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设计的综合系统图信息分析方法创新
1
作者 胡伟专 张凌浩 梁罗丹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4,共9页
综合系统图(Gigamaps)作为一种增强设计师理解与处理复杂信息能力的工具,对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设计中如何有效组织巨量信息以产出可持续的创新方案具有重要作用。面对现有综合系统图信息分析方法难以精准引导设计师从巨量复杂信息中提炼... 综合系统图(Gigamaps)作为一种增强设计师理解与处理复杂信息能力的工具,对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设计中如何有效组织巨量信息以产出可持续的创新方案具有重要作用。面对现有综合系统图信息分析方法难以精准引导设计师从巨量复杂信息中提炼出设计洞察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面向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设计的综合系统图信息分析方法,并通过实践案例对其进行了验证与反思,最终形成了“加(全面搜集系统要素的类型及内容)、乘(深度挖掘系统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减(减化形成系统整体性的信息云图)、除(综合提炼信息云图中的关键洞察)”的信息分析方法,来帮助设计师提升基于综合系统图解决复杂社会技术系统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系统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设计 信息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人因组织行为安全控制模型 被引量:17
2
作者 郑双忠 陈宝智 刘艳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8-290,共3页
为了对核电、航空、航天、化工和石化等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进行有效控制 ,运用组织行为学原理知识 ,结合组织行为学学科 ,对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组织行为安全控制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组织行为安全控制两级模型 ,将人的因素融合到... 为了对核电、航空、航天、化工和石化等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进行有效控制 ,运用组织行为学原理知识 ,结合组织行为学学科 ,对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组织行为安全控制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组织行为安全控制两级模型 ,将人的因素融合到安全控制模型中 ;探讨了个体、群体和结构对安全控制的深层次影响 ,认为人因对于复杂技术系统尤其是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安全控制 人因组织行为 组织系统水平 群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文化在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于广涛 王二平 李永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4-7,共4页
随着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发展 ,安全文化对于系统的安全运行越来越重要。安全文化是人们关于安全问题的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的集合体。人们往往在态度与价值观层次上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探讨安全文化的维度结构 ,从而指导实践。安全文... 随着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发展 ,安全文化对于系统的安全运行越来越重要。安全文化是人们关于安全问题的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的集合体。人们往往在态度与价值观层次上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探讨安全文化的维度结构 ,从而指导实践。安全文化在个体层面上通过影响安全绩效的决定因素来影响安全绩效 ,而从组织事故发生的路径来看 ,不良安全文化影响各级防御措施中的人与设备 ,是造成各种潜在失效和现行失效的根因。系统的安全控制应该充分利用安全文化进行管理 ,积极地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引导组织控制向社会控制转变 ,并且合理地应用安全文化评估进行组织前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安全控制 安全运行 安全控制 纵深防御 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下的塔吊安全思考 被引量:32
4
作者 赵挺生 周炜 +1 位作者 徐凯 贺凌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3-159,共7页
为促进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背景下的塔吊安全管理,运用系统思想研究塔吊安全。首先,分析塔吊系统特征,明确塔吊安全系统构成要素;然后,基于RASMUSSEN风险管理理论建立塔吊安全系统层次体系,包含监管机构层、塔吊参与单位层、施工现场管理... 为促进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背景下的塔吊安全管理,运用系统思想研究塔吊安全。首先,分析塔吊系统特征,明确塔吊安全系统构成要素;然后,基于RASMUSSEN风险管理理论建立塔吊安全系统层次体系,包含监管机构层、塔吊参与单位层、施工现场管理层、现场人员层、环境与设备层等5个层次;其次,通过文献调研、事故分析和专家访谈,系统地识别56项塔吊安全影响因素,并利用Accimap建模技术建立广义塔吊安全Accimap模型;最后,进一步分析塔吊安全的复杂社会技术系统机制。结果表明:塔吊安全是多层次多维度因素的耦合结果,受层间反馈、退化现象和动态环境影响。塔吊安全管理应遵循竖向整合思想,关注因素交互路径,采取系统性的干预和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吊安全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风险管理框架 系统机制 Accima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的成因结构敏感性及预防对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许正权 朱方策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6,共6页
