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压力系统薄互层致密油藏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晓红 李云峰 +3 位作者 周岩 阚艳娜 李然 罗成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南堡凹陷高柳区块沙三3段V油组属于典型的砂泥薄互层致密油藏,因多年压裂注水开发导致地层压力系统复杂、人工缝网分布密集,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井漏、油水侵与井壁垮塌复杂情况同时存在、矛盾突出。结合高柳区块地层特征阐述了水平井安全... 南堡凹陷高柳区块沙三3段V油组属于典型的砂泥薄互层致密油藏,因多年压裂注水开发导致地层压力系统复杂、人工缝网分布密集,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井漏、油水侵与井壁垮塌复杂情况同时存在、矛盾突出。结合高柳区块地层特征阐述了水平井安全钻井技术难点,明确了钻井液漏失、井壁垮塌原因,优选纳微米级乳化防塌剂、石墨微球与微米级柔性封堵剂、超细钙构建了封堵承压井壁稳定油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有效降低滤液对泥岩地层的侵入,对泥岩强度保持能力提高5倍以上,使中高渗砂岩封堵承压能力达到18 MPa;针对油基钻井液漏失问题提出了油基桥接堵漏技术与油基固化堵漏技术。现场试验解决了高柳区块复杂压力系统致密油藏水平井安全钻井难题,十余口应用井无井壁垮塌情况发生,漏失井堵漏后漏失层承压能力提高5.4 MPa,满足后续钻井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复杂压力系统 水平井 坍塌 井漏 油水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储层复杂压力系统地球物理刻画:以复兴地区侏罗系储层为例
2
作者 罗兵 张道洪 +1 位作者 刘其军 陈爱琼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6,共12页
异常地层压力预测是油气开发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之一,随着页岩油气和致密砂岩气等非常规储层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压力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大,同一地区超压和负压并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复杂压力系统进行准确刻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 异常地层压力预测是油气开发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之一,随着页岩油气和致密砂岩气等非常规储层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压力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大,同一地区超压和负压并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复杂压力系统进行准确刻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复兴地区侏罗系页岩气储层和致密砂岩储层所形成的2套超压系统和1套负压系统,分析了超压和负压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和敏感弹性参数,发现泥岩地层的体变模量在负压-超压区间与地层压力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泥岩体变模量的超压和负压一体化预测方法,并利用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计算了单井压力曲线和三维地层压力数据体。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利用超压和负压地层的泥岩进行一体化压力预测,降低岩性变化因素的影响;其次,选取与异常压力物理机制具有直接关联的体变模量作为预测参数,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根据测井和地震压力预测结果,研究区东岳庙段强超压系统的压力保存条件较好,压力结构特征稳定,压力系数最大约为2.0;凉高山组超压系统的压力保存条件相对较差,压力结构特征横向差异较大,压力系数最大约为1.65;凉高山组负压系统压力系数约为0.5~1.0,且与下伏超压系统存在一定的耦合作用。对比超压和负压钻井实测数据,研究区单井压力曲线与三维地层超压和负压预测结果均达到较高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储层 压力预测 复兴地区 页岩气 致密砂岩 复杂压力系统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压力系统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在文东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兰江 夏竹君 +1 位作者 李志勇 马登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2期16-18,共3页
建立了复杂压力系统地层压力预测方法的数学模型 ,并利用文东油田文 13块已钻井的测井资料、采油注水井的地质资料 ,预测了 4口调整井的孔隙压力、坍塌压力、破裂压力 ,并据此推荐了实钻时所采用的钻井液密度 。
关键词 复杂压力系统 地层压力 预测方法 文东油田 应用 孔隙压力 破裂压力 钻井液密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下复杂压力系统超深井的非常规井身结构设计——以四川盆地五探1井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邹灵战 毛蕴才 +8 位作者 刘文忠 汪海阁 郭建华 邓传光 郑有成 黄洪春 李杰 乐宏 陈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79,共7页
五探1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东部达州—开江古隆起上的一口风险探井,主探寒武系、震旦系,设计井深7 570 m。该井志留系以下地层的地质不确定性强、风险度高,寒武系可能钻遇大段膏盐层、纵向上压力系统复杂、预测井底温度达到175℃、井底液... 五探1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东部达州—开江古隆起上的一口风险探井,主探寒武系、震旦系,设计井深7 570 m。该井志留系以下地层的地质不确定性强、风险度高,寒武系可能钻遇大段膏盐层、纵向上压力系统复杂、预测井底温度达到175℃、井底液柱压力超过140 MPa并含有硫化氢等,给井身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借鉴国内外盐下超深井钻井的成功经验,在分析钻井工程面临的难点和风险的基础上,结合该井的压力系统特点、膏盐层蠕变特性,优化设计井身结构,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1)基于裸眼段防漏、防喷和防压差卡钻等约束条件,确定井身结构必封点5个、套管层次6层;(2)压力衰竭的石炭系岩性致密,压差卡钻和漏失的风险低,可以不做为必封点;(3)为寒武系膏盐层专门设计一层套管,以实现盐层专打,套管抗挤强度160 MPa预防挤毁;(4)五探1井安全钻达设计地层,完钻井深为8 060 m。结论认为,为实现川东地区盐下安全钻井而确定5个必封点、六开非常规井身结构是合理的,该井的成功完钻为上述古隆起后续深层天然气钻探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复杂压力系统 膏盐层 含硫化氢 井身结构 四川盆地 川东地区 达州—开江古隆起 五探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