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红蛋白在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粘土多双层复合薄膜电极上的电化学与电催化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乃非 李溱 马红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0-454,共5页
将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 DDAB) -粘土 ( Clay)复合物的水分散系与肌红蛋白 ( Mb)水溶液的混合物涂布到热解石墨 ( PG)电极表面 ,可制得 Mb-DDAB-Clay薄膜电极 .在 p H5.5的缓冲溶液中 ,该薄膜电极在-0 .2 5V( vs.SCE)处有一对可逆... 将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 DDAB) -粘土 ( Clay)复合物的水分散系与肌红蛋白 ( Mb)水溶液的混合物涂布到热解石墨 ( PG)电极表面 ,可制得 Mb-DDAB-Clay薄膜电极 .在 p H5.5的缓冲溶液中 ,该薄膜电极在-0 .2 5V( vs.SCE)处有一对可逆的循环伏安还原氧化峰 ,为 Mb血红素辅基 Fe( ) /Fe( )电对的特征峰 .在 DDAB-Clay薄膜的微环境中 ,Mb与 PG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得到极大促进 ,并显示了很好的稳定性 .Soret吸收带的位置表明 ,在适中的 p H范围内 ,Mb在薄膜中保持了其原始构象 .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 ,Mb的嵌入并未对薄膜的有序多层结构有很大影响 .在 DDAB-Clay薄膜环境中 ,Mb血红素 Fe( ) /Fe( )电对的式量电位在 p H4 .5~ 1 1 .0范围内与溶液 p H值成线性关系 ,表明 Mb的电化学还原很可能是一个质子伴随一个电子的电极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多双层复合薄膜电极 电化学 电化学催化 十二烷基二甲基浸化铵 粘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用(RuO_2/Co_3O_4)·nH_2O复合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甘卫平 马贺然 李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3-828,共6页
配制RuCl3.3H2O和Co(CH3COO)2的异丙醇混合溶液,采用原位热分解法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用(RuO2/Co3O4).nH2O复合薄膜电极.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表征薄膜的微观形貌、物相转变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 配制RuCl3.3H2O和Co(CH3COO)2的异丙醇混合溶液,采用原位热分解法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用(RuO2/Co3O4).nH2O复合薄膜电极.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表征薄膜的微观形貌、物相转变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涂覆液中n(Ru3+):n(Co2+)=1:3时,复合薄膜经260℃热处理3h达到最佳的综合性能,比电容为569F/g,附着力为22.4MPa,内阻仅为0.42Ω,10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电容保持在初始电容量的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复合薄膜电极 比电容 附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用(RuO_2/SiO_2)·nH_2O复合薄膜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甘卫平 黄小清 李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7-151,共5页
以水合三氯化钌(RuCl3.3H2O)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热分解法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用(RuO2/SiO2).nH2O复合薄膜电极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时间对电极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借助CHI660C电化学工作站对薄膜材料的电化学... 以水合三氯化钌(RuCl3.3H2O)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热分解法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用(RuO2/SiO2).nH2O复合薄膜电极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时间对电极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借助CHI660C电化学工作站对薄膜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SEM、XRD、FTIR等检测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定水合三氯化钌和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为10∶3,当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50℃和2h时,复合薄膜电极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比表面积为265.7m2/g,比电容最高为421F/g,充放电电流为0.1A时,内阻最高为0.72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复合薄膜电极 溶胶-热分解法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CdSe纳晶复合薄膜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含平 高庆平 +2 位作者 姚叶梅 林原 张敬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0,共3页
研究了CdSe敏化TiO2纳晶多孔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其表征,采用化学沉积法在TiO2纳晶薄膜电极表面制备了窄带隙纳米微粒CdSe,对丝网印刷制备的TiO2纳晶薄膜电极进行敏化处理,制备了TiO2/CdSe纳晶复合薄膜电极;同时利用XRD、SEM、TEM、XPS对Ti... 研究了CdSe敏化TiO2纳晶多孔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其表征,采用化学沉积法在TiO2纳晶薄膜电极表面制备了窄带隙纳米微粒CdSe,对丝网印刷制备的TiO2纳晶薄膜电极进行敏化处理,制备了TiO2/CdSe纳晶复合薄膜电极;同时利用XRD、SEM、TEM、XPS对TiO2/CdSe复合薄膜电极的晶型、粒径、元素组成和表面结合态进行了表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印刷 化学沉积法 TiO2/CdSe纳晶复合薄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CdSe纳晶复合薄膜电极的光电性能研究
5
作者 秦丽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8-130,共3页
研究了TiO2/CdSe纳晶复合薄膜电极的瞬态光电流、光电流作用谱、光吸收特性,结果表明TiO2/CdSe纳晶复合薄膜电极阻止了CdSe上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了阳极光电流的响应,获得了较高增幅的稳态光电流。
关键词 瞬态光电流 光电流作用谱 TiO2/CdSe纳晶复合薄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包覆不同微结构纳米碳纤维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志州 崔晓莉 +1 位作者 郑俊生 王庆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95-119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包覆不同微结构的纳米碳纤维(Carbon nanofibers,CNF),包括板式纳米碳纤维(Platelet-CNF,PCNF)和鱼骨式纳米碳纤维(Fish-bone-CNF,FCNF)的复合薄膜电极.用光电流作用谱和光电流-电势图等方法研究了复合薄膜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包覆不同微结构的纳米碳纤维(Carbon nanofibers,CNF),包括板式纳米碳纤维(Platelet-CNF,PCNF)和鱼骨式纳米碳纤维(Fish-bone-CNF,FCNF)的复合薄膜电极.用光电流作用谱和光电流-电势图等方法研究了复合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电极表现出n型半导体特征,薄膜中CNF的存在有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有效地分离,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TiO2包覆PCNF薄膜电极在可见光范围内存在明显的光电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复合薄膜电极 纳米碳纤维 光电化学 光电转换效率(IP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O_3/TiO_2复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
