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沛成 曾志平 +3 位作者 李平 胡广辉 叶梦旋 田春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9-1038,共10页
复合轨枕是一种用于减小有砟轨道振动的常用结构。为研究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后的振动传递和衰减特性以及相对于普通混凝土轨枕的减振效果,建立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以及铺设普通混凝土轨枕的足尺对照试验模型。通过室内落锤试验机提... 复合轨枕是一种用于减小有砟轨道振动的常用结构。为研究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后的振动传递和衰减特性以及相对于普通混凝土轨枕的减振效果,建立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以及铺设普通混凝土轨枕的足尺对照试验模型。通过室内落锤试验机提供不同强度的冲击荷载,并施加于不同试验模型的钢轨上,模拟列车运行时对结构产生的冲击作用。采集不同工况下,结构不同位置和深度在冲击荷载下的振动加速度数据,并从时域和频域2个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复合轨枕与混凝土轨枕之间的动力性能差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混凝土轨枕,复合轨枕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显著降低道砟的振动峰值,降低道砟所受冲击力,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有利于振动沿竖向衰减,不利于沿纵向衰减。铺设复合轨枕后,道床和地面的振动衰减时长显著延长。铺设复合轨枕能较为显著降低道砟和地面振动,钢轨和轨枕承受了主要的高频振动能量,复合轨枕振动衰减作用较好,但对40~50Hz频段处振动衰减作用较差。铺设复合轨枕时,地面处Z振级插入损失可达3.339dB,铺设复合轨枕在降低道砟和地面的竖向振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轨枕振动强度。研究结果可为有砟轨道地段铺设复合轨枕的设计、施工、养护及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轨道 复合轨枕 落锤冲击 试验研究 减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钢桁梁桥明桥面复合轨枕宏-细观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阁军谊 肖杰灵 +2 位作者 武志刚 徐亚光 王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复合轨枕是明桥面结构提质改造的重要举施,但复合成型工艺及材料特性对轨枕服役性能有直接影响。针对复合轨枕明桥面结构的特性,基于ABAQUS等仿真平台,分别建立复合轨枕的宏、细观有限元模型,从多尺度仿真角度研究列车轮载下复合材料密... 复合轨枕是明桥面结构提质改造的重要举施,但复合成型工艺及材料特性对轨枕服役性能有直接影响。针对复合轨枕明桥面结构的特性,基于ABAQUS等仿真平台,分别建立复合轨枕的宏、细观有限元模型,从多尺度仿真角度研究列车轮载下复合材料密度,纤维束直径、取向和分布等因素对轨枕承载能力及变形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纤维束直径、使纤维束充分分散,能够减少10%~30%的轨枕受力;改变纤维取向对提高轨枕承载力的效果较为显著,优化纤维分布取向能够使轨枕表面受力减小20%~30%;在此基础上提出“45°/0°/45°”的纤维束铺层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能在相同变形量控制水平下获得更高的承载能力,较全断面纵向铺层方案提升30%~50%。研究表明:利用复合轨枕的材料特性,优化生产制造工艺可提高其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梁桥 复合轨枕 多尺度仿真 复合材料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轨枕无砟轨道温度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耿浩 赵健 +1 位作者 沈毓婷 姚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5-40,共6页
为研究温度荷载对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影响,分别建立长枕埋入式和双块式复合轨枕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分析两种轨道结构在整体降温和温度梯度下的离缝长度和轨距变化量,并给出降温限值。结果表明:在整体降温条件下,两种轨道结构均产生离缝,... 为研究温度荷载对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影响,分别建立长枕埋入式和双块式复合轨枕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分析两种轨道结构在整体降温和温度梯度下的离缝长度和轨距变化量,并给出降温限值。结果表明:在整体降温条件下,两种轨道结构均产生离缝,双块式轨道的轨距变化量随降温幅度变化较小,综合考虑离缝和轨距变化限值影响,长枕埋入式、双块式轨道降温幅度分别不应超过7,11℃;温度梯度下,两种轨道结构均不产生离缝,仅正温度梯度下长枕埋入式轨距变化量超过规范值。从复合轨枕轨道结构对温度适用性考虑,建议在较小温差地区如隧道内铺设双块式轨道,并注意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轨枕 无砟轨道 温度荷载 适应性 离缝 轨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纹道钉抗拔力对再生塑性复合轨枕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段海滨 耿浩 李成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48,共5页
