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滴丸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三维超声心动图变化及白细胞衍生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彬 陶陶 +4 位作者 王宏 田朝伟 龙耀波 沈锋 谢积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三维超声心动图变化及白细胞衍生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冠心病患者12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与观察组61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和...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三维超声心动图变化及白细胞衍生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冠心病患者12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与观察组61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和曲美他嗪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两组治疗周期12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心电图参数,三维超声心动图指标和白细胞衍生炎症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胸闷和胸痛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闷和胸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QTc间期和QRS时限值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QTc间期和QRS时限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高于治疗前,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和CO高于对照组,而LVEDD和LVES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介数(IL)-6和IL-18水平低于治疗前,而IL-33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和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显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气虚血瘀型 冠心病 三维超声心动图 白细胞衍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双心疾病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雷玮华 蔡金勇 +5 位作者 张梦莹 赵倩 王文佳 周水平 胡蕴慧 李瑞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8-1200,共13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双心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数据库中收集已被实验验证的复方丹参滴丸整方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双心疾病基因。基于数智中药创新平台对收集的靶点及基因...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双心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数据库中收集已被实验验证的复方丹参滴丸整方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双心疾病基因。基于数智中药创新平台对收集的靶点及基因进行网络邻近度计算,对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双心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药材及入血有效成分溯源。结果 获得复方丹参滴丸整方靶点192个,双心疾病基因1137个,网络邻近度计算结果显示两者显著相关(Z-score=-6.5282)。95个潜在作用靶点主要富集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溯源结果显示,80个靶点与3味药材均有关,10个靶点与2味药材有关,5个靶点与1味药材有关;95个靶点主要与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丹酚酸A等17个入血有效成分相关,利用靶点与入血成分对应结果的Betweenness值进行排序获得前16个关键基因,对关键基因富集分析发现,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双心疾病与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向调控、缺氧反应等相关,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松弛素信号通路、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TNF信号通路等相关。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丹酚酸A、原儿茶酸等成分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心肌缺血、神经保护、神经毒性抑制来改善双心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复方丹参滴丸 双心疾病 冠心病 焦虑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国祥 宋宇晴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4-498,共5页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建立了复方丹参滴丸(Compound Danshen Dropping Pill,CDDP)的指纹图谱。以50mmol/L硼砂-200mmol/L硼酸(体积比为1∶1,含1.1%(体积分数)三乙胺)为背景电解质溶液,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75cm×75μm,有效分离长...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建立了复方丹参滴丸(Compound Danshen Dropping Pill,CDDP)的指纹图谱。以50mmol/L硼砂-200mmol/L硼酸(体积比为1∶1,含1.1%(体积分数)三乙胺)为背景电解质溶液,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75cm×75μm,有效分离长度63cm),运行电压18kV,紫外检测波长290nm,以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PAH)峰为参照物峰确定8个共有峰,建立了CDDP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fingerprint,CEFP)。用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CEFP所反映的CDDP质量,依据系统指纹定量法划分10批CDDP的质量级别,仅有1批含量偏低。系统指纹定量法可以对中药及其制剂进行较好的全质量控制,所建立的CEFP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为CDDP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CEFP) 三角形优化法 四面体优化法 系统指纹定量法 原儿茶醛 丹酚酸B 复方丹参滴丸(cd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离体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赵雅君 史从宁 +7 位作者 王孝铭 朱世军 马丽英 姜晓姝 娄延平 王丽娜 李全凤 徐长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71-1275,共5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 ,制备心肌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分别在缺氧前及缺氧后 ,用复方丹参滴丸及消心痛对心肌给予保护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测定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利用H... 目的和方法 :采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 ,制备心肌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分别在缺氧前及缺氧后 ,用复方丹参滴丸及消心痛对心肌给予保护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测定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利用H - 6 0 0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本实验共分 6组 :正常对照组 ;单纯缺氧 /复氧组 ;复方丹参滴丸前、后保护组 ;消心痛前、后保护组。结果 :①单纯缺氧 /复氧组心肌组织中AMP、ADP、ATP及AN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②复方丹参滴丸前、后保护组大鼠心肌组织内的AMP、ADP、ATP、AN含量均高于单纯缺氧 /复氧组 (P <0 0 1) ,也相应高于消心痛前、后保护组 (P <0 0 1) ,两组的ATP、AN含量均接近正常水平 (P >0 0 5 )。③消心痛前、后保护组的AMP、ADP、ATP、AN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电镜结果也证明复方丹参滴丸对缺氧 /复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无论在缺氧前预灌注时及缺氧后再灌注时给予 ,均能通过提高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 ,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来保护心肌 ,其保护效果优于消心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心肌 低氧 能量代谢 心肌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及其机制 被引量:34
