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震后火灾作用下大断面盾构隧道复合管片结构损伤及防水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稳军 来涛涛 张高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9-74,共6页
为研究大断面盾构隧道复合管片在震后火灾作用下的结构损伤及防水性能损失,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建立复合管片与直螺栓接头的三维实体模型和密封垫压缩的二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地震及地震与火灾耦合作用下复合管片混凝土在螺栓孔处刚... 为研究大断面盾构隧道复合管片在震后火灾作用下的结构损伤及防水性能损失,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建立复合管片与直螺栓接头的三维实体模型和密封垫压缩的二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地震及地震与火灾耦合作用下复合管片混凝土在螺栓孔处刚度损伤分布情况,研究了复合管片钢板在螺栓孔处的屈服分布情况,计算了地震及地震与火灾耦合作用下隧道密封垫防水性能的损失,结果表明:当采用RABT升温曲线模拟火灾时,大震导致的螺栓孔处混凝土刚度损伤在火灾作用后均超过90%,而中震工况在火灾作用后除螺栓孔顶部混凝土刚度损伤低于85%外,其余部分都超过90%;火灾作用导致螺栓孔处钢板屈服;防水密封垫在中震和火灾耦合作用后仍能保持较好的防水性能,但在大震和火灾耦合作用后,防水性能完全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复合管片 地震及火灾 结构损伤 防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复合纤维混凝土管片新技术 被引量:19
2
作者 鞠丽艳 王量 张雄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8期69-71,共3页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轨道交通工程新技术-地铁隧道复合纤维混凝土管片技术与经济优势,以及国际上复合纤维混凝土管片的应用工程实例和笔者在英国地铁隧道工程实地考察情况。本文还报道了上海地铁建设公司与同济大学携手合作开展地铁隧道复...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轨道交通工程新技术-地铁隧道复合纤维混凝土管片技术与经济优势,以及国际上复合纤维混凝土管片的应用工程实例和笔者在英国地铁隧道工程实地考察情况。本文还报道了上海地铁建设公司与同济大学携手合作开展地铁隧道复合纤维混凝土管片技术研究,将开创国内地铁隧道复合纤维混凝土管片技术之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混凝土管片 复合纤维混凝土管片 地铁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矩形盾构法隧道的受力分析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孙巍 官林星 温竹茵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8-1033,共6页
矩形盾构法隧道具有空间使用率高,可进行浅覆土、长距离曲线掘进施工的特点,为地下连接通道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建设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上海虹桥临空11-3地块地下连接通道工程为背景,对矩形盾构法隧道的受力分析与设计进行了详细... 矩形盾构法隧道具有空间使用率高,可进行浅覆土、长距离曲线掘进施工的特点,为地下连接通道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建设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上海虹桥临空11-3地块地下连接通道工程为背景,对矩形盾构法隧道的受力分析与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探讨了矩形盾构法隧道设计中的难点。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矩形盾构法隧道由于形状的关系,管片接头需要承受较大的弯矩与剪力,可采用螺栓群的方式来满足接头受力的需要;2)所采用复合管片的主要受力构件为钢结构,在管片接头处采用深手孔的方式解决了多螺栓的安装难题;3)注浆荷载对矩形盾构法隧道受力影响较大,合理注浆压力及分布模式的确定决定着结构设计的经济性;4)通过管片的载荷试验,验证了所采用的复合管片可以很好地满足矩形盾构法隧道的受力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盾构法 盾构隧道 复合管片 注浆荷载 结构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中主隧道的破洞响应分析 被引量:44
4
作者 柳献 高一民 +1 位作者 张姣龙 朱瑶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1-960,共10页
为研究盾构主隧道在机械切削过程中的结构响应,开展了两组平行足尺试验研究。两组试验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片和复合管片,均放置于七环立式试验架中,通过24个外部千斤顶模拟外部水土压力,通过内置盾构机和内支撑体系模拟真实施工过程。... 为研究盾构主隧道在机械切削过程中的结构响应,开展了两组平行足尺试验研究。两组试验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片和复合管片,均放置于七环立式试验架中,通过24个外部千斤顶模拟外部水土压力,通过内置盾构机和内支撑体系模拟真实施工过程。通过结合试验现象、结构环内变形和内力、环间变形等分析得到主隧道的破洞响应。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法联络通道破洞过程是管片和内支撑共同受力的过程,结构在开洞拆撑后是安全的。结构响应为环、纵向两个方向的内力重分布,分布范围和幅度受到衬砌结构性质,切削推力和内支撑刚度等的影响。在内支撑辅助受力的情况下,最危险工况为拆撑工况,弯矩增量达到40~60 kN·m。始发工况下受到较大影响的为第4环的切削侧,弯矩变化量达到50 kN·m。危险截面主要集中在第4环的切削侧和第3、第5环的顶部和腰部位置。纵向影响范围基本集中在中间三环到五环。内支撑在切削过程中承担主要的荷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切削 盾构隧道 复合管片 足尺试验 内力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部位受力特性及弱化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付林 刘正好 +1 位作者 朱瑶宏 董子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16-119,共4页
