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65例经验 被引量:23
1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6 位作者 齐立行 俞恒锡 佟铸 郭建明 高喜翔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4-227,232,共5页
目的探讨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3月65例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资料。其中腹主动脉瘤颈过短(〈2 cm)15例(23.1%),参照肾动脉将支架向腹主动脉近侧释放;瘤颈严重成角(≥60°... 目的探讨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3月65例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资料。其中腹主动脉瘤颈过短(〈2 cm)15例(23.1%),参照肾动脉将支架向腹主动脉近侧释放;瘤颈严重成角(≥60°)28例(43.1%),将腹主动脉拉直再释放支架;同时具有短瘤颈和严重成角10例(15.4%);涉及双髂总动脉瘤的保留髂内动脉的处理5例(7.7%),尽量保留一侧髂内动脉以防盆腔脏器缺血,2例分期行髂内动脉覆盖;入路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导致腔内覆膜支架的输送器到达预定位置困难5例(7.7%);合并其他特殊病变2例(3.1%)。均采用腔内覆膜支架修复,其中进口血管支架29例(44.6%),国产血管支架36例(55.4%)。结果手术均成功。23例(35.4%)即时内漏,其中Ⅰ型6例,Ⅱ型14例,Ⅲ型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时间7~15 d,平均8.2 d。随访60例(92.3%),随访时间1~8年,平均3.5年。死亡5例(8.3%),死亡原因均与该病无关。1例半年后支架移位,内漏,再次行腔内修复,置延长段支架后内漏消失,继续随访22个月,支架形态和位置良好,无支架移位和内漏发生。其他内漏均消失。左下肢缺血3例,原因为1例左侧髂分支支架移位导致闭塞,行股-股动脉耻骨上人工血管旁路移植后下肢缺血症状缓解,2例髂动脉打折,再次腔内治疗放置裸支架后缺血症状缓解。结论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和腔内治疗器材的不断完善,过去认为不能采用腔内治疗的复杂腹主动脉瘤也可以采用腔内治疗,对于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支架 内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在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丁锦辉 刘光 +10 位作者 李维敏 陆信武 黄新天 陆民 殷敏毅 施慧华 刘晓兵 叶开创 崔超毅 黄英 蒋米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3-567,共5页
目的评价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4月应用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21例,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9... 目的评价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4月应用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21例,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9例,女2例;年龄55~87岁,中位数为72.34岁。本组病例存在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合并髂动脉瘤10例,巨大动脉瘤4例,短瘤颈3例,瘤颈严重扭曲3例,入路严重扭曲4例,股动脉纤细1例,附壁血栓和严重钙化6例。2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术中死亡病例,2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于合并症。手术时间(135.43±12.45)min,术中出血量为(180.24±21.66)m L,均无输血。术中Ⅰ型内漏5例,Ⅱ型内漏3例,Ⅲ型内漏2例,均术中处理满意。术后随访19例,随访时间为3~36个月,18例存活,1例死于糖尿病并发症。随访患者术后均复查CT血管造影,未发现与支架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修复适用于多数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手术风险较低,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 复杂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