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复用传输射频和基带信号的新方法
1
作者 叶宝盛 钱捷 程明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23期84-86,90,共4页
介绍了一种在同轴电缆上,射频和基带信号复用传输的新方法。设计了射频信号和基带信号隔离电路,采用C-MBUS标准传输基带信号,在长为1 km、传输射频信号功率为40 d Bm的同轴电缆上,达到了4 800 b/s的数据传送速率,且同时可以为通信从机... 介绍了一种在同轴电缆上,射频和基带信号复用传输的新方法。设计了射频信号和基带信号隔离电路,采用C-MBUS标准传输基带信号,在长为1 km、传输射频信号功率为40 d Bm的同轴电缆上,达到了4 800 b/s的数据传送速率,且同时可以为通信从机节点提供10 m A的电流。该方法具有硬件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容易组网的优点,适用于在射频线路上同时传输低数据速率的附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用传输 同轴电缆 基带信号 射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形OAM阵列天线的复用传输系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牧歌 孙学宏 +1 位作者 常伟 席国法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3,48,共7页
轨道角动量(OAM)复用传输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电传输技术。利用单馈电点环形微带矩形贴片天线的辐射特性来产生C波段OAM的螺旋波束,并制作出环形OAM阵列天线。为验证OAM阵列天线的传输性能,将OAM天线与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SRP)相结合,利... 轨道角动量(OAM)复用传输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电传输技术。利用单馈电点环形微带矩形贴片天线的辐射特性来产生C波段OAM的螺旋波束,并制作出环形OAM阵列天线。为验证OAM阵列天线的传输性能,将OAM天线与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SRP)相结合,利用软件无线电(SDR)技术搭建一个OAM无线传输系统。经实验证明该系统可在真实的信道环境中实现音频信号的实时传输。鉴于OAM复用传输技术具有传输安全性好、频谱利用率高的优势,OAM系统的搭建在无线通信中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在未来通信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角动量 复用传输 阵列天线 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 软件无线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分复用光传输网中波长路由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许胤龙 陈国良 万颖瑜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09-1423,共15页
光纤正迅速成为主干通信网的标准传介媒质 .随着光学器件的发展 ,使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 ,除了在源、汇节点需要光电转换外 ,中间节点可保持光传输 ,这种通信网络叫光传送网 .光传送网中的波分复用技术是将整个光纤的带宽分成多个信道 ,... 光纤正迅速成为主干通信网的标准传介媒质 .随着光学器件的发展 ,使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 ,除了在源、汇节点需要光电转换外 ,中间节点可保持光传输 ,这种通信网络叫光传送网 .光传送网中的波分复用技术是将整个光纤的带宽分成多个信道 ,不同的信道可使用不同的波长来同时进行信息传输 ,从而增加了整个网络的带宽 .在光传送网中 ,实现一个通信请求需要建立一条通信路径 ,并为该通信路径所经过的每条链上分配一个波长 ,即所谓波长路由 .该文详细介绍了波分复用光传送网中波长路由算法的研究进展 ,内容包括波长分配算法、网络的信元阻塞率分析、容错和QoS波长路由、多播波长路由、最小化ADM数路由以及基于光或光电连接的并行机模型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网 波分复用传输 波长路由算法 波长分配算法 NP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素算法的物联网传输流多路复用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景雯 张杰 陈富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1-1406,共6页
针对物联网传输流多路复用性差、路由开销和平均时延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素算法的物联网传输流多路复用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分析物联网现状与需求,确定多路复用的必要性;然后以一次网络通信任务为基础,概述物联网传输流多路复... 针对物联网传输流多路复用性差、路由开销和平均时延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素算法的物联网传输流多路复用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分析物联网现状与需求,确定多路复用的必要性;然后以一次网络通信任务为基础,概述物联网传输流多路复用的基本思路;最后在解决多路复用存在的单路径问题基础上,利用信息素算法构建针对物联网传输流的多路复用模型,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实现物联网传输流多路复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复用结果包含了多路信号,信号未缺失,并且路由开销仅为3×10^(4)Mb,平均时延仅为1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传输流多路复用 单路径 多路径 信息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业务复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裘陈成 刘留 +3 位作者 王凯 韩柏涛 李铮 艾渤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5-104,共10页
