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骨架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德计 宋恩凤 +2 位作者 张学玲 刘兴江 徐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9-1756,共18页
由于安全和能量密度上的优势,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已经成为下一代电池发展的希望。在众多种类的固态电解质中,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柔韧性、优良的加工性和与电极良好的界面接触性。但目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存在离子电导率较低机械强度... 由于安全和能量密度上的优势,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已经成为下一代电池发展的希望。在众多种类的固态电解质中,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柔韧性、优良的加工性和与电极良好的界面接触性。但目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存在离子电导率较低机械强度较差的问题。为了提高聚合物电解质(SPE)的性能,向SPE中加入无机填料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可设计的多孔结构和易于化学调节等优点。将MOF材料引入聚合物基体中,可以提高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电极/电解质接触界面。本文综述了金属有机框架(MOF)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锂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金属有机骨架 填料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掺杂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室温电导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古宁宇 钱新明 +3 位作者 程志亮 蒋俊光 杨秀荣 董绍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403-1405,共3页
A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of Polyethylene oxide (PEO) LiClO 4 containing fine Al 2O 3 particles was studied by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 A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of Polyethylene oxide (PEO) LiClO 4 containing fine Al 2O 3 particles was studied by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Compared with the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out Al 2O 3 particles,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were decreased, and the room temperature conductivity of PEO LiClO 4 Al 2O 3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was considerably enhanced. Moreover, the equivalent circuits and the effect of dc potential on impedance spectroscopy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乙烷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室温电导率 交流阻抗 氧化铝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PMMA/CaCO3(SiO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国庆 马莉 +2 位作者 吴忠杰 张海燕 倪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560,共6页
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由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制备的几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P(VDF-HFP)-PMMA/CaCO3(SiO2)的性能进行... 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由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制备的几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P(VDF-HFP)-PMMA/CaCO3(SiO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能提高CPE的吸液率,从而增大其离子导电率.在P(VDF-HFP)与PMMA质量比为1∶1条件下制得的CPE性能最佳.用P(VDF-HFP)-PMMA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级SiO2、CaCO3进行复合制成的聚合物膜,无机粒子的加入没有破坏原来聚合物非晶结构;室温下CPE的电导率达到3.42 mS.cm-1;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8 V.电池Li/CPE/GMS(石墨基材料)的测试证明,CPE与石墨负极有很好的相容性.聚合物电池Li/CPE(CaCO3)/LiCoO2比Li/CPE)(SiO2)/LiCoO2具有更优越的倍率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P(VDF-HFP)-PMMA 纳米CACO3 纳米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充锂电池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杜洪彦 程琥 +1 位作者 杨勇 林祖赓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250-254,共5页
介绍了可充锂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的分类、优越性及其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聚环氧乙烷(PEO)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研究现状,指出近年来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出现为可充锂电池的实用化提供了新的希望。此外,还讨论了纳米无机惰性填料... 介绍了可充锂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的分类、优越性及其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聚环氧乙烷(PEO)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研究现状,指出近年来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出现为可充锂电池的实用化提供了新的希望。此外,还讨论了纳米无机惰性填料在提高电解质电导率、改善锂/电解质界面稳定性及锂离子迁移数方面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锂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电导率 机械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Li_(1.3)Al_(0.3)Ti_(1.7)(PO_4)_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电导率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鞠兰 王严杰 +1 位作者 潘颐 冯连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7-870,共4页
将实验室制备的两种烧结型的Li1 .3Al0 .3Ti1 .7(PO4 ) 3盐与PEO LiClO4 复合 ,制得了PEO LiClO4 Li1 .3Al0 .3Ti1 .7(PO4 ) 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测量了 2 98~ 373K温度范围内的阻抗 ,得出这种体系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在... 将实验室制备的两种烧结型的Li1 .3Al0 .3Ti1 .7(PO4 ) 3盐与PEO LiClO4 复合 ,制得了PEO LiClO4 Li1 .3Al0 .3Ti1 .7(PO4 ) 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测量了 2 98~ 373K温度范围内的阻抗 ,得出这种体系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在室温最高值为 1.387× 10 - 5S cm ,在 373K时可达到 1.378× 10 - 3S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 制备 PEO 离子电导率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研究 温度范围 阻抗 测量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LiClO_4-ZSM-5复合聚合物电解质——ZSM-5对锂离子选择通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席靖宇 马晓梅 +1 位作者 崔孟忠 唐小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0-333,共4页
