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复合表面织构减阻研究
1
作者 王杰 许少锋 +1 位作者 王子辰 汪久根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9,共12页
针对固-液界面的流动减阻问题,提出了采用仿生复合表面织构降低流动阻力的方法.仿生水稻叶表面和鲨鱼肋条设计了肋条与微凸起相结合的仿生复合表面织构,采用等离子深硅刻蚀法在硅片表面加工制造了复合表面织构,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针对固-液界面的流动减阻问题,提出了采用仿生复合表面织构降低流动阻力的方法.仿生水稻叶表面和鲨鱼肋条设计了肋条与微凸起相结合的仿生复合表面织构,采用等离子深硅刻蚀法在硅片表面加工制造了复合表面织构,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等离子键合得到带表面织构的矩形通道,试验中研究了水、液体石蜡和甘油在带仿生复合表面织构的矩形通道内流动减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仿生复合表面织构对3种流体均具有减阻效果,其中高速水流的最大减阻率为25.2%,低速液体石蜡油和甘油的最大减阻率分别为2.07%和22.5%.仿生复合织构表面亲油困油,表面形成的润滑油膜是实现石蜡油流减阻的机理,而仿生织构表面疏水疏甘油困气,表面存在部分气体层是实现水流和甘油流动减阻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界面 仿生复合表面织构 减阻 减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钢复合表面处理及耐腐蚀与延迟结冰性能研究
2
作者 狄娜 张清芬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55,共8页
通过磷化与封闭处理并结合表面修饰,在镀锌钢表面制备出具有微纳米粗糙结构并且以Zn、Ca、P、O、Ce和C元素为主要成分的超疏水涂层,其腐蚀电流密度仅为9.04×10^(-7)A/cm^(2),能较长时间耐受中性溶液和酸碱性溶液腐蚀,相比于镀锌钢... 通过磷化与封闭处理并结合表面修饰,在镀锌钢表面制备出具有微纳米粗糙结构并且以Zn、Ca、P、O、Ce和C元素为主要成分的超疏水涂层,其腐蚀电流密度仅为9.04×10^(-7)A/cm^(2),能较长时间耐受中性溶液和酸碱性溶液腐蚀,相比于镀锌钢表现出更好的耐腐蚀性能。该涂层还能实现延迟结冰效果,具有良好的延迟结冰性能。通过复合表面处理可在镀锌钢表面形成具有微纳米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的超疏水涂层,有效阻挡腐蚀介质渗透并降低腐蚀速度,还能阻碍水滴铺展,减小表面覆冰面积,同时延迟结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处理 镀锌钢 磷化 封闭处理 表面修饰 延迟结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焦二值显示和条纹投影的复合表面三维测量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邵金凤 倪育博 +7 位作者 孟召宗 高楠 高宇森 杨泽青 张国锋 尹伟 赵洪伟 张宗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9,共12页
由于复合表面物体中漫反射部分和镜面部分反射性质不同,受到相机景深的限制,镜面成像的正弦条纹发生离焦,从而引起相位误差。为了实现复合表面物体的高效、高精度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离焦二值结合正弦条纹的复合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方法。... 由于复合表面物体中漫反射部分和镜面部分反射性质不同,受到相机景深的限制,镜面成像的正弦条纹发生离焦,从而引起相位误差。为了实现复合表面物体的高效、高精度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离焦二值结合正弦条纹的复合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方法。首先,本文基于刃边法与二次模糊法对系统离焦程度进行分区标定,解决了由于相机倾斜放置导致参考面离焦程度不同的问题。然后,建立二值条纹相位误差模型,确定最佳条纹宽度和离焦量范围。最后,对轻微离焦区域的二值条纹进行离焦补偿,确保相机采集的条纹均在最佳离焦范围内。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维形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镜面部分误差从原来的0.033 mm降至0.019 mm,提高了复合表面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测量 二值离焦技术 离焦估计 参数选择 离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微弧氧化与有机镀膜的复合表面改性及功能特性 被引量:23
4
作者 赖晓明 康志新 李元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9-1307,共9页