高速飞行列车的平稳、安全的运行离不开车地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需要包括安全类与非安全类等多类别车地通信业务的有效支撑.研究了高速飞行列车车地通信中突发性运行业务与乘客互联网业务复用传输优化问题,并对其进行求解.将该优化问题... 高速飞行列车的平稳、安全的运行离不开车地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需要包括安全类与非安全类等多类别车地通信业务的有效支撑.研究了高速飞行列车车地通信中突发性运行业务与乘客互联网业务复用传输优化问题,并对其进行求解.将该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乘客传输资源分配问题与突发性运行业务与乘客业务调度问题.首先,通过二维Hopfield网络对乘客传输资源分配问题建模,利用能量函数收敛的性质解决乘客资源分配问题.然后将突发性运行业务与乘客业务调度问题归结为一个机会约束优化问题,通过研究突发性运行业务的累积分布函数将机会约束放宽为线性约束,可利用凸求解器得到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复用机制可以实现业务高效复用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 车地无线通信 多类别业务 复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文件传输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利宁 王云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6期95-99,共5页
针对目前网络中存在多种数据传输协议,并且各个协议不能或不能很好地兼容其他协议的现状,提出了将文件与文件传输协议进行分离的思想,提出了支持多协议的自适应文件传输的体系结构,提出了针对非局域网的三种文件传输策略:对于大文件依... 针对目前网络中存在多种数据传输协议,并且各个协议不能或不能很好地兼容其他协议的现状,提出了将文件与文件传输协议进行分离的思想,提出了支持多协议的自适应文件传输的体系结构,提出了针对非局域网的三种文件传输策略:对于大文件依据文件类型采用冗余校验传输或者分片并行传输的策略,对于普通文件采用基于平均服务质量的传输策略,对于小文件采用通道复用的传输策略,而由于局域网的文件传输速率比较高,对于所有文件采用基于平均服务质量的传输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文件传输算法AFTA。实验证明其可以依据文件属性等因素,从协议库中选择合适的协议来传输文件,从而有效提高了文件传输的灵活性、高效性,同时保证了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片并行传输 通道复用传输 冗余校验传输 基于服务质量(QoS)的传输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载波调制技术在无源光网络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慧 王睿 沙彬斌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22,共5页
为了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下一代接入网络将支持单波长50 Gb/s及以上的传输速率,同时确保以经济高效的方式与传统网络共存。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先进的调制和检测技术是实现该目标的有力支撑,能为大规模接入和多场景多业务承载提... 为了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下一代接入网络将支持单波长50 Gb/s及以上的传输速率,同时确保以经济高效的方式与传统网络共存。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先进的调制和检测技术是实现该目标的有力支撑,能为大规模接入和多场景多业务承载提供很好的支持。描述了几种新型多载波调制技术的产生原理和主要特点,总结了其在无源光网络(PON)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下一代PON的诉求提出了研究方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滤波器组多载波传输 通用滤波多载波传输 广义频分复用传输 无源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组截短PN码的SOFDM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童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53,共8页
基于PN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的特点是计算过程简明,已被广泛应用在地面无线局域网系统中。在卫星正交频分多路复用传输体制(SOFDM)系统中引入传统PN序列信道估计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卫星信道的多径延时远大于SOFDM数据符号的持续时间,信道... 基于PN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的特点是计算过程简明,已被广泛应用在地面无线局域网系统中。在卫星正交频分多路复用传输体制(SOFDM)系统中引入传统PN序列信道估计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卫星信道的多径延时远大于SOFDM数据符号的持续时间,信道特性比较复杂,使得传统方法的估计精度严重下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根据信道的近似周期特性对数据帧进行合理的等长度分组,并把长PN序列改为短PN码来跟踪信道局部特性的变化,再对分组后的数据子帧分别进行信道估计。对该方法的设计思想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估计精度比传统方法至少提高了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 估计精度 分组短PN码 卫星正交频分多路复用传输体制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DD-OFDM系统的低开支、高准确度信道估计方法
9
作者 毕美华 李洁炜 +4 位作者 杨国伟 曾然 李齐良 肖石林 胡卫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79,共7页
