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汶川大地震同震滑坡复活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田述军
付国训
程小松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6,共7页
同震滑坡复活具有不确定性、隐蔽性强和区域分布面积广等特点,往往被忽视,容易成为防灾减灾的盲区。该文根据同震滑坡堆积物变形复活所处的坡体位置和主要诱发因素,将复活类型划分为坡脚侵蚀型和坡面降雨型,基于InSAR技术、无人机多期...
同震滑坡复活具有不确定性、隐蔽性强和区域分布面积广等特点,往往被忽视,容易成为防灾减灾的盲区。该文根据同震滑坡堆积物变形复活所处的坡体位置和主要诱发因素,将复活类型划分为坡脚侵蚀型和坡面降雨型,基于InSAR技术、无人机多期航拍和地面调查数据,分别对青林沟滑坡和沙坝村滑坡变形特征、过程、原因进行分析,坡脚侵蚀型主要以“沟道侵蚀—坡体滑塌—坡体后退”模式变形和复活;坡面降雨型则以“颗粒运移—下渗增强—颗粒粗化—滑面发展”模式变形和复活。将InSAR技术应用于同震滑坡大范围和长时间序列变形监测,不仅是同震滑坡变形和复活研究的有效手段,对于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与防治也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滑坡
变形特征
复活模式
INSAR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沙江上游沃达滑坡发育特征与堵江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
21
2
作者
吴瑞安
马海善
+4 位作者
张俊才
杨志华
李雪
倪嘉伟
钟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8,共9页
金沙江上游沃达滑坡自1985年开始出现变形,现今地表宏观变形迹象明显,存在进一步失稳滑动和堵江的风险。采用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工程地质钻探和综合监测等方法,分析了沃达滑坡空间结构和复活变形特征,阐明了滑坡潜在复活失稳模式,并...
金沙江上游沃达滑坡自1985年开始出现变形,现今地表宏观变形迹象明显,存在进一步失稳滑动和堵江的风险。采用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工程地质钻探和综合监测等方法,分析了沃达滑坡空间结构和复活变形特征,阐明了滑坡潜在复活失稳模式,并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分析了滑坡堵江危险性。结果表明:沃达滑坡为一特大型滑坡,体积约28.81×10^(6) m^(3),推测其在晚更新世之前发生过大规模滑动;滑坡堆积体目前整体处于蠕滑变形阶段,局部处于加速变形阶段;复活变形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前部,且呈现向后渐进变形破坏特征,复活区右侧变形比左侧强烈。滑坡存在浅层和深层两级滑面,平均埋深分别约15.0,25.5 m,相应地可能出现两种潜在失稳模式:滑坡强变形区沿浅层滑带滑动失稳时,形成的堵江堰塞坝高度约87.2 m;滑坡整体沿深层滑带滑动失稳时,形成的堵江堰塞坝高度约129.2 m。沃达滑坡存在形成滑坡-堵江-溃决-洪水链式灾害的危险性,建议进一步加强滑坡监测,针对性开展排水、加固等防治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上游
沃达滑坡
发育特征
复活模式
堵江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大地震同震滑坡复活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田述军
付国训
程小松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1214,41877524)。
文摘
同震滑坡复活具有不确定性、隐蔽性强和区域分布面积广等特点,往往被忽视,容易成为防灾减灾的盲区。该文根据同震滑坡堆积物变形复活所处的坡体位置和主要诱发因素,将复活类型划分为坡脚侵蚀型和坡面降雨型,基于InSAR技术、无人机多期航拍和地面调查数据,分别对青林沟滑坡和沙坝村滑坡变形特征、过程、原因进行分析,坡脚侵蚀型主要以“沟道侵蚀—坡体滑塌—坡体后退”模式变形和复活;坡面降雨型则以“颗粒运移—下渗增强—颗粒粗化—滑面发展”模式变形和复活。将InSAR技术应用于同震滑坡大范围和长时间序列变形监测,不仅是同震滑坡变形和复活研究的有效手段,对于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与防治也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同震滑坡
变形特征
复活模式
INSAR
汶川地震
Keywords
co-seismic landslid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reactivation mode
InSAR
Wenchuan earthquake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X915.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沙江上游沃达滑坡发育特征与堵江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
21
2
作者
吴瑞安
马海善
张俊才
杨志华
李雪
倪嘉伟
钟宁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
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31287,41941017)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319,DZLXJK202009)。
文摘
金沙江上游沃达滑坡自1985年开始出现变形,现今地表宏观变形迹象明显,存在进一步失稳滑动和堵江的风险。采用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工程地质钻探和综合监测等方法,分析了沃达滑坡空间结构和复活变形特征,阐明了滑坡潜在复活失稳模式,并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分析了滑坡堵江危险性。结果表明:沃达滑坡为一特大型滑坡,体积约28.81×10^(6) m^(3),推测其在晚更新世之前发生过大规模滑动;滑坡堆积体目前整体处于蠕滑变形阶段,局部处于加速变形阶段;复活变形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前部,且呈现向后渐进变形破坏特征,复活区右侧变形比左侧强烈。滑坡存在浅层和深层两级滑面,平均埋深分别约15.0,25.5 m,相应地可能出现两种潜在失稳模式:滑坡强变形区沿浅层滑带滑动失稳时,形成的堵江堰塞坝高度约87.2 m;滑坡整体沿深层滑带滑动失稳时,形成的堵江堰塞坝高度约129.2 m。沃达滑坡存在形成滑坡-堵江-溃决-洪水链式灾害的危险性,建议进一步加强滑坡监测,针对性开展排水、加固等防治工程。
关键词
金沙江上游
沃达滑坡
发育特征
复活模式
堵江危险性
Keywords
upper reaches of the Jinshajiang River
Woda landslid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reactivation model
landslide damming risk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汶川大地震同震滑坡复活变形特征研究
田述军
付国训
程小松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金沙江上游沃达滑坡发育特征与堵江危险性分析
吴瑞安
马海善
张俊才
杨志华
李雪
倪嘉伟
钟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