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组分长丝与短纤维复合纱线的生产原理 被引量:9
1
作者 樊理山 来侃 +1 位作者 孙润军 姚穆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0-43,共4页
棉包涤丝包芯纱的毛羽较多,纱线的结构比较松懈,耐磨性能差,易起毛起球,为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以利于生产花色或混色纱线,通过自行设计的带有沟槽前皮辊的喂入牵伸和张力控制装置,在传统的环锭细纱机上一步纺成具有特殊结构的三... 棉包涤丝包芯纱的毛羽较多,纱线的结构比较松懈,耐磨性能差,易起毛起球,为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以利于生产花色或混色纱线,通过自行设计的带有沟槽前皮辊的喂入牵伸和张力控制装置,在传统的环锭细纱机上一步纺成具有特殊结构的三组分复合纱线,并对其成纱过程与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三组分复合纱线性能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复合纱线 成纱原理 三角区 力学分析 捻度 包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调凝组分对硫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17
2
作者 巴明芳 梁新奇 +1 位作者 卢梦洁 柳俊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136,142,共5页
为了有效控制硫铝酸盐水泥(SAC)的凝结时间,研究了硼砂、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单掺和复掺对硫铝酸盐水泥凝结时间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与柠檬酸钠以一定质量比复合后可以有效控制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并很好地改善其工... 为了有效控制硫铝酸盐水泥(SAC)的凝结时间,研究了硼砂、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单掺和复掺对硫铝酸盐水泥凝结时间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与柠檬酸钠以一定质量比复合后可以有效控制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并很好地改善其工作性能和早期强度,而且葡萄糖酸钠与柠檬酸钠复合质量比为5∶1时对硫铝酸盐水泥的缓凝效果最好。水化早期浆体的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调凝组分的加入减缓了钙矾石的生成,并且使得水化产物中CSH凝结的生成数量增多,从而有效抑制了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速度,并改善了其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调凝组分 硫铝酸盐水泥(SAC) 初凝时间 水化产物 微观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复合碱(盐)组分激发矿渣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健 吕宪俊 胡术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6-489,共4页
以复合碱(盐)组分NaOH、CaSO4、CaO为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法设计,研究复合碱(盐)组分及其交互作用对响应值胶凝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找到影响因素的稳定区域,为响应面设计提供范围,结合响应曲面法对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并拟合出二阶... 以复合碱(盐)组分NaOH、CaSO4、CaO为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法设计,研究复合碱(盐)组分及其交互作用对响应值胶凝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找到影响因素的稳定区域,为响应面设计提供范围,结合响应曲面法对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并拟合出二阶响应曲面模型。研究表明:强碱NaOH是影响激发的显著因素,1%时效果最为显著;强碱环境下难溶CaO达15%以上时有一定的激发效果;对CaSO4的交互作用不如对CaO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复合组分 碱激发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纶与双组分复合长丝/棉包芯纱的拉伸弹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丹丹 权利军 +2 位作者 金肖克 田伟 祝成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36,共6页
为改善传统弹力包芯纱弹性回复性能,以氨纶、双组分复合长丝(CM800)为芯纱,棉纤维为外包纤维,设计了13种弹力包芯纱。探讨氨纶预牵伸倍数、芯纱线密度和弹力包芯纱反复拉伸次数与弹性回复率之间的关系。采用纱线强伸仪测试氨纶/棉、CM8... 为改善传统弹力包芯纱弹性回复性能,以氨纶、双组分复合长丝(CM800)为芯纱,棉纤维为外包纤维,设计了13种弹力包芯纱。探讨氨纶预牵伸倍数、芯纱线密度和弹力包芯纱反复拉伸次数与弹性回复率之间的关系。采用纱线强伸仪测试氨纶/棉、CM800/棉和棉双丝弹力包芯纱的拉伸弹性。结果表明:氨纶的牵伸倍数越大,弹力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越小;随着氨纶线密度的增加,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先增加后减少;CM800线密度越小,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越小;氨纶/棉、CM800/棉和棉双丝弹力包芯纱的定伸长5%和定负荷200 c N反复拉伸次数与纱线弹性回复率的关系均符合幂函数关系,且弹力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随着纱线反复拉伸次数的增加而降低;CM800/棉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最大,氨纶/棉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纶 组分复合长丝 棉双丝弹力包芯纱 弹性回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磷复合添加组分对催化裂化催化剂物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玉霞 汪燮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4,共7页