再生塑性复合轨枕是一种新型材料轨枕。为研究螺纹道钉上拔力对轨枕的影响,通过轨枕材料轴向拉伸试验数据得到轨枕材料真实应力应变曲线,道钉使用木枕用螺纹道钉。假设轨枕各向同性,应变与速率无关,道钉与轨枕接触良好,建立螺纹道钉与轨... 再生塑性复合轨枕是一种新型材料轨枕。为研究螺纹道钉上拔力对轨枕的影响,通过轨枕材料轴向拉伸试验数据得到轨枕材料真实应力应变曲线,道钉使用木枕用螺纹道钉。假设轨枕各向同性,应变与速率无关,道钉与轨枕接触良好,建立螺纹道钉与轨枕1/4有限元模型。由钢轨在横向作用力下的转动计算出上拔力,对道钉施加上拔力,分析在螺纹道钉抗拔过程中轨枕的位移与应力应变状态。结果表明:上拔力将影响整个轨枕宽度范围,螺栓底部以及螺纹端部与轨枕接触区域应力较大,也最容易产生塑性区域;加大上拔力会在螺纹端部形成塑性区域带最终导致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塑性复合轨枕 螺纹道钉 抗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混凝土轨枕和复合轨枕受弯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井国庆 杜文博 +1 位作者 尤瑞林 杜运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0,共7页
轨枕是轨道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部荷载和下部道砟共同作用下处于受弯状态,常产生裂纹,增加维修费用,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分析Ⅲ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FFU复合... 轨枕是轨道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部荷载和下部道砟共同作用下处于受弯状态,常产生裂纹,增加维修费用,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分析Ⅲ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FFU复合轨枕受弯特征、裂纹发展过程和裂纹开口位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位移和裂纹测试中具有高精确性;混凝土轨枕在加载初期处于弹性阶段,刚度大,随荷载增加,裂纹不断发展,刚度逐渐减小,抵抗变形能力下降,裂纹开口位移增加速率逐渐增大;FFU复合轨枕受弯过程中始终处于弹性状态,裂纹产生原因为层间分离,裂纹开口位移增加速率在裂纹开口完全分离时增加,之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 混凝土轨枕 FFU复合轨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轨枕道床横向阻力试验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井国庆 宋佳宁 +2 位作者 强伟乐 付豪 白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33,共7页
复合轨枕设计应用灵活,适应性强,可适用于不同速度、轴重、轨距的线路;维修工作量小和寿命周期成本低;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但由于复合轨枕自身密度及材质原因,其道床横向阻力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复合轨枕的应用。针对复合轨枕提出... 复合轨枕设计应用灵活,适应性强,可适用于不同速度、轴重、轨距的线路;维修工作量小和寿命周期成本低;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但由于复合轨枕自身密度及材质原因,其道床横向阻力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复合轨枕的应用。针对复合轨枕提出多种结构优化及细部优化方案,通过道床横向阻力试验,对比研究不同道床断面形式下各型复合轨枕与Ⅲ型混凝土轨枕道床横向阻力。结果表明,原型复合轨枕道床横向阻力为Ⅲ型混凝土轨枕的78%~84%,其随道床断面影响规律与Ⅲ型轨枕一致。A1型结构优化、A2型结构优化、B1型细部优化、B2型细部优化可使横向阻力分别提高至Ⅲ型混凝土轨枕的88%~91%、91%~96%、87%~90%、94%~97%。综合考虑生产、维修、成本等因素,本文推荐采用B2型细部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轨道 有砟道床 复合轨枕 横向阻力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轨枕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庞玲 宋佳宁 井国庆 《中国铁路》 2020年第9期117-121,共5页
在有砟轨道结构中,轨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件。如今出现了以玻璃纤维、聚氨酯、废旧塑料、树脂等复合材料为原料制成的新型轨枕。复合轨枕与传统轨枕相比,具有质量轻、设计灵活、安装方便、耐腐蚀性好、环境友好等优势,有巨大发展潜力和... 在有砟轨道结构中,轨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件。如今出现了以玻璃纤维、聚氨酯、废旧塑料、树脂等复合材料为原料制成的新型轨枕。复合轨枕与传统轨枕相比,具有质量轻、设计灵活、安装方便、耐腐蚀性好、环境友好等优势,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然而,由于设计、生产工艺、成本等因素限制,复合轨枕面临许多问题而未被广泛应用。对复合轨枕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性能指标不足、横向阻力低、价格高昂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从材料、结构、设计标准等方面探讨解决方法,进一步促进复合轨枕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促进我国铁路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轨道 复合轨枕 性能 设计优化 绿色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轨枕有砟轨道动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振航 沈毓婷 +3 位作者 魏强 江万红 耿浩 李成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4-240,共7页
