2抑制剂组和Bcl-2抑制剂+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复氧复糖,各组均于复氧复糖后24 h进行指标检测: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和caspase-3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神经元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元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caspase-3阳性率、Bcl-2、cleaved caspase-3蛋白及caspase-3 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组Bcl-2表达明显增加,细胞caspase-3阳性率、cleaved caspase-3蛋白及caspase-3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Bcl-2抑制剂组及Bcl-2抑制剂+黄芪注射液组则无明显差异;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Bcl-2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Bcl-2抑制剂组及Bcl-2抑制剂+黄芪注射液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Bcl-2抑制剂可对抗黄芪注射液降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作用,黄芪注射液通过Bcl-2发挥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黄芪注射液 Bcl-2抑制剂 缺氧缺/复糖 细胞凋亡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闫凤霞 高维娟 +4 位作者 钱涛 叶冬青 任立群 张雅丽 侯志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复氧复糖。各组于复氧复糖后0、0.5、2、6、24、48、72 h和120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检测海马神经元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0 h和0.5h之外,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各时间点海马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目占神经元总数的百分率均明显增多(P<0.05),于24 h达到高峰。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以上指标的变化趋势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一致。黄芪注射液组除0 h和0.5 h之外,各时间点以上指标均比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减少(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除0 h和0.5 h外,各时间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的平均灰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4 h最高;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各时间点caspase-3蛋白的平均灰度值无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除0 h和0.5 h外,在各个时间点caspase-3蛋白的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caspase-3 mRNA阳性神经元形态、数目占神经元总数的百分率的变化趋势与caspase-3蛋白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黄芪注射液 缺氧缺/复糖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自噬的形态学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靳晓飞 张颖 +4 位作者 李爱英 武密山 周晓红 赵艳萌 高维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57-2162,共6页
目的:观察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自噬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自噬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自噬抑制剂组和自噬激活剂组。其中缺氧缺糖/复氧... 目的:观察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自噬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自噬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自噬抑制剂组和自噬激活剂组。其中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自噬抑制剂组和自噬激活剂组进行缺氧缺糖3 h后再复氧复糖12 h,自噬抑制剂组和自噬激活剂组于复氧复糖的同时分别给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和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单丹磺酰尸胺荧光染色检测自噬小体的变化,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的自噬小体增多(P<0.05),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升高(P<0.05)。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自噬抑制剂组的自噬小体明显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而自噬激活剂组自噬小体变大,数量明显增多(P<0.05),并偶见自噬溶酶体,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显著下降(P<0.05)。结论: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可以诱导PC12细胞发生自噬,且细胞自噬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复糖 自噬 细胞凋亡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钙调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闫凤霞 钱涛 +4 位作者 高维娟 叶冬青 任立群 张雅丽 侯志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08-1714,共7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钙调蛋白(CaM)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钙调蛋白(CaM)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复氧复糖。各组于复氧复糖后0 h、0.5 h、2 h、6 h、24 h、48 h、72 h和120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检测CaM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0 h和0.5 h之外,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各时点海马caspase-3蛋白阳性神经元数目、占神经元总数的百分率及平均吸光度值均明显增多(P<0.05),于24 h达到高峰。黄芪注射液组除0 h和0.5 h之外,各时点以上指标比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显著减少(P<0.05)。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以上指标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无差异(P>0.05)。各时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海马神经元CaM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各时点CaM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在各个时点CaM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各时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海马神经元CaM 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各时点CaM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在各个时点CaM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抑制CaM表达,可能是其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元 黄芪注射液 缺氧缺/复糖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 天冬氨酸蛋白酶3 钙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抑制剂对黄芪注射液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雅洁 高维娟 +3 位作者 钱涛 卢锴锋 朱炎杰 谢亚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AI)对Bcl-2抑制剂(TW-37)作用下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R)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胎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H/R组、AI组、AI溶剂对照组、Bcl-2抑制剂(TW-37)+H/R组、TW-37+AI...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AI)对Bcl-2抑制剂(TW-37)作用下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R)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胎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H/R组、AI组、AI溶剂对照组、Bcl-2抑制剂(TW-37)+H/R组、TW-37+AI+H/R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于复氧复糖后七个时间点(0 h、0.5 h、2 h、6 h、24 h、72 h、120 h)分别进行指标检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除0 h外,H/R组海马神经元活性明显降低(P<0.05),Caspase-3蛋白及Caspase-3 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与H/R组相比,除0h外,AI组海马神经元活性明显增高(P<0.05),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AI溶剂对照组、TW-37+H/R组及TW-37+AI+H/R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激活Bcl-2抗凋亡机制增强H/R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活性、降低Caspase-3表达,Bcl-2是黄芪注射液抑制H/R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重要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Bcl-2抑制剂 缺氧缺/复糖 海马神经元 细胞凋亡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怡 周晓红 +5 位作者 靳晓飞 董贤慧 于文涛 张颖 成媛 高维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氧缺糖/复氧复糖(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组(Model)、...