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境复愈理论的医疗环境循证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天夫 魏秦 莫弘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0,共7页
研究以提高患者复愈水平为目标,通过解析环境复愈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结果,从排除负面意向、引入自然要素、创造知觉吸引、降低认知难度四个角度,分析医疗环境对患者复愈的影响路径和效果。在此基础上,依据循证设计方法,从去机构化设计... 研究以提高患者复愈水平为目标,通过解析环境复愈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结果,从排除负面意向、引入自然要素、创造知觉吸引、降低认知难度四个角度,分析医疗环境对患者复愈的影响路径和效果。在此基础上,依据循证设计方法,从去机构化设计、引入自然景观、提供互动体验、降低寻路难度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患者身心复愈的医疗环境设计策略,为医院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建筑 环境复愈理论 循证设计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愈性环境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用户体验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磊 唐轶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随着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室内空间在改善用户心理与情感状态方面的功能更加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复愈性环境理论,探讨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对用户体验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 随着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室内空间在改善用户心理与情感状态方面的功能更加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复愈性环境理论,探讨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对用户体验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分析不同用户群体对室内空间环境的需求,并通过频率分析与卡方检验,揭示复愈性环境要素需求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复愈性环境影响用户体验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其适用性。最后,提出符合用户生理需求、情感需求以及动态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空间营造和管理策略,为未来图书馆室内空间的复愈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环境理论 室内空间 公共图书馆 用户体验 空间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st-Kano-QFD的漓江流域浪石村公共空间复愈性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3
作者 张鹦琪 方昭晖 +1 位作者 孟靖委 朱文霜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5期70-77,共8页
研究以漓江流域浪石村公共空间为优化对象,基于Rost-Kano-QFD综合模型构建科学设计路径,旨在通过复愈性环境设计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研究整合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数据,提炼乡村公共空间需求要素,并运用Kano模型完成需求属性分... 研究以漓江流域浪石村公共空间为优化对象,基于Rost-Kano-QFD综合模型构建科学设计路径,旨在通过复愈性环境设计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研究整合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数据,提炼乡村公共空间需求要素,并运用Kano模型完成需求属性分类及权重计算;结合复愈性环境理论构建QFD质量屋,通过关联矩阵量化分析需求与设计要素的优先级关系,形成权重排序;输出模块化设计策略,将村民需求转化为功能配置。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挖掘潜在需求,实现需求向设计要素的转化,有效提升空间使用满意度,为传统村落更新提供框架,同时通过复愈性环境营造增强村民心理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型 QFD模型 性环境理论 传统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听交互视角下高校景观复愈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天夫 李同予 魏秦 《园林》 2024年第7期40-48,共9页
校园景观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复愈的重要环境因素,但目前针对校园复愈景观的研究缺乏视听交互层面的讨论。采用实验研究思路,通过视听材料组合形成多个实验条件,调查学生在不同视听要素下的复愈情况,分析校园景观和声源类型对于学生积极情... 校园景观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复愈的重要环境因素,但目前针对校园复愈景观的研究缺乏视听交互层面的讨论。采用实验研究思路,通过视听材料组合形成多个实验条件,调查学生在不同视听要素下的复愈情况,分析校园景观和声源类型对于学生积极情绪、环境复愈评价和眼动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校园视听景观对学生积极情绪的交互影响达到边缘显著水平,自然声能够有效提高林地景观的复愈效应,人为声与草坪或广场的组合获得更积极的环境复愈评价,而林地景观更容易受到机械声的负面影响。研究从视听协调水平、特定场景声期待、环境复愈量表差异等角度解释实验结果,进一步厘清校园复愈景观的多感官影响机制,有望为校园景观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自然景观 复愈理论 实验室研究 视听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独游女性观众的复愈过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婉芸 靳文敏 杨德进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140,共16页
随着女性独游市场的发展,有关该群体旅游体验、意义等的研究逐渐增多,然而对于独游女性的旅游过程及行为认识不足。博物馆作为独游女性青睐的旅游空间,被认为具备复愈性环境特征,无论从独游女性群体还是复愈过程视角的研究都有待补充。... 随着女性独游市场的发展,有关该群体旅游体验、意义等的研究逐渐增多,然而对于独游女性的旅游过程及行为认识不足。博物馆作为独游女性青睐的旅游空间,被认为具备复愈性环境特征,无论从独游女性群体还是复愈过程视角的研究都有待补充。文章主要采用访谈法考察了14位独游女性观众的博物馆旅游过程,同时结合13份网络游记的文本分析,发现了独游女性普遍的恢复性旅游动机。基于复愈性环境理论,文章梳理了该群体在博物馆旅游中的三种复愈途径:通过“学习-认知”开展知识建构;通过“联想-认同”开展情景建构;通过“自省-复元”开展自我建构。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该群体克服最初消极孤独情绪,达到积极闲适情绪状态,最终获得旅游幸福感、精神成长等正向情感的过程。其中,博物馆复愈性环境要素通过“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建立与独游女性观众的高效交流机制,以高度集中的各色文化信息和情感能量,为该群体带来独特的复愈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游女性 性环境理论 知识建构 情景建构 自我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愈性环境理论的儿童医院疗愈景观环境设计
6
作者 陈晨 张苗 +2 位作者 李汀 张佳怡 史伟勋 《现代园艺》 2025年第20期91-93,共3页
随着医疗环境的发展,友好的疗愈景观环境设计逐渐受到重视。聚焦儿童医院景观设计,结合复愈性环境理论特征,通过分析优秀儿童医院花园与绿地的典型案例,总结其疗愈景观环境:多样化、可达性、个性化并能促进全健康与社交的空间;设计与自... 随着医疗环境的发展,友好的疗愈景观环境设计逐渐受到重视。聚焦儿童医院景观设计,结合复愈性环境理论特征,通过分析优秀儿童医院花园与绿地的典型案例,总结其疗愈景观环境:多样化、可达性、个性化并能促进全健康与社交的空间;设计与自然联结的多感官刺激型景观;提供家庭化与社会性支持。以期为构建适配全龄段患儿、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友好健康环境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环境理论 儿童医院 景观环境 儿童环境心理 多感官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