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优选及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邵梦迪 张舒彦 +4 位作者 郑淇 常春辉 李家豪 张运克 贾永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并完善该复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基质种类、基质和药液比例、滴距的最佳考察范围;以外观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 目的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并完善该复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基质种类、基质和药液比例、滴距的最佳考察范围;以外观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以3批复方麝香黄芪滴丸为检测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含量;色谱柱为HP-5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60℃,程序升温,检测器温度300℃,分流比10:1,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基质:基质=0.99、药物:基质=0.55、滴距=6.00,综合评分为0.8452;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与相邻成分色谱峰均达到基线分离;3种成分的线性范围依次为0.327~1.962、0.140~0.840、0.7105~4.263μg(均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2.30%(RSD=1.65%,n=6)、101.28%(RSD=0.81%,n=6)、98.99%(RSD=0.65%,n=6);3种成分的平均含量依次为0.2017、0.0847、1.3829 mg·g^(-1)。结论该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建立的气相色谱法能同时测定复方麝香黄芪滴丸中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的含量,可用于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麝香黄芪滴丸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成型工艺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应面结合熵权法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中当归、川芎、桃仁、赤芍的醇提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常春辉 李家豪 +3 位作者 徐翠珊 李东红 张运克 贾永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177,I0026,共7页
目的优选当归、川芎、桃仁、赤芍的醇提工艺。方法运用单因素考察方法确定当归、川芎、桃仁、赤芍提取次数;星点实验设计结合熵权法优选醇提工艺。结果经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的溶剂,提取3次,每次1 h,乙醇浓度为80%,综合评分为0.9... 目的优选当归、川芎、桃仁、赤芍的醇提工艺。方法运用单因素考察方法确定当归、川芎、桃仁、赤芍提取次数;星点实验设计结合熵权法优选醇提工艺。结果经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的溶剂,提取3次,每次1 h,乙醇浓度为80%,综合评分为0.9674。结论优选后的提取方案综合评分达0.9674,符合期望,经星点实验设计结合熵权法拟定的模型与验证实验基本相符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点实验设计-效应面法 熵权法 醇提工艺 复方麝香黄芪滴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组学探讨麝香黄芪复方滴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李梦頔 刘舜禹 +1 位作者 张运克 刘飞祥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4-1301,共8页
目的:探讨麝香黄芪复方滴丸对脑缺血再灌注(CIRI)大鼠模型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麝香黄芪复方滴丸组(SXHQ),每组18只。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麝香黄芪复方滴丸... 目的:探讨麝香黄芪复方滴丸对脑缺血再灌注(CIRI)大鼠模型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麝香黄芪复方滴丸组(SXHQ),每组18只。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麝香黄芪复方滴丸于造模前3 d开始给药,给药5 d。取材前,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法测定MCAO再灌注大鼠脑梗死面积。分离大鼠海马组织,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运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对干预后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表达量层次聚类分析、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及蛋白质-蛋白质互相作用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XHQ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5);SXHQ组大鼠脑组织白色梗死面积缩小(P<0.05);SXHQ组大鼠海马CA3区域的神经细胞病变数量减少,形态明显改善;SXHQ组的CD44和HSP27的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有181个差异蛋白;与模型组比较,SXHQ组有121个差异蛋白。其中,CA3、HSP27、HTR1A、ALDH1A1、CD44、MAP1A、PNKD、CD99L2、UBXN8、ALB等在MCAO/R大鼠中明显改变,经过SXHQ干预后明显回调。涉及的生物进程主要与免疫炎症相关。结论:iTRAQ可有效地用于组织蛋白鉴定和定量,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麝香黄芪复方滴丸干预CIRI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可能与免疫炎症相关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组学 同位素标记 麝香黄芪复方滴丸 缺血再灌注损伤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黄芪复方滴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运克 傅小欧 李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旨在通过麝香黄芪复方滴丸对脑缺血大鼠模型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影响,探讨麝香黄芪复方滴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4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麝香黄芪复方滴丸组、依达拉奉组,每组110只。利用改良... 目的旨在通过麝香黄芪复方滴丸对脑缺血大鼠模型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影响,探讨麝香黄芪复方滴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4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麝香黄芪复方滴丸组、依达拉奉组,每组110只。利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在造模前3 d,假手术组、模型组按照15 mL/kg灌胃生理盐水,麝香黄芪复方滴丸组及依达拉奉组分别按15 mL/kg给药,1次/d。造模后继续按此标准给药至取材日期。采用Western Blot测定缺血脑组织中Occludin、Claudin-5、JAM-A及ZO-1蛋白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脑组织Occludin蛋白、Claudin-5蛋白、JAM-A及Z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模型组相比,麝香黄芪复方滴丸组和依达拉奉组缺血脑组织Occludin蛋白、Claudin-5蛋白、JAM-A及ZO-1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造模后的1 d,依达拉奉组缺血脑组织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上升较麝香黄芪复方滴丸组明显,在造模后的第3、5天,麝香黄芪复方滴丸组缺血脑组织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上升均高于依达拉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治疗组中Occludin蛋白、JAM-A及JAM-A蛋白均有升高,麝香黄芪复方滴丸组升高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黄芪复方滴丸对血脑屏障的修复具有协同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缺血脑组织中Occludin、Claudin-5、JAM-A、ZO-1的蛋白表达来维持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完整性,实现脑保护、降低脑水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 再灌注损伤 麝香黄芪复方滴丸 紧密连接蛋白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黄芪复方滴丸对体外缺血缺氧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相关调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梦頔 李一兴 张运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探究麝香黄芪复方滴丸调控体外缺血缺氧性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s,BMEC)与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共培养建立体外BBB模型及缺... 目的探究麝香黄芪复方滴丸调控体外缺血缺氧性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s,BMEC)与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共培养建立体外BBB模型及缺血缺氧BBB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麝香黄芪复方滴丸高剂量组(500μg/mL)、中剂量组(100μg/mL)、低剂量组(10μg/mL)及依达拉奉对照组。通过跨内膜电阻(TEER)、辣根过氧化物酶法(HRP)检测BBB通透性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相关蛋白闭合蛋白-5(Claudin-5)、连接黏附分子-A(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JAM-A)、跨膜蛋白的咬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ZO-1)表达水平。结果TEER及HRP实验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P<0.05);麝香黄芪复方滴丸高、中、低剂量组和依达拉奉组1 d、2 d、3 d各组通透性明显降低(P<0.05);WB结果显示,模型组Claudin-5、JAM-A、Occludin、ZO-1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麝香黄芪复方滴丸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Claudin-5、JAM-A、Occludin、ZO-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麝香黄芪复方滴丸能降低缺血缺氧性BBB模型的通透性,其作用机制与调控紧密连接蛋白而达到修复BBB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黄芪复方滴丸 补阳还五汤 血脑屏障 通透性 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5 JAM-A OCCLUDIN Z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