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州河流域总氮污染特征变化分析
1
作者 邹顺瑛 孙文豪 +3 位作者 王思依 娄晓宇 李翔宇 赵辉 《绿色科技》 2024年第6期138-141,152,共5页
通过历史资料收集、流域调研及现场监测,全面剖析复州河流域的总氮时空浓度变化规律,揭示不同时间的总氮浓度与负荷。2004年至今,复州河入海断面(三台子)总氮均值在0.28~8.89 mg/L,总体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总氮浓度月均值全年变化呈... 通过历史资料收集、流域调研及现场监测,全面剖析复州河流域的总氮时空浓度变化规律,揭示不同时间的总氮浓度与负荷。2004年至今,复州河入海断面(三台子)总氮均值在0.28~8.89 mg/L,总体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总氮浓度月均值全年变化呈现明显“V”形变化特征,即两端高(春季与冬季)、中间低(夏季与秋季),总氮浓度的年内变化是气温、降水、各类污染源共同作用的结果。总氮浓度与温度变化呈现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769,气温越高,总氮浓度越低,气温越低,总氮浓度越高。总氮浓度与降水量变化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0.477,降水对总氮的稀释作用更占优势。复州河三台子断面总氮中,硝酸盐氮占比较大,特别是在2019年之后占比基本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州 总氮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半岛复州湾剖面寒武系第二统光合作用生物膜建造的核形石 被引量:16
2
作者 梅冥相 Muhammad Riaz +1 位作者 刘丽 孟庆芬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48,共18页
作为一种经常大于鲕粒的包覆颗粒类型,核形石以其不平滑的圈层被解释为微生物成因,区别于成因存在较大争议的鲕粒,而且常与鲕粒和其他类型的碳酸盐颗粒相互共生;作为一种在围绕着生物碎屑和非生物碎屑核心的序列式纹层化作用过程中形成... 作为一种经常大于鲕粒的包覆颗粒类型,核形石以其不平滑的圈层被解释为微生物成因,区别于成因存在较大争议的鲕粒,而且常与鲕粒和其他类型的碳酸盐颗粒相互共生;作为一种在围绕着生物碎屑和非生物碎屑核心的序列式纹层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球形或假球型生物沉积构造,核形石还常常单独产出和分布,所以又被解释为微生物碳酸盐岩,或者被归为球状叠层石。在辽东半岛寒武系第二统碱厂组和馒头组之中,厘米级别大小的核形石密集发育在三级层序的顶部,成为一种时间特化的相。另外,以下重要特征将辽东半岛寒武系第二统的核形石特征化,包括:(1)与凝块和微凝块共生;(2)多为球状和椭球状;(3)由不均一的非纹层状致密泥晶和微亮晶构成;(4)核形石皮层以及核形石间凝块中发育特别的蓝细菌鞘钙化化石等。尽管穿越成岩作用过滤器去解释古代核形石复杂的形成机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也尽管形成这些核形石的复杂生物膜钙化作用细节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才能得到更好地了解,但是,辽东半岛第二统碱厂组和馒头组核形石中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证据,尤其是核形石内较为丰富的钙化蓝细菌鞘化石,使其成为一个了解光合作用生物膜建造核形石的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形石 光合作用生物膜 寒武系第二统 复州湾剖面 辽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复州湾底质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琰 胡克 +3 位作者 王萍 王雪木 易亮 董永适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8,共8页
对辽东半岛西部复州湾海域底质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其粒度特征有较大差异:样品平均粒径值为1.2~6.5Φ;分选系数为1.4~2.6,分选为较差-差;偏度特征表现为极正偏和极负偏并存.粒度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分异规律,由湾内至... 对辽东半岛西部复州湾海域底质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其粒度特征有较大差异:样品平均粒径值为1.2~6.5Φ;分选系数为1.4~2.6,分选为较差-差;偏度特征表现为极正偏和极负偏并存.粒度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分异规律,由湾内至湾外粒径表现出粗-细-粗的变化特征.粒度变化是对该区域物质输运和地形变化的响应,借助Weibull分布,推断河流携带物质可以被推送至5 m等深线外堆积,5~10 m等深线间沉积物表现为细粒的浅海台地沉积,10 m等深线以外沉积物受河流的影响微弱.矿物学证据也表明,河流输运对湾内沉积物贡献有限,仅限于5 m等深线以内的水下三角洲,湾内沉积物主要来自于辽东湾沿岸冲刷和湾内基岩的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析 底质沉积物 物质输运 复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州牛超数排卵效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芳贤 刘丑生 +4 位作者 王志刚 赵俊金 朱玉林 高文波 陈佳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8-675,共8页