为研究复合轨枕有砟轨道动力性能,试验铺设轨道结构实尺模型,采用落轴冲击的方法,测试不同落轴高度冲击下钢轨、轨枕、道床、基础的加速度及钢轨的应变,并推算轨道动刚度和阻尼。研究结果表明:与弹性轨枕有砟轨道对比,复合轨枕钢轨加速... 为研究复合轨枕有砟轨道动力性能,试验铺设轨道结构实尺模型,采用落轴冲击的方法,测试不同落轴高度冲击下钢轨、轨枕、道床、基础的加速度及钢轨的应变,并推算轨道动刚度和阻尼。研究结果表明:与弹性轨枕有砟轨道对比,复合轨枕钢轨加速度较大,衰减快;复合轨枕道床和基础加速度峰值略小,道床衰减较慢;2种轨道结构基础加速度衰减均较慢;在1~10 Hz范围内,复合轨枕振动能量较大,减小了其轨道钢轨和基础的振动,使得2种轨道动力特性差异较大;2种轨道弹性均很好,使得动刚度较小,复合轨枕和弹性轨枕轨道动刚度分别为28~32 kN/mm和38 kN/mm,阻尼分别为170~195 kN?s/m和146~178 kN?s/m。从减振性能角度考虑,复合轨枕有砟轨道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复合轨枕 动刚度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轨枕有砟轨道温度适应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振航 刘增杰 +3 位作者 江万红 耿浩 闫雪 李成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I0001-I0001,606-609,共2页
针对复合轨枕线膨胀系数较大的特点,在步入式高低温室内铺设复合轨枕有砟轨道实尺模型,对轨道施加温度荷载,研究其温度适应性。试验中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轨距、轨枕长度变化量、钢轨和轨枕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轨枕随温度变化热胀... 针对复合轨枕线膨胀系数较大的特点,在步入式高低温室内铺设复合轨枕有砟轨道实尺模型,对轨道施加温度荷载,研究其温度适应性。试验中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轨距、轨枕长度变化量、钢轨和轨枕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轨枕随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现象明显,进而引起轨距变化,环境温度变化10℃,复合轨枕有砟轨道轨距变化约0.78~0.81 mm。建议复合轨枕有砟轨道最好铺设在较恒温地区,如隧道内;若在高速铁路中铺设,复合轨枕年温差最大应不超过50℃,同时要注意控制铺枕温度。本文的研究可为复合轨枕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轨枕 轨距 温度荷载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毓婷 杨永明 +2 位作者 闫雪 耿浩 江万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1,共5页
复合轨枕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轨枕无砟轨道结构,通过开展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疲劳试验研究其疲劳性能。试验建立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实尺模型并对其施加300万次疲劳荷载,观察轨道各部件在疲劳加载前后的伤损情况,测试疲劳加载前后钢轨、复合轨... 复合轨枕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轨枕无砟轨道结构,通过开展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疲劳试验研究其疲劳性能。试验建立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实尺模型并对其施加300万次疲劳荷载,观察轨道各部件在疲劳加载前后的伤损情况,测试疲劳加载前后钢轨、复合轨枕、道床板相对位移变化、轨距变化和道床板受力变化。试验结果发现:无砟轨道及其各部件在疲劳试验中均未出现疲劳损伤;轨道结构部件位移在加载前期略有波动,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道床板受力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具有一定耐久性,为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轨枕 无砟轨道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流方法的再生复合轨枕减振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振航 付娜 +1 位作者 姚力 李成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9-136,共8页
复合轨枕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从轨枕本身增加了轨道结构弹性,为研究复合轨枕的减振机理,本文首先说明复合轨枕变形特点,并测试其相关参数,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基于功率流方法,揭示复合轨枕减振机理,复合轨枕功率流垂向分布特性。研究表明... 复合轨枕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从轨枕本身增加了轨道结构弹性,为研究复合轨枕的减振机理,本文首先说明复合轨枕变形特点,并测试其相关参数,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基于功率流方法,揭示复合轨枕减振机理,复合轨枕功率流垂向分布特性。研究表明:压缩弹性模量是影响复合轨枕减振性能的关键参数,经测试可知其压缩弹性模量平均值为900 MPa,损耗因子为0.093;复合轨枕振动过程中内部消耗的能量大于Ⅲ型混凝土轨枕,减小向下传递的功率流,减小了道床的振动;复合轨枕承轨槽处振动较大,应引起重视;从轨道结构振动能量角度考虑,建议再生复合轨枕弹性模量取值为900~150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流 复合轨枕 振动能量 有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垂向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毓婷 闫雪 耿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5,共5页