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得了一系列以不同分子筛和蒙脱土为填料的 PEO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利用交流阻抗 -稳态电流方法研究了填料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迁移数 (TL i+ )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所有填料都有利于同时提高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 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得了一系列以不同分子筛和蒙脱土为填料的 PEO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利用交流阻抗 -稳态电流方法研究了填料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迁移数 (TL i+ )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所有填料都有利于同时提高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 TL i+ 和离子电导率 ,但以 Li-ZSM-5为填料时 TL i+ 最高 ,这是因为ZSM-5的特殊二维孔道结构有利于阳离子 Li+的进入 ,而排斥阴离子 Cl O- 4的通过 .较高的 TL i+ 和室温离子电导率说明 PEO-Li Cl O4 -ZSM-5有可能作为全固态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电解质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迁移数 离子电导率 分子筛 ZSM-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纳米SiO_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7
作者 古宁宇 敖鹤 裴建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95-1300,共6页
通过化学方法将具有增塑效果的环状碳酸酯基团引入纳米SiO2表面,并用FTIR与TGA对改性纳米SiO2进行了表征.将改性纳米SiO2添加到以聚氧化乙烯(PEO)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中,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通过DSC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该聚合物电... 通过化学方法将具有增塑效果的环状碳酸酯基团引入纳米SiO2表面,并用FTIR与TGA对改性纳米SiO2进行了表征.将改性纳米SiO2添加到以聚氧化乙烯(PEO)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中,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通过DSC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该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热力学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改性纳米SiO2的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室温最高离子电导率可达到1.84×10-5 S/cm;具有较高的锂离子迁移数,最高可达到0.49,且具有更好的界面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表面基团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杜洪彦 程琥 +1 位作者 李涛 杨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7-311,共5页
采用不同表面化学状态的纳米SiO2,制备了聚环氧乙烷[Poly(ethyleneoxide),PEO]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ompositepolymerelectrolytes,CPE),通过DSC技术和FTIR光谱研究了纳米填料对聚合物体系体相成分的影响,并对其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 采用不同表面化学状态的纳米SiO2,制备了聚环氧乙烷[Poly(ethyleneoxide),PEO]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ompositepolymerelectrolytes,CPE),通过DSC技术和FTIR光谱研究了纳米填料对聚合物体系体相成分的影响,并对其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电化学稳定性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填料的表面化学状态对CPE的影响很大,亲水性的SiO2对CPE的相组成几乎没有改变效果,但疏水性的SiO2明显降低了聚合物体系的晶相成分。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采用表面烷基化的SiO2制备成的CPE比采用亲水性SiO2的CPE显出更高的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和更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揭示了体系的相组成和PEO/SiO2相界层是影响CPE内离子传输的两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O SIO2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相组成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无机粒子的P(VDF-HFP)-PMMA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国庆 马莉 +2 位作者 吴忠杰 饶中浩 倪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9-682,共4页
研究了以PP/PE/PP(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膜为支撑体,P(VDF-HFP)(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级SiO2、CaCO3进行复合构成的聚合物电解质膜(CPE)的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电化学阻抗、电池的首... 研究了以PP/PE/PP(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膜为支撑体,P(VDF-HFP)(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级SiO2、CaCO3进行复合构成的聚合物电解质膜(CPE)的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电化学阻抗、电池的首次充放电、倍率放电和充放电循环测试,考察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SiO2)和CPE(CaCO3)的结构以及它们与LiFePO4正极材料、金属锂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无机粒子的加入没有改变原来聚合物P(VDF-HFP)-PMMA非晶结构;两种电解质构成的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性能相差不大,但是循环性能后者优于前者;LiFePO4/CPE(CaCO3)/Li构成的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放电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均优于LiFePO4/CPE(SiO2)/Li电池;CPE(CaCO3)与LiFePO4、金属锂的相容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P(VDF-HFP)-PMMA 纳米SIO2 纳米CA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基离子液体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阴极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闻宇 安茂忠 +1 位作者 杨培霞 张锦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4,共7页