在重油微反评价装置上 ,考察了所制备的分别含有镧、磷及其复合物等 4种不同添加组分的裂化催化剂 ,并采用XRD、31 PMASNMR、BET及FT IR吡啶吸附酸性表征等手段 ,分析了上述添加组分的组成、结构和催化剂的物理性质 ,讨论了添加组分对... 在重油微反评价装置上 ,考察了所制备的分别含有镧、磷及其复合物等 4种不同添加组分的裂化催化剂 ,并采用XRD、31 PMASNMR、BET及FT IR吡啶吸附酸性表征等手段 ,分析了上述添加组分的组成、结构和催化剂的物理性质 ,讨论了添加组分对催化剂钒污染前后裂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证实了添加磷酸铝组分的催化剂的抗钒污染效果 ;并且发现 ,镧 富磷体系 (La 2P)添加到催化剂中 ,既可提高催化剂的抗钒污染能力 ,又使催化剂具有较低的焦炭产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催化剂 物化性能 复合添加组分 石油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的弹性形成机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大省 周静宜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6-51,共6页
采用了自行设计并合成的具有特定热性能参数的高收缩聚酯(HSPET)及共聚醚酯(COPEET)与市售PET、PTT及PA6等相互组合纺制了并列型复合纤维,研究了成形工艺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并列复合纤维弹性的形成机理:双组分的... 采用了自行设计并合成的具有特定热性能参数的高收缩聚酯(HSPET)及共聚醚酯(COPEET)与市售PET、PTT及PA6等相互组合纺制了并列型复合纤维,研究了成形工艺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并列复合纤维弹性的形成机理:双组分的良好相容性是形成三维立体卷曲结构的必要条件;并列复合纤维双组分之间较大的热收缩率差异源于二者不同的取向与结晶结构,拉伸-定形工艺是形成上述结构差异的重要手段;并列复合纤维"哑铃型"断面结构的控制是获得最佳弹性的重要环节;适宜的热处理条件可赋予纤维最佳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并列复合纤维 结构控制 性能 弹性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哑铃型”结构的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静宜 张大省 王春梅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8,共4页
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哑铃型"结构的控制可以更好地显示其三维立体卷曲结构和弹性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并列复合纤维两组分的体积组成比、两组分在纺丝工艺条件下的熔体黏度比及喷丝板的结构均为控制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形成&qu... 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哑铃型"结构的控制可以更好地显示其三维立体卷曲结构和弹性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并列复合纤维两组分的体积组成比、两组分在纺丝工艺条件下的熔体黏度比及喷丝板的结构均为控制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形成"哑铃型"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并列复合纤维 哑铃型 形态结构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光显微的双组分复合纤维定量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巫莹柱 谢晓波 +2 位作者 李慧 张宇萍 张晓利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31,共4页
探讨PET/PBT、PET/PTT双组分复合纤维的定量检测方法。以PET/PBT双组分复合纤维为例,先采用熔点法和偏光显微法定性鉴别两组分种类,再制作纤维横截面切片,在偏光显微镜下确定双组分横截面中各组分对应的纤维种类,采用图像处理方法测量... 探讨PET/PBT、PET/PTT双组分复合纤维的定量检测方法。以PET/PBT双组分复合纤维为例,先采用熔点法和偏光显微法定性鉴别两组分种类,再制作纤维横截面切片,在偏光显微镜下确定双组分横截面中各组分对应的纤维种类,采用图像处理方法测量各组分横截面积,最后分别根据各组分面积及体积质量计算质量百分比。结果显示:结合熔点法、偏光显微法和图像处理法可以准确测定PET/PBT双组分复合纤维中各组分含量。认为:该定量检测方法设备通用、准确有效、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组分复合纤维 定量分析 偏光显微法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短纤/涤纶丝四组分赛络纺复合纱的生产
9
作者 赵磊 杜梅 +1 位作者 赵静 时萍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2年第5期24-26,共3页