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轨道结构,轨枕由复合高分子材料及加劲材料等构成。为研究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结构的垂向动力性能,建立车辆-轨道-桥梁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比双块式轨枕分析车辆、轮轨系统、轨道系统以及桥梁的动力... 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轨道结构,轨枕由复合高分子材料及加劲材料等构成。为研究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结构的垂向动力性能,建立车辆-轨道-桥梁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比双块式轨枕分析车辆、轮轨系统、轨道系统以及桥梁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垂向动力性能满足行车安全性、平稳性以及旅客乘坐舒适性标准要求;车辆、轮轨系统及轨道上部结构动力响应较双块式轨枕略有增大,轨道下部结构及桥梁动力响应较双块式轨枕有所减小。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结构在满足现有规范使用要求的同时具有一定减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轨枕 无砟轨道 桥梁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轨枕道床横向阻力增强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佳宁 庞玲 +1 位作者 强伟乐 井国庆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7-122,共6页
为解决复合轨枕道床横向阻力不足的问题,基于复合轨枕材料和结构,提出横向阻力增强方案。采用3D扫描技术生成道砟颗粒模板库,构建轨枕-道床离散元三维模型,模拟分析了各种纹理复合轨枕对道床横向阻力的分担规律及其增强效果,并从细观层... 为解决复合轨枕道床横向阻力不足的问题,基于复合轨枕材料和结构,提出横向阻力增强方案。采用3D扫描技术生成道砟颗粒模板库,构建轨枕-道床离散元三维模型,模拟分析了各种纹理复合轨枕对道床横向阻力的分担规律及其增强效果,并从细观层面分析了轨枕与道砟颗粒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普通条形复合轨枕相比,A1型,A2型,A3型,A4型,A5型纹理复合轨枕道床横向阻力可分别提高9.3%~11.4%,17.8%~23.6%,27.4%~32.0%,16.6%~21.8%,17.7%~21.2%;在复合轨枕与道砟接触表面设置纹理可增强轨枕表面与道砟颗粒之间的咬合,有效增大轨枕底面与道砟颗粒接触数目及轨枕侧面与道砟颗粒间平均接触力,提高枕底及枕侧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道床 横向阻力 离散单元法 复合轨枕 表面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塑料复合轨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新捷 王创 +1 位作者 尤瑞林 井国庆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23,共7页
受限于原材料特性,现有再生塑料复合轨枕具有强度不足、道床阻力较低、线膨胀系数较大等明显缺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普及应用。本文介绍了各国再生塑料复合轨枕的发展和现行规范,分析现存产品的主要缺陷,重点从材料和结构两方面探讨了... 受限于原材料特性,现有再生塑料复合轨枕具有强度不足、道床阻力较低、线膨胀系数较大等明显缺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普及应用。本文介绍了各国再生塑料复合轨枕的发展和现行规范,分析现存产品的主要缺陷,重点从材料和结构两方面探讨了再生塑料复合轨枕的多种性能优化设计和研究。材料方面主要包括基材改性和组分优化;结构方面可采用异形设计、长筋增强、胶合层压、设置纹理等方式。再生塑料复合轨枕在长期荷载下的性能演变规律和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等问题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塑料复合轨枕 绿色环保 规范 强度 道床阻力 线膨胀系数 材料优化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有砟道床复合轨枕力学特性研究
15
作者 曾志平 李沛成 +4 位作者 徐榕 李平 叶梦旋 田春雨 吴达 《铁道工程学报》 2025年第7期26-31,共6页
