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杀菌素生产菌的复合诱变选育及发酵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润杰
李云飞
+2 位作者
张妍
张善飞
孙付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3,共10页
生物农药多杀菌素的发酵水平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多杀菌素产量,以刺糖多孢菌T1(Saccharopolyspora spinose T1)为出发菌,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和硫酸二乙酯(diethyl sulfat...
生物农药多杀菌素的发酵水平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多杀菌素产量,以刺糖多孢菌T1(Saccharopolyspora spinose T1)为出发菌,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和硫酸二乙酯(diethyl sulfate,DES)诱变,并以链霉素和鼠李糖作为筛选因子结合微孔板培养进行筛选,获得高产菌株S.spinosa F5;发酵后其多杀菌素产量为572.3 mg/L,比出发菌提高35.9%;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柠檬酸钠、异亮氨酸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46、0.10 g/L,豆油的最适添加体积分数为1.77%,此时多杀菌素产量为707.2 mg/L。在5 L发酵罐中进行分批发酵,发酵240 h产量接近800 mg/L;进一步分批补料发酵264 h,多杀菌素产量达1175.5 mg/L。结果表明,ARTP和DES复合诱变育种及添加外源诱导物可以显著提高多杀菌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刺糖多孢菌
复合诱变育种
抗性筛选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杀菌素产生菌复合诱变选育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
10
2
作者
扶教龙
徐敏强
+5 位作者
张松
张瀚
鞠鑫
姚雪梅
胡翠英
李良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824-830,共7页
目的利用诱变结合抗性筛选方法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并通过发酵培养基优化进一步提高多杀菌素产量。方法分别确定链霉素、安普霉素和鼠李糖3种抗性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以S.s1-4为出发菌株,通过...
目的利用诱变结合抗性筛选方法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并通过发酵培养基优化进一步提高多杀菌素产量。方法分别确定链霉素、安普霉素和鼠李糖3种抗性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以S.s1-4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UV)结合链霉素、安普霉素、鼠李糖抗性因子诱变选育,在此基础上利用亚硝基胍(NTG)结合上述抗性因子诱变选育,并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糊精、棉籽蛋白3种成分进行优化。结果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照射30s,涂布于抗性平板上,筛选得到S.s2-21,S.s2-21再用NTG处理30min,涂布于抗性平板上,最终获得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菌株S.s3-37,产量为78.26mg/L,提高了45.71%;发酵培养基优化后,其产量达83.00mg/L。结论利用紫外和NTG结合抗性复合诱变选育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是有效的,通过发酵培养基优化,其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4.55%,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刺糖多孢菌
抗性筛选
复合诱变育种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云金杆菌高毒力菌株4.0718的快速选育
被引量:
21
3
作者
丁学知
夏立秋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3-166,共4页
从湖南省不同生态区域的旱作地、果园和稻田采集的 858份土样中 ,分离筛选出苏云金杆菌 30株。选取一株具典型苏云金杆菌菌落特征和较高杀虫毒力的菌株 70 1 2c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和两次亚硝基胍的交替复合诱变 ,显微涂片染色镜检 ,...