以棉、聚乳酸、Modal纤维为短纤维和涤纶为长丝,采用赛络纺(Sirofil)纺纱技术纺制了36tex 50/30/20棉/聚乳酸/莫代尔+83.3dtex涤纶四组分赛络纺复合纱,并与相同线密度的环锭纱进行了比较;同时介绍了复合纺纱的细纱装置,原料选择、纺纱... 以棉、聚乳酸、Modal纤维为短纤维和涤纶为长丝,采用赛络纺(Sirofil)纺纱技术纺制了36tex 50/30/20棉/聚乳酸/莫代尔+83.3dtex涤纶四组分赛络纺复合纱,并与相同线密度的环锭纱进行了比较;同时介绍了复合纺纱的细纱装置,原料选择、纺纱流程及各个工序的技术要点。成纱性能表明赛络纺纱的拉伸性能有所提高,毛羽明显减少,条干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络纺 SIROFIL 纺纱工艺 组分复合 纱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涤双组分复合纱性能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测生 《四川纺织科技》 2002年第5期22-23,共2页
结合试生产对苎麻 /涤双组分复合纱的性能进行了初探 ,对影响成纱质量的工艺参数的选择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苎麻/涤双组分复合 纱线结构 纱线性能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复合农药制剂气相色谱分离及分析方法研究
11
作者 许鸿生 黄良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5-67,81,共4页
本文研究了用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苯氧乙酸类农药,并为多组分复合农药制剂的分析,研究出一种简便、快速而准确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组分复合农药制剂 分离 气相色谱分析 除草剂 农药分析 扑草净 乙甲4氯 除草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丝与熔喷双组分复合伴生仿鹅绒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柠蔚 张瑜 +1 位作者 张广宇 仇何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3-75,共3页
为了满足人们对保暖材料日益提高的要求,本文在羽绒原有性能的基础上研发了长丝与熔喷双组分复合伴生仿鹅绒纤维材料。与熔喷材料的复合有益于提升仿鹅绒材料的保暖效果且手感柔软。实验证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暖性;透气率在空气速度为... 为了满足人们对保暖材料日益提高的要求,本文在羽绒原有性能的基础上研发了长丝与熔喷双组分复合伴生仿鹅绒纤维材料。与熔喷材料的复合有益于提升仿鹅绒材料的保暖效果且手感柔软。实验证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暖性;透气率在空气速度为30~40 m/s时随接收距离的增加先减后增,当空气速度达到50 m/s时,透气率随接收距离的增加先增后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 组分复合纤维 长丝 仿鹅绒 透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复合长丝织物的弹力工艺
13
作者 王道航 董丽娜 +3 位作者 张成蛟 林敏 周小红 蒋耀兴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45,共3页
分别采用ECO红外染色机和DGG-9240B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对国产PTT/PET双组分复合长丝制备的机织面料进行湿热处理和干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方式、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对织物弹力形成的作用。研究表明:湿热处理得到的织物定负荷伸长率较大... 分别采用ECO红外染色机和DGG-9240B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对国产PTT/PET双组分复合长丝制备的机织面料进行湿热处理和干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方式、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对织物弹力形成的作用。研究表明:湿热处理得到的织物定负荷伸长率较大,湿热处理温度为115℃和120℃时,织物定负荷伸长率大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复合长丝 热处理 弹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DDP/PBT双组分复合长丝卷曲与力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周玉磊 代国亮 +1 位作者 王妮 肖红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0,共5页
探讨不同纺丝条件下NEDDP/PBT双组分复合长丝的卷曲和力学性能。在不同的两组分特性黏度配比、组分比例、牵伸比、牵伸温度和定形温度条件下纺制NEDDP/PBT双组分复合长丝,测试了各长丝的沸水收缩率、卷曲率、断裂强度、屈服应力和杨氏... 探讨不同纺丝条件下NEDDP/PBT双组分复合长丝的卷曲和力学性能。在不同的两组分特性黏度配比、组分比例、牵伸比、牵伸温度和定形温度条件下纺制NEDDP/PBT双组分复合长丝,测试了各长丝的沸水收缩率、卷曲率、断裂强度、屈服应力和杨氏模量。研究表明:两组分特性黏度差异增大,双组分复合长丝卷曲性能增加,力学性能下降;双组分复合长丝中两组分比例相等时,沸水收缩率最大;NEDDP组分增加,双组分复合长丝力学性能提高;牵伸比、牵伸温度、定形温度虽然对双组分复合长丝的卷曲和力学性能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认为:两个组分的特性黏度差异和组分比例是影响NEDDP/PBT双组分复合长丝卷曲和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DDP PBT 组分复合长丝 卷曲率 沸水收缩率 断裂强力 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组分纺纱工艺对三角区及成纱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小莉 黄翠蓉 于伟东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9-44,共6页