采用微弧氧化与有机镀膜技术对AZ31镁合金进行复合表面改性,分别对微弧氧化膜的形成过程及表面特征、微弧氧化膜表面有机镀膜过程、微弧氧化膜与复合膜的润湿性及耐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镁合金经微弧氧化改性后,由于表面具有微纳... 采用微弧氧化与有机镀膜技术对AZ31镁合金进行复合表面改性,分别对微弧氧化膜的形成过程及表面特征、微弧氧化膜表面有机镀膜过程、微弧氧化膜与复合膜的润湿性及耐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镁合金经微弧氧化改性后,由于表面具有微纳多孔粗糙结构,同时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和极性分量,与蒸馏水接触时存在较强的范德华力和毛细管吸附力,且对强极性水分子具有很强的相溶性,使其蒸馏水的静态接触角接近0°,表现为超亲水特性;而微弧氧化膜表面再经有机镀膜复合改性后,具有较低的表面自由能,对强极性水分子具有一定的排斥作用,使其静态接触角达到113.7°,表现为疏水特性;微弧氧化膜经有机镀膜表面改性后,耐腐蚀性能明显改善,疏水复合膜层在0.1 mol/L NaCl溶液中,与基体相比,其动电位极化腐蚀电流密度减小3个数量级,而电化学阻抗提高3个数量级,表现为类似纯电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有机镀膜 复合表面改性 超亲水 疏水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表面改性协同增强Ti合金高温微动疲劳抗力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化 刘道新 +1 位作者 唐长斌 高广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9-605,共7页
研究了Ti 811(Ti8Al1Mo1V)钛合金表面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0Cr18Ni9膜层的膜基界面成分分布、膜基结合强度、膜层硬度和摩擦学行为。利用喷丸形变强化对IBED膜层进行后处理,拟达到联合提高钛合金高温微动疲劳抗力的目的。结果表明:离子... 研究了Ti 811(Ti8Al1Mo1V)钛合金表面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0Cr18Ni9膜层的膜基界面成分分布、膜基结合强度、膜层硬度和摩擦学行为。利用喷丸形变强化对IBED膜层进行后处理,拟达到联合提高钛合金高温微动疲劳抗力的目的。结果表明: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可以获得致密度高,晶粒细化,孔隙率低,膜基结合强度高的0Cr18Ni9膜层,从而显著提高了钛合金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离子束增强沉积0Cr18Ni9膜层的耐磨性能与喷丸形变强化引入的表层残余压应力协同作用,使Ti 811合金在350℃高温下的微动疲劳抗力显著提高,并且高于喷丸强化或IBED膜层的单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微动疲劳 复合表面改性 高温 喷丸强化 离子束增强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CaCO_3粒子填充聚丙烯的结晶形态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万炜涛 于德梅 +1 位作者 郭秀生 曹继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C aCO3粒子对聚丙烯结晶形态的影响,并与单一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C aCO3粒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C aCO3粒子比单一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C aCO...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C aCO3粒子对聚丙烯结晶形态的影响,并与单一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C aCO3粒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C aCO3粒子比单一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C aCO3粒子有着更强的β晶诱导效应,可使复合材料β晶型的相对含量增加约为20%;而对于熔融温度和结晶度而言,其影响结果基本相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与单一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C aCO3粒子填充聚丙烯相比,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C aCO3粒子填充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尤其是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改性荆 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 结晶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的镜面/漫反射复合表面形貌测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宗华 刘小红 +2 位作者 郭志南 高楠 孟召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8-204,共7页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以其非接触、无损及快速测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已有的条纹投影和条纹反射测量术分别适用于漫反射表面和镜面表面。然而,航空航天和先进制造中存在许多漫反射和镜面反射表面同时存在的复合反射表面。提出一...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以其非接触、无损及快速测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已有的条纹投影和条纹反射测量术分别适用于漫反射表面和镜面表面。然而,航空航天和先进制造中存在许多漫反射和镜面反射表面同时存在的复合反射表面。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光投影和反射的方法来实现复合表面形貌的快速测量。首先,投影仪投射蓝色正弦条纹图于被测物体表面,同时显示屏显示的红色条纹被镜面部分反射。其次,彩色相机采集经被测表面调制的变形条纹图。然后,从相机不同颜色通道中提取对应不同类型反射表面的变形条纹,并计算变形条纹图的绝对相位。最后,通过系统标定建立相位信息与深度之间的直接关系,得到被测复合表面的三维形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非连续复合表面物体的测量,还能够同时测量独立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表面的三维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 结构光三维成像 系统标定 相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表面活性剂型驱油剂的研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文福姬 王文涛 +2 位作者 赵庆韬 丁元生 王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1-322,共2页