研究目的:为了分析和比较在有砟轨道上铺设复合轨枕和混凝土轨枕时,列车循环荷载下轨枕本身及道床力学性能差异,本文通过将有限差分方法及离散元两种数值算法进行耦合计算,建立铺设混凝土轨枕及复合轨枕的有砟道床数值计算模型,将列车... 研究目的:为了分析和比较在有砟轨道上铺设复合轨枕和混凝土轨枕时,列车循环荷载下轨枕本身及道床力学性能差异,本文通过将有限差分方法及离散元两种数值算法进行耦合计算,建立铺设混凝土轨枕及复合轨枕的有砟道床数值计算模型,将列车荷载简化为正弦荷载,施加在钢轨位置上,计算比较两种模型的各力学指标特点及振动加速度峰值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两种轨枕的不同受力特点。研究结论:(1)受力时,由于道砟的离散性,轨枕的垂向动应力呈现出非均匀分布,在轨枕中下部区域的中间位置,复合轨枕的垂向动应力明显小于混凝土轨枕,且混凝土轨枕与道砟间的最大接触力大于复合轨枕;(2)提高荷载频率对道砟间的接触力影响不大;提高荷载峰值会使道砟间的接触力有显著的提高;(3)随着循环荷载的峰值及频率的增大,两种轨枕上的振动加速度峰值也随之增大,其中复合轨枕的振动加速度峰值略大于混凝土轨枕,但铺设复合轨枕的道床振动加速度峰值小于铺设混凝土轨枕道床;(4)本研究结果可为复合轨枕的设计、施工、养护和维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轨枕 混凝土轨枕 有砟道床 接触力 振动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ZⅢ型复合弹性轨枕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传东 朱德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4-65,共2页
我国既有铁路桥涵等地段的道床厚度普遍不足,成为制约既有铁路提速和重载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对复合弹性轨枕的技术经济分析表明,既有线换铺弹性轨枕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上是可行的。结合试验和工程实践,对桥上线路抬道作业和涵洞改造... 我国既有铁路桥涵等地段的道床厚度普遍不足,成为制约既有铁路提速和重载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对复合弹性轨枕的技术经济分析表明,既有线换铺弹性轨枕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上是可行的。结合试验和工程实践,对桥上线路抬道作业和涵洞改造进行了分析比较,铺设复合弹性轨枕和轨下垫板费用低,改善了轨道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轨道的各项动力性能,降低了道床残余变形累积速率,保持了道床的稳定性,减少了维护成本,降低了能耗和施工作业对运输生产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弹性轨枕 技术 经济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复合材料轨枕阻燃发泡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锐涛 王彦辉 +3 位作者 魏凯耀 孟雨辰 荆蓉 张兴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46-149,共4页
采用红磷母粒与氢氧化镁及无机填料对高聚物聚烯烃废旧料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种类及其含量对高聚物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配方形成高聚物复合材料轨枕阻燃发泡配方,采用连续挤出成型工艺制备阻燃发泡高聚物复合材料轨... 采用红磷母粒与氢氧化镁及无机填料对高聚物聚烯烃废旧料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种类及其含量对高聚物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配方形成高聚物复合材料轨枕阻燃发泡配方,采用连续挤出成型工艺制备阻燃发泡高聚物复合材料轨枕,进一步研究挤出成型工艺对轨枕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磷母粒与氢氧化镁具有较好的协效阻燃效果,当红磷母粒添加量为20%时,改性高聚物的极限氧指数为30.6%,UL94达到了V-0级;挤出机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发泡剂含量和冷却方式均会对高聚物复合材料轨枕内部发泡性能产生影响,调节合理的工艺参数可获得理想的阻燃发泡高聚物复合材料轨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复合材料轨枕 协效阻燃 发泡性能 成型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铁路木枕替代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9
18
作者 曾志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共9页
在世界各国铁路轨枕中木枕所占比例约为90%。木枕容易腐朽和开裂,使用寿命较短,不能满足车辆轴重日益增大、列车速度不断提高、运输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大量劣化和损伤的木枕需要更换,但是用于制作木枕的优质木材供应量却持续下降。... 在世界各国铁路轨枕中木枕所占比例约为90%。木枕容易腐朽和开裂,使用寿命较短,不能满足车辆轴重日益增大、列车速度不断提高、运输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大量劣化和损伤的木枕需要更换,但是用于制作木枕的优质木材供应量却持续下降。采用杂酚油对木枕进行防腐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有害职工健康,因此研究木枕的替代材料成为世界各国铁路部门的难题。尽管采用木材、混凝土、钢等普通材料制作轨枕还是主流,但是复合材料轨枕逐渐受到世界各国重视。本文首先介绍采用复合材料加固既有木枕的研究现状。其次重点介绍以长玻璃纤维增强为代表的玻璃纤维增强发泡聚氨酯合成轨枕和以短玻璃纤维或无玻璃纤维增强的回收塑料复合材料轨枕,并简单介绍了其他形式的复合材料轨枕。最后指出轨枕的抗弯曲和剪切性能、握钉能力、黏结层的强度、耐久性、寿命周期成本是今后复合材料轨枕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枕 替代材料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发泡聚氨酯合成轨枕 塑料复合材料轨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