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氧缺糖/复氧复糖(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组(Model)、黄芪甲苷组(AS-IV)、溶剂对照组(DMSO)。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在缺氧缺糖6 h后进行复氧复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LDH法检测细胞损伤情况,Bax、Bcl-2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Control组细胞呈两极或多极,突起明显,突起之间相互交织成网状,胞体折光性强;Model组细胞胞体突触减少,细胞皱缩、变圆,胞质凝聚,细胞间连接大量减少;AS-IV组细胞损伤情况较Model组显著缓解。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LDH漏出率、Bax/Bcl-2值及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AS-IV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LDH漏出率、Bax/Bcl-2及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DMSO组无差异(P> 0.05)。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发挥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缺氧缺/复糖 HT22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洪泉 王英 张爱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1-497,共7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法培养新生大鼠皮层NSCs,对NSCs进行缺糖-缺氧结合复糖-复氧处理。实...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法培养新生大鼠皮层NSCs,对NSCs进行缺糖-缺氧结合复糖-复氧处理。实验分为对照组、缺糖-缺氧结合复糖-复氧组和GBE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DAPI染色检测原代培养细胞的凋亡,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传代细胞的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增殖分化的能力。结果:与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组相比,GBE明显提高了细胞的活性、存活率(P<0.05),同时降低了LDH漏出率和凋亡率(P<0.01)。DAPI染色显示:GBE可明显逆转缺糖缺氧导致的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双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组明显抑制了细胞Nestin/BrdU和Nestin/Tuj-1的表达;而与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组相比,GBE可显著促进细胞Nestin/BrdU和Nestin/Tuj-1的表达。结论:GBE能够增强皮层NSCs活性,减少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提示GBE能够通过有效调节NSCs凋亡相关基因和促进细胞增殖与分化,进而对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皮层NSCs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皮层 银杏叶提取物 缺氧-复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通过抑制细胞焦亡缓解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损伤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怡 张彐宁 +2 位作者 张紫微 周晓红 高维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5,共7页
目的观察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进行缺氧缺糖6 h、复氧复糖24 h处理。倒置显微... 目的观察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进行缺氧缺糖6 h、复氧复糖24 h处理。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LDH法检测细胞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内NLRP3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NLRP3、Cleaved Caspase-1、IL-18、IL-1β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细胞胞体饱满、折光性强,细胞突触较多且相互间连接成网状;模型组及溶剂对照组细胞皱缩、变圆,大量脱落、漂浮,细胞间连接大幅减少;雷帕霉素组细胞损伤情况较模型组显著缓解。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LDH漏出率、NIRP3阳性率、细胞内NLRP3、Cleaved Caspase-1、IL-18、IL-1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雷帕霉素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LDH漏出率、NIRP3阳性率、细胞内NLRP3、Cleaved Caspase-1、IL-18、IL-1β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溶剂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发挥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缺氧缺/复糖 焦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对大鼠皮质及海马神经元ClC-3氯离子通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海燕 周立 范俊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1-585,共5页
目的:研究原代培养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神经元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后电压门控氯离子通道3(voltage-gated chloride channel 3,ClC-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皮质和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 目的:研究原代培养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神经元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后电压门控氯离子通道3(voltage-gated chloride channel 3,ClC-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皮质和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缺氧缺糖30 min后再复氧复糖,于复氧复糖后6、24、48、72 h采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lC-3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大鼠皮质和海马神经元ClC-3 mRNA及蛋白水平呈低水平表达。缺氧缺糖/复氧复糖24 h后培养皮质神经元ClC-3mRNA及蛋白水平开始上调,48 h仍然高表达,72 h后下降(P<0.05)。海马神经元ClC-3 mRNA在缺氧缺糖/复氧复糖6 h后即开始升高,高峰持续从24~48 h(P<0.05),72 h下降至略高于正常水平(P<0.05)。海马神经元ClC-3蛋白在24 h后表达开始逐渐升高,至72 h仍高表达(P<0.05)。结论:C1C-3通道表达上调可能增强复氧复糖后细胞对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的同时也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氯离子通道3 额叶皮质 海马 缺氧缺 复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24促进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影 朱延梅 朱雨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69-1373,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24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血管新生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BMEC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on组),OGD/R组,OGD/R+过表达对照组(OGD/R+ov-con组),OGD/R+miR-124过表达组(OGD/R+ov...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24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血管新生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BMEC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on组),OGD/R组,OGD/R+过表达对照组(OGD/R+ov-con组),OGD/R+miR-124过表达组(OGD/R+ov-miR-124组),OGD/R+沉默对照组(OGD/R+si-con组),OGD/R+miR-124沉默组(OGD/R+si-miR-124组)。比较各组BMEC迁移距离、BMEC迁移数量、小管形成数量、CD31阳性细胞数、miR-124水平、15脂氧化酶(15-LOX)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OGD/R组BMEC迁移距离、BMEC迁移数量、小管形成数量及miR-124水平降低(P<0.05,P<0.01);OGD/R组15-LOX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显著升高(3.29±0.24vs1.00±0.00,4.31±0.39vs1.00±0.00,P<0.01)。与OGD/R+ov-con组比较,OGD/R+ov-miR-124组BMEC迁移距离、BMEC迁移数量、小管形成数量、CD31阳性细胞数、miR-124水平明显升高,15-LOX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OGD/R+si-con组比较,OGD/R+si-miR-124组BMEC迁移距离、BMEC迁移数量、小管形成数量、CD31阳性细胞数、miR-124水平降低,15-LOX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miR-124可能通过调控15-LOX水平促进OGD/R后BMEC血管新生,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微RNA 内皮细胞 微小RNA-124 剥夺/复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