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磺酸体系原位聚合聚苯胺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庆浩 王杨勇 程光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3,共4页
采用不同比例的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与对甲基苯磺酸(TSA)复合磺酸体系替代盐酸体系,合成了具有一定溶解率的聚苯胺(PANI),研究了不同DBSA/TSA比例对掺杂态PANI的产率、掺杂程度、溶解率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BSA/TSA摩尔比为7/3... 采用不同比例的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与对甲基苯磺酸(TSA)复合磺酸体系替代盐酸体系,合成了具有一定溶解率的聚苯胺(PANI),研究了不同DBSA/TSA比例对掺杂态PANI的产率、掺杂程度、溶解率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BSA/TSA摩尔比为7/3时所得PANI同时具有较好的电导率和溶解性。采用该体系合成的掺杂态PANI的电导率为1.1S/cm,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丙酮、四氯化碳和二甲苯中的溶解率(质量分数)分别为70%,40%,26%和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磺酸 聚苯胺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巧红 毛大恒 俸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4,共3页
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综合性能优异,被称为全新理念的润滑脂,但容易产生硬化问题。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进行了改性处理,并且对其硬化机制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综合了复合锂基脂、聚脲基脂和复合磺酸... 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综合性能优异,被称为全新理念的润滑脂,但容易产生硬化问题。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进行了改性处理,并且对其硬化机制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综合了复合锂基脂、聚脲基脂和复合磺酸钙基脂的性能优势,不仅解决了硬化问题,且该润滑脂具有特殊的纤维结构,从而赋予其极高的滴点、良好的高温极压润滑性能和低的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磺酸钙润滑脂 硬化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油对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毛大恒 周明 +1 位作者 石琛 毛向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85,共5页
探讨了用不同类型基础油制备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的工艺过程,分析了不同基础油对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理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酯系和醇酯系合成油不能用来制备出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用高温链条矿物油、聚α... 探讨了用不同类型基础油制备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的工艺过程,分析了不同基础油对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理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酯系和醇酯系合成油不能用来制备出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用高温链条矿物油、聚α烯烃合成油和二甲基硅油均能顺利制备出稳定的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但其综合性能较差,未能获得满意效果。在综合性能测试和台架试验的基础上,发现用KP6030高黏度矿物油与二甲基硅油的混合体制备的复合磺酸钙基/钛基润滑脂不仅具有高滴点、高油膜强度、高烧结载荷和优良的机械剪切性能,而且其蒸发量小、高温稳定性好,台架工作寿命长,是制备高温润滑脂理想的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油 复合磺酸 钛基润滑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谢龙 程型国 周圆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7-400,共4页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典型抗氧剂T501(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L135(高分子量液体酚)、L57(辛基/戊基二苯胺)和T531(N-苯基-α萘胺)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抗氧剂浓度对抗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典型抗氧剂T501(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L135(高分子量液体酚)、L57(辛基/戊基二苯胺)和T531(N-苯基-α萘胺)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抗氧剂浓度对抗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DSC是一种快速简便评价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方法,适用于抗氧剂的筛选。与传统的旋转氧弹氧化法相比较而言,PDSC的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具有规律性。另外,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计算了润滑脂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SC 氧化安定性 抗氧剂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表面硬化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侯冲 夏延秋 +1 位作者 乔鹏 周钊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2-86,共5页
研究了抗氧剂L57(辛基/戊基二苯胺)和L135(高相对分子质量液体酚)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表面硬化的影响,采用MFT-R4000高速往复摩擦磨损实验仪,考察了添加剂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放置40天后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 研究了抗氧剂L57(辛基/戊基二苯胺)和L135(高相对分子质量液体酚)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表面硬化的影响,采用MFT-R4000高速往复摩擦磨损实验仪,考察了添加剂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放置40天后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磨斑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抗氧剂L57和L135能够减缓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锥入度的变化速率,改善表面硬化情况,并可提高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减摩抗磨性能,放置40天后润滑脂的摩擦因数曲线依然平稳,且保持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其中以加入2%L57或2%L135时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 复合磺酸钙润滑脂 摩擦 磨损 锥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组分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谢龙 程型国 周圆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90,98,共5页
