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复合二尖瓣成形技术治疗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马文锐 张卫 +1 位作者 叶伟 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0-392,398,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多种二尖瓣成形技术于同一患者对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纠治效果。方法对患有中度以上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76例患者,复合应用两种及以上成形技术进行纠治。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测二尖瓣关闭情况;术后出院... 目的研究应用多种二尖瓣成形技术于同一患者对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纠治效果。方法对患有中度以上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76例患者,复合应用两种及以上成形技术进行纠治。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测二尖瓣关闭情况;术后出院前行心脏彩色超声复测瓣膜反流情况;随访近中期二尖瓣关闭情况及左心功能相关参数。结果术中TEE检测结果提示,应用复合二尖瓣成形技术后二尖瓣关闭优良率达97.37%(74/76)。出院前心脏彩色超声结果与术中TEE结果相同。随访6~72个月,二尖瓣关闭优良率达93.42%(71/76),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明显缩短。结论复合应用多种二尖瓣成形技术是纠治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法,所复合术式的选择视患者瓣膜的病变情况与术者对各种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二尖瓣成形技术 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老年犬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诊断报告
2
作者 樊明言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57-59,61,共4页
本文通过一例老年犬心脏病的诊治过程的介绍,阐述了老年犬心脏病的特点与诊治体会。在后期的治疗上,通过用匹莫苯丹与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及主人在家的悉心照顾,该犬的心脏疾病得以逐渐好转。但本病是无法痊愈的,只能控制,具有较大... 本文通过一例老年犬心脏病的诊治过程的介绍,阐述了老年犬心脏病的特点与诊治体会。在后期的治疗上,通过用匹莫苯丹与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及主人在家的悉心照顾,该犬的心脏疾病得以逐渐好转。但本病是无法痊愈的,只能控制,具有较大的危害,所以还需要宠主对患犬后期的照顾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犬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脏X光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成形手术近中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本青 龚丁旭 +4 位作者 焦若男 马凯 张森 花中东 李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成形手术治疗的近中期结果。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因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于我院行“三步法”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患儿70例。研究分析患者二尖瓣病变特征,术中操作要点,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总结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成形手术治疗的近中期结果。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因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于我院行“三步法”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患儿70例。研究分析患者二尖瓣病变特征,术中操作要点,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并发症及近中期随访结果。结果:70例患儿中男性31例,女性39例;年龄中位数23.83(四分位间距7.58,52.39)个月;身高85.50(67.75,105.25)cm;体重11.75(6.48,16.88)kg。手术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体外循环时间(102.10±40.6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7.76±32.97)min。术后住院15.50(11.75,25.75)天,术后早期死亡率为2.86%。术后二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患者比例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前100%,术后7.14%;P<0.01)。术后随访20(17.45~26.30)个月。随访期间死亡率为1.5%,再次手术发生率为7.35%,二尖瓣中量以上反流发生率为14.71%。结论:“三步法”二尖瓣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中期结果良好,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随访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术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言翊光 周庆 +4 位作者 潘俊 王强 麻明 丁一 王东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9月—2014年7月,共2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接受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9~81(37.3±16.1)岁,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6例... 目的: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9月—2014年7月,共2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接受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9~81(37.3±16.1)岁,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6例,重度关闭不全15例。二尖瓣前叶穿孔心包修补2例,人工腱索4例,后叶楔形切除9例,矩形切除5例,交界区折叠3例,瓣叶削薄、交界切开行风湿性二尖瓣成形2例,全部患者使用人工瓣环。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2例,行三尖瓣成形17例,行冠脉搭桥术2例,行房颤射频消融2例。结果:21例成功行二尖瓣成形术,未有改行二尖瓣置换术者,无术后早期死亡。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无反流5例,轻度反流13例,轻-中度反流3例,无中度以上反流。17例随访11~32个月(随访率80.9%),体温、血常规均正常,无复发,无再次手术。出院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明显提高,心腔明显缩小。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内膜炎 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腱索加二尖瓣成形环治疗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方杰 周睿 +7 位作者 陈佩莉 张卫 李颖则 陈石 叶伟 石伟 任书南 吴卫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评估二尖瓣修补治疗非风湿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效果。