5
作者 陈焕清 熊小强 +3 位作者 段朝晖 韩智娟 张向葵 赵凤如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221-223,228,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入选冠心病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FMD、NO...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入选冠心病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FMD、NO、ET、TXB2、6-Keto-PGF-1a。【结果】治疗结束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FMD、NO、6-Keto-PGF-1a分别为(9.54±0.81)%、(79.20±7.19)μmmol/L、(84.94±10.31)ρ/ng·L-1,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ET、TXB2分别为(70.08±5.12)pg/mL、(47.08±7.03)ρ/ng·L-1,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正性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纠正ET/NO、TXA2/PGI2的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冠心病 临床研究 血管内皮功能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胡东华 王宇光 +9 位作者 陈志武 马增春 梁乾德 肖成荣 谭洪玲 汤响林 李桦 沈国林 张伯礼 高月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8-684,共7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及其单味药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CYP)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别ig给予复方丹参滴丸0.3258 g.kg-1,丹参0.27 g.kg-1,三七0.0528 g.kg-1和冰片0.003 g.kg-1,每天1次,连续28 d,取大鼠肝微粒体,与CYP1A2,CYP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及其单味药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CYP)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别ig给予复方丹参滴丸0.3258 g.kg-1,丹参0.27 g.kg-1,三七0.0528 g.kg-1和冰片0.003 g.kg-1,每天1次,连续28 d,取大鼠肝微粒体,与CYP1A2,CYP2B6,CYP2C12,CYP2C13,CYP2D2和CYP3A1特异性底物探针共孵育,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测定底物的代谢产物,分析CYP1A2,CYP2B6,CYP2C12,CYP2C13,CYP2D2和CYP3A1酶活性,同时用PCR方法检测cyp1a2,cyp2b1/2,cyp2c11,cyp2e1和cyp3a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苯巴比妥(阳性对照)对CYP2D2和CYP3A1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对CYP1A2,CYP2B6,CYP2C12和CYP2C13有明显诱导作用(P<0.05,P<0.01);复方丹参滴丸对CYP1A2和CYP2B6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对CYP2D2有诱导作用(P<0.05);丹参对CYP1A2和CYP2B6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三七对CYP1A2,CYP2B6,CYP2C13和CYP2D2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冰片明显抑制CYP1A2,CYP2B6,CYP2C12,CYP2C13和CYP2D2活性(P<0.01),且抑制强度高于复方丹参滴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苯巴比妥对cyp1a2和cyp2b1/2 mRNA水平有明显诱导作用(P<0.05);复方丹参滴丸、丹参和三七对cyp1a2,cyp2b1/2,cyp2c11,cyp2e1和cyp3a1 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冰片对cyp1a2,cyp2b1/2和cyp2c11 mRNA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中各单味药对CYP酶的影响强于全方对CYP酶的影响,其中以冰片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丹参 三七 冰片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切换法在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新锋 祝忠民 +2 位作者 刘爱芳 汪珍 郑晓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0-492,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复方丹参滴丸 (丹参、三七、冰片 )中丹参素在人血清中高效的色谱分析技术。方法 :采用柱切换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血清中的丹参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在本文的分析条件下 ,丹参素在 2 4h内稳定 ;线性范围为 0 .... 目的 :建立一种复方丹参滴丸 (丹参、三七、冰片 )中丹参素在人血清中高效的色谱分析技术。方法 :采用柱切换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血清中的丹参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在本文的分析条件下 ,丹参素在 2 4h内稳定 ;线性范围为 0 .0 2 4 8~ 0 .372 0 μg ,方法平均回收率 99.0 % ,精密度和重现性的RSD %分别为 2 .4 5 % (n =5 )、1.0 1% (n =5 )。丹参素的代谢过程为“单室模型” ,半衰期为 5 .5 4h。结论 :方法简便灵敏 ,为复方丹参滴丸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药物监测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切换技术 丹参 复方丹参滴丸 丹参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防治大鼠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佑生 王文健 +5 位作者 马宇滢 刘毅 何春燕 何燕铭 陈伟华 应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考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高糖高脂喂饲加低剂量STZ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2周,动态观察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尿等指标。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大剂量时可降低血糖、减少尿... 目的:考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高糖高脂喂饲加低剂量STZ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2周,动态观察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尿等指标。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大剂量时可降低血糖、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减轻肾脏肥大、减少尿量,而中低剂量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疗效优于氯沙坦。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大剂量时有改善实验性大鼠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主要是改善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 胰岛紊抵抗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向柏 方瑜 +1 位作者 郑小莉 曹德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19-1821,共3页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冠心病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被引量:85
