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董长斌 李龙坤 刘永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102,共9页
为解决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动力学模型不完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难以获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动力学建模方法,并聚焦于时变参数激励下系统的动态响应机制,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精确分析系统非线... 为解决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动力学模型不完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难以获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动力学建模方法,并聚焦于时变参数激励下系统的动态响应机制,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精确分析系统非线性振动,对非圆齿轮齿侧间隙函数进行了拟合,在综合考虑齿面摩擦、时变啮合刚度、黏弹性阻尼、静态传递误差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相对位移坐标消除非线性方程的变量耦合。在此基础上,建立非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四阶变步长Runge-Kutta数值方法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进行求解。获取了分岔图、时域图、相轨迹以及Poincaré映射,得到阻尼、齿面摩擦、时变啮合刚度等控制参数激励下系统的动态响应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各激励参数取值不同,系统呈现出混沌和周期运动相互过渡状态;合理选取激励参数,可减小系统在混沌与周期运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快速进入稳定运动状态。研究成果可为抑制非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系统非线性振动、预测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 非线性特性 激励参数 分岔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钵苗移栽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参数分析与反求 被引量:44
2
作者 陈建能 黄前泽 +3 位作者 王英 孙良 赵雄 武传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6,共9页
为了更好地满足旱地钵苗移栽农艺要求,本文提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选取栽植机构栽植嘴运动轨迹上的若干点作为型值点,利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来控制和表达整条轨迹,并建立以轨迹为目标的该机构参数反求模型,推导栽植嘴的(角)... 为了更好地满足旱地钵苗移栽农艺要求,本文提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选取栽植机构栽植嘴运动轨迹上的若干点作为型值点,利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来控制和表达整条轨迹,并建立以轨迹为目标的该机构参数反求模型,推导栽植嘴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方程。基于MATLABGUI开发平台,编写了该栽植机构的参数反求设计软件,利用该软件分析了若干型值点对该机构栽植嘴轨迹姿态及穴口形状等性能的影响。在型值点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以栽植机构栽植嘴理想轨迹姿态及穴口形状等要求为目标,通过软件的人机对话功能调整型值点,优选机构参数,提高立苗率和降低伤苗率。与七杆式栽植机构、多杆式栽植机构和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相比,本栽植机构具有较优的作业性能和运动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机构 运动学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 参数反求 钵苗移栽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在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3
作者 俞高红 张玮炜 +1 位作者 孙良 赵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5,共6页
针对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要求,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应用于水稻插秧机后插式分插机构的设计中,研制出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分析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的运动学特性,建立运动学模型,并自主开发了分... 针对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要求,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应用于水稻插秧机后插式分插机构的设计中,研制出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分析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的运动学特性,建立运动学模型,并自主开发了分插机构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人机交互优化方式对该分插机构进行参数优化,完成了该分插机构的二维和三维设计,并进行了虚拟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插机构可以形成"海豚形"插秧静轨迹,满足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机 优化 设计 旋转式分插机构 行星轮系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样条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8
4
作者 左彦军 曹鹏 +4 位作者 赵匀 于晓旭 吕程 张智超 张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17,共8页