从湖南省不同生态区域的旱作地、果园和稻田采集的 858份土样中 ,分离筛选出苏云金杆菌 30株。选取一株具典型苏云金杆菌菌落特征和较高杀虫毒力的菌株 70 1 2c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和两次亚硝基胍的交替复合诱变 ,显微涂片染色镜检 ,发现菌体的伴孢晶体的形状、大小、数量及芽孢与伴孢晶体的比例与杀虫效力密切相关。以这些特征为参考进行快速初筛和毒力生测复筛 ,筛选出一株高毒力突变杀虫菌株 4 0 71 8。该突变株杀虫毒力与原始菌株相比提高了 7 5倍 ,在 6、1 2和 2 4h内供试小菜蛾三龄幼虫死亡率分别高达 2 0 %、97%和 1 0 0 %。此菌株的高效速效杀虫毒力经连续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芽孢
伴孢
复合诱变育种
微生物杀虫剂
菌株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杀菌素生产菌的复合诱变选育及发酵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润杰
李云飞
张妍
张善飞
孙付保
机构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山东胜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76114)。
文摘
生物农药多杀菌素的发酵水平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多杀菌素产量,以刺糖多孢菌T1(Saccharopolyspora spinose T1)为出发菌,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和硫酸二乙酯(diethyl sulfate,DES)诱变,并以链霉素和鼠李糖作为筛选因子结合微孔板培养进行筛选,获得高产菌株S.spinosa F5;发酵后其多杀菌素产量为572.3 mg/L,比出发菌提高35.9%;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柠檬酸钠、异亮氨酸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46、0.10 g/L,豆油的最适添加体积分数为1.77%,此时多杀菌素产量为707.2 mg/L。在5 L发酵罐中进行分批发酵,发酵240 h产量接近800 mg/L;进一步分批补料发酵264 h,多杀菌素产量达1175.5 mg/L。结果表明,ARTP和DES复合诱变育种及添加外源诱导物可以显著提高多杀菌素产量。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刺糖多孢菌
复合诱变育种
抗性筛选
培养基优化
Keywords
spinosad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e
compound mutation breeding
resistance screening
medium optimization
分类号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杀菌素产生菌复合诱变选育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
10
2
作者
扶教龙
徐敏强
张松
张瀚
鞠鑫
姚雪梅
胡翠英
李良智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824-830,共7页
基金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o.SNG20170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1376156)
苏州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No.XKZ201411)
文摘
目的利用诱变结合抗性筛选方法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并通过发酵培养基优化进一步提高多杀菌素产量。方法分别确定链霉素、安普霉素和鼠李糖3种抗性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以S.s1-4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UV)结合链霉素、安普霉素、鼠李糖抗性因子诱变选育,在此基础上利用亚硝基胍(NTG)结合上述抗性因子诱变选育,并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糊精、棉籽蛋白3种成分进行优化。结果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照射30s,涂布于抗性平板上,筛选得到S.s2-21,S.s2-21再用NTG处理30min,涂布于抗性平板上,最终获得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菌株S.s3-37,产量为78.26mg/L,提高了45.71%;发酵培养基优化后,其产量达83.00mg/L。结论利用紫外和NTG结合抗性复合诱变选育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是有效的,通过发酵培养基优化,其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4.55%,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刺糖多孢菌
抗性筛选
复合诱变育种
培养基优化
Keywords
Spinosad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e
Resistance Screening
Combined mutation
Medium optimization
分类号
R978.15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云金杆菌高毒力菌株4.0718的快速选育
被引量:
21
3
作者
丁学知
夏立秋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3-166,共4页
基金
湖南省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 (96 0 9)
湖南省农业重大攻关项目 (99WKY10 0 4 0 8)
文摘
从湖南省不同生态区域的旱作地、果园和稻田采集的 858份土样中 ,分离筛选出苏云金杆菌 30株。选取一株具典型苏云金杆菌菌落特征和较高杀虫毒力的菌株 70 1 2c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和两次亚硝基胍的交替复合诱变 ,显微涂片染色镜检 ,发现菌体的伴孢晶体的形状、大小、数量及芽孢与伴孢晶体的比例与杀虫效力密切相关。以这些特征为参考进行快速初筛和毒力生测复筛 ,筛选出一株高毒力突变杀虫菌株 4 0 71 8。该突变株杀虫毒力与原始菌株相比提高了 7 5倍 ,在 6、1 2和 2 4h内供试小菜蛾三龄幼虫死亡率分别高达 2 0 %、97%和 1 0 0 %。此菌株的高效速效杀虫毒力经连续 1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芽孢
伴孢
复合诱变育种
微生物杀虫剂
菌株选育
Keyword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Plutella xylostella
proportion of spore and crystal protein
multiple mutagenesis
分类号
TQ453.5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杀菌素生产菌的复合诱变选育及发酵优化
陈润杰
李云飞
张妍
张善飞
孙付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杀菌素产生菌复合诱变选育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扶教龙
徐敏强
张松
张瀚
鞠鑫
姚雪梅
胡翠英
李良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苏云金杆菌高毒力菌株4.0718的快速选育
丁学知
夏立秋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