10
作者 叶太生 张莹雯 胡汉昆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网络版)、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按Cochrane系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网络版)、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对数据不能合并者,则进行描述性定性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滴丸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比值比=2.18,95%可信区间[1.75,2.70],P<0.000 01),改善缺血心电图(比值比=2.39,95%可信区间[1.99,2.88],P<0.000 01),降低胆固醇(加权均数差为1.31,95%可信区间[1.03,1.58],P<0.000 01)、降低三酰甘油(加权均数差为2.05,95%可信区间[1.65,2.45],P<0.000 01),提高心率变异性,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当前证据,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确有疗效;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提示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安全的中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滴丸 复方 冠心病心绞痛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1
11
作者 白晓宁 侯敏全 王惠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839-1841,共3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的影响。方法将血压正常的96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厄贝沙坦组(A组,48例)和厄贝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组(B组,48例)。A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150 m...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的影响。方法将血压正常的96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厄贝沙坦组(A组,48例)和厄贝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组(B组,48例)。A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150 mg,1次/d;B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治疗。均治疗16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高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细胞比容)、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 h尿总蛋白及尿清蛋白排泄率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能有效降低24 h尿总蛋白及尿清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厄贝沙坦 复方丹参滴丸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34
12
作者 薛建忠 陈月 +2 位作者 马卓 司霞 冯婉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6-471,共6页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1990—2012年),收集复方丹参滴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1990—2012年),收集复方丹参滴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根据标准筛选出17篇文献。给药疗程为4周的文献9篇,给药疗程为8周的文献8篇。5篇C级,12篇B级。应用Juni评分法进行评价,运用RevMan 5.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4周临床有效率OR=5.28,95%CI=(3.41,8.18),P<0.05;心电图疗效有效率4周OR=2.75,95%CI=(1.92,3.93),P<0.05;8周临床有效率OR=2.19,95%CI=(1.16,4.14),P<0.05;心电图疗效有效率8周OR=1.68,95%CI=(1.22,2.30),P<0.05;给药疗程为4周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OR=0.21,95%CI=(0.11,0.43),P<0.05。8周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OR=0.09,95%CI=(0.03,0.31),P<0.05。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悸、颜面潮红、头晕或头痛,无严重不良反应,所有不良反应在停药或疗程结束后自行消失。结论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相比,丹参滴丸具有起效迅速、临床症状缓解快、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丹参滴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目前临床的常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单硝酸异山梨酯 冠心病心绞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宗莲 高淑英 +1 位作者 邓洁 李辉 《中成药》 CAS CSCD 1997年第7期20-21,共2页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劳累到心绞痛62例,与消心痛组30例比较,其治疗心绞痛的有效率分别为92%和90%,两组疗效近似(P>0.05);其对心电图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9%和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药还能明...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劳累到心绞痛62例,与消心痛组30例比较,其治疗心绞痛的有效率分别为92%和90%,两组疗效近似(P>0.05);其对心电图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9%和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药还能明显地减轻心绞痛的伴随症状,降低血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性,其作用优于消心痛.提示本药不失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新型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心绞痛 疗效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14
作者 秦培森 范丽娟 +3 位作者 刘克英 邢燕 赵淑凤 朱继军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9期630-632,共3页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 (CDDP)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 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4例和对照组 40例。治疗组口服CDDP ,每次 10粒 ,每日 3次 ;对照组口服地奥心血康 ,每次 0 ....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 (CDDP)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 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4例和对照组 40例。治疗组口服CDDP ,每次 10粒 ,每日 3次 ;对照组口服地奥心血康 ,每次 0 .2 g ,每日 3次。 2组疗程均为 4周。