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教论衡视野下的《十门辩惑论》——以复礼护法高僧身份为核心
1
作者 刘林魁 范子依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十门辩惑论》是复礼回应权无二《释典稽疑》的一部佛学著作。复礼为长于文学的译经高僧,年岁与权无二接近。《释典稽疑》中的问题是佛教入门者常见的困惑,复礼对权无二的回应多方便权教之法,二人间的交流不具备较胜的性质。从三教论... 《十门辩惑论》是复礼回应权无二《释典稽疑》的一部佛学著作。复礼为长于文学的译经高僧,年岁与权无二接近。《释典稽疑》中的问题是佛教入门者常见的困惑,复礼对权无二的回应多方便权教之法,二人间的交流不具备较胜的性质。从三教论衡的发展历史来看,《释典稽疑》质疑佛教的路径、问题,可能为东晋南北朝道教徒经常采用。因此,《十门辩惑论》可与道教徒构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十门辩惑论》的这一弘法价值,在智升《开元释教录》中被肯定称颂。北宋赞宁《宋高僧传》更将复礼归入“护法”高僧中,使复礼的译经僧身份变成了护法僧的陪衬。由此,历代大藏经就收录了一部义学水平并不高深的护法著作。复礼身份及《十门辨惑论》定位的转变,与唐五代中国化佛教的发展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礼 《十门辩惑论》 护法 三教论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章辨析——《论语》及孔子思想研究之一 被引量:4
2
作者 郭胜团 葛志毅 《管子学刊》 CSSCI 2013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克己复礼为仁"一章,是《论语》一书中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尤其表现在"克己"、"复礼"、"归仁"的训解上。但是,诸说多有不通,且有在逻辑上混乱之处。此章大意应该是:孔子说:"能够做到自... "克己复礼为仁"一章,是《论语》一书中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尤其表现在"克己"、"复礼"、"归仁"的训解上。但是,诸说多有不通,且有在逻辑上混乱之处。此章大意应该是:孔子说:"能够做到自己胜过自己,并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依礼而行就是仁。如果有一天,人人都能自觉主动地‘克己复礼’,人人亦皆受惠其中,也就会出现‘天下’之人皆以仁为价值取向、并且身体力行于仁的效果。‘为仁’应当主动自觉地从我做起,难道指望从别人开始?"颜渊问于孔子:"请问为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视、听、言、动皆依礼而行。"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我会致力于老师所说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克己 复礼 归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哲学的别样叙事——读牟复礼先生的《中国思想之渊源》
3
作者 张朋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1期187-195,共9页
牟复礼(Frederick W.Mote,1922—2005)先生的经典作品《中国思想之渊源》a在西方学界享誉已久,在中国却影响不大,至今罕有学者专门对之展开评述。牟复礼先生的这部《中国思想之渊源》虽然不以“哲学史”命名,却是一本简明扼要的中国先... 牟复礼(Frederick W.Mote,1922—2005)先生的经典作品《中国思想之渊源》a在西方学界享誉已久,在中国却影响不大,至今罕有学者专门对之展开评述。牟复礼先生的这部《中国思想之渊源》虽然不以“哲学史”命名,却是一本简明扼要的中国先秦哲学史研究专著。由于牟先生精纯的文化修养、深厚的学术功力和宽广的学术视野,其关于中国先秦哲学史的研究必然大有可观。下面就以牟复礼先生《中国思想之渊源》对中国先秦思想的分析脉络为主线,把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的先秦部分作为主要对比内容,集中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增进对先秦时期的中国学术一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史研究 先秦哲学 冯友兰先生 复礼 先秦思想 学术视野 新的认识 经典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老庄的反“礼”思想──兼与孔子“复礼”思想比较
4
作者 张杰 赵秀云 《管子学刊》 1999年第2期33-37,50,共6页
“礼”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先秦,尤其是西周时代对于治理社会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史载“周人尊礼尚施”(《礼记·表记》),因此才有后人的“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礼”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先秦,尤其是西周时代对于治理社会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史载“周人尊礼尚施”(《礼记·表记》),因此才有后人的“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的说法。然而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复礼 庄子 孔子 《道德经》 《老子》 治理社会 社会背景 “德” 合理内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山“克己复礼”义析及其时代关切
5
作者 刘欢 《船山学刊》 2016年第6期8-14,共7页