方法:1997-06至2007-06,本组为301例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施行了二尖瓣成形手术,其中162人为男性,139人为女性,117人为中度关闭不全,184人为重度关闭不全。平均年龄为(53... 目的:评估二尖瓣修补治疗非风湿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效果。方法:1997-06至2007-06,本组为301例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施行了二尖瓣成形手术,其中162人为男性,139人为女性,117人为中度关闭不全,184人为重度关闭不全。平均年龄为(53.2±16.4)岁(15~72岁)。术前NYHA心功能Ⅱ级55例,Ⅲ级187例,Ⅳ级59例。99例前瓣脱垂(腱索断裂64例,腱索延长35例),后瓣脱垂139例(腱索断裂88例,腱索延长51例),前、后瓣都脱垂63例。患者中7例合并冠心病,1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2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手术均使用可膨胀聚四氟乙烯缝线替换腱索(4CVGore-Tex缝线)。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二尖瓣环扩张,都常规使用二尖瓣瓣环成形环施行瓣环成形。所有手术都在全麻、中度低温(28℃~31℃)及体外循环下进行。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6.2±12.3)min。结果:1例术后早期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患者术后因重度二尖瓣反流导致溶血而施行了机械瓣置换。除死亡和换瓣者以外,所有患者术后都予以随访(2个月~10年)。除1例外,其余的患者术后心功能都得到明显的改善(275例NYHAⅠ,23例NYHAⅡ,3例NYHAⅢ)。282例无或有轻微二尖瓣反流,17例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术前为(157.8±49.1)ml,术后为(109.3±29.3)ml(P<0.001)。结论:以二尖瓣成形治疗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获得良好和稳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成形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人工腱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麦明杰 陈星权 +3 位作者 郑少忆 吴若彬 郭惠明 黄劲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总结对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45例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IMR)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4例,瓣膜... 目的总结对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45例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IMR)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4例,瓣膜置换术21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3274岁[平均(58.46±12.51)岁]。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术后二尖瓣反流面积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11.80±2.45)cm2和(2.83±0.98)cm2,t=22.80,P=0.00],术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57.61±10.06)mm和(51.84±8.98)mm,t=2.85,P=0.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LVEF)无明显差异(52.7%±15.4%和53.2%±13.2%,t=0.16,P=0.87)。结论治疗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对二尖瓣病变进行必要的外科手术矫正,早期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行全胸腔镜下三尖瓣生物瓣置换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富臻 翁国星 +5 位作者 赖宝春 鲍家银 王欢 陈智群 谢琦 严李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出现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再次手术行胸腔镜下三尖瓣生物瓣置换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12月对15例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行胸腔镜下三尖瓣生物瓣置换。全麻取右侧锁... 目的探讨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出现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再次手术行胸腔镜下三尖瓣生物瓣置换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12月对15例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行胸腔镜下三尖瓣生物瓣置换。全麻取右侧锁骨中线至右侧腋前线第4肋间切口,长约3. 5 cm,为主操作孔,腋中线第3肋间切口为副操作口,右侧腋中线第5肋间为观察口,切开心包及右房壁,心脏不停跳行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结果无死亡,手术时间(4. 3±1. 4) h,体外循环时间(1. 5±0. 4) h,ICU滞留时间(3. 6±2. 9) d,呼吸机使用时间(65±7) h,术后24 h引流量(448±127) ml,住院时间(9. 2±7. 6) d。15例随访6~30个月,(8. 3±6. 7)月,三尖瓣均未见明显返流,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3例,Ⅱ级8例,Ⅲ级4例。结论胸腔镜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近期疗效满意,可作为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出现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优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二尖瓣置换术 尖瓣关闭不全 尖瓣生物瓣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 被引量:6
8
作者 袁新春 张诚 +1 位作者 周爱云 陈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95例经手术确诊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二维超声及RT-3DE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评价二者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对95例患者均成... 目的探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95例经手术确诊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二维超声及RT-3DE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评价二者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对95例患者均成功采集RT-3DE图像。95例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48例,二维超声与RT-3DE对其诊断准确率均为100%(48/48);二维超声与RT-3DE诊断二尖瓣脱垂、二尖瓣腱索断裂、二尖瓣瓣裂、二尖瓣穿孔的准确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T-3DE操作简便,成像速度快,三维图像细致,诊断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是二尖瓣外科手术治疗前重要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二尖瓣病变 二尖瓣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缘对缘”技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中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荣晓松 李明秋 +3 位作者 徐勇 王永功 焦国庆 韦柳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967-3968,共2页
