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模型识别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以某矿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程琳琳 陈良 +3 位作者 杨丽铃 孙海元 许涛 刘昙昙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272-276,共5页
为获取某矿区损毁土地预复垦为耕地的适宜性等级,运用模糊模型识别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通过隶属函数计算不同适宜性等级下各参评因子标准值的隶属度和评价单元各因子指标值的隶属度,且以前者为标准库,后者为识别对象,使用贴近度公... 为获取某矿区损毁土地预复垦为耕地的适宜性等级,运用模糊模型识别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通过隶属函数计算不同适宜性等级下各参评因子标准值的隶属度和评价单元各因子指标值的隶属度,且以前者为标准库,后者为识别对象,使用贴近度公式计算识别对象与标准库中不同适宜性等级的贴近度,并依据择近原则确定最终评价结果。结果显示,高度、中度、临界适宜的土地面积分别为1 311. 61、618. 85、6. 10 hm^2,其中中度适宜性等级的土地主要限制因子为沉陷深度和灌溉条件,临界适宜性等级的土地主要限制因子为灌溉条件。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后续复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方法以隶属函数和贴近度公式为定量分析手段,以择近原则为评价结果判定理论依据,可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并为其他矿区和其他类型土地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模糊模型识别 识别对象 标准库 贴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和法及差积法的矿山损毁土地复垦为农用地的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程琳琳 孙海元 +3 位作者 刘昙昙 赵宇昕 李玉虎 付亚洁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5期242-247,共6页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确定因矿产开采损毁的土地复垦后利用方向的基础和前提。以龙驰煤矿作为研究区,结合损毁土地的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指数和法基于Arc GIS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评价结果依宜耕、宜林、宜...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确定因矿产开采损毁的土地复垦后利用方向的基础和前提。以龙驰煤矿作为研究区,结合损毁土地的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指数和法基于Arc GIS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评价结果依宜耕、宜林、宜草3个评价方向划分为高度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勉强适宜区、不适宜区,并利用差积法对勉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进行限制因子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各评价方向的高度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勉强适宜区、不适宜区的得分区间各不相同,宜林评价方向与宜耕、宜草同等适宜等级的各区间相比得分相对较大,宜耕评价方向的得分次之,宜草评价方向的得分最小。(2)同一评价单元,宜林评价方向得分最高,宜草评价方向得分最低。(3)宜林评价方向的勉强适宜区所占面积比例最大,而宜耕、宜草评价方向则是不适宜区所占面积比例最大。(4)宜林评价方向勉强适宜区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是水土污染程度,不适宜区除水土污染程度是主要限制性因子外,地表坡度和灌溉条件在部分评价单元也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宜耕评价方向勉强适宜区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是损毁程度和土地利用现状,不适宜区主要限制因子除损毁程度外还有灌溉条件和地表坡度;宜草评价方向勉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是损毁程度、地表坡度和灌溉条件。综合而言,龙驰煤矿采煤损毁土地最适宜复垦成林地,并可以通过降低水土污染程度提高宜林勉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适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损毁土地 农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指数和法 差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大型弃土场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及模式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迎春 程志远 +6 位作者 李勇 刘伟 郭肖颖 黄静 刘锦雨 余夏薇 施六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179-182,共4页
针对大型弃土场对当地生产、生态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对引江济淮工程大型弃土场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复垦为耕地功能的基本要求,开展了引江济淮工程96个弃土场的农耕用地复垦适宜性分级评价,提出了以农耕复垦利用为主,兼... 针对大型弃土场对当地生产、生态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对引江济淮工程大型弃土场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复垦为耕地功能的基本要求,开展了引江济淮工程96个弃土场的农耕用地复垦适宜性分级评价,提出了以农耕复垦利用为主,兼顾复垦为设施农业、经济林、现代牧场、生态旅游及科教文化基地、光伏+土地综合治理、建筑工程材料等利用模式的选择,为弃土场土地复垦利用的可行性和可选择的利用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 大型弃土场 复垦适宜性评价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店制梁场临时用地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志坚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第12期89-90,共2页
根据国务院令第592号《土地复垦条例》第一条,为了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通过... 根据国务院令第592号《土地复垦条例》第一条,为了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通过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方案提供依据,使被损毁的土地尽快恢复使用、遏制项目区水土流失,并尽可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的状态,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努力实现项目区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土资源平衡分析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分类施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彭丽娜 童秋英 +1 位作者 董普侠 余意伟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22期118-122,共5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工矿废弃地复垦则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遥感影像等数据,构建分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限制性因素法和加权综合叠加法进行复垦...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工矿废弃地复垦则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遥感影像等数据,构建分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限制性因素法和加权综合叠加法进行复垦适宜性评价来分析武汉市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工矿废弃地复垦的适宜方向差异较大,且不同类型的评价等级越高越适宜,等级越低修复难度越大。分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适宜性评价模型,可为确定市域国土空间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测算提供科学方法,进而为类似区域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分类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矿废弃地 生态修复 复垦适宜性评价 分类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