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预防喉罩全麻后咽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
作者 汪海松 冯宇峰 +1 位作者 蔡东妙 徐林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88,共2页
近年来,喉罩作为一种新型的通气工具,因其具有置人简单、刺激性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手术。然而,喉罩对咽喉的刺激仍不可避免,术后可能出现咽喉痛、声音嘶哑甚至吞咽困难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输尿... 近年来,喉罩作为一种新型的通气工具,因其具有置人简单、刺激性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手术。然而,喉罩对咽喉的刺激仍不可避免,术后可能出现咽喉痛、声音嘶哑甚至吞咽困难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喉罩置人后咽痛的减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临床观察 喉罩 表面麻醉 咽痛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全麻后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后导尿减轻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导尿管刺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沈兴模 饶丽华 +2 位作者 苏小虎 胡北 陈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34-1135,共2页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麻醉复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各种不良刺激是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最常见原因,如术后疼痛、低氧血症、导尿管刺激引起尿急、尿道痛、气管插管刺激、体位不当、催醒药物的影响等等。本研究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麻醉复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各种不良刺激是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最常见原因,如术后疼痛、低氧血症、导尿管刺激引起尿急、尿道痛、气管插管刺激、体位不当、催醒药物的影响等等。本研究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男性食管癌患者全麻苏醒期由于导尿管刺激引起的躁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全麻苏醒期 男性患者 导尿管 临床观察 减轻 苏醒期躁动 麻醉复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浅表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多中心自体双盲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万筱丽 冯占芹 +5 位作者 吴铁强 王晓华 解士海 赵卫华 黄东辉 黄银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56-2057,共2页
目的:评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多种皮肤性病浅表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自体双盲对照的方法,对60例次物理治疗患者的不同皮疹处分别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号组)和恩纳乳膏(2号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 目的:评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多种皮肤性病浅表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自体双盲对照的方法,对60例次物理治疗患者的不同皮疹处分别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号组)和恩纳乳膏(2号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号组显效率为48.33%,总有效率为96.67%,2号组显效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98.33%,两组间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轻微,安全性高。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作为表面麻醉剂,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疾病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多中心研究 双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10
4
作者 梁东科 张炳东 +1 位作者 梁蓓薇 陈燕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测定硫酸镁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诱导前缓慢静注硫酸镁30mg/kg,其后以15mg·kg^-1·h^-1速率静脉输注直至插管完毕,双... 目的测定硫酸镁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诱导前缓慢静注硫酸镁30mg/kg,其后以15mg·kg^-1·h^-1速率静脉输注直至插管完毕,双腔支气管导管囊套及前2/3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3g,依次静注丙泊酚2.0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3mg/kg及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并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观察插管反应的发生情况。瑞芬太尼的剂量按序贯法确定,相邻剂量的比值为1.2。结果瑞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ED50为0.91μg/kg,95%可信区间为0.80~1.04μg/kg。结论硫酸镁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为0.91μg/kg,95%可信区间为0.80~1.04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小儿鼾症全麻气管插管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前辉 谢小娟 +1 位作者 李海朝 宋绍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0-711,共2页
小儿鼾症手术操作在口咽腔内,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需采取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要求麻醉诱导平稳,术中麻醉充分,术后及早清醒,迅速恢复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及时清除咽后部及口腔内的血液及分泌物,观察无活动性出血时才能拔除气... 小儿鼾症手术操作在口咽腔内,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需采取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要求麻醉诱导平稳,术中麻醉充分,术后及早清醒,迅速恢复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及时清除咽后部及口腔内的血液及分泌物,观察无活动性出血时才能拔除气管导管。以往我们采用深麻醉下拔管,有很多危害,如呼吸中枢抑制、误吸或呼吸道梗阻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复方制剂,具有皮肤和黏膜的表面麻醉作用。本研究将其均匀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观察其气管表面麻醉对小儿鼾症术中全麻插管及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小儿鼾症 全麻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 呼吸系统并发症 拔除气管导管 呼吸道梗阻 呼吸中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唐莉 施宗平 +2 位作者 林琳 肖艳 翟志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374-2374,2379,共2页