目的:介绍"缘对缘"技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中远期随访结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3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接受"缘对缘"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5~67岁,平均(39.4±13.6)岁。所有患者术... 目的:介绍"缘对缘"技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中远期随访结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3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接受"缘对缘"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5~67岁,平均(39.4±13.6)岁。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6~74个月,平均(53.3±15.6)月。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成形效果。结果:全组患者均存活,无再次手术。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术后32例患者二尖瓣返流消失,未再复发;3例患者残余二尖瓣轻度返流未加重,继续随访中。结论:应用缘对缘技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缘对缘技术 心脏外科手术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种二尖瓣前叶成形技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卫 方亮 叶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比较腱索转移、缘对缘缝合和人工腱索置入三种方法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将因二尖瓣前叶病变接受手术治疗的171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腱索转移组(Ⅰ组)、缘对缘技术组(Ⅱ组)和人工腱索置入组(Ⅲ组)... 目的比较腱索转移、缘对缘缝合和人工腱索置入三种方法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将因二尖瓣前叶病变接受手术治疗的171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腱索转移组(Ⅰ组)、缘对缘技术组(Ⅱ组)和人工腱索置入组(Ⅲ组),每组各57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测二尖瓣关闭情况;心脏彩色超声测量有效瓣口面积和左心功能相关指标;随访近中期二尖瓣关闭情况。结果术后TEE检测结果显示,Ⅰ、Ⅱ、Ⅲ组二尖瓣关闭良好的患者分别占82.46%(47/57)、85.96%(49/57)和84.21%(48/57)。三组术后有效瓣口面积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术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随访1~11年(平均3.28年),Ⅰ、Ⅱ、Ⅲ组二尖瓣关闭良好的患者分别占82.46%(47/57)、85.96%(49/57)和82.46%(47/57)。结论腱索转移、人工腱索置入和缘对缘技术均是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的有效方法,应根据患者年龄和具体病变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前叶病变 二尖瓣关闭不全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关闭不全与左房血栓关系的TEE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建军 鲁豫 +2 位作者 马桂英 王绮 李丽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7-139,共3页
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患者二尖瓣关闭不全(MR)对左房血栓形成的影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了68例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患者。23例被发现有左房血栓,有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相比,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 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患者二尖瓣关闭不全(MR)对左房血栓形成的影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了68例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患者。23例被发现有左房血栓,有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相比,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较低(P<0.02),返流束面积较小(P<0.05)。没有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发生左房血栓的风险性较高,因此需要进行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左房血栓 二尖瓣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伴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27例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鲍春荣 梅举 +1 位作者 王宜青 丁芳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CAD)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7例CAD伴IMR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中度返流18例,重度9例。2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二尖瓣成形术(MVP),其中2例同时行Dor's才;另5例行C... 目的分析冠心病(CAD)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7例CAD伴IMR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中度返流18例,重度9例。2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二尖瓣成形术(MVP),其中2例同时行Dor's才;另5例行CABG+二尖瓣置换术。术中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共6例,均为射血分数〈0.40患者。结朵术后早期死亡2例,其余25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60个月,术后早期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房舒张末内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均为I-Ⅱ级。结论CAD伴中度以上IMR应同时手术处理二尖瓣关闭不全,CABG+MVP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评价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骐 肖颖彬 +5 位作者 钟前进 陈林 王学锋 陈柏成 陈劲进 高云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7-519,共3页
