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象代数理论下的复杂系统模型
1
作者 李顺勇 赵深淼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0,共3页
复杂系统模型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态学、中医学、物理、化学及其他学科.运用抽象代数理论对复杂系统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张应山所给出的有关复杂系统模型及其3种关系(等价关系、跃迁关系和返祖关系)的定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在抽象代数理... 复杂系统模型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态学、中医学、物理、化学及其他学科.运用抽象代数理论对复杂系统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张应山所给出的有关复杂系统模型及其3种关系(等价关系、跃迁关系和返祖关系)的定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在抽象代数理论的基础上给出几个引理并进行了证明,最后给出了复杂系统模型的一个等价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运算 复杂系统模型 模加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系统仿真概念模型研究进展及方向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子才 王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9-785,共7页
介绍了仿真领域里的概念模型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针对复杂系统仿真提出了复杂系统仿真概念模型,研究了复杂系统仿真概念模型的内涵和评价建模方法优劣的标准,探讨了关于复杂系统仿真概念模型的建模语言、描述方法、建模过程、验证方... 介绍了仿真领域里的概念模型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针对复杂系统仿真提出了复杂系统仿真概念模型,研究了复杂系统仿真概念模型的内涵和评价建模方法优劣的标准,探讨了关于复杂系统仿真概念模型的建模语言、描述方法、建模过程、验证方法和辅助工具五个研究方面的研究方法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模型 复杂系统仿真概念模型 形式化方法 重用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团队学习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思 《改革与开放》 2015年第18期59-60,共2页
团队有效运作是保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对较有影响力的团队学习模型进行回顾与分析,在总结这些模型缺陷基础上,运用现代系统论中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团队学习复杂适应系统模型,并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团队学习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复杂系统仿真模型服务化技术研究
4
作者 塔娜 《无线互联科技》 2022年第14期87-89,共3页
文章基于云计算相关内容,从实体、事件、动作、状态机以及服务5个方面分析云计算下复杂系统仿真模型本体的构建。文章以服务化技术中的服务聚类技术为支持得到服务类簇,并从语义互操作层次聚合处理服务本体,以此达到提高云计算下复杂系... 文章基于云计算相关内容,从实体、事件、动作、状态机以及服务5个方面分析云计算下复杂系统仿真模型本体的构建。文章以服务化技术中的服务聚类技术为支持得到服务类簇,并从语义互操作层次聚合处理服务本体,以此达到提高云计算下复杂系统仿真模型服务查找效率与准确率的重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复杂系统仿真模型 服务化技术 本体 服务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与健康研究新框架——全球处方,中国方案
5
作者 林一 《中国艺术》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战争及自然灾害曾给人类留下创伤,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发展的艺术治疗专业和行业,在全球面临新的极大需求。这对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荣格集体潜意识理论而建构起来的作为一种辅助心理治疗方法的艺术治疗理论体系和社会属性与功能及相关... 战争及自然灾害曾给人类留下创伤,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发展的艺术治疗专业和行业,在全球面临新的极大需求。这对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荣格集体潜意识理论而建构起来的作为一种辅助心理治疗方法的艺术治疗理论体系和社会属性与功能及相关政策制定均提出挑战。本文突破心理学局限,基于人类学和复杂系统方法论,分析了艺术作为“社会处方”的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变革性影响,将关于艺术治疗的讨论从狭义的针对疾病患者群体的临床范畴推向广泛的、面向大众的非临床范畴,并构建了多层次系统性研究框架,建立了以“艺术疗愈”为系统性概念、以艺术治疗为核心技术、以艺术治疗师为核心主体,以疾病治疗、疾病预防、主动健康、社会福祉和跨文化理解“五位一体”的复杂系统模型,发展了希拉里·莫斯和吉尔·桑克等学者的“连续体”理论模型,为政策制定和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治疗 艺术疗愈 复杂系统方法论 连续体模型 五位一体复杂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ERARCHIC GREY QUASI-PREFERRED ANALYSI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6
作者 李炳军 刘思峰 任盈盈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5年第1期78-83,共6页
The grey quasi-preferred analysis (GQPA) is one of important methods for realizing system analysis to conquer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GQPA model, without any considerations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different b... The grey quasi-preferred analysis (GQPA) is one of important methods for realizing system analysis to conquer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GQPA model, without any considerations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different behavioral factor′s importance. It could not be used to analyze the complex system with multi-hierarchy correlation factors, the weighted synthetic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bstract incidence degrees between the system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lative factors in different hierarchies is given out,and the hierarchic grey quasi-preferred analysis (HGQPA)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GQPA model is tested by the scientific-technical system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depth and the range of the application of GQPA are developed, and the HGQPA model is regarded as a new approach to systemically analyze the complex systems with multi-hierarchy correlation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hierarchy quasi-preferred analysis MODEL grey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Dynamic Analysis in Software Systems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s
7
作者 Gao Yang Peng Yong +2 位作者 Xie Feng Dai Zhonghua Xu Guo'a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2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A software network model with multiple links i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a dynamical model of a general complex network with mukiple links. The principle of network division of multiple links is introduced. Followi... A software network model with multiple links i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a dynamical model of a general complex network with mukiple links. The principle of network division of multiple links is introduced. Following these principles, the software network model is decomposed into three types of subnets and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asses are revealed. Then,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software networks is presented.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stability of general complex networks is obtained followed by that of software networks. Finally, the dynamics of an open-source software system is analyzed, and their simulations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sented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 networks multiple links network division subnets dynam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