简要回顾现有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的成因理论存在的局限性,根据大量统计资料和经验总结构建事故成因理论的缺陷。该研究试图从分析和推理入手,根据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运行机制及事故成因结构敏感性特征,探索由于新技术快速普及应用... 简要回顾现有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的成因理论存在的局限性,根据大量统计资料和经验总结构建事故成因理论的缺陷。该研究试图从分析和推理入手,根据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运行机制及事故成因结构敏感性特征,探索由于新技术快速普及应用而不断涌现的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失效机制及事故的成因理论;解释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差异性、时间方向性及情境依赖性;为任何因新技术普及应用而产生的人造系统的安全分析及事故预防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机制 事故成因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结构敏感性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控制人因研究的转变趋向 被引量:8
6
作者 于广涛 李永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7,共6页
在分析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特征及其事故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安全控制的人因研究领域中的4种新趋向:分别是从关注个体因素到关注组织因素;从强调行政控制到呼吁社会控制;从考察近端因子到探讨远端征兆;从考核导向向优化发展导向。四... 在分析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特征及其事故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安全控制的人因研究领域中的4种新趋向:分别是从关注个体因素到关注组织因素;从强调行政控制到呼吁社会控制;从考察近端因子到探讨远端征兆;从考核导向向优化发展导向。四大趋势的转变为系统的安全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开辟了安全控制研究新的领域。最后,笔者结合4方面的转变,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企业安全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人因研究 安全控制 安全文化 社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事故成因结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许正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6-62,共7页
讨论基于共同成因假设思想的事故成因理论的局限:①不考虑系统复杂性影响,认为复杂系统和简单系统都遵循同样的事故成因机理;②共同成因假设,即大小事故具有相同的成因,遵循共同成因路径;③因果律假设,即任何事故一定有清晰严格的因果链... 讨论基于共同成因假设思想的事故成因理论的局限:①不考虑系统复杂性影响,认为复杂系统和简单系统都遵循同样的事故成因机理;②共同成因假设,即大小事故具有相同的成因,遵循共同成因路径;③因果律假设,即任何事故一定有清晰严格的因果链;④只注重比较重要因素,人为增加了系统的不和谐。系统地阐述复杂系统事故所具有的结构敏感性,给出了事故成因模型有效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并提出活跃元素的行为偏差及活跃元素间交互作用偏差的合成是决定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事故成因机理的学说,补充并完善了Reason的Swisscheese模型,同时构建了基于结构敏感性的事故成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差 事故 事故成因 模型 活跃元素 蛰伏元素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能源系统:博弈的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世乾 崇志强 +3 位作者 何富林 郝君 张俊 宫晓燕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65,85,共8页
为了研究和模拟能源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交互,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的复杂社会技术系统CSTS(compos ite socio-technical systems),从而建立两个不同系统之间的联系。首先通过对美国丹佛大学校园电网各楼宇的用电行为进行数学建模,为了得... 为了研究和模拟能源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交互,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的复杂社会技术系统CSTS(compos ite socio-technical systems),从而建立两个不同系统之间的联系。首先通过对美国丹佛大学校园电网各楼宇的用电行为进行数学建模,为了得到博弈最佳校园用电量,策略迭代P(Ipolicy iteration)算法被用来提高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整体社会福利。分布式虚拟迭代DFI(distributed fictitious iterative)算法可以确定校园电网内57栋楼的最佳温度设定和对应的耗电量。结果表明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引导的关系。数值实验从节能和减少用电成本等方面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在美国丹佛大学校园电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博弈 分布式节点电价 策略迭代 分布式虚拟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因事故纵深防御系统模型 被引量:43
9