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合物为基体,制备了含离子液体1-甲基-3-乙基咪唑六氟磷酸盐(EMIPF6)、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离子液体复合聚合物电解质[P(VdF-HFP)/LiPF6/EMIPF6/EC(碳酸乙烯酯)-PC(碳酸丙烯酯)].采用热重分析法以及燃烧... 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合物为基体,制备了含离子液体1-甲基-3-乙基咪唑六氟磷酸盐(EMIPF6)、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离子液体复合聚合物电解质[P(VdF-HFP)/LiPF6/EMIPF6/EC(碳酸乙烯酯)-PC(碳酸丙烯酯)].采用热重分析法以及燃烧实验测试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热稳定性.离子电导率测试表明,离子液体的存在显著改善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传输;循环伏安测试表明,添加剂EC和PC的加入提高了复合电解质的阴极稳定性,制得的离子液体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在0.3-4.3V电压范围内稳定存在.Li4Ti5O12和LiCoO2为电极材料、P(VdF-HFP)/LiPF6/EMIPF6/EC-PC为电解质的半电池表现出优良的循环性能,0.1C充放电倍率下,Li/LiCoO2和Li/Li4Ti5O12半电池的可逆容量分别为130和144mAh·g-1.但EC、PC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离子液体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离子液体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阴极稳定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基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洪彦 程琥 杨勇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5-221,共7页
 以PEO8 LiClO4作母体,纳米SiO2为填料,制成PEO8 LiClO4 SiO2(x%)系列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测定这该电解质的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化学稳定窗口,并对其晶态结构作差热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电解质的电导率,在2...  以PEO8 LiClO4作母体,纳米SiO2为填料,制成PEO8 LiClO4 SiO2(x%)系列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测定这该电解质的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化学稳定窗口,并对其晶态结构作差热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电解质的电导率,在22℃时达到4.3×10-5S·cm-1.此外,还探讨了填料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提高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锂电池 电化学性质 电导率 锂离子迁移数 电化学稳定窗口 填料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O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路密 史鹏飞 +1 位作者 陈猛 尹鸽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55-360,共6页
 从填料对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因素、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和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应用四方面综述了基于聚氧化乙烯(PEO)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研究的最新进展。聚合物中加入纳米级无机填料可提高聚合物电解...  从填料对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因素、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和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应用四方面综述了基于聚氧化乙烯(PEO)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研究的最新进展。聚合物中加入纳米级无机填料可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强度、电导率和锂/电解质界面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O 研究进展 锂二次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LiXSiO_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路密 史鹏飞 尹鸽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41-42,共2页
为了提高基于聚氧化乙烯(PEO)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以PEO为聚合物主体、LiClO4或LiN(CF3SO2)2为盐、SiO2为填充剂,以溶液浇铸法制备了它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测试表明,PEO15LiN(CF3SO2)2-10%SiO2在30℃的电导率为4.... 为了提高基于聚氧化乙烯(PEO)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以PEO为聚合物主体、LiClO4或LiN(CF3SO2)2为盐、SiO2为填充剂,以溶液浇铸法制备了它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测试表明,PEO15LiN(CF3SO2)2-10%SiO2在30℃的电导率为4.67×10-5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PEO/PPC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 被引量:2
14
作者 禹筱元 肖敏 +1 位作者 王拴紧 孟跃中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共3页
以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和聚氧化乙烯(PEO)为基体材料,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EO/PPC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无定形PPC的引入,降低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度,提高了CPE膜的离子电导率(σ)。样品PEO/50%PPC的室温σ为0.068 mS/cm,电... 以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和聚氧化乙烯(PEO)为基体材料,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EO/PPC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无定形PPC的引入,降低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度,提高了CPE膜的离子电导率(σ)。样品PEO/50%PPC的室温σ为0.068 mS/cm,电化学稳定窗口大于4.5 V,Li+迁移数为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 电化学性能 聚甲基乙撑碳酸酯 聚氧化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质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占良 唐致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169-171,共3页
基于新的微孔膜成型工艺制备了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聚合物基质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与聚偏氟乙烯(PVDF)的复合物。对所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迁移性质和电化学稳定性做了表征。采用稳态电流法测量了聚合物电解质中锂离子的迁移数,... 基于新的微孔膜成型工艺制备了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聚合物基质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与聚偏氟乙烯(PVDF)的复合物。对所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迁移性质和电化学稳定性做了表征。采用稳态电流法测量了聚合物电解质中锂离子的迁移数,测试结果为0.2。利用交流阻抗技术对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进行测试,室温下电导率可达到1.6mS·cm-1。锂盐的扩散系数由对称电池的限制扩散法测得,结果为4.8×10-7cm2·S-1。由线性伏安扫描实验测试了该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的电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在5.1V以下电解质性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性质表征 离子迁移性质 扩散系数 迁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乙烷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惰性电极交流阻抗谱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新明 古宁宇 +1 位作者 汪尔康 董绍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9-48,共10页