制备4种不同组分的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采用四球摩擦磨损机和SVR高频线性振动试验机,考察12-羟基硬脂酸钙、硼酸钙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XPS分析钢球磨斑表面主要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优... 制备4种不同组分的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采用四球摩擦磨损机和SVR高频线性振动试验机,考察12-羟基硬脂酸钙、硼酸钙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XPS分析钢球磨斑表面主要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优良的极压性主要来源于层状结构的方解型碳酸钙沉积膜,而不是FeS、CaS、Fe3C、CaC2反应膜;抗磨性归功于硼酸钙、12-羟基硬脂酸钙所形成的极性吸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 硼酸钙 12-羟基硬脂酸钙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抗磨作用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蒋明俊 孙全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7,共3页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是一类新型多效润滑脂,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良好的胶体安定性、机械安定性和抗水性,优良的氧化安定性,抗磨极压性和抗腐性,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抗磨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复合磺酸 钙基 润滑脂 抗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磺酸钙基脂的结构探讨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黄精忠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7-44,共8页
复合碳酸钙基脂的稠化体系是由磺酸钙、碳酸钙、醋酸钙和复合钙皂所组成,复合磺酸钙基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剪切安定性能、极压抗磨性能以及抗氧化安定性能等.但其高温轴承寿命和胶体安定性还存在一些问题.这种脂有希望用在汽车、... 复合碳酸钙基脂的稠化体系是由磺酸钙、碳酸钙、醋酸钙和复合钙皂所组成,复合磺酸钙基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剪切安定性能、极压抗磨性能以及抗氧化安定性能等.但其高温轴承寿命和胶体安定性还存在一些问题.这种脂有希望用在汽车、坦克、直升机以及其它各种机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脂 复合磺酸 极压性 抗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烷基环戊烷制备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夏延秋 穆文雄 +1 位作者 席翔 邓颖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100,共8页
以多烷基环戊烷(MACs)为基础油制备了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研究了液态高分子量酚类抗氧剂(L135)、苯三唑衍生物(T551)和噻二唑类衍生物(T561)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TGA)仪评价了润滑脂的热稳定性;利用往复摩擦磨... 以多烷基环戊烷(MACs)为基础油制备了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研究了液态高分子量酚类抗氧剂(L135)、苯三唑衍生物(T551)和噻二唑类衍生物(T561)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TGA)仪评价了润滑脂的热稳定性;利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MFT-R4000)分析了L135、T551和T561在钢/钢摩擦副下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MACs为基础油制备的复合磺酸钙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同时MACs复合磺酸钙脂与3种添加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表现在MACs复合磺酸钙脂具有更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其原因归结为MACs在摩擦副表面形成较为牢固的物理吸附膜和含S、N和Fe等生成的化学反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烷基环戊烷 复合磺酸钙润滑脂 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萧 丁丽芹 姚文钊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101,共6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通过考察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种类、加料顺序、转化阶段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制得润滑脂性能的影响,优化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以基础油A为润滑脂基础油、加料顺序为在转化阶段同时加...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通过考察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种类、加料顺序、转化阶段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制得润滑脂性能的影响,优化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以基础油A为润滑脂基础油、加料顺序为在转化阶段同时加入高碱值磺酸钙和脂肪酸D、转化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制得的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性能最好,其滴点超过343℃,高于GB/T 3498—2008标准中的滴点高限,工作锥入度(0.1 mm)为279,钢网分油率为2.17%,极压抗磨性能优秀,多项性能优于市售同类润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值磺酸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 滴点 工作锥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复合磺酸钙基脂的摩擦学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闻振中 夏延秋 刘志鲁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156,共6页
采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实验室制备的碱性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在高、低温下的摩擦学性能,并采用三维轮廓扫描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观察和分析了磨斑表面的磨损情况及表面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高温下碱性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具... 采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实验室制备的碱性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在高、低温下的摩擦学性能,并采用三维轮廓扫描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观察和分析了磨斑表面的磨损情况及表面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高温下碱性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具有更好的减摩性能,但是其抗磨性能较之室温略有下降。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温下的摩擦表面比室温时有更高的化学反应活性,生成更多的硼酸钙和硫化亚铁,形成能抗磨减摩的覆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 摩擦磨损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摩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磺酸钙润滑脂的制备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范海粉 王瑞兴 +1 位作者 孙宗圣 张少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考察高碱值磺酸钙原料、转化工艺的加料顺序和高碱值磺酸钙与转化基础油加料比、增黏剂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对复合磺酸钙润滑脂性能的影响,分析复合磺酸钙转化机制、稠化机制。