作者 张力 王以群 黄曙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4-37,共4页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发展的特征对系统中人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该系统中人因事故的防范采取基于多米诺骨牌原理的对策已难奏效 ,而须采用技术手段、组织手段、文化手段融为一体的纵深防御策略。笔者提出并建立了一个主动型人因事故纵深...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发展的特征对系统中人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该系统中人因事故的防范采取基于多米诺骨牌原理的对策已难奏效 ,而须采用技术手段、组织手段、文化手段融为一体的纵深防御策略。笔者提出并建立了一个主动型人因事故纵深防御系统模型 ,它包含 5个阶段 :方针确立、预测分析、事故减少策略、运行、反馈 ,突出主动去探查与辨识可能的人因事故 ,并采取技术、组织和文化相结合的措施达到减少和预防事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系统 模型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事故 纵深防御 人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飞行安全绩效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闵桂龙 端木京顺 +1 位作者 高建国 薛明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深化飞行安全管理,需要研究组织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因素对飞行安全绩效的影响机理。从组织因素、航空飞行系统和飞行安全绩效3方面,建立航空飞行系统安全绩效模型。构建组织因素对飞行安全绩效影响的因果关系图。应用系统动力... 为深化飞行安全管理,需要研究组织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因素对飞行安全绩效的影响机理。从组织因素、航空飞行系统和飞行安全绩效3方面,建立航空飞行系统安全绩效模型。构建组织因素对飞行安全绩效影响的因果关系图。应用系统动力学(SD)建模仿真软件Vensim PLE,建立组织因素影响飞行安全绩效的SD模型。对行动准备时间变化时和安全绩效各维度目标值变化时的飞行安全绩效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航空安全管理过程中,缩短改善系统安全形势的行动准备时间,并优化飞行安全绩效各维度的目标值组合,能使飞行安全绩效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安全绩效 航空飞行系统 组织因素 系统动力学(SD)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AM的煤矿生产系统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进平 马卓远 +1 位作者 孙寅峰 韩欣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79,共7页
针对煤矿生产系统中因人、组织和技术交互影响所造成的系统复杂性增加,导致传统线性分析方法难以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提出一种定量化的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首先改进FRAM方法,通过事故调查报告数据统计结果确定功能可变性概率,采用Apr... 针对煤矿生产系统中因人、组织和技术交互影响所造成的系统复杂性增加,导致传统线性分析方法难以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提出一种定量化的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首先改进FRAM方法,通过事故调查报告数据统计结果确定功能可变性概率,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数据间的潜在关系,以此达到量化系统可变性的目的;然后以煤矿生产系统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96起重、特大煤矿事故的调查报告和煤矿生产特点,建立具有14个功能的煤矿生产FRAM模型;最后采用改进的FRAM方法,找出煤矿生产系统功能模块间的非线性耦合共振链条及其事故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生产前的安全检查落实不到位对系统造成恶劣影响;场景性能条件越差,越易造成更多的关键耦合,导致共振现象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生产系统 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 安全管理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亦虹 赵国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人因失误已成为影响现代复杂社会系统安全最大的因素,而且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人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根据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中人因失误的安全文化根源,企业应努力构建以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为主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基于时... 人因失误已成为影响现代复杂社会系统安全最大的因素,而且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人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根据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中人因失误的安全文化根源,企业应努力构建以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为主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基于时期和时点两种时间视角、外部环境和内部工作环境两种空间环境视角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安全文化 评价体系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人因失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致因理论与安全理念 被引量:88
13
作者 陈宝智 吴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8年第1期42-46,共5页
事故致因理论是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是一个时期人们安全理念的集中反映。它涉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及谁应该对事故的发生承担责任等重大问题。从早期的事故频发倾向论到新近的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伴随着人们安全理念的不断变化,... 事故致因理论是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是一个时期人们安全理念的集中反映。它涉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及谁应该对事故的发生承担责任等重大问题。从早期的事故频发倾向论到新近的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伴随着人们安全理念的不断变化,防止事故从着重对人的选择、教育和管理转向强调机械设备、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防止事故的责任从劳动者转向设计者、管理者,从个人转向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致因 安全理念 本质安全 产品责任预防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