钵苗移栽可以提高产量,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水稻钵苗移栽机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该文作者发明了基于三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钵苗移栽机构。选取非圆齿轮节曲线上的13个型值点来控制和表达非圆齿... 钵苗移栽可以提高产量,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水稻钵苗移栽机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该文作者发明了基于三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钵苗移栽机构。选取非圆齿轮节曲线上的13个型值点来控制和表达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形状,通过该移栽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在确定优化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夹秧片姿态和尖点轨迹的目标函数,将目标函数转化为优化数学模型。利用MATLAB GU平台,开发出该移栽机构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人机对话调整型值点,优化夹秧片姿态和尖点轨迹,从而获得了一组满足水稻钵苗移栽要求的结构参数。建立三维模型,并利用Admas进行虚拟样机仿真,验证了该移栽机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机构 移栽 水稻钵苗 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B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的反求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建能 王英 +2 位作者 任根勇 赵雄 雷昌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405-2409,共5页
为了分析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并获得一组较优的参数,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模型,基于Visual Basic 6.0平台编写了该机构的辅助分析与运动仿真软件,分析了几个重要参数对机构中非圆齿轮节曲线的影响,得到了一组较优... 为了分析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并获得一组较优的参数,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模型,基于Visual Basic 6.0平台编写了该机构的辅助分析与运动仿真软件,分析了几个重要参数对机构中非圆齿轮节曲线的影响,得到了一组较优的机构参数。对该组参数下的引纬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在相同筘幅和织机主轴转速条件下,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和TT96剑杆织机引纬机构的运动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具有较小的最大速度值和最大加速度值,能够满足引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纬机构 非圆齿轮 行星轮系 反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的动平衡分析
6
作者 张娜 坎杂 +1 位作者 王丽红 李成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30,共6页
为了提高果秧分离振动发生器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针对非圆齿轮啮合传动因质心变化而造成的轴上受力不平衡及振动较大等问题,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结构进行了动平衡分析。简化项目组前期提出的3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模型,得到非圆... 为了提高果秧分离振动发生器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针对非圆齿轮啮合传动因质心变化而造成的轴上受力不平衡及振动较大等问题,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结构进行了动平衡分析。简化项目组前期提出的3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模型,得到非圆轮系偏心质量的大小和分布,并通过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静力学分析,确定了其平衡面间距,利用质径积的分解求得了非圆行星轮系的平衡质量。利用3组非圆行星轮系虚拟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获取平衡前后轴承座支反力变化曲线并对其最大幅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平衡后轴承座的受力明显减小,说明了3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受力更均衡,证明了动平衡分析的正确性。该研究可为3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装置进一步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收获机 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运动仿真 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混合多位姿综合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磊 方子辰 +3 位作者 王振涛 孙良 俞高红 崔荣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1-2220,共10页
为使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能够实现精准取放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方法。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视为平面2R开链机构与非圆齿轮传动机构的组合,以理想运动轨迹上关键位姿(精确与近似)数据为约束,基于杆长不变条件建立平面2R开链... 为使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能够实现精准取放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方法。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视为平面2R开链机构与非圆齿轮传动机构的组合,以理想运动轨迹上关键位姿(精确与近似)数据为约束,基于杆长不变条件建立平面2R开链机构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模型,并利用同伦算法求解获得最优结构参数;给出了非圆齿轮传动比计算与分配方法,实现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的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将此运动综合方法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取苗机构的设计可满足蔬菜穴盘苗精准取放移栽要求,通过虚拟仿真分析、物理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混合多位姿 运动综合 取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辛亮 王明成 +3 位作者 张浩 孙国玉 王航 庄智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0,共8页