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部位受力复杂,安全问题突出。提出了一种联络通道管片及洞门结构,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部位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在15 m埋深条件下,切削洞口为不同强度的正线隧道的变形及受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部位受力复杂,安全问题突出。提出了一种联络通道管片及洞门结构,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部位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在15 m埋深条件下,切削洞口为不同强度的正线隧道的变形及受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切削洞口强度降低,正线隧道位移最大值和洞口管片位移增大,隧道应力最大值有所增大,但影响不大。管片开洞后,洞口中心上下的管片位移最为危险,需做加固处理。连接处的受力主要由螺栓承担,需要特别关注洞口管片之间螺栓连接的安全性。研究结论可为机械法联络通道设计及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络通道 机械法 数值模拟 T接头 复合管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MJS联络通道施工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顾沉颖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6-720,共5页
针对盾构法隧道联络通道施工中存在的风险,提出顶管直接切掘新型管片联络通道新艺(NOMJS)。该工艺采用特殊设计的顶管机直接切削贯穿上下行线隧道管片形成联络通道结构,并在顶管始发和接收过程中设置止水框体和整体接收装置,可大大降低... 针对盾构法隧道联络通道施工中存在的风险,提出顶管直接切掘新型管片联络通道新艺(NOMJS)。该工艺采用特殊设计的顶管机直接切削贯穿上下行线隧道管片形成联络通道结构,并在顶管始发和接收过程中设置止水框体和整体接收装置,可大大降低施工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简化联络通道施工的工序。可直接切削复合管片由可切削混凝土和玻璃纤维筋浇筑,能满足隧道衬砌和顶管机直接切削的要求。联络通道管节采用钢管节,分为始发与接收管节、常规管节和特殊管节,始发与接收管节、止水框体、整体接收装置采用特殊设计,具备间隙封堵、风险应急和快速拆除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络通道 顶管法 始发 接收 整体接收装置 可切削复合管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lision performance of bitubular tubes with diaphragms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海鹏 高广军 +1 位作者 谢素超 李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657-3665,共9页
A numerical study of bitubular tubes with diaphragms compared with single and bitubular tubes subjected to dynamic axial impact force was presented. At first, the energy absorption response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 A numerical study of bitubular tubes with diaphragms compared with single and bitubular tubes subjected to dynamic axial impact force was presented. At first, the energy absorption response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under axial loading was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absorption can be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diaphragms to the double-walled columns. Then, 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and location of diaphragms, the shape and the size of the inner tubes,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s were also studied numerically. The collis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is affected by the deformation of diaphragms,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of outer and inner tube. Th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diaphragms can improve the energy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structures for a constant number of diaphragms. The specific energy absorption of the hexagonal inner tube i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the circular, octagonal and square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ubular tube DIAPHRAGM energy absorption CRASHWORTHI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