介绍了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醇醚硫酸盐等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新型驱油剂HQ-99的D相乳化法及其物理模拟实验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吉林油田使用驱油剂HQ-99进行替代现用柴油措施施工,在现场试验有效期内,平均单井日增油可达0.7 t,平均单井... 介绍了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醇醚硫酸盐等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新型驱油剂HQ-99的D相乳化法及其物理模拟实验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吉林油田使用驱油剂HQ-99进行替代现用柴油措施施工,在现场试验有效期内,平均单井日增油可达0.7 t,平均单井投入只为挤柴油措施的二分之一,投入产出比为1:2.68,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活性剂型 现场应用 表面活性剂 驱油剂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新亮 李小瑞 +2 位作者 王磊 马国艳 罗灿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1-554,共4页
利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表面活性剂(wxl-2)对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一区稠油进行驱油.研究了wxl-2溶液的油水瞬时界面张力、表面张力、吸附性能、乳化性能及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当wxl-2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6 g/L时,油水瞬时界面... 利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表面活性剂(wxl-2)对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一区稠油进行驱油.研究了wxl-2溶液的油水瞬时界面张力、表面张力、吸附性能、乳化性能及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当wxl-2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6 g/L时,油水瞬时界面张力均可降至10-4 mN/m数量级,超低油水瞬时界面张力有利于提高稠油采收率.wxl-2溶液的表面张力低,热稳定性良好,且对稠油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wxl-2溶液在石英砂上的吸附损失量低于行业标准.wxl-2溶液被岩心吸附5 d后,或在80 ℃下放置30 d后,油水瞬时界面张力仍可降至10-4 mN/m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表面活性剂 驱油剂 原油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气体多元共渗与复合表面处理技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英歌 周海 +2 位作者 万汉城 陈飞 周学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82,共3页
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在提高材料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等性能的应用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单一的表面技术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采用低温气体多元共渗与高频感应淬火技术相结合的复合表面处理处理技术对20钢进行表面处理,并与... 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在提高材料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等性能的应用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单一的表面技术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采用低温气体多元共渗与高频感应淬火技术相结合的复合表面处理处理技术对20钢进行表面处理,并与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复合表面处理技术对20钢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复合表面处理后,20钢表面硬度达到830HV,耐磨性有显著提高,但是耐蚀性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处理 多元共渗 20钢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西地区高温中低渗油藏驱油用廉价复合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8