在经改造的环锭纺细纱机上,采用双须条和外加一束长丝(短/长复合纺法),在出前罗拉口时,同步加捻构造羊绒/羊毛/涤纶长丝三组分复合结构纱;从理论上分析了三组分交汇点的受力情况;改变纺纱工艺参数可以获得3种不同的成纱结构:类股线纱结... 在经改造的环锭纺细纱机上,采用双须条和外加一束长丝(短/长复合纺法),在出前罗拉口时,同步加捻构造羊绒/羊毛/涤纶长丝三组分复合结构纱;从理论上分析了三组分交汇点的受力情况;改变纺纱工艺参数可以获得3种不同的成纱结构:类股线纱结构、包芯纱结构、包缠纱结构;讨论三组分交汇点的受力对3种结构成纱的影响,而其结构可通过表观和截面像来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复合纺纱 纺纱工艺 汇聚点 受力 成纱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A6橘瓣型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碱法开纤工艺 被引量:11
16
作者 卢志敏 钱晓明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19,共5页
采用碱法开纤工艺对PET/PA6橘瓣型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进行进一步开纤,通过温度、时间、NaOH质量分数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其碱法开纤工艺,并研究了开纤率与减量率对试样断裂强力、悬垂系数和吸水倍率等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 采用碱法开纤工艺对PET/PA6橘瓣型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进行进一步开纤,通过温度、时间、NaOH质量分数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其碱法开纤工艺,并研究了开纤率与减量率对试样断裂强力、悬垂系数和吸水倍率等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开纤工艺是温度80℃、NaOH质量分数3%、时间15 min;开纤温度是影响PET/PA6橘瓣型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开纤率和减量率的最主要因素;在一定的开纤率范围内,试样的断裂强力、悬垂系数和吸水倍率与开纤率无明显关系,但与减量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瓣型双组分复合纤维 非织造布 开纤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助剂对正丁烷氧化制顺酐VPO催化剂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辉 王睿 邹长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5,共3页
通过有机相中还原五价钒制得钒磷氧催化剂VPO的前驱体,然后用浸渍法引入具有与V4+离子半径相近的Fe、Co、Cu元素。利用XRD、IR等手段分别考察了晶相组成以及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助剂可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顺酐收率,... 通过有机相中还原五价钒制得钒磷氧催化剂VPO的前驱体,然后用浸渍法引入具有与V4+离子半径相近的Fe、Co、Cu元素。利用XRD、IR等手段分别考察了晶相组成以及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助剂可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顺酐收率,催化剂主要活性相是(VO)2P2O7,复合组分助催化性能优于单一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O催化剂 助剂 复合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熔点纤维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燕燕 陈玉香 +3 位作者 闫琳琳 杨艳秋 占海华 邹专勇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1期26-30,共5页
对低熔点纤维定义及种类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常见低熔点纤维的制备及关键技术,最后从服装用产品、非织造产品及复合材料产品等领域阐述了低熔点纤维的应用现状,并对低熔点纤维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思考,以期更好地指导低熔点纤维产品的开发... 对低熔点纤维定义及种类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常见低熔点纤维的制备及关键技术,最后从服装用产品、非织造产品及复合材料产品等领域阐述了低熔点纤维的应用现状,并对低熔点纤维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思考,以期更好地指导低熔点纤维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熔点纤维 聚丙烯纤维 聚酯纤维 聚酰胺纤维 制备 组分 复合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新威 胡祖明 +1 位作者 潘婉莲 刘兆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21-23,26,共4页
阐述了纳米纤维的概念,介绍了无机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的制备,以及用电纺丝法、海岛型双组分复合纺丝法、催化挤出聚合、分子喷丝板纺丝法制备有机纳米纤维的技术,并对各制备技术的发展作了分析。
关键词 纳米纤维 制备工艺 电纺丝法 海岛型双组分复合纺丝法 催化挤出聚合法 分子喷丝板纺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江油田长8层注水井酸化增注工艺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新印 郑斌 +2 位作者 陈明 于莹 刘志宏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1年第10期11-13,共3页
通过对环江油田长8注水井欠注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深部酸化降压增注的技术思路,开展了酸液体系和酸化工艺研究,现场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该区注水井降压增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 注水井 组分复合 增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