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电磁特性及其3mm、8mm波动态衰减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明善 李澄俊 +1 位作者 徐铭 吴正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9-513,共5页
通过高温下膨化二茂铁与可膨胀石墨混合物的方法,制得附着铁氧化物的膨胀石墨复合材料.铁氧化物的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随着铁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其平均电导率呈下降趋势,而磁化强度逐渐增强,复合材料呈亚铁磁性.在不影响膨胀石墨... 通过高温下膨化二茂铁与可膨胀石墨混合物的方法,制得附着铁氧化物的膨胀石墨复合材料.铁氧化物的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随着铁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其平均电导率呈下降趋势,而磁化强度逐渐增强,复合材料呈亚铁磁性.在不影响膨胀石墨电损耗吸收的同时,复合材料增加了磁损耗吸收,其3mm、8mm波动态衰减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膨胀石墨.二茂铁和可膨胀石墨的质量比为2-3:5时,3mm、8mm波动态衰减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复合材料 毫米波 磁性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条件下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热膨胀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霞 邵鹏 杨嫣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5,131,共5页
采用水浴加热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热膨胀压力试验装置,测试了约束条件下纯石蜡以及膨胀石墨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的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膨胀压力.实验表明膨胀石墨的加入明显改善了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 采用水浴加热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热膨胀压力试验装置,测试了约束条件下纯石蜡以及膨胀石墨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的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膨胀压力.实验表明膨胀石墨的加入明显改善了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使复合相变材料中石蜡的相变提前发生.膨胀石墨质量分数为5%和10%时,相变时间范围较纯石蜡相变时间分别缩短了30%和40%.膨胀石墨质量分数为5%时,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产生的最大膨胀压力比纯石蜡相变产生的最大膨胀压力提高了25%,最大膨胀压力可达87.3 MPa.将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用作驱动材料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条件 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 膨胀 膨胀压力 驱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制备及其8mm波衰减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倩 焦清介 +2 位作者 宣兆龙 李天鹏 俞卫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10-1513,共4页
通过高温下膨化多壁碳纳米管(MW CNTs)与可膨胀石墨混合物的方法,制得一种高导电率8 mm波干扰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欧姆计等对其微观形貌和电磁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测试样板法对其8 mm波二维静态衰减性能进... 通过高温下膨化多壁碳纳米管(MW CNTs)与可膨胀石墨混合物的方法,制得一种高导电率8 mm波干扰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欧姆计等对其微观形貌和电磁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测试样板法对其8 mm波二维静态衰减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过程改变了碳纳米管(CNTs)的管状结构,熔化的CNTs呈膜状分布于膨胀石墨(EG)的表层和层间孔隙;CNTs的加入,增加了EG的表面电导率和对电磁波的衰减,但并未改变EG的抗磁特性,该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衰减仍以散射和电吸收损耗为主;该复合材料8 mm波二维静态衰减效果明显优于纯的EG,CNTs质量添加量为29%时,衰减能力最强(11.68 dB),继续增大比例,复合材料对8 mm波衰减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膨胀石墨复合材料 多壁碳纳米管 毫米波干扰 电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膨胀单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志杰 吴燕 +2 位作者 仲伟虹 张佐光 张大兴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16,38,共3页
本文推导了单向混杂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理论估算公式 ,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了单向混杂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随混杂比、混杂界面数及铺层顺序等参数变化的规律。另外 ,也对部分零膨胀单向混杂复合材料的铺层结构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膨胀单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研究 膨胀系数 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苯酚吸附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振邦 陈志刚 +3 位作者 刘成宝 段晓涛 陈红 付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25,共5页
