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光催化降解空气中甲醛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阳 涂学炎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8期6-9,共4页
以硫酸钛、偏钛酸和硫酸氧钛浆料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并用无机盐、酸等配制水性涂料,进行该涂料经紫外光催化降解空气中甲醛的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低成本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料可以有效地分解甲醛。
关键词 紫外光催化降解 空气 甲醛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CuS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电极及光催化有机磷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军 王焕伟 +3 位作者 孙墨杰 刘春光 田磊 李健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98-2401,共4页
采用阳极氧化和水热法制备CuS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制备了CuS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电极。研究了复合电极对磷系阻垢剂的光电催化性能,同时详细研究了掺杂... 采用阳极氧化和水热法制备CuS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制备了CuS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电极。研究了复合电极对磷系阻垢剂的光电催化性能,同时详细研究了掺杂物浓度(CuCl2、Na2S2O3)、水热时间、降解电压对CuS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电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半导体耦合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的光电化学性质,优于纯的二氧化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电极 光电催化 磷系阻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普萘洛尔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海波 戴珂 陈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4-38,共5页
水环境中普萘洛尔残留会对水产食品安全造成危害,并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除普萘洛尔。本实验以碳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MWCNTs-TiO2)为光催化剂,对普萘洛尔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在最佳实验条件:普... 水环境中普萘洛尔残留会对水产食品安全造成危害,并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除普萘洛尔。本实验以碳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MWCNTs-TiO2)为光催化剂,对普萘洛尔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在最佳实验条件:普萘洛尔质量浓度20mg/L、溶液初始pH值为7、10%MWCNTs-TiO2光催化剂加入量2.0g/L时,紫外光照射180min普萘洛尔的降解率达到95%。并对普萘洛尔的降解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MWCNT-TiO2降解普萘洛尔主要发生·OH氧化反应,从而达到有效降解普萘洛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MWCNTs-TiO2) 光催化剂 普萘洛尔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TiO_(2)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宁 格根海日 +1 位作者 代小 达胡白乙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97,共4页
用钛酸四丁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为前驱体,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煅烧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能力的g-C_(3)N_(4)/TiO_(2)复合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样品... 用钛酸四丁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为前驱体,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煅烧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能力的g-C_(3)N_(4)/TiO_(2)复合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样品的微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C_(3)N_(4)纳米微粒均匀地负载在锐钛矿型的TiO_(2)纤维表面,光吸收带边扩展至460nm附近。考察了g-C_(3)N_(4)/TiO_(2)复合纤维在模拟太阳光降解罗丹明B的光催化性能,该复合材料是TiO_(2)纤维的2.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法 石墨相氮化碳/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纤维 异质结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纳米TiO_2化学复合镀镀液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赵芳霞 张振忠 刘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18-22,共5页
在确定纳米TiO2超声分散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比较法,系统研究了镀液配比、pH值、温度、PbCl2和纳米TiO2加入量对Ni-P-纳米TiO2化学复合镀镀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镀液的配比、pH值、温度对镀液稳定性均有影响,其... 在确定纳米TiO2超声分散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比较法,系统研究了镀液配比、pH值、温度、PbCl2和纳米TiO2加入量对Ni-P-纳米TiO2化学复合镀镀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镀液的配比、pH值、温度对镀液稳定性均有影响,其影响的显著性顺序是:pH值小于乳酸浓度小于温度小于镍磷比小于乙酸钠浓度的影响;PbCl2的加入可使镀液的稳定性明显提高,而纳米TiO2的加入对镀液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推荐Ni-P-纳米TiO2化学复合镀采用的镀液为:x(Ni2+/H2PO2-)=0 4,ρ(乳酸)=34g/L、ρ(乙酸钠)=4g/L、ρ(PbCl2)=0 0010g/L、ρ(TiO2)=4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 镍-磷-纳米二氧化钛复合镀层 稳定性 超声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TNTs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春晓 黄茹婷 石先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8-173,共6页