目的 分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三尖瓣关闭不全与右心室功能及肺血管病变程度的联系 ,探讨手术矫治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合理指征。方法 总结 1 996年 8月至 1 999年 3月我科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且资料完整患者 41例 ,用统计... 目的 分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三尖瓣关闭不全与右心室功能及肺血管病变程度的联系 ,探讨手术矫治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合理指征。方法 总结 1 996年 8月至 1 999年 3月我科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且资料完整患者 41例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与右心室大小 ,肺动脉压力 ,肺动脉阻力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 三尖瓣返流面积的增加与右心室大小 ,肺动脉压力 ,肺动脉阻力病变的加重明显正相关 ;当右室左右径 >40mm ,肺动脉阻力 (PAR) >48kPa·s/L ,肺动脉压力 (PAP) >8kPa时三尖瓣返流明显 ,需行三尖瓣成形术。结论 三尖瓣关闭不全是右心室功能不全及肺血管明显病变的结果。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心室功能及肺血管病变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尖瓣DeVega成形术 超声心动图 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危象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斌 王志农 +3 位作者 徐激斌 刘延玲 徐志云 张宝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66-1166,1169,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3岁,因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半年,心慌、胸闷伴高热1周于2003年1月入院.发病以来,患者肌无力症状逐渐加重,进而无法进食,需依靠鼻饲管道,长期服用泼尼松(60 mg/d)、溴吡斯的明(300 mg/d)控制症状,疗效差,已多次发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3岁,因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半年,心慌、胸闷伴高热1周于2003年1月入院.发病以来,患者肌无力症状逐渐加重,进而无法进食,需依靠鼻饲管道,长期服用泼尼松(60 mg/d)、溴吡斯的明(300 mg/d)控制症状,疗效差,已多次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危象 合并症 细菌性心内膜炎 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受损患者外科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凤玮 许建屏 +1 位作者 吕峰 王建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非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受损患者手术治疗后早期和远期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为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外科治疗46例LVEF≤0.55... 目的:分析总结非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受损患者手术治疗后早期和远期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为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外科治疗46例LVEF≤0.55的非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其中二尖瓣成形术21例,瓣膜置换术25例。使用二维超声测量术前、术后早期和随访期间LVEDD和LVEF。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到42例,随访期死亡1例,生存者心功能改善。术后早期与术前比较,LVEDD从(67.02±9.83)mm缩小到(59.52±9.49)mm(P<0.05),LVEF从47.48±6.02提高到50.09±10.59(P>0.05)。随访期,LVEDD和LVEF分别为(59.46±13.28)mm和(53.79±14.00)mm,与术后早期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二尖瓣成形术后如无残留及再发反流,LVEF在随访期内可进一步提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受损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早期患者左心室逆重塑,随访期不再继续恶化。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瓣膜病理改变、心功能及术者经验等因素,尽量施行瓣膜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左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成形术治疗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四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培炎 赵健生 +1 位作者 邱维诚 王一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48-49,共2页
1987年我们为4例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施行瓣膜成形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女3例,男1例,年龄17~49岁。4例均有心悸。
关键词 瓣膜成形 二尖瓣 瓣膜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轻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明亮 李清宝 +5 位作者 谭琦 李德才 王安彪 李勇 訾捷 范全心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评估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对轻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作用,以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2011年3月至2017年12月,实施单纯OP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轻中度IMR患者112例。术后7d、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 目的评估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对轻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作用,以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2011年3月至2017年12月,实施单纯OP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轻中度IMR患者112例。术后7d、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反流情况,明确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否得到改善。结果112例患者均未出现死亡。3例患者术中安置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7d、6个月时所有患者二尖瓣关闭不全均有所改善;LVEF术后7d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55%±3.15%比48.60%±1.74%,P<0.01);LVEDD术后7d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5±1.22)cm比(5.70±1.12)cm,P<0.01];术后6个月LVEF较术后7d亦有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90%±2.04%比52.55%±3.15%,P<0.05);术后6个月LVEDD较术后7d亦有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7±1.08)cm比(5.15±1.22)cm,P<0.05]。