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桐叶烧伤油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漆红梅 颜琼 +2 位作者 易小红 李香兰 余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14-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现皮下淤血、血肿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患处;对照组38例采用50%硫酸镁外敷患处,比较两组病... [目的]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现皮下淤血、血肿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患处;对照组38例采用50%硫酸镁外敷患处,比较两组病人皮下淤血、血肿消散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24h、48h、72h皮下淤血、血肿消散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可有效治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引起的皮下淤血、血肿,疗效优于50%硫酸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桐叶烧伤油 低分子肝素 硫酸镁 皮下淤血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易小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6期2000-2001,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50例压疮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用浸透复方桐叶烧伤油的纱布外敷于生理盐水清洗后的压疮创面,对照组用清得佳凝胶涂抹于生理盐水清洗后的压疮创面,以两组患处的治疗效果和...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50例压疮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用浸透复方桐叶烧伤油的纱布外敷于生理盐水清洗后的压疮创面,对照组用清得佳凝胶涂抹于生理盐水清洗后的压疮创面,以两组患处的治疗效果和治愈时间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治愈率观察组(100%)高于对照组(76%);观察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压疮效果明显,疗程短,是治疗压疮的更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复方桐叶烧伤油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桐叶烧伤油及其原料脂溶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洪伟 刘一涵 +4 位作者 田云刚 王建霞 李思迪 姚福宏 魏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06-2909,共4页
目的对白花泡桐叶脂溶性成分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复方桐叶烧伤油及其原料白花泡桐叶和湘产芝麻油的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并结合保留指数对超声辅助提取法、索氏提取法提取白花泡桐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 目的对白花泡桐叶脂溶性成分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复方桐叶烧伤油及其原料白花泡桐叶和湘产芝麻油的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并结合保留指数对超声辅助提取法、索氏提取法提取白花泡桐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湘产芝麻油及复方桐叶烧伤油的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超声辅助提取法鉴定了28个组分,占其总量的89.67%;索氏提取法分离鉴定了44个组分占其总量的98.22%;湘产芝麻油中共鉴定了12个组分,占总样品的99.34%;复方桐叶烧伤油中鉴定了24个组分,占总样品的98.91%。复方桐叶烧伤油主要含有亚油酸、油酸、棕榈酸、β-谷甾醇、芝麻素、α-生育酚、角烯鲨等活性成分,角鲨烯、α-生育酚来自于白花泡桐叶,油酸、芝麻素、β-谷甾醇来自于芝麻油。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各主要成分均来自原料,可为其药理物质基础及原料质量控制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桐叶烧伤油 白花泡 芝麻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