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药效动力学方法评价复方丹参骨架缓释片的缓释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国良 汤喜兰 +3 位作者 单义民 张启云 郑琴 杨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7期794-798,共5页
目的:采用药效动力学方法评价复方丹参骨架缓释片(CDSRT)的缓释作用。方法:以市售复方丹参片(CDT)为对照,分别给予正常大鼠CDT、CDSRT(折算生药材2911.14mg/kg),于给药后0.25、0.5、0.75、1、2、4、8、12h制备含药血清,并将含药血清作... 目的:采用药效动力学方法评价复方丹参骨架缓释片(CDSRT)的缓释作用。方法:以市售复方丹参片(CDT)为对照,分别给予正常大鼠CDT、CDSRT(折算生药材2911.14mg/kg),于给药后0.25、0.5、0.75、1、2、4、8、12h制备含药血清,并将含药血清作用于心肌细胞,考察CDT和CDSRT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CDSRT的缓释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DT4、8h的含药血清和CDSRT2、4、8、12h的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均有促增殖作用;CDT和CDSRT的效应半衰期t1/2(ka)分别为2.655和0.719h,效应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5.213和2.957h,效应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4.953和10.166h。与CDT相比,CDSRT效应半衰期和效应达峰时间短,消除速率低。结论:复方丹参骨架缓释片效应消除半衰期长,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药效动力学方法可作为其缓释作用的评价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骨架缓释片 药效动力学 缓释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