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ZO厚度对非晶硅电池中复合背电极的影响
1
作者 辛艳青 孙珲 +3 位作者 郑小龙 魏丛丛 吕英波 宋淑梅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7,共5页
在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中加入复合背电极是提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上制备了ZnO∶Ga(GZO)/Al复合背电极,研究了GZO厚度对GZO薄膜光电性质及非晶硅电池中GZO/Al复... 在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中加入复合背电极是提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上制备了ZnO∶Ga(GZO)/Al复合背电极,研究了GZO厚度对GZO薄膜光电性质及非晶硅电池中GZO/Al复合背电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GZO层厚度的增加,GZO薄膜的光电性质均表现出较高水平,适合制备GZO/Al复合背电极;相较于单层Al背电极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GZO/Al复合背电极的太阳能电池性能大幅提高.当GZO层厚度为100 nm时,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和填充因子(FF)分别达到8.66 mA,1.62 V和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背电极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ZnO∶Ga 磁控溅射 填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ZO/Al复合背电极对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浩志 李治玥 +3 位作者 辛艳青 徐涛 宋淑梅 孙珲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7-272,291,共7页
随着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地研究。为了使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得到更好地利用,提高其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地研究。为了使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得到更好地利用,提高其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引入复合背电极是提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其中对GZO/Al复合背电极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在该工作中,利用磁控溅射法在非晶硅电池上制备了GZO/Al复合背电极,研究了复合背电极的制备条件及其对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GZO层的溅射功率为90 W、Al层的溅射功率为90 W时,具有复合背电极的太阳能电池表现出较好的光电转换性能,其短路电流(I_(SC))、开路电压(V_(OC))、填充因子(FF)和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η)分别为8.92 m A、1.55 V、54.48%和7.53%。相较于单层Al背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大幅提高了47.6%(相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背电极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GZO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金字塔”绒面构建的复合背反射电极
3
作者 陈泽 张晓丹 +6 位作者 孙建 张德坤 赵慧旭 陈新亮 黄茜 魏长春 赵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86-2190,共5页
设计一种新型的绒面复合背反射电极,首先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一层“类金字塔”形貌的绒面ZnO薄膜,然后通过热蒸发技术在其表面覆盖一定厚度的Ag,最后溅射厚度约100nm的ZnO:A1介质薄膜。通... 设计一种新型的绒面复合背反射电极,首先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一层“类金字塔”形貌的绒面ZnO薄膜,然后通过热蒸发技术在其表面覆盖一定厚度的Ag,最后溅射厚度约100nm的ZnO:A1介质薄膜。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得到不同表面粗糙度(RMS)(60—150nm)的复合背反射电极。实验获得的复合背反射电极在600~1100nm波长范围内对光的反射率大于88%,300~1100n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绒度(Haze)大于90%。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类金字塔”绒面结构构建的MOCVD—ZnO/Ag/ZnO:A1复合背反射电极,能够有效地增强对反射光的散射,有望提高薄膜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光 复合反射电极 表面形貌 光学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直流磁控溅射法研制非晶硅太阳电池ZnO/Al背反射电极 被引量:7
4
作者 薛俊明 孙建 +6 位作者 任慧志 刘云周 段苓伟 周祯华 张德坤 赵颖 耿新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83-1287,共5页
本文首先在低温(140℃)和低功率下采用Zn:Al合金靶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研制ZnO:Al透明导电膜。然后在单结(glass/SnO2/pin/)或双结(glass/SnO2/pin/pin/)非晶硅电池上沉积约70-100nm厚的ZnO透明导电膜,最后再用电阻蒸发... 本文首先在低温(140℃)和低功率下采用Zn:Al合金靶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研制ZnO:Al透明导电膜。然后在单结(glass/SnO2/pin/)或双结(glass/SnO2/pin/pin/)非晶硅电池上沉积约70-100nm厚的ZnO透明导电膜,最后再用电阻蒸发法沉积Al电极。实验获得了较好的n^+/ZnO界面,实现了ZnO/Al背电极的增反作用,使电池的短路电流增加1-3mA/cm^2,光电转化效率提高1—3%(绝对效率),小面积电池效率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电池 ZnO/Al复合背电极 反射 短路电流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