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复杂地下洞室群施工交通运输系统仿真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钟登华
李景茹
-
机构
天津大学建工学院
-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0-142,145,共4页
-
基金
基于GIS的施工倒流方案辅助设计系统研究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 96-211- 05- 03- 02(2))
-
文摘
采用仿真技术对呈现高度复杂的随机性的复杂地下洞室群施工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研究。按系统分析的理论方法,将道路规划情况、工作面布置情况、车辆配置情况和各种影响因素纳入一个整体模型,运用仿真技术对交通运输系统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交叉路口的行车密度、排队情况、等待时间及各工作面的装载机利用率、汽车利用率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优化分析,为设计人员制定了优化合理的设备配套方案、论证道路系统布置的可行性和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提供依据。
-
关键词
复杂地下洞室群
施工
交通运输系统
仿真
优化
地下厂房
水利水电工程
-
Keywords
complex underground structure group
traffic and transport system
simulation
optimum
-
分类号
TU745.7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U271.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复杂地下洞室群施工污染气体及粉尘通风运移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昱熙
张恒
张志强
赵伟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73-4781,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572)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KJ202131)。
-
文摘
在地下洞室群的爆破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气体及粉尘,对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污染气体及粉尘运移的认识有助于优化洞室群施工通风设计,提高洞室群通风方案的合理性。针对某大型复杂地下储油洞室群穹顶施工过程中的通风问题,采用CFD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污染气体及粉尘在洞室内的运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流在洞室内的发展过程分为涡流区、回流区和碰撞区,且涡流区和碰撞区是通风过程中较不利的位置。多洞室的情况下,洞室内的污染气体容易在主通道内聚集。粉尘在洞室与连接通道交叉的位置以及主通道左侧转弯处浓度较高。洞室穹顶内污染气体及粉尘运移的速率较高,并且粉尘相对于污染气体的运移存在滞后性。
-
关键词
复杂地下洞室群
穹顶施工通风
污染气体及粉尘运移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
Keywords
complex underground cavern group
dome construction ventilation
pollution gas and dust migrati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field monitoring
-
分类号
TU96
[建筑科学]
-
-
题名铜锣山隧道洞室群小净距爆破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朱艳峰
黄明普
-
机构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87,共5页
-
文摘
复杂洞室群小净距隧道施工的关键是爆破振动效应的控制。为减少小净距隧道爆破开挖对结构及中夹岩柱稳定的不利影响,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铜锣山隧道复杂洞室群小净距爆破通过精确计算,合理选择与工程相匹配的钻爆参数,采用非电毫秒雷管、乳化炸药和光面爆破,硬岩地段爆破分台阶进行,确保了隧道超欠挖在允许范围之内,并使中夹岩柱的扰动达到最小。本工程的复杂洞室群爆破控制技术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复杂洞室群
小净距隧道
爆破控制技术
-
Keywords
Complex tunnel group
Tunnels with small net spacing
Controlling blasting technique
-
分类号
TD235.3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八达岭长城站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通风技术探究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李路恒
杨新安
王浩
蒋思
-
机构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中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34-1243,共10页
-
基金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G007-A)。
-
文摘
作为目前国内最复杂的暗挖洞室群车站工程,八达岭长城站具有多洞室、多工作面、通风网络复杂的特点。为解决车站施工期间通风散烟难题,在考虑洞室群风网结构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多阶段通风方案,依次为压入式通风、巷道式通风和混合式通风,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长距离独头掘进通风的合理性。同时,基于实测通风数据,通过理论计算和通风网络解算分析洞室群巷道式通风及混合式通风状态,明确风网结构变化对通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多阶段通风设计能满足车站施工期间通风要求;2)独头掘进工作面爆破后通风30 min,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符合规范要求;3)通风网络解算结合通风质量监测,可有效指导通风系统优化,调整通风措施;4)局部导流风机和除尘设备的使用,显著改善了隧道交叉点及密集钻爆区域的空气质量。研究成果可有效解决地下车站通风网络动态变化难题,实现洞室群施工期间空气的高效置换。
-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分阶段通风
通风网络解算
八达岭长城站
复杂洞室群
数值模拟
-
Key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phased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network solution
Badaling Great Wall station
complex tunnel groups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U453.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