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采深矿井高承压奥灰岩溶水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
61
1
作者
赵兵文
关永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78,共4页
针对峰峰矿区煤层采深大,承受奥灰岩溶水水压高,隐伏导水构造类型多,赋存条件和探测条件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分析研究峰峰矿区奥灰岩溶水突水资料和水文地质特点以及对开采的影响,提出了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与改造技术,奥灰含水层顶面注...
针对峰峰矿区煤层采深大,承受奥灰岩溶水水压高,隐伏导水构造类型多,赋存条件和探测条件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分析研究峰峰矿区奥灰岩溶水突水资料和水文地质特点以及对开采的影响,提出了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与改造技术,奥灰含水层顶面注浆加固技术,裂隙、断层、陷落柱含导水构造通道治理技术,水平多分支井技术,水害监测预警技术等奥灰岩溶水水害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实践证明该配套技术可有效防范奥灰岩溶水水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深
高承压水
复杂水文环境
奥灰岩溶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水库CO_(2)、CH_(4)通量监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哲
杨柳
+3 位作者
吴兴华
陈永柏
鲁伦慧
王殿常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3-434,共12页
自成库以来,三峡水库CO_(2)、CH_(4)等温室气体通量较蓄水前发生明显改变。如何科学认识和客观评估三峡水库修建及运行对其CO_(2)、CH_(4)等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简要回顾了自2009年以来在三峡水库开展CO_(2)、CH_(4)等温...
自成库以来,三峡水库CO_(2)、CH_(4)等温室气体通量较蓄水前发生明显改变。如何科学认识和客观评估三峡水库修建及运行对其CO_(2)、CH_(4)等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简要回顾了自2009年以来在三峡水库开展CO_(2)、CH_(4)等温室气体通量监测与分析工作,综述认为,现阶段三峡水库温室气体排放以水-气界面扩散释放为主要途径。陆源输入的有机碳是主导三峡水库CO_(2)、CH_(4)产生的主要碳源,但在局部区段或时段自源性有机碳的贡献亦十分显著。同蓄水前相比,三峡水库碳排放量呈现为净增加,淹没效应约占水库C净增量的20%,库区内点面源污染负荷并未对CO_(2)排放的净增量产生显著贡献,阻隔效应和生态系统重建效应对三峡水库碳排放的净增量产生显著贡献。近10年来,监测方法比对、监测点位优化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三峡水库温室气体通量监测体系。新方法、新技术的引入也为三峡水库温室气体通量监测分析提供了有利支撑和保障,但复杂水文环境下驱动水库碳循环的水文生态机制仍不明晰,这是制约三峡水库碳通量长期趋势预测的难点。未来将通过监测技术持续创新以促进对三峡水库碳通量的精准核算,在深化基础研究的同时,仍亟待提出更科学有效的模型或方法以支撑长期趋势预测,服务水库碳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温室气体
净排放量
甲烷
复杂水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采深矿井高承压奥灰岩溶水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
61
1
作者
赵兵文
关永强
机构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78,共4页
文摘
针对峰峰矿区煤层采深大,承受奥灰岩溶水水压高,隐伏导水构造类型多,赋存条件和探测条件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分析研究峰峰矿区奥灰岩溶水突水资料和水文地质特点以及对开采的影响,提出了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与改造技术,奥灰含水层顶面注浆加固技术,裂隙、断层、陷落柱含导水构造通道治理技术,水平多分支井技术,水害监测预警技术等奥灰岩溶水水害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实践证明该配套技术可有效防范奥灰岩溶水水害。
关键词
大采深
高承压水
复杂水文环境
奥灰岩溶水
Keywords
large mining depth
high pressure-bearing water
complicated hydrogeological environment
ordovician limestone karst water
分类号
TD74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水库CO_(2)、CH_(4)通量监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哲
杨柳
吴兴华
陈永柏
鲁伦慧
王殿常
机构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3-434,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3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研究项目(51861125204)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2103493)联合资助。
文摘
自成库以来,三峡水库CO_(2)、CH_(4)等温室气体通量较蓄水前发生明显改变。如何科学认识和客观评估三峡水库修建及运行对其CO_(2)、CH_(4)等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简要回顾了自2009年以来在三峡水库开展CO_(2)、CH_(4)等温室气体通量监测与分析工作,综述认为,现阶段三峡水库温室气体排放以水-气界面扩散释放为主要途径。陆源输入的有机碳是主导三峡水库CO_(2)、CH_(4)产生的主要碳源,但在局部区段或时段自源性有机碳的贡献亦十分显著。同蓄水前相比,三峡水库碳排放量呈现为净增加,淹没效应约占水库C净增量的20%,库区内点面源污染负荷并未对CO_(2)排放的净增量产生显著贡献,阻隔效应和生态系统重建效应对三峡水库碳排放的净增量产生显著贡献。近10年来,监测方法比对、监测点位优化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三峡水库温室气体通量监测体系。新方法、新技术的引入也为三峡水库温室气体通量监测分析提供了有利支撑和保障,但复杂水文环境下驱动水库碳循环的水文生态机制仍不明晰,这是制约三峡水库碳通量长期趋势预测的难点。未来将通过监测技术持续创新以促进对三峡水库碳通量的精准核算,在深化基础研究的同时,仍亟待提出更科学有效的模型或方法以支撑长期趋势预测,服务水库碳管理。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温室气体
净排放量
甲烷
复杂水文环境
Key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greenhouse gas
net emission
methane
sophisticated hydro-environment
分类号
TV697.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X8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采深矿井高承压奥灰岩溶水综合治理技术
赵兵文
关永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
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峡水库CO_(2)、CH_(4)通量监测分析研究
李哲
杨柳
吴兴华
陈永柏
鲁伦慧
王殿常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