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复极综合征127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万车 权亚春 +5 位作者 孙亚珍 高慧敏 刘绍奕 张彤 王宗芳 方燕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7-219,共3页
自首次提出早期复极综合征这一概念(其中指出其为正常心电图的变异,可涉及QRS波群、ST段及T波的改变)至今已有40余年,但这种心电图改变常导致其成为医原性疾病的原因。现将我们观察的早期复极综合征127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关键词 复极综合征 病因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致心脏性晕厥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健 谭珍妮 +4 位作者 邓伟 罗苑苑 李蘅 孙少喜 孟素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61-2361,共1页
2008年,Haissaguerre等揭示了早期复极综合征(ERS)与心脏骤停或心脏性猝死有关(N Engl J Med2008;358),引起了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目前ERS与恶性心律失常的病例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我院心脏性晕厥的病例资... 2008年,Haissaguerre等揭示了早期复极综合征(ERS)与心脏骤停或心脏性猝死有关(N Engl J Med2008;358),引起了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目前ERS与恶性心律失常的病例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我院心脏性晕厥的病例资料,发现二例青年男性为ERS伴心室颤动致心脏性晕厥,并有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心脏性晕厥 恶性心律失常 病例资料 心脏性猝死 心脏骤停 临床医生 心室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心肌梗死超急性损伤期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田文芬 陈万国 +1 位作者 廖琼玉 李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47-548,共2页
目的 :对早期复极综合征 (ERS)与心肌梗死 (MI)超急性损伤期的ECG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病例选自我院 1998-2 0 0 2年资料齐全的ERS组 5 0例 ,与同期住院的MI超急性损伤期的病人 3 5例回顾分析其ECG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 :... 目的 :对早期复极综合征 (ERS)与心肌梗死 (MI)超急性损伤期的ECG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病例选自我院 1998-2 0 0 2年资料齐全的ERS组 5 0例 ,与同期住院的MI超急性损伤期的病人 3 5例回顾分析其ECG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 :ERS组出现明显胸痛者 10 % ,ECG最主要表现为J波 (J点 )明显 ,QRS波群形态、电压改变较少见 ,QT间期、QT离散度正常或轻度延长 <0 0 2s。MI超急性损伤期主要表现为胸痛症状明显( 86% ) ,ST段明显抬高 >0 5mV( 80 % ) ,心律失常多见 ( 83 % ) ,QRS波群增宽切迹、低电压常见 ,QT间期、QT离散度增加较明显 >0 0 2s。结论 :ERS胸痛症状少见 ,ECG主要表现为J波明显 (J点 ) ,ST段抬高 <0 5mV者多见 ,下蹲试验后抬高的ST段基本回复至等电位线。MI超急性损伤期剧烈胸痛常见 ,ECG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 >0 5mV ,QT间期、QT离散度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心肌梗死 超急性损伤期 临床表现 心电图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误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淑萍 王忠明 胡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6-316,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63岁。于2008—10—26因饮白酒200ml后突感胸骨后憋闷,伴大汗,症状持续,不能缓解,送入我院急诊科。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律:Rv1-4振幅逐渐升高,但STV1-4凸面向下抬高3mm Tv1-4直立,门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我... 1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63岁。于2008—10—26因饮白酒200ml后突感胸骨后憋闷,伴大汗,症状持续,不能缓解,送入我院急诊科。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律:Rv1-4振幅逐渐升高,但STV1-4凸面向下抬高3mm Tv1-4直立,门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我院心内科做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早期复极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误诊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 临床资料 症状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20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军华 叶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3-34,36,共3页
早期复极综合征20例分析@任军华¥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内科@叶刚¥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心电图;误诊;早期复极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20例分析任军华(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内科)叶刚(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 早期复极综合征20例分析@任军华¥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内科@叶刚¥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心电图;误诊;早期复极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20例分析任军华(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内科)叶刚(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关键词:心电图;误诊;早期复极综合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早期复极综合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ST段抬高性疾病的鉴别诊断5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志刚 彭健 +1 位作者 孟素荣 王鹏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33-1033,103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与ST段抬高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ERS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并随访。结果5例患者均有胸闷胸痛病史,并伴有胸前导联ST段抬高。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S...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与ST段抬高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ERS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并随访。结果5例患者均有胸闷胸痛病史,并伴有胸前导联ST段抬高。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ST段抬高性疾病,密切观察心电图,并结合超声心动图,肌钙蛋白I,病史等资料可予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性疾病 早期复极综合征 鉴别诊断 ERS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伴早期复极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树龙 陈荔红 +2 位作者 高连君 杨延宗 林治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86-187,共2页
本文报告1例预激综合征(WPW)伴早期复极综合征(PRS)。其动态心电图及运动负荷心电图ST段明显下降,易误诊为缺血性心脏病。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阵发性胸闷、胸痛2年。疼痛部位不恒定,以心窝部为主,多呈针刺样痛,有时伴左肩'麻... 本文报告1例预激综合征(WPW)伴早期复极综合征(PRS)。其动态心电图及运动负荷心电图ST段明显下降,易误诊为缺血性心脏病。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阵发性胸闷、胸痛2年。疼痛部位不恒定,以心窝部为主,多呈针刺样痛,有时伴左肩'麻木'及背部不适;持续时间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与活动及饮食无关,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及吸烟史。平时心电图示A型WPW(图1),即PR间期缩短,QRS波群增宽,起始部有预激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复极综合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现代观点 被引量:9
8