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4.0 5 % ,明显优于对照组 77.5 0 % (χ2 =8.94,P <0 .0 1) ;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 6 4.2 9% ,优于对照组 5 2 .5 0 % ,但无统计学意义 (χ2 =5 .95 ,P >0 .0 5 ) ;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治疗组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CDDP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心绞痛 冠心病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嘉 寻英 +2 位作者 黄松 罗佐杰 秦映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07-1810,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SD大鼠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复方丹参滴丸干预12周后,检测FBG、TC、TG及Insulin,胰腺匀浆检测MDA、SOD、GSH-Px,胰腺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Insulin、α-SMA、C...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SD大鼠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复方丹参滴丸干预12周后,检测FBG、TC、TG及Insulin,胰腺匀浆检测MDA、SOD、GSH-Px,胰腺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Insulin、α-SMA、CD31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计算胰岛β细胞凋亡率。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干预组MDA、SOD、GSH-Px含有量,α-SMA、CD31、Insulin表达水平,β细胞凋亡及糖、脂代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抑制胰岛氧化应激,减轻胰岛纤维化、改善胰岛微循环,减少β细胞凋亡,改善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及缺氧/复氧时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徐曼 李全凤 +3 位作者 张伟华 张淑芹 徐长庆 王孝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9-502,共4页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 (DanShenPill,DSP)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及缺氧 /复氧时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常规培养新生 4d乳鼠心肌细胞 ,于培养 2 4h后进行缺氧及缺氧 /复氧实验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Fas...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 (DanShenPill,DSP)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及缺氧 /复氧时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常规培养新生 4d乳鼠心肌细胞 ,于培养 2 4h后进行缺氧及缺氧 /复氧实验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Fas/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缺氧 4 5h及 10 5h后 ,心肌细胞Fas/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 (positiveexpressionindex ,PEI %)均显著高于对照。 10 5h组与 4 5h组无明显差异。复方丹参滴丸组PEI明显低于缺氧组 (P <0 0 5 )。缺氧 30min后再给氧 4h与 10h ,心肌细胞Fas/FasL蛋白的PEI显著高于对照 ,复氧 10h组与 4h组无明显差异 ,复方丹参滴丸组PEI低于缺氧复氧组 (P <0 0 5 )。结论 :缺氧及缺氧 /复氧时均有凋亡相关基因Fas及其配体FasL蛋白表达的增强 ,复方丹参滴丸可通过下调Fas/FasL蛋白表达以减少凋亡从而减轻缺氧损伤及缺氧 /复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FAS/FASL蛋白 乳鼠 心肌细胞 缺氧 缺氧/复氧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7
作者 韩琳娜 李一梅 谢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2-384,共3页
复方丹参滴丸通过保护与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与抗血栓形成、抗炎作用等机制,发挥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治疗作用;与羟苯磺酸钙、杞菊地黄丸等药物相比,对NPDR的疗效更好;与其... 复方丹参滴丸通过保护与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与抗血栓形成、抗炎作用等机制,发挥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治疗作用;与羟苯磺酸钙、杞菊地黄丸等药物相比,对NPDR的疗效更好;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对NPDR的疗效。复方丹参滴丸是治疗NPDR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非增生期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华锋 董震 +1 位作者 徐辉 朱道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对口腔扁平苔藓 (OLP)患者外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 46名OLP患者 ,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 8周 ( 3次 /d ,每次 10粒 ) ,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 ,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 ,同时观察治疗结果。结...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对口腔扁平苔藓 (OLP)患者外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 46名OLP患者 ,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 8周 ( 3次 /d ,每次 10粒 ) ,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 ,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 ,同时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经复方丹参滴丸 8周治疗后 ,在 46例OLP患者中 ,显效 5例、有效 33例、无效 8例 ,有效率约 83% ,同时 ,患者的全血粘度 (含高切与低切 )、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血沉等 7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而红细胞压积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改善OLP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况 ,对该病有一定的疗效 ,且不良反应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复方丹参滴丸 丹参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伟荣 董静 +1 位作者 宓穗卿 王宁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92-1093,共2页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冰片 细胞色素P4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人含药血浆中三七相关代谢物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欣 强光辉 +3 位作者 郭毅 赵新锋 刘青 郑晓晖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3-26,30,共5页
建立了复方丹参滴丸人含药血浆中三七相关代谢物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方法。采用固相萃取预处理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分离样品,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测定,通过离子阱质谱的步进式碰撞功能,获得多级碎片信息。... 建立了复方丹参滴丸人含药血浆中三七相关代谢物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方法。采用固相萃取预处理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分离样品,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测定,通过离子阱质谱的步进式碰撞功能,获得多级碎片信息。在人含药血浆的全扫描代谢谱中发现4个新的色谱峰。利用多级质谱提供的碎片离子信息,对其进行结构分析,推测其形成途径,发现4个色谱峰均由三七相关代谢物产生。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测定要求,可用于对复方丹参滴丸人含药血浆中三七相关代谢物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 代谢 复方丹参滴丸 三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