为了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复州牛超数排卵方案,获得更多更优的胚胎,长期保存复州牛的基因,试验从不同批次、哺乳情况、不同来源促卵泡素(FSH)、不同FSH剂量等方面分析了47头复州牛超数排卵效果。结果表明,经超数排卵处理的复州牛头均回收... 为了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复州牛超数排卵方案,获得更多更优的胚胎,长期保存复州牛的基因,试验从不同批次、哺乳情况、不同来源促卵泡素(FSH)、不同FSH剂量等方面分析了47头复州牛超数排卵效果。结果表明,经超数排卵处理的复州牛头均回收卵数7.98枚,其中头均有效胚数4.62枚;供体牛体况好、超数排卵方案细化的第3批次效果最好,头均有效胚数8.25枚,显著高于第1批次(2.00枚)和第2批次(2.79枚)(P<0.05);未哺乳牛头均黄体数、头均回收卵数和头均有效胚数分别为15.38个、7.63枚、5.75枚,极显著高于哺乳牛的10.64个、2.18枚、0.64枚(P<0.01);日本产FSH头均回收卵数、头均有效胚数分别为12.70和7.50枚,动物所产FSH分别为10.62和7.38枚,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动物所产FSH的适宜剂量为每头8.8mg,头均有效胚数7.38枚,有效胚率为69%。通过优化复州牛的超数排卵方案,取得了理想的超数排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州 超数排卵 有效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州牛成年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占红 何永涛 +1 位作者 郭维春 马俊驰 《中国牛业科学》 2006年第6期28-30,共3页
以辽宁省两个复州牛保种场104头母牛2004年体尺数据为基础材料,对复州牛体重与年龄、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同时建立了估测复州牛成年母牛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复州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年龄之... 以辽宁省两个复州牛保种场104头母牛2004年体尺数据为基础材料,对复州牛体重与年龄、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同时建立了估测复州牛成年母牛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复州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年龄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8、0.644、0.678、—0.167、0.406,经检验,除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不显著外(P>0.05),其它四个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两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923和0.922,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州 体重 相关系数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州牛改良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春华 李东 +5 位作者 徐仙洲 王思聪 周磊 张永恒 陈幼春 王雅春 《中国牛业科学》 2008年第6期53-55,73,共4页
本研究调查了大连安波、庄河和四平镇的复州牛改良情况,通过测量体尺、评价体况,并利用肉用指数(Beef Perfomance Index,BPI)研究了牛群的经济类型。结果显示,489头改良成年母牛平均BPI为3.40~3.61,主要经济类型为肉役兼用型... 本研究调查了大连安波、庄河和四平镇的复州牛改良情况,通过测量体尺、评价体况,并利用肉用指数(Beef Perfomance Index,BPI)研究了牛群的经济类型。结果显示,489头改良成年母牛平均BPI为3.40~3.61,主要经济类型为肉役兼用型;23头复州成年母牛平均BPI为3.28,属役用型。改良牛群在体重、体尺生产性能指标等方面都比复州牛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州 BPI 杂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复州牛调查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林 祁茂彬 +4 位作者 李波 刘怀野 陈佳涛 施贵卜 艾新强 《辽宁畜牧兽医》 2004年第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辽宁 复州 地方品种 黄牛 保种工作 基因库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州牛保种、选育与利用综合模式探讨
8
作者 许尚忠 张志武 +2 位作者 王雅春 蔡明治 赵云纯 《中国牛业科学》 1994年第S1期15-17,共3页
本文从复州牛与我国其它牛种遗传距离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复州牛保种的特殊意义,并综合分析了复州牛的经济特征和所处生态条件下面临的种群竞争。最后给出了复州牛保种、选育和利用的综合模式。该模式既利于选育新型复州牛,培育新型肉... 本文从复州牛与我国其它牛种遗传距离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复州牛保种的特殊意义,并综合分析了复州牛的经济特征和所处生态条件下面临的种群竞争。最后给出了复州牛保种、选育和利用的综合模式。该模式既利于选育新型复州牛,培育新型肉牛,又利于在必要情况下恢复原有复州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州 保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州湾表层沉积硅藻的组合特征