为实现机械化一体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要求,提出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用一套机构实现取苗、送苗、破膜挖穴和栽植4个工序协同配合作业,满足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所需的轨迹与姿态要求。对移栽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 为实现机械化一体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要求,提出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用一套机构实现取苗、送苗、破膜挖穴和栽植4个工序协同配合作业,满足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所需的轨迹与姿态要求。对移栽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型,结合优化目标,基于Matlab GUI平台开发了数字可视化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获得1组满足移栽要求的机构参数。根据优化参数对机构开展结构设计与三维建模,通过ADAMS软件完成了虚拟样机仿真验证。研制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物理样机与多功能试验测试台架,开展了移栽机构在空转和带苗状态下运动学特性和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轨迹、虚拟样机仿真轨迹和物理样机台架试验轨迹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保持一致,验证了移栽机构设计的一致性与正确性,性能试验结果:取苗成功率为94%,移栽成功率为92.36%,栽植株距变异系数为2.67%,满足移栽作业要求,验证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钵苗膜上移栽 齿轮-连杆组合机构 非圆行星轮系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辛亮 孙铭翼 +3 位作者 李泽泽 朱轩卫 冯宇琛 李嘉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69,265,共10页
针对目前旱地蔬菜钵苗移栽机大多适用于大株距(大于260 mm)移栽且投接苗与栽植位置作业高度差大、移栽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根据中小株距蔬菜钵苗移栽农艺指导与机构设计要求,解析双行星... 针对目前旱地蔬菜钵苗移栽机大多适用于大株距(大于260 mm)移栽且投接苗与栽植位置作业高度差大、移栽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根据中小株距蔬菜钵苗移栽农艺指导与机构设计要求,解析双行星架差速行星轮系栽植机构工作原理并建立其运动学理论模型;结合所提出优化目标构建目标函数,开发了基于Matlab GUI的栽植机构计算机辅助分析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获得1组较优的机构设计参数组合。通过三维建模与装配以及ADAMS软件虚拟仿真,初步验证了机构正确性与合理性。开展栽植机构物理样机试制与试验台架系统开发研究,通过空转试验测试,验证了栽植机构实际作业轨迹、姿态与虚拟仿真及理论设计的一致性;开展栽植机构接苗与栽植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植机构在接苗与栽植各项试验指标均较为优秀,能够满足栽植机构预期设计要求与旱地移栽机械标准,验证了该机构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钵苗移栽 栽植机构 行星架差速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自由非圆齿轮行星系钵苗移栽机取苗机构 被引量:21
10
作者 赵雄 陈建能 +1 位作者 杨茂祥 赵匀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3-127,共5页
为满足旱田钵苗移栽取苗机构理想鹰嘴形工作轨迹要求,提出了连续传动的二阶自由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以实现取苗爪周期性二次不等幅摆动规律。利用曲线拟合方法构建自由传动比函数,建立机构不等速传动的数学模型,编写机构分析软件... 为满足旱田钵苗移栽取苗机构理想鹰嘴形工作轨迹要求,提出了连续传动的二阶自由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以实现取苗爪周期性二次不等幅摆动规律。利用曲线拟合方法构建自由传动比函数,建立机构不等速传动的数学模型,编写机构分析软件,确定传动比函数和机构参数,研制取苗机构并进行了高速录像试验。结果表明,该型取苗机构的工作轨迹和理论计算吻合,能够实现取苗深度35 mm,取苗爪在钵体中穴口小于5 mm,取苗爪入钵和出钵段姿态满足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苗移栽机 取苗机构 非圆齿轮 行星轮系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装置动力学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英 夏旭东 +2 位作者 何小晶 赵雄 陈建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6,共9页
为获得偏心-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装置最优的机构参数,在建立其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以一个作业循环中支座垂直方向所受作用力的峰值力和波动最小为目标建立其动力学优化模型。为验证所建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可靠性,以该装置满足理... 为获得偏心-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装置最优的机构参数,在建立其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以一个作业循环中支座垂直方向所受作用力的峰值力和波动最小为目标建立其动力学优化模型。为验证所建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可靠性,以该装置满足理想栽植要求的非劣解集为约束条件,运用所建立的动力学优化模型优化得到该装置最优的机构参数,进而基于最优机构参数搭建试验台进行动力学特性测试,测得了该栽植装置在工作转速为40 r/min时一个工作循环中支座垂直方向受力与行星架转角的关系,通过试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其动力学分析模型是可靠的,可为其动力学优化提供可靠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苗移栽机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 栽植装置 动力学分析 优化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机用非圆行星轮系换向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永平 陈向宇 +1 位作者 孙旋 谢瑞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63,共4页