近年来,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治疗稳定期局限型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1]。但在治疗过程中,因负压吸疱及表皮磨削产生的疼痛常常使患者难以忍受,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术前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 近年来,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治疗稳定期局限型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1]。但在治疗过程中,因负压吸疱及表皮磨削产生的疼痛常常使患者难以忍受,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术前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的方法,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西南医院皮肤科门诊①确诊为白癜风,且为局限型,稳定期(至少3个月无扩大或新发皮损);②皮损局限于光滑部位,且皮损面积均〈20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自体表皮移植 白癜风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作气管插管润滑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7
作者 缪永辉 陈海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8-1238,共1页
为减少气管插管对黏膜的损伤,一般均需在气管导管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通常采用蘸水法,石蜡油,凡士林,丁卡因胶浆等。我院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作气管插管润滑剂,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气管插管 润滑剂 临床观察 气管导管表面 临床应用效果 卡因胶浆 石蜡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喉罩插入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锦英 沈途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1-372,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乳癌改良根治术中喉罩插入时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行全麻乳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80例,ASAⅠ~Ⅲ级,随机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喉罩组(A组)和石蜡油喉罩组(B组),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石蜡油涂抹...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乳癌改良根治术中喉罩插入时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行全麻乳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80例,ASAⅠ~Ⅲ级,随机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喉罩组(A组)和石蜡油喉罩组(B组),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石蜡油涂抹于喉罩表面。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喉罩插入前、喉罩插入即刻及喉罩插入后3min患者SBP、DBP、HR,以及术后咽痛或咽部不适的发生率。结果与喉罩插入前和A组比较,B组喉罩插入即刻和喉罩插入后3min时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1)。A组患者术中呛咳和术后咽痛、咽部不适感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抑制全麻乳癌改良根治术中喉罩插入所引起的咽反射和术后咽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喉罩 咽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穿刺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希良 娄品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84-785,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穿刺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臂丛神经阻滞穿刺前,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穿刺部位涂抹1g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凡士林软膏。应...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穿刺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臂丛神经阻滞穿刺前,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穿刺部位涂抹1g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凡士林软膏。应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FLACC评分法对患儿在穿刺时的疼痛反应进行评分,并记录需使用氯胺酮辅助穿刺的患儿例数。结果利多卡因组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FLACC评分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儿在穿刺时需辅助肌肉注射氯胺酮的例数为9例(30%),而利多卡因组仅有3例(10%)(P<0.01)。结论在行臂丛神经阻滞前在穿刺区域涂抹利多卡因乳膏,能显著减轻患儿的疼痛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臂丛神经阻滞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 FLACC评 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术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对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璐璐 汪小海 张其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9-251,272,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于术后创面和鼻腔填塞物对鼻内镜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6月我科全麻鼻内镜手术10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50例。A组鼻内镜术后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4 g于鼻内手术创面及涂...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于术后创面和鼻腔填塞物对鼻内镜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6月我科全麻鼻内镜手术10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50例。A组鼻内镜术后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4 g于鼻内手术创面及涂抹浸润医用膨胀海绵进行鼻内填塞;B组在鼻内镜术后涂抹生理盐水4 g于鼻内手术创面及涂抹浸润医用膨胀海绵进行鼻内填塞。观察术后拔管即刻(T0)、拔管后1 h(T1)、拔管后4 h(T2)、拔管后10 h(T3)、拔管后12 h(T4)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记录拔管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A组T0、T1、T2、T3时点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低于B组(P<0.05);T4时点2组HR、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DBP明显低于B组(t=-2.562,P=0.012)。T0、T1、T2、T3时点A组VAS评分明显小于B组(P=0.000),T4时点A组与B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199,P=0.233)。