11
作者 冷强 尚朝辉 +3 位作者 李军 徐丽霞 张贵才 段志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3,85,共4页
针对桩西地区高温中低渗油藏,特别是经过多轮次调剖后的油藏,研发了一种价格低廉的驱油用复合表面活性剂。该剂的主要成分为:用棉籽油脚制成的混合天然羧酸盐,用褐煤制成的改性腐殖酸钠、偏硅酸钠及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实验用表面活... 针对桩西地区高温中低渗油藏,特别是经过多轮次调剖后的油藏,研发了一种价格低廉的驱油用复合表面活性剂。该剂的主要成分为:用棉籽油脚制成的混合天然羧酸盐,用褐煤制成的改性腐殖酸钠、偏硅酸钠及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实验用表面活性刺溶液用矿化度8230mg/L的现场注入水配制。90℃下质量分数≥0.3%的该剂水溶液与一脱水稠油间的界面张力达到10~mN/m。溶液质量分数由0.1%增至0.8%时,该剂耐钠盐度由32g/L降至18g/L,耐钙盐度由0.3g/L升至4.0g/L。该剂耐温性为120℃。在渗透率0.53耐的平板砂岩模型上在50℃测得,注入0.1~0.8PV0.5%的该剂水溶液,使黏度15Pa·s的原油水驱后采收率提高8.5%~25.5%,注入0.3PV时提高采收率11.5%。2006-07-02-08-30,在桩50井先注入600m^3高温抗盐堵剂PMN-PFR进行深部调剖,再依次注入1.0%、0.5%、0.3%的该剂溶液共5000m^3进行驱油,截止2007—03,该井组6口油井共增产油1506吨。图2表4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活性剂 天然羧酸盐 改性腐殖酸盐 偏硅酸钠 驱油剂 表面活性剂驱 高温油藏 中低渗油藏 胜利桩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表面活性剂酸液助排剂FOC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舒勇 鄢捷年 李国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0-324,共5页
测定分属4种类型的10余种常用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张力和润湿性(相对润湿角)。根据测试结果并考虑相互间的协同效应和价格,研发了由20%降低表面张力能力强的FSK(临界胶束浓度FSK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25.3 mN/m)、40%降低界面张力能力强的C... 测定分属4种类型的10余种常用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张力和润湿性(相对润湿角)。根据测试结果并考虑相互间的协同效应和价格,研发了由20%降低表面张力能力强的FSK(临界胶束浓度FSK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25.3 mN/m)、40%降低界面张力能力强的CTAB(临界胶束浓度CTAB水溶液与煤油间的界面张力为2.0 mN/m)、10%可增加接触角的OP-10(1.6 g/L OP-10的20%盐酸溶液在石英砂上的接触角为69.1°)及辅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高效助排剂FOC。FOC在酸液中与各种添加剂配伍,表/界面活性高,加入200 mg/L FOC的20%盐酸溶液的表面张力为26.3 mN/m,与煤油间的界面张力为2.1 mN/m,助排率为85.9%,热稳定性好。74低渗区块741313油井经检泵、洗井作业后受到严重水伤害,产出液含水100%,注入含0.5%FOC的前置液、8%盐酸及8%/2%土酸+5%醋酸后,含水降至51.6%,日产油恢复至4.8 t。图9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堵剂 酸化液 复合表面活性剂 助排剂 表/界面张力 润湿性 性能评价 解堵 采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复合表面活性剂水驱试验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小泉 樊西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31-34,55,共5页
介绍了应用一种价格较低廉的石油磺酸盐复合表面活性剂的新型驱油剂对低渗—特低渗油藏的驱替试验.采用石油磺酸盐并复配以辅助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驱替剂与储层流体相容性好,吸附损耗量小,且不发生沉淀.该复合表面活性驱油剂降低油/水... 介绍了应用一种价格较低廉的石油磺酸盐复合表面活性剂的新型驱油剂对低渗—特低渗油藏的驱替试验.采用石油磺酸盐并复配以辅助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驱替剂与储层流体相容性好,吸附损耗量小,且不发生沉淀.该复合表面活性驱油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0 903mN/m,改善了岩石润湿性,投入产出比达到1∶3 26,注驱油剂比单纯注水开发提高采收率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剂 低渗透油藏 水驱 驱替剂 驱替试验 注水开发 石油磺酸盐 复合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表面径向滑动轴承的概念和性能预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承伟 马国军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固液界面的滑移可以减小表面摩擦,但也会造成流体动力效应下降甚至消失。