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冬梅 林丽燕 +2 位作者 陈雪燕 朱伟峰 张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39,45,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褔建省肿瘤医院诊治的6例子宫颈ISM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褔建省肿瘤医院诊治的6例子宫颈ISM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均可见经典的ISMC形态,实性癌巢由胞质内黏液多少不等的复层上皮细胞组成,边界较圆钝,巢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类似子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转移灶与原发灶形态一致或癌巢较不规则。免疫表型:肿瘤细胞p16、CEA、CK7、CK8/18均阳性,ER、PR、PAX8和Syn均阴性,CK5/6、p40阴性或灶性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70%~80%。结论子宫颈ISMC是新近命名的HPV相关的腺癌亚型,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预后较其它HPV相关腺癌差,识别子宫颈癌中ISMC成分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 HPV相关腺 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2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向丽萍 袁静萍 +3 位作者 吴小艳 刘琳 向彩萍 张修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02-1403,共2页
例1,女性,61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入院,盆腔MRI示:子宫颈后壁片状异常信号伴强化。实验室检查:HPV 16型阳性,HPV 53型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例2,女性,42岁,因间断阴道出血半年入院。盆腔MRI示:子宫... 例1,女性,61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入院,盆腔MRI示:子宫颈后壁片状异常信号伴强化。实验室检查:HPV 16型阳性,HPV 53型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例2,女性,42岁,因间断阴道出血半年入院。盆腔MRI示:子宫颈左后壁见混杂结节信号。实验室检查:HPV 18、58型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病理检查眼观:例1,子宫颈外口光滑,未见明显肿物。例2,子宫颈外口糜烂,切开可见大小2 cm×2 cm×1 cm的灰白色肿物,未侵及子宫颈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 复层黏液的上皮内病变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2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利杰 张森 +3 位作者 吴文清 陈晶晶 顾萍 翁海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24-1329,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子宫颈ISMC的临床资料,分别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PAS染色,应用qRT-PC...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子宫颈ISMC的临床资料,分别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PAS染色,应用qRT-PCR法进行HPV检测,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22例子宫颈ISMC患者年龄32~68岁,中位年龄47岁,平均45.9岁。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巢团状或腺管状排列,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柱状,细胞质丰富,部分胞质空亮,胞质内可见多少不等的黏液,周边细胞栅栏状排列,细胞均无角化或细胞间桥形态出现。所有病例均可见腔缘的核分裂象或凋亡小体(22/22),多数病例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17/22)。免疫表型:p16均弥漫强阳性,CK7、CAM5.2、CEA弥漫阳性或部分阳性,CK5/6、p40、p63散在阳性或阴性,PAX-8部分局灶阳性,ER、PR阴性。PAS染色均可见多少不等的细胞内黏液。qRT-PCR结果显示22例患者均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电镜显示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可见胞质内空腔及大小较一致的黏液空泡,核膜清晰。肿瘤细胞间以缝隙连接为主,未见桥粒结构,并且缺乏细胞张力丝。多数患者行广泛全子宫+双侧附件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部分年轻患者及有特殊要求的患者保留双侧附件或双侧卵巢,术后辅助放、化疗或联合放化疗。22例患者中有21例存活,1例死亡(术后6个月)。结论ISMC是与HPV感染有关的、少见的子宫颈腺癌,具有HPV相关型腺癌的形态学特点,易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混淆,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HPV相关型腺 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鳞状细胞癌及原位腺癌共存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羽丽 林雅 +1 位作者 朱倩倩 朱杨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5-256,共2页
患者女性,5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液半年,下腹坠胀半个月入院。妇科检查:阴道畅,见血迹,子宫颈中度糜烂,肥大,腹部触及不规则盆腔肿块。实验室检查:HC2阳性。阴道B超示:子宫左、右侧见囊实性包块,大小分别约99 mm×93 mm×80 mm、5... 患者女性,5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液半年,下腹坠胀半个月入院。妇科检查:阴道畅,见血迹,子宫颈中度糜烂,肥大,腹部触及不规则盆腔肿块。实验室检查:HC2阳性。阴道B超示:子宫左、右侧见囊实性包块,大小分别约99 mm×93 mm×80 mm、59 mm×46 mm×46 mm,边界清,囊性部分可见小囊状结构及分隔,内呈网格状,实性部分为中等回声,血流信号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复层产黏液的癌 复层上皮内病变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