本文重点分析王夫之对"克己复礼为仁"的解释与发挥,并以此管窥其注经所体现的强烈的时代关切之情。王夫之对"克己复礼为仁"的发挥主要分散于其对《论语》《尚书·顾命》以及《周易·复卦》的注解中,从中我... 本文重点分析王夫之对"克己复礼为仁"的解释与发挥,并以此管窥其注经所体现的强烈的时代关切之情。王夫之对"克己复礼为仁"的发挥主要分散于其对《论语》《尚书·顾命》以及《周易·复卦》的注解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船山有着严判"似是而非"的佛老等异端的自觉。具体到"克己复礼为仁"的解释上,船山主张克己、复礼交相养,尤以复礼为要;同时特别强调"为仁由己"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点迥异于佛老莫求诸己而徒归怨于物的做法;针对理欲关系,王夫之绝非完全的禁欲主义,而主张人作为天地之心,应发挥心之思的主动性,主动克己复礼,以天理行于人欲之中,在处于困境之中君子尤其应该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己 复礼 佛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的起源与人类社会两种生产:──兼论孔子的“复礼”思路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科华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关键词 两种生产 复礼 孔子 的起源 成年 人类社会 物质资料生产 婚姻关系 人本身的生产 生产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克己复礼”——林彪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纲领
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期1-2,共2页
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一个大规模的批林批孔运动,正在全国蓬蓬勃勃地兴起。
关键词 林彪 复礼 纲领 克己 批林批孔 资本主义 毛主席 叉路 罪行 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孔子的“礼”
8
作者 于大年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四人帮"的论客们说: "克己复礼是孔老二企图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纲领。"礼’,是指周礼,是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度等。复礼’,就是复辟奴隶越"礼"。这种说法也代表许多人对孔子的"礼"的看... "四人帮"的论客们说: "克己复礼是孔老二企图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纲领。"礼’,是指周礼,是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度等。复礼’,就是复辟奴隶越"礼"。这种说法也代表许多人对孔子的"礼"的看法。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孔子提倡复礼,要复的并不是原有的周礼,而是经过他修改充实的周礼,也就是孔子的礼:孔子复礼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但他的"礼"却作为一种主要的封建意识形态长存于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给它以正确的评价。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急剧过渡的时期。周天子已经失去"天下共主"的权力,政权旁落,诸侯纷争,卿大夫专政,陪臣执国命;礼坏乐崩,权臣僭越,臣弑君,子杀父,兄弟相残,等级隶属的社会秩序遭到破坏。面对这样的现实,孔子这位"救时"者,力图以他的"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封建社会 领主 封建制 孔丘(前551-前479) 封建制社会 复礼 让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之道,礼乐为先 评议多场次史诗话剧《孔子》
9
作者 新春柳 《上海戏剧》 2015年第6期26-28,共3页
孔子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离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遥远。遥远,并不仅仅是因为时间长河的流逝,而是今天的人们对于孔子的认识已经渐行渐远,心理上产生了文化的隔阂。但我以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恰恰是最值得现代中国人关注的,儒家文化... 孔子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离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遥远。遥远,并不仅仅是因为时间长河的流逝,而是今天的人们对于孔子的认识已经渐行渐远,心理上产生了文化的隔阂。但我以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恰恰是最值得现代中国人关注的,儒家文化不仅在当下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之道 儒家文化 乐” 儒家思想 渐行渐远 儒家传统 现代中国人 天地之间 复礼 己欲立而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几个关键词看孔子的精神及其启示
10
作者 彭耀光 《人文天下》 2017年第1期24-27,共4页
孔子作为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代有人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把孔子的思想视为照亮生命意义的明灯,如果没有孔子,我们的人生就会永远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方向。近代著名学者柳诒... 孔子作为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代有人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把孔子的思想视为照亮生命意义的明灯,如果没有孔子,我们的人生就会永远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方向。近代著名学者柳诒征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史》中也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儒家学派 子者 中国文化史 仲尼 君子思不出其位 吾党 复礼 三年之丧 克己复礼为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晏子在齐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7