以蔗糖为炭源,磷酸为活化剂制备出了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EGCs)。采用SEM和氮气吸附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保留了膨胀石墨的网络状孔隙结构,活性炭主要涂覆在膨胀石墨蠕虫二级孔的孔壁上,涂覆厚度在87nm左右。研究... 以蔗糖为炭源,磷酸为活化剂制备出了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EGCs)。采用SEM和氮气吸附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保留了膨胀石墨的网络状孔隙结构,活性炭主要涂覆在膨胀石墨蠕虫二级孔的孔壁上,涂覆厚度在87nm左右。研究了磷酸/蔗糖比(Xp)、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复合材料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在Xp=0.9、活化温度为350℃和活化时间为120min时所得的复合材料比表面积最高,达到1948m2/g,其对苯酚的吸附量为173.1mg/g,较同工艺制备的活性炭颗粒提高了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 磷酸活化 孔结构 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红 陈志刚 +2 位作者 刘成宝 王振邦 付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0-34,97,共6页
以蔗糖为炭源、磷酸为活化剂制备了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通过控制蔗糖溶液的浓度来调控活性炭膜的厚度,用SEM观察其微观形貌,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炭膜厚度对苯酚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性能与准二... 以蔗糖为炭源、磷酸为活化剂制备了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通过控制蔗糖溶液的浓度来调控活性炭膜的厚度,用SEM观察其微观形貌,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炭膜厚度对苯酚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性能与准二级速率方程有较好的相关性,初始的吸附速率随着活性炭膜厚度的减小而提高;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吸附过程中,颗粒内扩散机制占主要控制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 苯酚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含量对竹炭/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茂军 楼白杨 +2 位作者 徐斌 李文珠 吴雄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4-757,762,共5页
采用高速粉碎法制备竹炭粉末,使用高温插层氧化的方式制备了膨胀石墨,研究了竹炭、膨胀石墨及竹炭/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竹炭粉末在300kHz^30MHz频段的屏蔽效能最高达21.82dB,而在200~3000MHz范围的屏蔽效能约为5... 采用高速粉碎法制备竹炭粉末,使用高温插层氧化的方式制备了膨胀石墨,研究了竹炭、膨胀石墨及竹炭/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竹炭粉末在300kHz^30MHz频段的屏蔽效能最高达21.82dB,而在200~3000MHz范围的屏蔽效能约为5dB;竹炭/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随膨胀石墨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低频段,膨胀石墨质量百分含量从0提升到40%时,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变化不大;而高频段,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随膨胀石墨增加而快速提升,最高可达53.47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膨胀石墨 竹炭/膨胀石墨复合材料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浸渍化学活化法制备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材料 被引量:3
8
作者 程相乐 陈志刚 +2 位作者 刘成宝 王振邦 段小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4,共4页
以蔗糖为炭源、磷酸为活化剂,采用一步浸渍化学活化法制备了大比表面积的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材料;采用S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磷酸与蔗糖质量比和活化温度对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活性炭沉积在蠕虫状膨胀... 以蔗糖为炭源、磷酸为活化剂,采用一步浸渍化学活化法制备了大比表面积的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材料;采用S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磷酸与蔗糖质量比和活化温度对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活性炭沉积在蠕虫状膨胀石墨的表面或以蛋壳状搭接在缠绕空间中,只有少量进入膨胀石墨内部;随着磷酸与蔗糖质量比和活化温度的增大,其比表面积和孔容先增大后减小,材料中微孔逐渐向中孔发展;在磷酸与蔗糖质量比和活化温度分别为0.9和350℃时其比表面积和孔容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978 m2.g-1和0.931 7 cm3.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材料 化学活化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活性炭负载CeO_2/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处理苯酚的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苗峙 陈志刚 +3 位作者 刘成宝 陈丰 付猛 陈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4-57,77,共5页
采用沉淀工艺制了CT(CeO_2/TiO_2)催化剂粉,以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EGC)为基体,将CT粉以碳膜包覆的形式引入EGC表面,制得了EGC负载CT催化剂粉的CT/EGC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苯酚的处理性能。结果表明:铈钛物质的量比为0.002的CT催化... 采用沉淀工艺制了CT(CeO_2/TiO_2)催化剂粉,以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EGC)为基体,将CT粉以碳膜包覆的形式引入EGC表面,制得了EGC负载CT催化剂粉的CT/EGC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苯酚的处理性能。结果表明:铈钛物质的量比为0.002的CT催化剂粉处理苯酚的效果最好;CT/EGC处理苯酚溶液时,CT粉的光催化能力与EGC的吸附作用存在协同效应,提高了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 光催化 TIO2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蜂窝增强膨胀石墨/石蜡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敬会 姜贵文 黄菊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92,共4页