结论鼻内镜术后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创面和涂抹浸润复方利多卡因的鼻腔填塞物可以有效缓解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的疼痛,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鼻内镜手术 鼻腔填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复方利多卡因药卷用于痔上黏膜环切术后早期镇痛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展慧 黄卓筠 +4 位作者 艾桂珍 麦勤玲 梁洁连 胡旭东 廖健南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复方利多卡因药卷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后早期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的186例患者随机分成利多卡因组(91例)和对照组(95例)。利多卡因组于术后即采用自制复方利多卡因药卷填塞于肛管,并... 目的探讨自制复方利多卡因药卷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后早期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的186例患者随机分成利多卡因组(91例)和对照组(95例)。利多卡因组于术后即采用自制复方利多卡因药卷填塞于肛管,并于术后第1天早晨换药时追加1次;对照组术后直接用明胶海绵填塞于肛管。比较两组术后肛门伤口24h内疼痛程度、肛门坠胀感、第1次排便时疼痛感及镇痛药使用率。结果利多卡因组术后24h内肛门伤口疼痛、肛门坠胀感及第1次排便时疼痛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h内镇痛药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制复方利多卡因药卷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镇痛药的使用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丙胺卡因 明胶海绵 药卷 早期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治疗早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志鹏 朱伟东 +2 位作者 陈赟 孙超 戴玉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3-894,共2页
早泄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一种性功能障碍,其发病率约占成年男性的20%~30%。目前对早泄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可能的原因有与心理、性行为、生理过程相关的因素,因而治疗也主要围绕着心理、性行为和药物治疗展开。在药物治疗中,... 早泄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一种性功能障碍,其发病率约占成年男性的20%~30%。目前对早泄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可能的原因有与心理、性行为、生理过程相关的因素,因而治疗也主要围绕着心理、性行为和药物治疗展开。在药物治疗中,阴茎表面外用药的治疗方法因快速有效而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早泄 射精潜伏期 阴茎生物震感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文俊 金孝岠 +2 位作者 曹亚 鲁美静 周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7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2g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前1/3,对照组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每组各2...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2g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前1/3,对照组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每组各20例患者。记录术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术毕(T4)、拔管即刻(T5)、拔管后5min(T6)、拔管后10min(T7)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术后呛咳反应、异物感、咽喉疼痛等指标变化病例数,局麻药中毒症状。结果:T1~T5各时点HR、MAP、SpO2两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6、T7时点试验组HR、MAP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T5时点对照组HR和MAP较试验组显著升高(P〈0.05);SpO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呛咳例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而异物感试验组较对照组重(P〈0.05)。两组利多卡因血药浓度均低于0.5μg/mL。两组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症状。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声带息肉手术拔管刺激,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增加术后咽喉部异物感,无明显局麻药中毒现象,可安全使用于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声带息肉切除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丽萍 李成志 +1 位作者 刘毅 范秀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404-1405,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门诊经病理确诊的9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利多卡因40 ml组(A组)30例,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利多卡因20 ml组(B组...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门诊经病理确诊的9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利多卡因40 ml组(A组)30例,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利多卡因20 ml组(B组)30例,1%利多卡因40 ml组(C组)30例,观察3组的镇痛效果及聚焦超声治疗的效果。结果A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值为(1.60±0.86)分,辐照时间(1 246.07±421.16)s,一次性治愈率70%;B组VAS值为(1.77±0.90)分,辐照时间(1 606.40±503.72)s,一次性治愈率93.33%;C组VAS值为(8.57±1.22)分,辐照时间(1 203.67±393.65)s,一次性治愈率63.33%。A、B组镇痛效果优于C组;B组浸润麻醉用药量小,一次性治愈率高于A、C组。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降低局部浸润麻醉时的疼痛,提高聚焦超声治疗一次性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表面麻醉 超声疗法 外阴白色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缓解包皮环切术切口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小梅 徐智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5期1131-1132,1135,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缓解包皮环切术后患者切口疼痛的疗效。方法 2009年1-7月因包茎或包皮过长而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创面后外覆灭菌凡士林纱布,实验...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缓解包皮环切术后患者切口疼痛的疗效。方法 2009年1-7月因包茎或包皮过长而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创面后外覆灭菌凡士林纱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敷。分别在术后1、3、7d评估患者的切口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术后2周评估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3、7d,实验组患者的切口疼痛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实验组患者的切口肿胀程度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d,实验组患者的切口肿胀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缓解包皮术后切口疼痛,尤其对术后夜间疼痛有明确疗效,同时对切口愈合也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包皮环切术 切口疼痛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在面部激光去痣美容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绪华 孙鑫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337-337,共1页