作者 张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4期315-316,共2页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心电图改变,以明显的J波和ST段弓背向下抬高为特征,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人群,传统的观点认为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现象,无需特别的关注和处理。而近年来,随着对J波细胞电生理学的探讨,对早期复极...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心电图改变,以明显的J波和ST段弓背向下抬高为特征,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人群,传统的观点认为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现象,无需特别的关注和处理。而近年来,随着对J波细胞电生理学的探讨,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认识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现代观点 无器质性心脏病 细胞电生理学 心电图 特发性 ST段 J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J-T间期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唐继志 张晓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27-728,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 ERS) 的发生机制。方法 分析35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观察组) 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 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与J-T间期及其离散度。结果 ( 1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SDNN、HRVTI... 目的 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 ERS) 的发生机制。方法 分析35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观察组) 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 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与J-T间期及其离散度。结果 ( 1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SDNN、HRVT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RMSSD、PNN5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1), SDANN、SDNNindex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2)两组比较J-Tcmax、J-Td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J-Tcd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1), 但J-Tmax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可导致局部心室肌提早复极, 心室肌各部分复极时间不一致在ER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J-T间期 患者 syndrome 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交感神经张力 显著性 心率变异性 发生机制 时域指标 方法分析 SDNN J-TD 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心室肌 离散度 正常人 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桥合并早复极综合征伴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
10
作者 杭涛 程训民 +1 位作者 张启高 宫剑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87-1887,共1页
患者男,25岁,因“心慌伴胸痛2d”就诊。患者2d前于劳累后突发心慌伴胸痛,胸痛位于左侧心前区,为隐痛,无肩背部放射痛,无发热、咳嗽、咳痰,无大汗,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患者未予重视,后因症状持续2d无缓解,遂来我院门诊,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复极综合征 心肌桥 肩背部放射痛 症状持续 患者 胸痛 心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早复极综合征误诊分析(附26例报告)
11
作者 秦玲 赵学忠 +1 位作者 马克娟 王玉梅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或避免过早复极综合征被误诊为其他多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方法 :总结其心电图特点 ,进行系列心电图、心肌酶及多种心血管系统辅助检查观察。结果 :过早复极综合征的病人可以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并可见心电图 S...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或避免过早复极综合征被误诊为其他多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方法 :总结其心电图特点 ,进行系列心电图、心肌酶及多种心血管系统辅助检查观察。结果 :过早复极综合征的病人可以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并可见心电图 S- T、T改变 ,但是过早复极综合征 S- 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 ,在 V2 ~ V5导联多见 ,可持续抬高数天、数月之久 ,无心电图演变 ,无心肌酶学升高。结论 :过早复极综合征是心脏复极过程中的电变化 ,无器质性病变 ,无需特殊治疗。如果认真加以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早复极综合征 心肌梗塞 变异性心绞痛 急性心包炎 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症状性早期复极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孙景辉 周岩 +2 位作者 杨思睿 郭放 聂海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对有症状性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以加深临床医师对ERS的认识。方法收集21例有临床症状,明确诊断ERS的患儿资料,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常规心电图有ERS的患儿进行脚踏车运动试验。结果21例患儿常规心电... 目的对有症状性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以加深临床医师对ERS的认识。方法收集21例有临床症状,明确诊断ERS的患儿资料,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常规心电图有ERS的患儿进行脚踏车运动试验。结果21例患儿常规心电图检查中17例(80.9%)有ERS的心电改变。动态心电监测显示21例患儿均在不同时间发生ERS,主要发生在夜间及休息时。17例常规心电图有ERS表现的患儿做脚踏车运动试验,ST段(100%)均回至等电位线水平。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ERS的检出率;运动试验可以作为诊断ERS较灵敏的方法;有症状性ERS患儿应与临床上有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儿童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合并心肌酶学异常1例
13
作者 赵新元 向定成 阮云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476-2476,共1页
患者,男,29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8h”入我院诊治。患者凌晨2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约巴掌大小,无放射痛、冷汗、气促、恶心、腹痛等.持续约3h(未服用药物),因上述症状多次出现,至当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图1)示:Ⅱ... 患者,男,29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8h”入我院诊治。患者凌晨2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约巴掌大小,无放射痛、冷汗、气促、恶心、腹痛等.持续约3h(未服用药物),因上述症状多次出现,至当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图1)示:Ⅱ、Ⅲ、avF、V3.V6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0.1~0.6mV:TnI为1.028U/L,CK.MB37.6IU/L:心脏彩超示正常;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及晕厥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心肌酶学异常 导联ST段 医院就诊 心脏彩超 心前区 患者 放射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相关心室颤动一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延黄 周红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0-651,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0岁,既往体健,无心原性猝死(SCD)家族史,因“发作性意识不清4 h”入院。患者于2020年5月26日晨7:30左右刷牙时突发意识不清,伴肢体抽搐,持续约5 min转醒,至当地医院查心电图提示Ⅰ、Ⅱ、Ⅲ、aVF、V_(4)~V_(6)导联J...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0岁,既往体健,无心原性猝死(SCD)家族史,因“发作性意识不清4 h”入院。患者于2020年5月26日晨7:30左右刷牙时突发意识不清,伴肢体抽搐,持续约5 min转醒,至当地医院查心电图提示Ⅰ、Ⅱ、Ⅲ、aVF、V_(4)~V_(6)导联J点抬高伴ST段弓背向下抬高(图1),后患者于急诊科再次突发意识丧失,除颤仪提示心室颤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心室颤动 J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J波和J波综合征?
15
作者 方丕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6期458-458,共1页
关键词 J波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早期复极综合征 临床特点 特发性室颤 心电图 一般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