11
作者 孟天运 《管子学刊》 1999年第3期38-42,共5页
齐文化, 周初确定了基调, 春秋前期发扬光大, 春秋后期整合发展, 至战国则大放异彩, 通过百家争鸣, 汇集各家精华, 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齐学体系, 成为中华文明正宗。在这个浩瀚澎湃的发展过程中, 晏子是由比较鲜明的齐法家向综... 齐文化, 周初确定了基调, 春秋前期发扬光大, 春秋后期整合发展, 至战国则大放异彩, 通过百家争鸣, 汇集各家精华, 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齐学体系, 成为中华文明正宗。在这个浩瀚澎湃的发展过程中, 晏子是由比较鲜明的齐法家向综合性、多元性文化过渡的过渡期人物, 是齐国复礼运动的倡导人物, 是齐鲁文化合流的先驱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过渡 复礼运动 合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招》与《招魂》的作者及招魂的对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旻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1-74,共4页
楚地风俗与周王朝官方礼仪有所区别,关于"复礼"的记载不能印证"招魂"的模式,从种种证据来看,《招魂》应是宋玉自招己魂之作,《大招》则是景差为招顷襄王魂而作。
关键词 招魂 复礼 高洁不群 文学侍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评孔子政治思想中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夏子贤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26-34,共9页
孔丘的政治思想究竟如何,历来聚讼纷纭。有人认为他主张开历史倒车,反对现实变革。其主要论据是:孔子“从周”、“复礼”、“隳三都”,以及反对“以田赋”、“铸刑鼎”。其实,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观点,“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 孔丘的政治思想究竟如何,历来聚讼纷纭。有人认为他主张开历史倒车,反对现实变革。其主要论据是:孔子“从周”、“复礼”、“隳三都”,以及反对“以田赋”、“铸刑鼎”。其实,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观点,“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丘 刑鼎 复礼 统治者 丘赋 孔子 孔丘(前551-前479)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郭沫若的孔子思想研究
14
作者 张牛 《郭沫若学刊》 1990年第3期19-29,共11页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也是争议颇多的人物。郭沫若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是勿庸置疑的,他对孔子思想亦有多方面的探讨,这不但体现在他的《十批判书》中,亦体现在他前期的许多著述中。郭沫若从小熟读“四书”“五经”...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也是争议颇多的人物。郭沫若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是勿庸置疑的,他对孔子思想亦有多方面的探讨,这不但体现在他的《十批判书》中,亦体现在他前期的许多著述中。郭沫若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但真正使他与孔子接近的,一是他们所处的类似的历史环境,二是“泛神论的牵引”。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与郭沫若所处的辛亥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演进的时代,都是历史的转换期,守旧与创新,革命与保守冲突激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研究 中国古代思想史 判书 孔家店 民本位 孔门 儒家精神 先秦儒家 孔子哲学 复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简论
15
作者 刘蔚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19-24,共6页
在中华民族思想史上没有哪一个思想家比孔子更不幸了;他生前被人理解甚少,死后被人误解甚多。关于孔子及其思想的是非功过,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定论,但批判与否定的呼声一直是争论中的主旋律,并在“文革”时期达到了高峰。
关键词 孔子思想 新兴地主阶级 复礼 道之以德 勿视 齐之以刑 孔学 禄在其中 春秋时期 己欲立而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弟子规》批注选 被引量:2
16
作者 北京新华印刷厂凹印车间理论小组 北京师大教育系师生<弟子规>批注小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5期89-97,共9页
《弟子规》出笼于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清朝康熙年间,是一本浸透孔孟毒素的“启蒙教科书”。作者李毓秀采用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易记易背的顺口溜形式,把反动的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具体化、通俗化,用以培养地主阶级的接班人,毒害广大青... 《弟子规》出笼于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清朝康熙年间,是一本浸透孔孟毒素的“启蒙教科书”。作者李毓秀采用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易记易背的顺口溜形式,把反动的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具体化、通俗化,用以培养地主阶级的接班人,毒害广大青少年和劳动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规 统治阶级 孔孟之道 劳动人民 林彪 译文 复礼 孝弟 剥削阶级 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斥“独”