9
作者 黎伟麒 方晶 +4 位作者 潘隆 王福 马宏伟 胡克 王中良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通过对复州湾内湾附近8个不同深度的海底表层沉积物做硅藻分析、种群优势度进行计算,查明复州湾表层沉积硅藻的优势种主要包括Paralia sulcata、Coscinodiscus radiatus、C.excentrcus和Rhaphoneis surirella等9种.且优势度最高的3种硅... 通过对复州湾内湾附近8个不同深度的海底表层沉积物做硅藻分析、种群优势度进行计算,查明复州湾表层沉积硅藻的优势种主要包括Paralia sulcata、Coscinodiscus radiatus、C.excentrcus和Rhaphoneis surirella等9种.且优势度最高的3种硅藻P.sulcata、C.radiatus和C.excentrcus均为内湾指标种,与样品采集点的地貌位置相吻合.根据硅藻咸水种、半咸水种、淡水种占比的水平分布特征,对不同样品的硅藻组合、所处地貌位置与样品粒度的关系以及硅藻鉴定结果的聚类分析等进行了探讨.初步判明复州湾表层硅藻的组合主要受到夏季辽东湾向西南方向流动的沿岸流以及复州河与红沿河的河流的影响,另外不同的地貌部位和距离河口的远近也对硅藻组合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硅藻分析 内湾 河口 沿岸流 复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鹤在辽宁复州湾滩涂越冬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跃文 徐克 《野生动物》 1999年第4期6-7,共2页
灰鹤在辽宁,过去一直被认定为旅鸟。但据4年的观察,灰鹤可以在辽宁渤海复州湾的滩涂越冬,越冬期约5个月左右,集群,数量每年不等,以玉米粒、草根、草茎等为食。
关键词 灰鹤 辽宁 复州 越冬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半岛复州湾剖面寒武系馒头组核形石沉积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仁月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58,I0003,I0004,共15页
辽东半岛南部复州湾剖面寒武系第二统馒头组为三级强迫型海退体系域,顶部厚层块状灰岩集中发育厘米级别的核形石。基于野外观察和镜下观察资料,分析研究区核形石沉积特征。结果表明:复州湾馒头组核形石发育于暗色凝块、微凝块和亮晶基质... 辽东半岛南部复州湾剖面寒武系第二统馒头组为三级强迫型海退体系域,顶部厚层块状灰岩集中发育厘米级别的核形石。基于野外观察和镜下观察资料,分析研究区核形石沉积特征。结果表明:复州湾馒头组核形石发育于暗色凝块、微凝块和亮晶基质,非均一的纹层状致密泥晶和微亮晶是核形石的基本构成;核形石中发育多样化的钙化蓝细菌,如丝状蓝细菌、胞网菌状组构,较高级的可类比于现代胶须菌的岩枝菌、尖管菌和基座菌,以及之前未见的奥顿菌和伽伍得菌等,核形石形成于较典型的光合作用生物膜复杂的钙化作用。该结果为研究蓝细菌微生物席钙化作用提供岩石记录和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形石 钙化蓝细菌 微生物席 馒头组 寒武系 复州湾剖面 辽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复州湾中石炭世地层兼论华北地台中石炭统的划分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曾荫 尚冠雄 +2 位作者 张洪江 路素明 尚晶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华北地台中石炭统本溪组一般仅代表中石炭世晚期沉积。从已知的几十个海陆交互相本溪组剖面来看,其中(虫筳)类生物群为Fusulina-Fusulinella带;牙形石生物群为Idtognathodus magnificus-Ⅰ.claviformis-Neognathodus ruondyi带,在整... 华北地台中石炭统本溪组一般仅代表中石炭世晚期沉积。从已知的几十个海陆交互相本溪组剖面来看,其中(虫筳)类生物群为Fusulina-Fusulinella带;牙形石生物群为Idtognathodus magnificus-Ⅰ.claviformis-Neognathodus ruondyi带,在整个华北地台均可依此进行对比。但在辽东半岛南缘的复州湾一带,中石炭世沉积特征却恰好与本溪剖面相反,下部层段以灰岩为主,上部层段以碎屑岩为主。下部含6层灰岩,(虫筳)类以Profusulinella的丰富种群为特征,可建立Profusulinella带,并可进而划分为3个亚带。牙形石则为Idiognathoides sinuatus-Ⅰ.corrugatus-Declinognathodus lateralis带。复州湾含灰岩为主的下部层段和本溪含碎屑岩为主的下部层段对比,依前者之生物组合建立本溪组下部复州湾段(c<sub>2</sub><sup>1</sup>),代表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早期沉积;复州湾以碎屑岩为主的上部层段和本溪含5层灰岩的上部层段对比,依后者之生物组合限定为本溪组上部牛毛岭段(c<sub>2</sub><sup>2</sup>),代表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晚期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台 中石炭统 复州 (虫筳)类生物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州牛血液生理生化常值的测定
13
