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五凤草液负压滴灌治疗Ⅲ-Ⅳ期压力性损伤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曹丽敏 黄子慧 +4 位作者 王裕玲 钱佳燕 高贝贝 陈思琪 翁嘉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6-407,共12页
目的观察复方五凤草液负压滴灌治疗(NPWTi)Ⅲ-Ⅳ期压力性损伤(PI)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病区及伤口护理门诊就诊的60例PI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PWT... 目的观察复方五凤草液负压滴灌治疗(NPWTi)Ⅲ-Ⅳ期压力性损伤(PI)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病区及伤口护理门诊就诊的60例PI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PWTi组与复方五凤草液NPWTi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全身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进行NPWTi,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3周拆除负压装置后统计PI愈合计分量表(PUSH)评分、创面细菌培养检出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并用ELISA法检测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2)动物实验: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NPWTi组与复方五凤草液NPWTi组,每组6只,通过局部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法建立PI大鼠模型,每天治疗结束后将负压装置拆除。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7、10 d观察各组大鼠创面形态,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创面组织CD34阳性细胞百分比,并用ELISA法及RT-qPCR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液、创面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酶-1(Arg-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两组均能有效降低PUSH评分和创面细菌培养检出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组织VEGF表达,复方五凤草液NPWTi组优于生理盐水NPWTi组(P<0.05)。(2)动物实验: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创面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明显,CD34阳性细胞百分比,以及血液和创面组织p38 MAPK、NF-κB p65、iNOS、TNF-α水平明显升高,Arg-1、TGF-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生理盐水NPWTi组与复方五凤草液NPWTi组治疗7 d后创面形态评分明显降低,组织病理学形态明显改善,CD34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血液及创面组织p38 MAPK、NF-κB p65、iNOS、TNF-α水平明显降低,Arg-1、TGF-β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方五凤草液NPWTi组优于生理盐水NPWTi组(P<0.05)。结论复方五凤草液NPWTi可有效促进PI创面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及表达,进而调节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负压滴灌治疗 复方五凤草液 巨噬细胞极化 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五凤草液对创面愈合和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璐珏 黄子慧 +5 位作者 朱思洵 高敏行 钱佳燕 孙佳玥 陈晓钰 余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12-1617,共6页
目的观察复方五凤草液对创面愈合和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探究其泄毒生新的机制。方法人单核系U937细胞经PMA诱导成为M0型巨噬细胞,采用LPS/IFN-γ和IL-4/IL-13诱导成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加入1.0、1.5、2.0 mg/mL复方五凤草液进行处理,采... 目的观察复方五凤草液对创面愈合和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探究其泄毒生新的机制。方法人单核系U937细胞经PMA诱导成为M0型巨噬细胞,采用LPS/IFN-γ和IL-4/IL-13诱导成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加入1.0、1.5、2.0 mg/mL复方五凤草液进行处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CD86、CD206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rg-1、iNOS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TGF-β水平。建立大鼠难愈性创面模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处理,治疗组采用复方五凤草液处理,在第1、3、7、14天记录创面愈合率、肉芽量和腐肉量,并取创面肉芽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组织匀浆中Arg-1、iNOS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TGF-β水平。结果不同剂量复方五凤草液对M1型标志分子iNOS、TNF-α、CD86的表达无影响;能上调M2型标志分子Arg-1、TGF-β、CD206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复方五凤草液能提高创面的肉芽量和愈合率,降低创面的腐肉量,降低iNOS和TNF-α的表达,提高Arg-1和TGF-β的表达。结论复方五凤草液通过调节巨噬细胞M1、M2的极化发挥“泄毒生新”作用,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五凤草液 慢性难愈性创面 巨噬细胞极化 泄毒生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PDA法同时测定复方五凤草液中7种成分 被引量:6
3
作者 钱佳燕 黄子慧 +4 位作者 陈肯 余洋 朱思洵 高璐珏 高敏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建立UPLC-PDA法同时测定复方五凤草液(五凤草、白芨、猫爪草)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酸、金丝桃苷、槲皮素、柚皮素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 目的建立UPLC-PDA法同时测定复方五凤草液(五凤草、白芨、猫爪草)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酸、金丝桃苷、槲皮素、柚皮素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66 nm。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6.96%~102.26%,RSD 0.65%~2.10%。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五凤草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五凤草液 化学成分 UPLC-P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槲皮素治疗结核性溃疡的机制
4
作者 郭丹丹 钱佳燕 +2 位作者 陈悦 翁嘉晨 黄子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9-515,524,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槲皮素治疗结核性溃疡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SwissTarget和TargetNet数据库检索槲皮素的药物靶点,结合课题组前期结核性溃疡基因测序结果,获得交集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交集靶点的基...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槲皮素治疗结核性溃疡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SwissTarget和TargetNet数据库检索槲皮素的药物靶点,结合课题组前期结核性溃疡基因测序结果,获得交集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交集靶点的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交集靶点经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分析其相互作用关系并筛选枢纽节点,采用PyMOL与AutoDock Tolls软件完成槲皮素与枢纽节点的分子对接,筛选以槲皮素为核心的药物靶点,最后构建巨噬细胞模型,对上述核心基因进行验证。结果经筛选共得到54个药物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槲皮素治疗结核性溃疡可涉及的信号通路有代谢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等,另外,ALOX5、TNF、SRC、MMP9、EGFR等基因可能是槲皮素治疗结核性溃疡的关键基因,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槲皮素干预后,M1、M2巨噬细胞SRC、EGFR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MP9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影响SRC、EGFR及MMP9表达发挥其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五凤草液 槲皮素 结核性溃疡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