17
作者 童克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4年第1期111-111,共1页
旧社会走江湖卖狗皮膏药的骗子,为广开销路,招徕主顾,往往面对众人,赌咒发誓,“天南海北独一家”,“祖传秘方独一份”!这个“独”字便成了他大吹大擂的“绝招”,大致上当的人,不少吃亏在这个“独”字上——物以稀为“贵”嘛。但一经细... 旧社会走江湖卖狗皮膏药的骗子,为广开销路,招徕主顾,往往面对众人,赌咒发誓,“天南海北独一家”,“祖传秘方独一份”!这个“独”字便成了他大吹大擂的“绝招”,大致上当的人,不少吃亏在这个“独”字上——物以稀为“贵”嘛。但一经细细观察,方知这“独一家”、“独一份”,并没一样值钱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 复礼 祖传秘方 哲学历史 资本主义 修正主义 林家铺子 主顾 招徕 发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论语》看孔老二的反动军事思想
18
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七六八部队理论组 北京师大历史系学军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5期10-14,共5页
《论语》这部黑书,记述了孔老二的主要反动言行,是历代统治阶级和儒家学者崇奉的“经典”。他们的各种反动思想和学说,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它的根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剖析这一反面教材,揭露批判孔老二的反动军事思... 《论语》这部黑书,记述了孔老二的主要反动言行,是历代统治阶级和儒家学者崇奉的“经典”。他们的各种反动思想和学说,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它的根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剖析这一反面教材,揭露批判孔老二的反动军事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思想根源及其极右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礼 军事思想 《论语》 新兴地主阶级 反革命战争 奴隶主阶级 奴隶起义 军队 林彪 奴隶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阵地是阶级斗争的重要战场——读《孔丘教育思想批判》
19
作者 施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2期60-62,共3页
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正在全国胜利发展。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历史上每一个大的社会变革以后,总会有人跳出来搞翻案、搞复辟,总会出现翻案派、复辟派。两千年前的孔丘,是我国由奴隶制向... 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正在全国胜利发展。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历史上每一个大的社会变革以后,总会有人跳出来搞翻案、搞复辟,总会出现翻案派、复辟派。两千年前的孔丘,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变革时代的翻案派、复辟派,他鼓吹“克己复礼”的要害就是复辟奴隶制。今天,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又跳出来的翻案派、复辟派,他推行“以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路线的要害就是要复辟资本主义。“复礼”和“复辟”,一脉相承,孔孟之道正是走资派搞修正主义所需要的复辟之道。因此,要批修,要反击右倾翻案风,就要继续批孔。《孔丘教育思想批判》(冯天瑜著,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五年六月出版)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丘教育思想 教育阵地 走资派 阶级斗争 辟派 修正主义路线 右倾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学而优则仕 复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出于天秩义
20
作者 前人 《船山学报》 1935年第4期20-23,共4页
虞书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古不用理字。祇用礼字。论语曰克已复礼。註曰礼者天理之节文也。故知伦理出于天秩。何以出于天秩也。有天地即有人物。人伦者始于夫妇也。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君臣朋友兄弟。夫妇者。... 虞书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古不用理字。祇用礼字。论语曰克已复礼。註曰礼者天理之节文也。故知伦理出于天秩。何以出于天秩也。有天地即有人物。人伦者始于夫妇也。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君臣朋友兄弟。夫妇者。天尊地卑之定位也。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父。故夫妇之伦立。而后父子之伦定。父子之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秩 复礼 节文 虞书 知天 言仁 子者 周公之 命之 千里之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