针对现有抽油机换向装置存在的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换向装置。该装置采用W-W型行星轮系,应用非圆齿轮传动,在输入端角速度恒定的情况下实现输出端的正反转运动,从而完成抽油机的自动换向。齿轮传动具有传... 针对现有抽油机换向装置存在的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换向装置。该装置采用W-W型行星轮系,应用非圆齿轮传动,在输入端角速度恒定的情况下实现输出端的正反转运动,从而完成抽油机的自动换向。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可有效解决抽油机换向时存在的问题。通过换向装置设计实例,进行理论分析及ADAMS仿真,分别得到输出摆角及角速度变化曲线图,通过对比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该设计可实现抽油机的平稳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 换向装置 非圆齿轮 行星轮系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番茄果秧分离的多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丽红 张娜 +2 位作者 坎杂 李成松 朱兴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39,共6页
针对现有用于番茄果秧分离的双偏心块振动发生器运动参数易受载荷影响、分离滚筒易堵塞以及前期研究的单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传动部件载荷不均衡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三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对双偏心块式振动发生器驱动下分离... 针对现有用于番茄果秧分离的双偏心块振动发生器运动参数易受载荷影响、分离滚筒易堵塞以及前期研究的单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传动部件载荷不均衡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三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对双偏心块式振动发生器驱动下分离滚筒的运动进行了分析,获取了分离滚筒拟合角位移、角速度曲线,并将其作为三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的输出目标曲线。通过建立非圆齿轮传动比方程以及节曲线方程,确定了三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非圆齿轮的基本参数。搭建了分离滚筒运动测试试验台,利用高速摄像系统在振动发生器输入转速为111 r/min,高速摄像系统帧率为800帧/s的参数条件下获得实测角位移、角速度,通过MATLAB软件获取了分离滚筒在三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驱动下的角位移和角速度拟合曲线,并分别与对应的仿真曲线和目标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角位移和角速度曲线与仿真及目标曲线基本吻合。验证了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设计的合理性。通过ADAMS获取了三组和单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的齿面接触力,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单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的齿面接触力变化范围为0~200 000 N,三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齿面接触力为0~125 N,验证了三组相对于单组非圆行星轮系振动发生器更加均衡的特性。该研究为多组非圆行星轮系番茄果秧分离振动发生器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分离 齿轮 收获机 非圆齿轮 行星轮系 齿轮节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行星轮系的等距条件探讨
14
作者 刘志峰 杨文通 +2 位作者 唐永革 吴喜文 王蕾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4年第3期93-94,共2页
把外啮合非圆齿轮传动的瞬心线封闭条件推广应用到内啮合非圆齿轮传动的瞬心线封闭条件,并进而研究了非圆行星轮系的同心条件。与现有的非圆行星传动相比,这里的非圆行星轮系的非圆行星齿轮同时满足同心条件和等距条件,故可同时与内外... 把外啮合非圆齿轮传动的瞬心线封闭条件推广应用到内啮合非圆齿轮传动的瞬心线封闭条件,并进而研究了非圆行星轮系的同心条件。与现有的非圆行星传动相比,这里的非圆行星轮系的非圆行星齿轮同时满足同心条件和等距条件,故可同时与内外非圆中心轮啮合,而不须采用双连非圆齿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非圆齿轮 非圆行星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行星齿轮液压马达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史诺 刘琼 +1 位作者 李琦 李宽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4-240,共7页
依据非圆齿轮的制造过程提出了一种利用包络图形绘制以及图像平滑技术实现液压马达三维参数化建模的方法。以4-6型液压马达为例,在UG NX软件平台中生成了太阳轮、内齿圈三维模型。将太阳轮、内齿圈、行星轮装配后形成非圆齿轮行星轮系,... 依据非圆齿轮的制造过程提出了一种利用包络图形绘制以及图像平滑技术实现液压马达三维参数化建模的方法。以4-6型液压马达为例,在UG NX软件平台中生成了太阳轮、内齿圈三维模型。将太阳轮、内齿圈、行星轮装配后形成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在动态仿真过程中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运行平稳,轮齿之间无干涉,太阳轮、内齿圈与行星轮之间的密闭腔容积周期变化,与液压马达实际工况相符。结果表明,基于虚拟制造过程的设计方法得到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的精确模型是可行的,可快速实现系列化、变异化设计,为液压马达的设计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 行星轮系 液压马达 齿廓 参数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株距行星轮系蔬菜钵苗栽植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0
16
作者 俞高红 廖振飘 +2 位作者 徐乐辉 赵朋 武传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8-44,共7页