本文提出了复合表面滑动轴承的概念,轴套表面由具有不同吸附和滑移特性的复合表面组成,发现复合表面轴承比普通轴承有许多优点。通过改变轴套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固液界面的滑移可以减小表面摩擦,但也会造成流体动力效应下降甚至消失。本文提出了复合表面滑动轴承的概念,轴套表面由具有不同吸附和滑移特性的复合表面组成,发现复合表面轴承比普通轴承有许多优点。通过改变轴套表面的滑移特性可以改变和优化轴承的各种性能,例如摩擦系数、承载力、润滑剂流量、承载角等。数值解表明,在轴承高压区改变轴套表面滑移特性,轴承的整体性能会有大幅度提高。例如,本文给出的初步优化设计方案使得摩擦系数降低50%以上,同时承载力可提高20%,并且承载角可以降低33%。本文提出的设计理念不但可用于设计出具有更优异特性的径向滑动轴承,而且可以设计出具有复合表面的轴向滑动轴承或滑块轴承。复合表面滑动轴承在降低轴承摩擦、提高承载能力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 滑动轴承 界面滑移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表面活性剂NF-201的性能与驱油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红 刘洪升 +3 位作者 王俊英 吕军 王栋 李国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实验考察了驱油用复合表面活性剂NF 201的应用性能及驱油效率。NF 201由30%复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5%~30%C2~C12一元脂肪醇及多元醇,20%石油磺酸盐HF 8903A,20%~25%添加剂组成。由30℃张力曲线求出,NF 201在水溶液中分别有临界胶束浓... 实验考察了驱油用复合表面活性剂NF 201的应用性能及驱油效率。NF 201由30%复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5%~30%C2~C12一元脂肪醇及多元醇,20%石油磺酸盐HF 8903A,20%~25%添加剂组成。由30℃张力曲线求出,NF 201在水溶液中分别有临界胶束浓度3 0g/L和5 0g/L,对应的表面张力为21 2mN/m,油(煤油)水界面张力为3 3×10-3mN/m。NF 201的耐温性为120~130℃。5 0g/LNF 201水溶液在Ca2++Mg2+浓度分别为1g/L或<0 6g/L时,或pH值变化范围为1 0~14 0时,均维持低表面张力和超低界面张力。在65℃下在填石英砂模型上驱替含饱和剩余水的饱和模拟油时,地层水(矿化度73g/L,Ca2++Mg2+浓度2 8~3 0g/L)、1 5g/LNaOH溶液及2 5%共聚物PSS溶液的驱油率分别为47 19%、49 30%、62 04%,加入5 0g/LNF 201使3种驱替液的驱油率分别增加10 10%、8 50%、5 61%,而加入石油磺酸盐HF 8903A使驱油率分别增加2 75%、5 11%、3 35%。在NF 201中加入2%络合剂NF可使抗钙镁能力达到3 0g/L。NF 201是一种耐温抗盐抗钙镁,适应性强,驱油效率高的表面活性剂体系。图6表2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活性剂 驱油效果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Mg^2+浓度 表面活性剂体系 石油磺酸盐 Ca^2+ 临界胶束浓度 超低界面张力 NaOH溶液 驱油效率 表面张力 PH值变化 应用性能 耐温抗盐 水溶液 多元醇 脂肪醇 C12 添加剂 力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阳离子复合表面施胶剂的研制及应用
16
作者 刘士亮 李广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8,共4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阳离子复合(AKD-石蜡)表面施胶剂,考察了该施胶剂对瓦楞原纸的施胶效果。结果表明,自制新型阳离子复合表面施胶剂制备工艺简单;相同施胶量下与阳离子SAE施胶剂相比,新型阳离子复合表面施胶剂施胶纸的纵向环压指数、耐破... 研制了一种新型阳离子复合(AKD-石蜡)表面施胶剂,考察了该施胶剂对瓦楞原纸的施胶效果。结果表明,自制新型阳离子复合表面施胶剂制备工艺简单;相同施胶量下与阳离子SAE施胶剂相比,新型阳离子复合表面施胶剂施胶纸的纵向环压指数、耐破指数和耐折度分别提高14%、8%和25%;当施胶量为2 kg/t纸时,与阳离子SAE施胶剂相比,表面施胶成本降低4元/t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阳离子复合表面施胶剂 纸张强度 防潮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表面形貌测量中通道串扰和色差消除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硕 张宗华 +2 位作者 高楠 孟召宗 高峰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为实现漫反射表面和镜面复合表面的快速测量,基于条纹投影和条纹反射的复合表面测量系统通过相机的多颜色通道快速获得绝对相位。针对复合表面形貌测量中相机、投影仪、显示屏所引入颜色通道间的串扰和色差,研究了基于矩阵的串扰消除方... 为实现漫反射表面和镜面复合表面的快速测量,基于条纹投影和条纹反射的复合表面测量系统通过相机的多颜色通道快速获得绝对相位。针对复合表面形貌测量中相机、投影仪、显示屏所引入颜色通道间的串扰和色差,研究了基于矩阵的串扰消除方法和绝对相位对应像素偏差的色差消除方法。基于串扰矩阵,分别建立投影仪和显示屏的串扰矩阵,完成颜色通道间的串扰消除。通过彩色正交条纹获得各颜色通道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绝对相位,建立颜色通道间相位差和像素偏差之间的关系,实现每一像素点的像素偏差校正,消除色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所提色差和串扰消除方法使复合台阶的测量均方根误差从0.479 mm降至0.030 mm,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复合表面 多颜色通道 相位测量 色差与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表面处理改善304不锈钢的微观结构和耐磨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倩倩 向莉 +2 位作者 张瑜 李雪莎 聂朝胤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8-215,共8页
