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地质结构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军 胡燚 +1 位作者 田永生 马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1-142,145,共3页
复杂地质结构工程通常所采用的二维数据信息无法直观表达工程区的地形、地质情况,建立复杂地质结构的三维模型,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信息,回避或减少工程设计的风险,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与水平,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提高... 复杂地质结构工程通常所采用的二维数据信息无法直观表达工程区的地形、地质情况,建立复杂地质结构的三维模型,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信息,回避或减少工程设计的风险,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与水平,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提高工程设计方案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以构建河口村水库的三维地质模型为例,探讨了复杂地质结构三维建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结构 三维建模 CATIA 河口村水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复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科伟 曾庆田 刘栋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2期83-89,共7页
地质模型的精确性是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可靠性的决定因素。针对地质体间相互交叉、穿切的复杂性和无规律性,研究了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的自由曲面生成技术。以矿山普遍采用的二维地质勘探剖... 地质模型的精确性是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可靠性的决定因素。针对地质体间相互交叉、穿切的复杂性和无规律性,研究了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的自由曲面生成技术。以矿山普遍采用的二维地质勘探剖面图为基础数据,通过对其进行矢量化处理提取出岩土体边界离散点信息,建立起NURBS三维地质体分界曲面,据此以MIDAS软件为平台制定了边坡工程复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方案,并选取江西城门山露天矿边坡工程进行了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运用该技术构建复杂边坡地质体模型,方法简单可靠,可极大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建模效率,不仅使复杂地质体得以形象再现,同时可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可靠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BS 边坡工程 复杂地质结构 三维可视化 数值模型 MIDA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结构顺层边坡联合处治技术研究及实际处治应用
3
作者 张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18-23,共6页
在山区基本建设中顺层边坡是常见的岩土工程问题,工程建设挖方改变了原生地质环境,扰动了应力场和原生地貌,对原有稳固岩体结构造成破坏,造成失稳或工程隐患。顺层边坡的稳定性受岩性、岩体结构、结构面位置特征、地下水等诸多因素影响... 在山区基本建设中顺层边坡是常见的岩土工程问题,工程建设挖方改变了原生地质环境,扰动了应力场和原生地貌,对原有稳固岩体结构造成破坏,造成失稳或工程隐患。顺层边坡的稳定性受岩性、岩体结构、结构面位置特征、地下水等诸多因素影响,层间各项属性参数的确定和顺层推力的计算成为顺层边坡设计处治的难点。结合某条高速公路的顺层边坡处治设计及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处治方法研究和设计。结合边坡的处治方法和高速公路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层状岩体及其中的不连续面分析,针对顺层边坡的不稳定性等因素进行了相应的处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结构 支挡防护技术 层状结构岩体 结构分析 联合处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复杂地质结构斜井施工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振军 李伟 +5 位作者 沈志松 曲杰 潘月梁 许立利 赵涵莹 刘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9,共4页
在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1#、2#上斜井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在国内抽水蓄能电站中陡倾角、大直径、长斜井从未遇到的复杂地质结构,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研究了在古风化壳影响区域内的斜井开挖、支护和施工措施;开发了"激... 在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1#、2#上斜井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在国内抽水蓄能电站中陡倾角、大直径、长斜井从未遇到的复杂地质结构,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研究了在古风化壳影响区域内的斜井开挖、支护和施工措施;开发了"激光接力导向控制"的测量控制方法,选择并研发了帷幕灌浆阻水及"树杈形"布置的埋管引排措施,并采用了对斜井衬砌后的围岩进行强化加固和锥形帷幕灌浆等施工措施,保证了施工各阶段的质量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结构 隧洞施工 开挖支护 排水措施 帷幕灌浆 宝泉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区复杂结构河谷应力场特征——以锦屏Ⅰ级水电站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佩华 黄润秋 +1 位作者 陈剑平 袁中凡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23-1532,共10页