目的探讨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在面部激光去痣美容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面部激光去痣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局部注射麻醉剂,当完成术前准备后再实施激光去痣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在面部激光去痣美容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面部激光去痣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局部注射麻醉剂,当完成术前准备后再实施激光去痣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并对2组患者局部皮肤反应、无痛率、VRS以及VAS值等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无痛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P<0.05);实验组的VRS、VA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用药后在治疗皮肤处并未出现红斑、水肿、苍白等不良发应。结论对激光面部去痣美容术的患者实施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激光去痣 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胶浆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丁民 梁顺昌 徐庆杰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6期376-376,共1页
目的 :介绍复方利多卡因胶浆的制备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复方利多卡因胶浆由利多卡因、硅油、甘油、硅胶等组成 ,经溶解、混匀、分装、灭菌等工艺制得。临床应用于胃镜检查、五官科、妇科、泌尿科等患者共 10 2 1例。结果 :麻醉... 目的 :介绍复方利多卡因胶浆的制备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复方利多卡因胶浆由利多卡因、硅油、甘油、硅胶等组成 ,经溶解、混匀、分装、灭菌等工艺制得。临床应用于胃镜检查、五官科、妇科、泌尿科等患者共 10 2 1例。结果 :麻醉有效率 97.9% ,无效率 2 .1% ;消泡有效率 10 0 .0 %。结论 :本品成本较低 ,具有表面麻醉、润滑、消泡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 胶浆 制备 临床应用 表面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封闭疗法治疗女阴瘙痒性疾病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凤鸣 祝恒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8-159,共2页
复方利多卡因封闭疗法治疗女阴瘙痒性疾病汪凤鸣①祝恒顺②女阴瘙痒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病种较多,病因也较复杂。我院皮肤科自1995年3月以来,采用复方利多卡因封闭疗法治疗71例,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 复方利多卡因封闭疗法治疗女阴瘙痒性疾病汪凤鸣①祝恒顺②女阴瘙痒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病种较多,病因也较复杂。我院皮肤科自1995年3月以来,采用复方利多卡因封闭疗法治疗71例,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1例,年龄20~7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阴瘙痒 药物疗法 复方利多卡因 封闭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老年患者清醒有创动脉穿刺镇痛效果的观察
19
作者 芦相玉 周旋 +3 位作者 刘永梁 李颖 胡春阳 张月顺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453-1453,共1页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老年患者清醒有创动脉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有创动脉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于动脉穿刺操作前60 min在穿刺部位涂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不做任...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老年患者清醒有创动脉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有创动脉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于动脉穿刺操作前60 min在穿刺部位涂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置。结果:治疗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清醒有创动脉穿刺前外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缓解穿刺引起的疼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有创动脉穿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小儿腹部手术全麻拔管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嗣莲 陈永权 金孝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7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对小儿腹部手术拔管的安全影响。方法:选择60例5~12岁患儿的腹部手术,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麻醉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套囊表面,对照组插入同型号的气管导管,但不使用复方利...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对小儿腹部手术拔管的安全影响。方法:选择60例5~12岁患儿的腹部手术,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麻醉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套囊表面,对照组插入同型号的气管导管,但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观察两组插管和拔管时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PETCO2)及拔管时间的变化,以及麻醉苏醒后患儿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情况,术后第2天随访声嘶和谵妄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的引流量。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实验组患儿能较好地耐受气管导管,生命体征平稳,而对照组耐受气管导管差。术后第2天随访,实验组嘶和谵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的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能减轻气管导管在拔管时的应激反应,术后声嘶及谵妄发生率低,提高小儿腹部手术麻醉在拔管时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气管导管 小儿 腹部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