提出一种应用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IMDD-OFDM)传输系统的低开支、高准确度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系统噪声特性,利用梳状导频插入结构,结合符号间平均与子载波间频域线性插值的思想,在低开支导频条件下实现较高的... 提出一种应用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IMDD-OFDM)传输系统的低开支、高准确度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系统噪声特性,利用梳状导频插入结构,结合符号间平均与子载波间频域线性插值的思想,在低开支导频条件下实现较高的估计准确度.仿真和理论推导结果表明:与传统平均算法和直接线性插值算法相比,基于梳状导频先平均后线性插值的算法估计出来的信道特性更能接近实际信道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为3.8×10^(-3)处,本文所提出的算法仅使用0.78%导频开支即可与使用20%导频开支的平均算法获得相同的接收灵敏度;同时,与传统估计算法相比,该算法与导频开支无关,能较好抗系统中的高斯噪声,获得与真实信道较为接近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系统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光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系统 梳状导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接收系统架构:应用于超大容量低成本的短距光互连 被引量:1
10
作者 计红林 李雪阳 +2 位作者 贺志学 胡卫生 William Shieh 《电信科学》 2022年第7期43-56,共14页
大规模数据中心等新兴网络基础设施的部署急需超大容量低成本的短距光互连系统。传统的直调直检系统拥有简单的接收机结构,但只能检测信号的强度信息,这限制了其系统容量的进一步扩展。经典的相干传输系统能够调制解调高阶信号进而实现... 大规模数据中心等新兴网络基础设施的部署急需超大容量低成本的短距光互连系统。传统的直调直检系统拥有简单的接收机结构,但只能检测信号的强度信息,这限制了其系统容量的进一步扩展。经典的相干传输系统能够调制解调高阶信号进而实现大容量传输,但收/发端都需要昂贵的窄线宽激光器和高复杂度的数字信号处理,这阻碍了其在短距光互连中的广泛应用。新型的直接检测光接收系统旨在结合直接检测和相干检测两者的优点,弥补二者之间的研究空白。因此,新型的光接收系统架构主要基于自相干检测。介绍了新型单偏振、双偏振、少模光接收系统架构。该类新型的光接收系统不需要本振激光器且能通过直接检测恢复光场信号,实现超大容量低成本的短距光互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光互连 直接检测 自相干检测 自零差相干检测 模分复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多核处理器FPGA验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1
作者 朱英 陈诚 +1 位作者 许晓红 李彦哲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5-1303,共9页
高性能处理器设计日趋复杂,为了缩短验证周期,降低研制风险通常需要在流片之前进行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原型验证平台的软硬件协同验证.随着处理器多核化的发展,FPGA原型验证平台的实现变得越来越... 高性能处理器设计日趋复杂,为了缩短验证周期,降低研制风险通常需要在流片之前进行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原型验证平台的软硬件协同验证.随着处理器多核化的发展,FPGA原型验证平台的实现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介绍了一款高性能多核微处理器FPGA验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详细阐述了该FPGA验证平台采用的母板/子板总体架构、分片策略、时分复用实现技术及I/O接口实现方法.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方便灵活地实现目标芯片在各种规模和配置下的FPGA验证,用于在流片前对目标芯片进行功能正确性验证和性能评估.经过该FPGA平台验证的目标芯片,首次流片返回的芯片能成功运行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程序,实现了一次流片成功的目标.最后对该FPGA验证平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原型验证 FPGA分片 时分复用传输 延迟调节 性能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窗函数法设计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系统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天骐 谭方青 +1 位作者 高春霞 黄烈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37-2742,共6页
针对用传统的窗函数法,设计滤波器组存在设计复杂、性能不理想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一种在理想滤波器的过渡带内插样条函数的窗函数法设计原型滤波器,放松精确重构的限制条件,将余弦调制滤波器... 针对用传统的窗函数法,设计滤波器组存在设计复杂、性能不理想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一种在理想滤波器的过渡带内插样条函数的窗函数法设计原型滤波器,放松精确重构的限制条件,将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再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目标函数,求得最优参数通带截止频率,设计出有限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原型滤波器。仿真实验表明,用本文算法设计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在幅度失真、混叠失真、信噪比、重构误差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用传统的'砖墙式'理想滤波器设计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用本方法设计的余弦调制传输复用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也有很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弦调制滤波器组 样条函数 FIR原型滤波器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余弦调制传输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