术后24h内13例患者CK-MB升高,48h降至正常;术后早期5例患者发生室性期前收缩,1例发生心室颤动,9例发生快速心房颤动;围术期心肌梗死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各1例;所有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够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以及乳头肌的血供,从而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缺血心肌血供改善后,能够获得良好的恢复,进而使心脏缩小,左心功能和二尖瓣功能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下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患者左心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冰 吕冬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测量二尖瓣成形术患者左室各节段心肌应变值,探讨2D-STI定量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25例,在术前(A组)、术后1周(B组)、术后6个月(C组),分别对其进行常...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测量二尖瓣成形术患者左室各节段心肌应变值,探讨2D-STI定量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25例,在术前(A组)、术后1周(B组)、术后6个月(C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包括:左房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集标准切面分别测量各组患者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网周应变(CS)值。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组),两组间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1)术后各期LVEF与术前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与A组比较,LAD、LVIDd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A组与N组各节段比较,纵向峰值应变明显减低(均为P<0.05);B组与A组比较,各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变化不明显(均为P>0.05);C组与A组各节段比较,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有所增加(均为P<0.05);(3)基底水平及乳头肌水平A组与N组比较,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明显减低(均为P<0.01);(4)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B、C组与A组比较,径向应变峰值均增加(均为P<0.05);C组基底水平及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峰值径向应变均基本接近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2D-STI在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以前能够早期发现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定量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患者左心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超声特点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霆 刘聪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TR)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超声特点,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和超... 目的:探讨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TR)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超声特点,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和超声资料,术后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3.51±1.82)年。超声检查测量每例患者术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期压力、三尖瓣瓣环直径和三尖瓣返流面积、以及术后三尖瓣返流面积,并相应的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的关系。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在二尖瓣置换术后130例患者的二尖瓣功能均良好,但33例患者的三尖瓣返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术前有左心功能下降者25例,右房增大27例,右室增大26例,左房增大15例,左室增大27例,肺动脉压增高27例,三尖瓣环扩大28例。卡方检验显示术前左心室内径与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无显著相关性(P〉O.05),而其它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术前左心功能下降、右心室、右心房和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升高、三尖瓣瓣环增大可能是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出现三尖瓣返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术中有必要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置换术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巨大左室的手术治疗
20
作者 梅举 张宝仁 +2 位作者 朱家麟 郝家骅 陈如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7-100,共4页
对2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巨大左室病人施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中19例保留了二尖瓣全部的或后瓣的腱素与乳头肌,11例同期施行三尖瓣环缩术。术后早期出现心、肺、肾等重要器官衰竭10例,其中死亡2例(6.9%)。晚期死亡1例。余26例心功能Ⅰ级22... 对2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巨大左室病人施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中19例保留了二尖瓣全部的或后瓣的腱素与乳头肌,11例同期施行三尖瓣环缩术。术后早期出现心、肺、肾等重要器官衰竭10例,其中死亡2例(6.9%)。晚期死亡1例。余26例心功能Ⅰ级22例,Ⅱ级4例。长期生存者术后6~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左心功能有显著改善。我们认为,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巨大左室,术前左室短轴舒张末内径>80mm,收缩末内径>60mm,短轴内径缩短率<0.25者,属高危病人,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增高。对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巨大左室病人手术方法的改进及围术期处理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关闭不全 二尖瓣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