7
作者 吴小娟 蒋银花 +2 位作者 吴敏 宋铂 孙岳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5,共4页
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了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组装电池,研究了复合电极的光电性能。结果表明:敏化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比敏化TiO2电极电池均有增加,总的光电转换效率从3.01%提高到了3.... 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了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组装电池,研究了复合电极的光电性能。结果表明:敏化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比敏化TiO2电极电池均有增加,总的光电转换效率从3.01%提高到了3.53%,增加了17.3%。另外紫外光谱表明,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吸附更多的染料。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相对于空白TiO2电极有更小的阻抗,有利于电子在薄膜中的传输,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 TiO2电极 交流阻抗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增韧材料提高TiO2复合纳米电极的力学和电化学性能
8
作者 张鹏斐 乔志军 +3 位作者 张志佳 于镇洋 赵潭 苟金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4-29,共6页
为了改善传统钛复合薄膜电极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制备了力学性能优异并且具有高比容量的多孔钛连续复合增韧薄膜并将其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非溶剂置相分离法与高温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空间利用率高的多孔钛复... 为了改善传统钛复合薄膜电极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制备了力学性能优异并且具有高比容量的多孔钛连续复合增韧薄膜并将其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非溶剂置相分离法与高温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空间利用率高的多孔钛复合增韧平板膜然后选择了最佳阳极氧化条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生长TiO2纳米管,最后经过退火处理得到多孔钛连续复合增韧薄膜电极。实验以3μm粒径钛粉和钛丝直径100μm、厚度100μm的钛网为原料,N-甲基-2-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为添加剂制备多孔钛复合增韧平板膜生坯,将生坯在氩气保护下经1000℃烧结,得到孔径为2~8μm的多孔钛复合增韧平板膜。采用阳极氧化法在多孔钛复合增韧平板膜和钛网上直接生长TiO2纳米管,制得多孔钛连续复合增韧薄膜电极。该复合薄膜电极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在100μA/cm^2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可以稳定在1250μAh/cm^2左右,即使电流密度增加到500μA/cm^2,比容量仍能保持在950μAh/cm^2。这种经过增韧处理的钛复合增韧薄膜电极的力学性能相比单一的TiO2薄膜电极得到巨大提升,进一步提高了电极在反应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新的三维多孔骨架结构与无增韧材料钛网的多孔钛薄膜电极相比容量提高20%~30%。本工作通过以同材料作为增韧材料制备复合薄膜增韧电极的方法,不仅改善了TiO2薄膜电极力学性能差的问题,还进一步提高了其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为TiO2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负电极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韧处理 钛网 阳极氧化 TIO2纳米管 力学性能 复合薄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WO_3纳米片薄膜的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查亚鑫 陈荣生 倪红卫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4-190,共7页
采用水热法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WO3纳米片阵列,然后将其浸渍于不同浓度Zn(NO_3)_2溶液中以负载ZnO纳米颗粒,从而制备出ZnO/WO_3纳米片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采用水热法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WO3纳米片阵列,然后将其浸渍于不同浓度Zn(NO_3)_2溶液中以负载ZnO纳米颗粒,从而制备出ZnO/WO_3纳米片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电化学阻抗图谱(EIS)等方法对ZnO/WO_3复合薄膜的形貌、结构、物相组成和光电性能等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了薄膜电极对亚甲基蓝(MB)的光电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WO_3纳米片均匀垂直于基底生长,Zn元素以ZnO颗粒的形式分布在WO_3表面;ZnO的引入促进了WO_3中产生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从而使ZnO/WO_3复合薄膜表现出比纯WO_3薄膜更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光电催化活性;在Zn(NO_3)_2浸渍液浓度为20mmol/L时,所制ZnO/WO_3复合薄膜具有最佳的光电催化性能,在MB溶液初始浓度为10mg/L、外加偏压为0.8V、光照1h的条件下,采用该样品对MB的降解率达96.5%,并且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重复使用5次后,对MB的光电催化降解效率没有明显降低,有望在实际污水处理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3薄膜 ZnO纳米颗粒 Zn(NO3)2 复合薄膜电极 光电催化活性 光电性能 亚甲基蓝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层金属磁控溅射复合膜的XRD应力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严匀 黎磊 李金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7-690,共4页
用磁控溅射方法沉积制备的Ag/Ti-W/Ni-Cr三层复合电极薄膜上的Ag膜在工艺中容易脱落,而SiO2衬底上的Ag膜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X射线衍射方法常用来检测薄膜中的应力,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衍射峰位置的移动可判断膜中出现的是压应力还... 用磁控溅射方法沉积制备的Ag/Ti-W/Ni-Cr三层复合电极薄膜上的Ag膜在工艺中容易脱落,而SiO2衬底上的Ag膜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X射线衍射方法常用来检测薄膜中的应力,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衍射峰位置的移动可判断膜中出现的是压应力还是张应力。实验中,用XRD对三层复合薄膜作了薄膜的应力分析,确定在160℃溅射沉积后,Ag膜中存在压应力,该应力使Ag膜(111)晶面间距(d)比SiO2衬底上的Ag膜晶面间距小约0.35%。采用500℃,15 min N2热退火的方法,可使三层复合膜中Ag膜的XRD峰位回复到与SiO2衬底上Ag膜相同的谱峰位置,说明采用热退火的方法可有效消除复合膜的应力,防止Ag膜的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金属复合电极薄膜 磁控溅射沉积 X射线衍射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