目的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磨性。方法采用电镀法在304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镍涂层预处理,然后在450℃及以下,于流动的高纯度NH3中进行气体渗氮,获得复合表面处理试样。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仪,研究了渗氮层的组织... 目的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磨性。方法采用电镀法在304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镍涂层预处理,然后在450℃及以下,于流动的高纯度NH3中进行气体渗氮,获得复合表面处理试样。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仪,研究了渗氮层的组织、相组成和显微硬度。使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选用硬度相差很大的两种材料GCr15和Si_3N_4作为摩擦副,对其耐磨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在400℃时,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基底表面生成约6.34μm厚的连续渗氮层,而单一渗氮试样表面没有渗氮层形成,而且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渗氮层厚度为24.26μm,约是单一渗氮处理试样的7.85倍。40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渗氮层主要由γN-Fe组成。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渗氮层主要由γN-Fe和少量铬的氮化物组成。400℃和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最大硬度分别为780HV0.05和1450HV0.05,分别是原材料的3.3和6.2倍。与原材料相比,以GCr15作摩擦副时,400℃和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磨损量分别下降了约75.7%和89.4%;以Si_3N_4作摩擦副时,400℃和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磨损量分别下降了约82.5%和88%。结论镍涂层预处理有利于提高气体渗氮效率。复合表面处理明显提高了材料的渗氮层厚度、硬度及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处理 304不锈钢 镍涂层 渗氮层 微观结构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结构复合表面的疏水-冰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文孟喜 郑咏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1-1015,共5页
通过软复型和水热法制备出一种由有机材料和ZnO纳米棒组成的微纳米结构复合表面,这种表面的微米结构是周期为300μm、高度为70μm的锯齿状结构, ZnO纳米线的直径为300~500 nm,长度为2~3μm.这种有机材料和ZnO纳米线复合成的表面经过全... 通过软复型和水热法制备出一种由有机材料和ZnO纳米棒组成的微纳米结构复合表面,这种表面的微米结构是周期为300μm、高度为70μm的锯齿状结构, ZnO纳米线的直径为300~500 nm,长度为2~3μm.这种有机材料和ZnO纳米线复合成的表面经过全氟硅烷修饰后,具有良好的低黏滞特性和低温超疏水性(约为150&#176;)以及较长的结冰延时性(6000~7630 s),实验结果对设计表面低温疏水/疏冰材料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结构 复合表面 防冰 防雾 低黏滞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氧化镍的复合表面活性剂模版法制备及表征(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伟 刘昉 张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3-809,共7页
用六水合硝酸镍为镍源,尿素为沉淀剂,以少量的复合表面活性剂(SDS/P123,CTAB/P123,CTBA/SDS)为模板水热制备了介孔氧化镍。分别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 用六水合硝酸镍为镍源,尿素为沉淀剂,以少量的复合表面活性剂(SDS/P123,CTAB/P123,CTBA/SDS)为模板水热制备了介孔氧化镍。分别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谱等对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以复合表面活性剂SDS/P123为模板制备的介孔氧化镍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和比电容,且当SDS/P123质量比为2:1时,所制备的氧化镍比表面积、孔径和比电容分别为209 m2.g-1,0.407 cm3.g-1,265 F.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氧化镍 模板法 电化学 复合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