采用Shewanellaoneidensis MR-1合成Fe_(2)O_(3)/TNTs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Fe_(2)O_(3)/TNT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_(2)O_(3... 采用Shewanellaoneidensis MR-1合成Fe_(2)O_(3)/TNTs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Fe_(2)O_(3)/TNT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_(2)O_(3)成功负载在TiO_(2)纳米管上;在紫外光照射下,Fe_(2)O_(3)/TNTs在60min内对苯胺蓝的脱色率可达到97.5%,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Shewanellaoneidensis MR-1协同Fe_(2)O_(3)/TNTs纳米复合材料对苯胺蓝脱色率较So.neidensis MR-1提高了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二铁/二氧化钛纳米纳米复合材料 Shewanellaoneidensis MR-1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氟碳涂料的自清洁性与抗菌性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荣民 刘发锐 +3 位作者 何玉凤 王博赟 王晓雯 李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5-329,共5页
采用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复合纳米TiO2与氟碳共聚物乳液共混得到改性纳米氟碳乳液,并以该乳液为主要成膜物,与颜填料进行混合制得了改性纳米氟碳涂料。考察了氟碳涂料、纳米氟碳涂料和改性纳米氟碳涂料的常规性能、抗... 采用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复合纳米TiO2与氟碳共聚物乳液共混得到改性纳米氟碳乳液,并以该乳液为主要成膜物,与颜填料进行混合制得了改性纳米氟碳涂料。考察了氟碳涂料、纳米氟碳涂料和改性纳米氟碳涂料的常规性能、抗菌性和自清洁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氟碳乳液的性能均符合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标准,其中,改性纳米氟碳乳液的固含量最高且成膜温度最低;改性纳米氟碳涂料对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抗菌率可达到99%,且对这2种细菌的抗菌耐久性分别达97%和96%;改性纳米氟碳涂料涂层的吸水量低,疏水性强,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二氧化钛 氟碳共聚物乳液 自清洁涂料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于过氧化氢的测定 被引量:5
8
作者 时巧翠 王素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3-435,共3页
通过将碳纳米管及二氧化钛复合材料(CNT-TiO2)修饰于金电极表面,并借其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静电吸附和对羧酸基的高反应特性,使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CNT-TiO2表面,制成了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传感器(HRP-CNT-TiO2)。对此修饰电... 通过将碳纳米管及二氧化钛复合材料(CNT-TiO2)修饰于金电极表面,并借其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静电吸附和对羧酸基的高反应特性,使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CNT-TiO2表面,制成了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传感器(HRP-CNT-TiO2)。对此修饰电极在磷酸盐缓冲介质(pH7.2)中的电催化性质及其电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作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此电极对过氧化氢有很好的电催化特性,且发现当过氧化氢的浓度在4.2×10^-7-3.2×10^-4mol·L^-1之间与ΔI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7.2×10^-8mol·L^-1。为试验方法的精密度,对过氧化氢的浓度水平为5×10^-5mol·L^-1的条件下进行了8次测定,结果的RSD值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二氧化钛复合材料(CNT-TiO2)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生物传感器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bauxite-tailings supported nano-TiO_2
9
作者 卢清华 胡岳华 王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755-759,共5页
TiO2/bauxite-tailings (TiO2/BTs)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via a chemical liquid deposi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 and N2 adsorption analysis.... TiO2/bauxite-tailings (TiO2/BTs)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via a chemical liquid deposi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 and N2 adsorption analysis.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iO2/BTs composites was evaluated with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following the changes of phenol concentration under different illumination time. Effects of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pH and the cycles on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BTs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mposites calcined at 500 and 600 ℃ exhibit the bes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the phenol degradation ratios reacting for 40 and 160 rain reach 35% and 78% respectively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higher than those of 29% and 76% of the Degussa P25(TiO2). The ability of TiO2/BTs500 (BTs500 represents bauxite-tailings calcined at 500 ℃) composites to degrade phenol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bauxite-tailings PHENOL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