以石蜡(PW)为相变材料、膨胀石墨(EG)为导热增强剂和定形材料、铝蜂窝为导热和结构强度增强材料,制备了铝蜂窝增强EG/PW复合材料板。通过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和差示量热等手段分析了铝蜂窝增强EG/PW复合材料的物相、化学结构和相变行... 以石蜡(PW)为相变材料、膨胀石墨(EG)为导热增强剂和定形材料、铝蜂窝为导热和结构强度增强材料,制备了铝蜂窝增强EG/PW复合材料板。通过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和差示量热等手段分析了铝蜂窝增强EG/PW复合材料的物相、化学结构和相变行为,测试了导热系数,并对比了PW和铝蜂窝增强EG/PW复合材料对动力锂电池的控温散热效果。结果表明:EG与PW之间未发生化学反应,EG/PW复合材料的相变潜热略低于理论计算值,过冷度变小;其导热系数随EG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与PW相比,铝蜂窝增强EG/PW复合材料对动力锂电池具有良好的控温散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石蜡复合材料 铝蜂窝 导热系数 抗压强度 控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负载零价铁的合成及其对水中Pb(Ⅱ)去除效果与机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从斌 杨文杰 +3 位作者 孙宏亮 刘伟江 杨苑钰 林爱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7,共7页
以网络状孔型结构发达的膨胀石墨(EG)为载体,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负载零价铁(ZVI)的膨胀石墨(EG-ZVI)。利用SEM、XRD、FT-IR及XPS等对负载及反应前后的EG-ZVI进行表征,探索了EG-ZVI对铅离子(Pb(Ⅱ))的处理效果并对其反应产物及机理进行... 以网络状孔型结构发达的膨胀石墨(EG)为载体,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负载零价铁(ZVI)的膨胀石墨(EG-ZVI)。利用SEM、XRD、FT-IR及XPS等对负载及反应前后的EG-ZVI进行表征,探索了EG-ZVI对铅离子(Pb(Ⅱ))的处理效果并对其反应产物及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微米级ZVI成功负载到EG表面;相比ZVI,EG-ZVI对Pb(Ⅱ)的去除能力提升明显;EG-ZVI去除Pb(Ⅱ)主要是吸附和还原作用的共同结果,该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控制步骤为化学反应过程。其还原过程是由负载在EG表面的ZVI腐蚀提供电子还原Pb(Ⅱ)生成铅单质,并进一步生成铅氧化物与氢氧化物;EG-ZVI能弥补ZVI在反应过程中生成惰性层导致去除效率低的不足,使其在Pb(Ⅱ)废水的实际修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膨胀石墨复合材料 铅离子 去除性能 去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利 徐文 +1 位作者 梁志雯 王育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208 m的公铁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主墩承台尺寸为77 m(横桥向)×39.8 m(顺桥向)×8 m(厚),采用C40混凝土,单个承台混凝土超过2万方。为降低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提高其抗裂性能,采用具有水...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208 m的公铁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主墩承台尺寸为77 m(横桥向)×39.8 m(顺桥向)×8 m(厚),采用C40混凝土,单个承台混凝土超过2万方。为降低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提高其抗裂性能,采用具有水化热调控和补偿收缩的功能性材料,基于温度场和变形场协同调控试验,开展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化热调控材料可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热及放热速率,调控混凝土温度历程,有利于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复合膨胀材料可以调控混凝土变形历程,有利于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抑制混凝土收缩开裂。根据研究结果,该桥主墩承台混凝土掺加0.2%的水化热调控材料和8%的复合膨胀材料(配比为50%CaO+50%MgO),施工过程中采取控制入模温度、设置冷却水管、加强保温与保湿养护等措施。主墩承台混凝土拆模后未见裂缝,说明基于温度场和变形场协同调控的混凝土抗裂技术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 水化热调控材料 复合膨胀材料 温度场 变形场 协同调控 混凝土抗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ing regularity and relation between composition and property of B_2O_3-BaO-ZnO glass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安贤 李雪 林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5期521-525,共5页
B2O3-BaO-ZnO glass was prepared by using conventional melt quenching technology. The forming regular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property of B2O3BaOZnO glas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 B2O3-BaO-ZnO glass was prepared by using conventional melt quenching technology. The forming regular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property of B2O3BaOZnO glas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ion range for forming B2O3BaOZnO glass is very wide, but the content of B2O3 has a limit within mole fraction of 25%75%. When the content of B2O3 is over the limit, the melt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whereas too low content of B2O3 will result in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melt during the cooling process. Th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resistivity of the glass at room temperature are (510)×10 -6℃ -1, 480620℃ and (1.53.0)×10 10Ω·m,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O3-BaO-ZnO glass glass forming rang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transition temperature RESIS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