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作为CAS的复杂城市地理系统的SOC性质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继生
陈彦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将城市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CAS)研究其自组织临界性(SOC)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方面的探索工作刚刚开始。本文从城市的地理空间角度出发,论证城市是一种复杂适应性系统。城市在本质上是不可还原的,我们可以根据积木的机制将...
将城市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CAS)研究其自组织临界性(SOC)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方面的探索工作刚刚开始。本文从城市的地理空间角度出发,论证城市是一种复杂适应性系统。城市在本质上是不可还原的,我们可以根据积木的机制将城市分解,但分解的结果对解释城市的复杂行为丝毫没有帮助。由于城市和城市体系都具有分形结构、服从Z ipf定律,且具有1/f噪声的特征,由此判断城市地理系统具有自组织临界性质。自组织临界性与复杂性适应性立论的视角不同,但可以统一于“混沌的边缘”这一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复杂空间系统
复杂
适应
系统
自组织临界性
分形
Zipf定律
1/f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形式、量纲和局域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
22
2
作者
陈彦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338,共6页
借助空间复杂性观念和分形思想发展了地理学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解决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3个问题。首先,通过修正距离成本假设,将Wilson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还原为负幂函数形式,从而回避了局域性与长程作用的矛盾。其次,利用分维概念解...
借助空间复杂性观念和分形思想发展了地理学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解决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3个问题。首先,通过修正距离成本假设,将Wilson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还原为负幂函数形式,从而回避了局域性与长程作用的矛盾。其次,利用分维概念解决了基于负幂律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量纲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理引力测度。其三,运用对称思想和对偶分析解析了人文地理系统熵最大化的本质含义,揭示了最大熵与最优化的理论关系。论证了源于万有引力类比的引力模型与Wilson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区别和联系,比较了负幂式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与负指数式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共性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空间
相互作用
分维
局域性
长程作用
对称
复杂空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CAS的复杂城市地理系统的SOC性质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继生
陈彦光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40371039)资助
文摘
将城市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CAS)研究其自组织临界性(SOC)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方面的探索工作刚刚开始。本文从城市的地理空间角度出发,论证城市是一种复杂适应性系统。城市在本质上是不可还原的,我们可以根据积木的机制将城市分解,但分解的结果对解释城市的复杂行为丝毫没有帮助。由于城市和城市体系都具有分形结构、服从Z ipf定律,且具有1/f噪声的特征,由此判断城市地理系统具有自组织临界性质。自组织临界性与复杂性适应性立论的视角不同,但可以统一于“混沌的边缘”这一概念。
关键词
城市
复杂空间系统
复杂
适应
系统
自组织临界性
分形
Zipf定律
1/f噪声
Keywords
cities
complex spatial system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fractals
Zipf's law
1 over f noise
分类号
N94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形式、量纲和局域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
22
2
作者
陈彦光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33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1061)
文摘
借助空间复杂性观念和分形思想发展了地理学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解决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3个问题。首先,通过修正距离成本假设,将Wilson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还原为负幂函数形式,从而回避了局域性与长程作用的矛盾。其次,利用分维概念解决了基于负幂律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量纲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理引力测度。其三,运用对称思想和对偶分析解析了人文地理系统熵最大化的本质含义,揭示了最大熵与最优化的理论关系。论证了源于万有引力类比的引力模型与Wilson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区别和联系,比较了负幂式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与负指数式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共性和差异。
关键词
引力模型
空间
相互作用
分维
局域性
长程作用
对称
复杂空间系统
Keywords
gravity model
spatial interaction
fractal dimension
locality
action at a distance
symmetry
complex spatial system
分类号
P90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作为CAS的复杂城市地理系统的SOC性质
刘继生
陈彦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形式、量纲和局域性问题探讨
陈彦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