以锦屏Ⅰ级水电站为例,在实际地质调查基础上,分析整理实测地应力数据,以数值模拟为手段,对高地应力区复杂结构谷坡应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地应力区具有复杂结构的河谷,遭受河谷快速下切改造后,其谷坡应力场存在"四区&q... 以锦屏Ⅰ级水电站为例,在实际地质调查基础上,分析整理实测地应力数据,以数值模拟为手段,对高地应力区复杂结构谷坡应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地应力区具有复杂结构的河谷,遭受河谷快速下切改造后,其谷坡应力场存在"四区"分布特征,即应力降低区、应力过渡区、应力增高区及原始应力区;背景构造应力和河谷形态特征是导致谷底高地应力现象出现的2个重要因素;谷坡内的软弱带对应力场分布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倾坡外断层的存在,更易于谷坡应力卸荷,这是导致锦屏左岸深卸荷形成的重要原因,以及导致左岸卸荷基准面高程低于右岸的原因之一;河谷下切过程中,右岸顺倾岸坡发生应力调整的坡体范围比左岸的反倾岸坡大,因此其原始应力区在更深的深度内才出现。简单探讨了锦屏深裂缝的成因机制,认为河谷迅速下切导致的快速卸荷是锦屏深裂缝形成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Ⅰ级水电站 河谷应力场 高地应力 复杂地质结构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博梁山地近地表问题及其模型实验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尚旭 狄帮让 魏建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0-102,108,共4页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地区山地具有典型山地特征 ,单斜高陡 ,高速地层出露地表 ,第四系松散沉积与之共存 ,近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为了研究该区山地地震勘探问题 ,必须研究复杂条件下地震波传播规律 ,分析复杂近地表地质结构对地下中深层...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地区山地具有典型山地特征 ,单斜高陡 ,高速地层出露地表 ,第四系松散沉积与之共存 ,近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为了研究该区山地地震勘探问题 ,必须研究复杂条件下地震波传播规律 ,分析复杂近地表地质结构对地下中深层反射地震波的影响。由于主要目的是研究近地表单斜高陡地层对地震波传播及其成像的影响 ,所以在制作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时简化了山地地形的起伏 ,简化了中深层复杂的地质构造。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采用了相同的模型以利于对比分析 ,实验采用了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 :①山地特殊的近地表结构会强烈改造中深层的反射 ,并对中深层反射成像产生强烈影响 ,认识这种作用 ,对山地地震资料采集方式、处理流程和解释模式都有重要作用 ;②近地表高陡构造会产生类似于折射波的干扰波 ,这种干扰波在单炮记录或叠加剖面上很容易被认为是有效波 ;③在近地表地质结构为高陡地层并且不存在浅层折射界面 (在山地常出现这种情况 )时 ,初至波不是折射波 ,建议山地资料处理中慎用折射波静校正。图 4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地震 地震波速度 复杂近地表地质结构 中深层反射成像 数学模拟 物理模拟 干扰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学报》“川藏铁路建设科技原始创新及应用技术创新高端学术论文”稿约
7
作者 《铁道学报》编辑部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120,共1页
事业无止境、技术无极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川藏铁路规划建设,是摆在中国铁路人面前的历史使命,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铁路改革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建设之后的又一“天路”,面临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沿... 事业无止境、技术无极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川藏铁路规划建设,是摆在中国铁路人面前的历史使命,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铁路改革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建设之后的又一“天路”,面临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沿线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工程施工组织任务艰巨、建设运营安全风险高、实现建设各项目标难度大等建设难题,是目前世界上最难建设的铁路。建设这一宏大“世纪工程”,需要汇集铁路科技工作者整体合力,凝聚勘察设计、工程建筑、运营管理广大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深入开展极端气候条件下基础设施与装备适应性和可靠性、复杂地质结构区域和强震带工程建设,以及安全运营与防灾减灾技术研发应用,依靠科学思维、技术创新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工程建设 川藏铁路 极端气候条件 复杂地质结构 勘察设计 基础设施 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int inversion of gravity and multiple components of tensor gravity data 被引量:3
8
作者 鲁光银 曹书锦 朱自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767-1777,共11页
Geological structures often exhibit smooth characteristics away from sharp discontinuities. One aim of geophysical inversion is to recov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smooth structures as well as about the sharp discontinui... Geological structures often exhibit smooth characteristics away from sharp discontinuities. One aim of geophysical inversion is to recov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smooth structures as well as about the sharp discontinuities. Because no specific operator can provide a perfect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complicated geological models, hyper-parameter regularization inversion based on the iterative split Bregman method was used to recover the features of both smooth and sharp geological structures. A novel preconditioned matrix was proposed, which counteracted the natural decay of the sensitivity matrix and its inverse matrix was calculated easily. Application of the algorithm to synthetic data produces density models that are good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esigned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propose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parameter regularization full gravity gradient tensor preconditioned matrix Occam's inversion focusinginver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