作者 廖静华 胡健民 +5 位作者 林纪娴 孙长勉 胡兰 郑亚文 汉丽梅 李晓光 《中国牛业科学》 1994年第S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复州 役用性能 秦川牛 延边牛 肉用性能 泌乳性能 育成牛 成年牛 黑白花 种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州牛和利复杂交一代牛肉质特性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阎治富 高春风 +2 位作者 蔡明智 李晓光 焦永文 《中国牛业科学》 1994年第S1期54-60,共7页
关键词 复州 肉质特性 杂交一代 牛肉品质 产肉量 优质肉 剪切力值 育肥期 净肉率 肉牛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麦红牛与复州牛杂交效果研究初报——丹复F_1阉牛生长发育和肥育性能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阎智富 洪振芝 焦永文 《中国牛业科学》 1990年第2期28-32,54,共6页
复州牛是我国地方良种牛。具有体躯高大结实、结构匀称、四肢粗壮、役用性能高、耐粗饲、适应性强、性情温顺等优良特点。为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我们自1985年起,在复州牛非保种区开展了丹麦红牛与复州牛杂交试验。其目的,一是加... 复州牛是我国地方良种牛。具有体躯高大结实、结构匀称、四肢粗壮、役用性能高、耐粗饲、适应性强、性情温顺等优良特点。为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我们自1985年起,在复州牛非保种区开展了丹麦红牛与复州牛杂交试验。其目的,一是加快生长发育速度,改善复州牛后躯欠丰满,提高复州牛产肉性能和产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州 F1 肥育性能 杂交效果 阉牛 丹麦红牛 生长发育速度 役用性能 产肉性能 良种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州牛选育保种杂交改良工作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明琦 高春风 +3 位作者 马广照 高文波 袁淑先 赵峰 《中国牛业科学》 1995年第S1期35-39,共5页
复州牛选育保种杂交改良工作报告宋明琦,高春风,马广照,高文波(辽宁省瓦房店市畜牧技术推广站116300)复州牛是我国一个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它产于瓦房店市,在大连市的金州区、普兰店市也有分布.早在200年前.生活在复... 复州牛选育保种杂交改良工作报告宋明琦,高春风,马广照,高文波(辽宁省瓦房店市畜牧技术推广站116300)复州牛是我国一个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它产于瓦房店市,在大连市的金州区、普兰店市也有分布.早在200年前.生活在复州河和岚崮河流域的广大农民。为了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州 杂交改良 瓦房店市 选育工作 种公牛 育种组织 育种经验 育种工作 母牛 群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复州牛种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春风 宋明琦 张连博 《中国牛业科学》 1994年第S1期24-34,47,共12页
关键词 复州 种质特性 种公牛 泌乳性能 南阳牛 晋南牛 发情持续时间 舍饲肥育 肥育性能 冻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复州河流域玉米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及合理施肥调控
18
作者 刘智强 王志军 徐铭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0-73,共4页
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不同施氮处理,研究了大连复州河流域棕壤土大田玉米土壤硝态氮的动态运移,并讨论了玉米氮肥经济环保施用方法。结果表明,除缓控释肥处理外,各处理各土层NO3--N在植株不同生育期向土层上、下2个方... 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不同施氮处理,研究了大连复州河流域棕壤土大田玉米土壤硝态氮的动态运移,并讨论了玉米氮肥经济环保施用方法。结果表明,除缓控释肥处理外,各处理各土层NO3--N在植株不同生育期向土层上、下2个方向动态运移,前期上移,后期下移。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足以满足植物需求,但下层养分仍有一定量的积累。与优化施肥处理相比,有机肥+化肥处理使养分缓慢释放,减缓了土壤NO3--N向下迁移的速度,减少了养分的损失,使养分供应与吸收达到动态平衡;缓控释肥处理使养分持续有效地供应,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氮肥的向下迁移,减少淋溶、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使玉米产量提高。因此,建议使用氮肥缓释剂对作物进行减氮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复州 棕壤土 土壤硝态氮 合理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州牛选育工作报告
19
作者 李延义 宋明琦 《中国牛业科学》 1994年第S1期6-11,共6页
关键词 复州 选育工作 种公牛 利木赞牛 杂交牛 冷冻精液 良种牛 管围 牛群 后裔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州牛发情规律的研究
20
作者 高春风 《中国牛业科学》 1994年第S1期37-38,47,共3页
关键词 复州 发情持续时间 输精 卵泡壁 卵巢体积 爬跨 成熟卵泡 泡型 经产牛 发情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