制备了PEO LiClO4 Al2 O3及PEO LiClO4 碳酸乙烯酯 (EC)两种聚环氧乙烷(PEO)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SPE)薄膜 ,用不锈钢及铂两种惰性电极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的交流阻抗特性 ,并对SPE/惰性电极的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 制备了PEO LiClO4 Al2 O3及PEO LiClO4 碳酸乙烯酯 (EC)两种聚环氧乙烷(PEO)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SPE)薄膜 ,用不锈钢及铂两种惰性电极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的交流阻抗特性 ,并对SPE/惰性电极的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等效电路 ,发现电导率的测定与采用的惰性电极有关 .而且交流阻抗谱图与所加交流扰动幅度无关 ,但与直流极化电势有关 .EC含量的增加对低频直线的斜率也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乙烷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惰性电极 交流阻抗谱 电导率 极化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制备P(AN-MMA)/TiO_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17
作者 周姬 高德淑 +2 位作者 李朝晖 雷钢铁 赵铁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23,共4页
以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在钛酸丁酯水解生成的TiO2粒子表面乳液聚合制备复合聚合物P(AN-MMA)/TiO2,并以此聚合物制备了多孔复合聚合物膜。采用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等对聚... 以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在钛酸丁酯水解生成的TiO2粒子表面乳液聚合制备复合聚合物P(AN-MMA)/TiO2,并以此聚合物制备了多孔复合聚合物膜。采用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等对聚合物膜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所得聚合物电解质的交流阻抗谱。结果表明,AN和MMA通过打开各自的C=C双键形成共聚物,TiO2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当TiO2添加量为10.8%时,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1.12×10-3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P(AN—MMA)/TiO2 离子电导率 原位聚合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U/CA/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18
作者 周莉 薛照明 +1 位作者 吴勰 杨锦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1,共5页
采用非溶剂致相转化法(NIPS)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醋酸纤维素/氧化铝(TPU/CA/Al2O3)新型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Al2O3来控制多孔膜的结构与性能。用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电... 采用非溶剂致相转化法(NIPS)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醋酸纤维素/氧化铝(TPU/CA/Al2O3)新型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Al2O3来控制多孔膜的结构与性能。用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电化学阻抗(EIS)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等对制备的TPU/CA/Al2O3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Al2O3的含量达到9%时,膜的电化学性能最佳。该CPE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为1.61 mS/cm,远高于TPU/CA膜(1.04 mS/cm)。该CPE的电化学窗口达到7 V(vs.Li/Li+)以上。与TPU/CA膜相比,该CPE膜的LiFePO 4/CPE/Li纽扣电池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速率性能。这表明,TPU/CA/Al2O3 CPE有很大的潜能应用于5 V高压锂离子电池(LIB)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非溶剂诱导相转化法 聚氨酯 醋酸纤维素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LiClO_4-Li_4Ti_5O_(1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谭斌 马先果 +2 位作者 黄心蓝 杨克润 邓正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7,共4页
选用钛酸锂(Li4Ti5O12)纳米粒子作为填料对聚环氧乙烷(PEO)基聚合物电解质进行改性。通过交流阻抗谱(EI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Li4Ti5O12对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Li4Ti5O12的... 选用钛酸锂(Li4Ti5O12)纳米粒子作为填料对聚环氧乙烷(PEO)基聚合物电解质进行改性。通过交流阻抗谱(EI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Li4Ti5O12对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Li4Ti5O12的加入减小了聚合物的结晶度,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增加了聚合物中得载流子数,PEO16/LiClO4/15%Li4Ti5O12体系30℃电导率达到5.31×10-5S/cm,并初步研究了以此膜为电解质的复合锂硫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PEO LI4TI5O12 锂硫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PPC/Nano TiO_2-PMMA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雪妍 黄嘉怡 +2 位作者 武健锋 李成焕 禹筱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7-180,共4页
以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和聚氧化乙烯(PEO)为基体材料,添加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改性的纳米TiO2(nano TiO2-PMMA),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PEO/PPC/TiO2-PMMA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交流阻抗... 以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和聚氧化乙烯(PEO)为基体材料,添加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改性的纳米TiO2(nano TiO2-PMMA),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PEO/PPC/TiO2-PMMA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交流阻抗、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nano TiO2-PMMA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化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TiO2的接枝率为8.0%时,PEO/PPC/TiO2-PMMA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1.3×10-5 S/cm,电化学稳定窗口达到4.5V以上,锂离子迁移数为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改性 锂离子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