设计了一种能适应大株距栽植的行星轮系蔬菜钵苗栽植机构,通过该机构栽植嘴能将蔬菜钵苗植入土中。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非圆齿轮传动比函数,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推导了栽植嘴尖点的(角)位移、(角)速度方程。基于Visual Basic开发了计... 设计了一种能适应大株距栽植的行星轮系蔬菜钵苗栽植机构,通过该机构栽植嘴能将蔬菜钵苗植入土中。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非圆齿轮传动比函数,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推导了栽植嘴尖点的(角)位移、(角)速度方程。基于Visual Basic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分析了非圆齿轮中心距a、角位移系数k1和k2、行星架初始安装角φ0、栽植嘴初始安装角α0、中间齿轮初始安装角γ0以及栽植嘴顶端到行星轮中心的距离S等重要参数对栽植轨迹的影响,通过人机交互方式优化出一组能够满足蔬菜钵苗栽植工作要求的机构参数(a=53 mm、k1=0.23、k2=0.03、φ0=-58°、α0=-144°、γ0=144°、S=175 mm)。根据优化所得参数建立栽植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同时制作了栽植机构的样机进行田间植苗试验。试验了栽植嘴在不同时刻开启和闭合对西兰花钵苗栽植时直立度和成功率的影响,得出栽植嘴在其运动轨迹最低点上方10 mm处张开为最佳开启位置,钵苗直立度优良率达85%,栽植效率可达100株/(min·行),栽植株距达到450 mm,证明该机构适用于蔬菜钵苗的大株距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钵苗 栽植机构 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大株距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凯 陶冶 +1 位作者 高宽 林惠洲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9-614,共6页
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应用于插秧机分插机构中,研制出混合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建立偏心齿轮与非圆齿轮的节曲线数学模型,获取齿轮节曲线方程,并结合KISSSOFT和MATLAB软件对非圆齿轮进行设计。建立分插机构运动数学模型,利用MATLA... 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应用于插秧机分插机构中,研制出混合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建立偏心齿轮与非圆齿轮的节曲线数学模型,获取齿轮节曲线方程,并结合KISSSOFT和MATLAB软件对非圆齿轮进行设计。建立分插机构运动数学模型,利用MATLAB开发优化辅助软件,对分插机构的参数进行优化。完成了分插机构的三维CAD设计,并在ADAMS中对分插机构进行了运动学虚拟仿真,获取了秧针尖点的静态轨迹和动态轨迹,将其与理论分析得到的轨迹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混合齿轮行星系应用于插秧机分插机构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插机构 非圆齿轮 行星轮系 设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 Works宽窄行分插机构行星轮系的建模仿真
18
作者 孟贺 吴晓东 《南方农机》 2018年第5期50-50,62,共2页
本论文以宽窄行分插机构行星轮系为研究对象,以Solid Works软件为平台,建立了分插机构行星轮系三维模型,讲解非圆齿轮的设计。应用该技术在产品设计和改造的运用,可以提高设计速度、缩短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宽窄行分插机构 行星轮系 虚拟技术 非圆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往复摆动机构反求设计及运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诺 刘琼 +1 位作者 杨晓龙 李笃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8,23,共5页
为了实现往复摆动运动,利用非圆齿轮构建W-W型行星轮系。首先,根据速度矢量图分析得出两对齿轮副啮合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是产生往复摆动的原因,提出将一对非圆齿轮副特殊化为圆柱齿轮副来简化机构设计的方法;其次,根据预先设定的输出... 为了实现往复摆动运动,利用非圆齿轮构建W-W型行星轮系。首先,根据速度矢量图分析得出两对齿轮副啮合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是产生往复摆动的原因,提出将一对非圆齿轮副特殊化为圆柱齿轮副来简化机构设计的方法;其次,根据预先设定的输出摆角运动规律反求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在此基础上模拟范成加工过程进行齿轮构型,得到非圆齿轮的三维模型;最后,将非圆齿轮、圆柱齿轮、机架装配后进行运动学仿真,将仿真得到的输出响应与理论值进行对比。仿真测试输出的角位移、角速度响应与理论分析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表明使用这种反求设计方法构建往复摆动机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 行星轮系 往复摆动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七位姿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20
作者 黄宽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期7-16,42,共11页
【目的】满足Z字形宽窄行的特殊农艺要求,探索水稻机械化移栽方法,提高秧苗的光照率、增加秧田的通风率,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精确七位姿双行星架轮系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方法,通过建立精确七位姿的平面3... 【目的】满足Z字形宽窄行的特殊农艺要求,探索水稻机械化移栽方法,提高秧苗的光照率、增加秧田的通风率,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精确七位姿双行星架轮系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方法,通过建立精确七位姿的平面3R机构运动综合模型求解复演运动轨迹,利用插点优化法对非圆齿轮节曲线度进行优化,采用多因素控制法分析空间交错角对其空间轨迹姿态的影响。根据优化得到的参数,开展结构设计、模拟仿真和样机试验。【结果】(1)虚拟样机的移栽轨迹呈现出“8”字形的空间轨迹,并且夹苗角度与植苗角度均符合要求。(2)加工出物理样机开展轨迹姿态验证试验,实验证明机构实际运动轨迹姿态与仿真、理论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综合上述结果,可以确定仿真出来的空间轨迹与理论形成的空间轨迹的形状与姿态相吻合,机构实际的运动轨迹姿态与仿真、理论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方案与模型结构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字形宽窄行 行星轮系 水稻钵苗 非圆齿轮 空间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