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稠油的类乳化复合降粘作用机理
被引量:25
- 1
-
-
作者
周风山
吴瑾光
-
机构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1-315,共5页
-
文摘
讨论了油水乳状液的粘度与水外相体积分数之间关系的 3种理论公式 (Einstein ,Hatschek ,Richardson公式 )和真实乳状液的各种复杂类型 ,包括极少量水与油形成的核心 环状流。提出在稠油中加入少量的水、油溶性降粘剂、乳化剂 ,使稠油形成油相不易聚结的水外相类乳状液 ,以大大降低稠油粘度的方法并讨论了涉及的机理。将5 0℃、6 3.5s- 1 下粘度 >17.8Pa·s的胜利乐安稠油与加有 0 .1%特制乳化剂、0 .0 5 %油溶性共聚物降粘剂MSA的水在 5 0℃混合 ,油水体积比分别为 8.5∶1.5和 8.0∶2 .0 ,药剂加量以药剂与稠油的质量比表示 ,形成的类乳状液的粘度分别为 6 73.2和 2 4 1.5mPa·s (5 0℃ ,113.5s- 1 ) ,降粘率分别为 96 .6 %和 98.8%。在油水体积比 8.5∶1.5 ,MSA加量 0 .0 5 % ,乳化剂加量 0 .1% ,温度 5 0~ 80℃的条件下 ,用煤油代替水 ,在 <80℃时稠油降粘率均较小 ,且温度越低 ,降粘率差别越大。考察了MSA加量 (0 .0 1%~ 0 .1% )、乳化剂加量 (0 .0 5 %~ 0 .1% )、油水体积比 (8.5∶1.5~ 7.0∶3.0 )、乳化温度 (5 0~ 70℃ )的影响。本方法可用于稠油的井筒降粘开采。图 2表 4参 13。
-
关键词
稠油
类乳化复合降粘
作用机理
化学降粘
油溶性降粘剂
乳化剂
类乳状液
形成
井筒降粘
采油
-
Keywords
viscous crude oil
chemical viscosity reduction
oil 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emulsifier
pseudoemulsion formation
viscosity reduction in borehole
-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冷家堡油田冷37块超稠油热采工艺技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凤岩
赵传家
李洁
-
机构
辽河石油勘探局钻采工艺研究院
-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1-34,共4页
-
文摘
针对辽河油区冷家堡油田深层超稠油特点,提出应用注化学添加剂辅助蒸汽吞吐热力采油方案,优化设计注汽、采油工艺,形成配套稠油开采技术,并在冷37-40-18井进行矿场试验,成功地把超稠油采到地面,日产油20~40t,为开采超稠油提供了技术和经验。
-
关键词
超稠油
蒸汽吞吐
井筒降粘
复合降粘
-
Keywords
extra-heavy oil,steam stimulation,viscosity reduction in wellbore,compound viscosity reduction,block Leng 37
-
分类号
TE357.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