结果表明,高碱值磺酸钙是制备润滑脂的关键原料,不同的高碱值... 考察高碱值磺酸钙原料、转化工艺的加料顺序和高碱值磺酸钙与转化基础油加料比、增黏剂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对复合磺酸钙润滑脂性能的影响,分析复合磺酸钙转化机制、稠化机制。结果表明,高碱值磺酸钙是制备润滑脂的关键原料,不同的高碱值磺酸钙原料对复合磺酸钙润滑脂性能影响最显著;改变转化过程中的加料顺序和高碱值磺酸钙与转化基础油加料比都会影响碳酸钙晶型转化,进而影响稠度、胶体安定性等性能;高温炼制前加入增黏剂可以较好地减小分油,提高黏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磺酸钙基脂 高碱值磺酸 碳酸钙 增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功能磺酸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利 黄可龙 +2 位作者 陈超 卢苇 陈奉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4-468,共5页
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乳液法合成不同摩尔比的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与磺基水杨酸(SSA)复合功能磺酸共掺杂的聚苯胺(PAn),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红外光谱(FI-IR)、电子顺磁共振谱(ESR)以及溶解性实验对产品的结构和... 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乳液法合成不同摩尔比的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与磺基水杨酸(SSA)复合功能磺酸共掺杂的聚苯胺(PAn),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红外光谱(FI-IR)、电子顺磁共振谱(ESR)以及溶解性实验对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掺杂体系中n(DBSA)-n(SSA)=1-3时,所得的PAn样品的电导率高达3.57 S/cm;复合功能磺酸掺杂所得PAn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掺杂程度以及溶解性能比单功能磺酸掺杂所得PAn的高;电子顺磁共振谱结果表明,复合功能磺酸掺杂PAn为自由电子自旋模型,属典型的PAn盐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复合功能磺酸 掺杂 乳液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复合添加剂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子萌 王福正 +6 位作者 王承志 杜鹏 张明月 李泽垚 苏晓晨 吴高峰 杨建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35-1545,共11页
【目的】研究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牛磺酸复合添加剂对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动物免疫机能的营养调控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C和M组小鼠饲喂基础饲粮,H和MH组小鼠给予含有8.8%的牛... 【目的】研究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牛磺酸复合添加剂对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动物免疫机能的营养调控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C和M组小鼠饲喂基础饲粮,H和MH组小鼠给予含有8.8%的牛磺酸复合添加剂的基础饲粮,试验期51 d。M和MH组小鼠于试验第31天起连续4 d腹腔注射70μg/g BW环磷酰胺(CTX),制备免疫低下模型,其余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统计整个试验期的日采食量,每周称量小鼠体重,并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试验结束后,采集小鼠血清及胸腺和脾脏,检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血清中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M组小鼠ADFI、耳肿胀度、血清溶血素水平、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显著降低(P<0.05),ADG、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白介素6(IL-6)和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脾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碳廓清指数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M组相比,MH组小鼠的ADFI、ADG、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耳肿胀度和IgM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溶血素水平、抗体生成细胞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IL-6和IgA水平均极显著提高(P<0.01),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碳廓清指数和Ig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牛磺酸复合添加剂能够改善由CTX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改善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起到增强小鼠免疫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复合添加剂 环磷酰胺 小鼠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碱值磺酸钙对润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丽君 刘玉峰 +3 位作者 周玉学 刘天巍 李建明 王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76,共5页
高碱值磺酸盐是生产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重要原料,其质量是决定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选择合适的高碱值磺酸盐,考察不同高碱值磺酸盐从无定型碳酸钙转化为方解石型碳酸钙的转相时间、稠化能力,以及不同高碱值... 高碱值磺酸盐是生产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重要原料,其质量是决定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选择合适的高碱值磺酸盐,考察不同高碱值磺酸盐从无定型碳酸钙转化为方解石型碳酸钙的转相时间、稠化能力,以及不同高碱值磺酸盐制备的润滑脂的滴点、锥入度、钢网分油和滚筒安定性能;筛选出的高碱值磺酸盐制备的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具有优异的高温特性、胶体安定性和机械安定性等,为高端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研发和工业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值磺酸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润滑脂用高碱值磺酸钙的研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依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50,共5页
以5种烷基苯磺酸A,B,C,D,E为原料合成高碱值磺酸钙,并进一步合成润滑脂。结果发现,由C、D合成的磺酸钙转化成的润滑脂性能较好。设计正交试验,考察C、D合成磺酸钙时促进剂、助促进剂、水、二氧化碳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在... 以5种烷基苯磺酸A,B,C,D,E为原料合成高碱值磺酸钙,并进一步合成润滑脂。结果发现,由C、D合成的磺酸钙转化成的润滑脂性能较好。设计正交试验,考察C、D合成磺酸钙时促进剂、助促进剂、水、二氧化碳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在50L反应器中进行中型放大试验,得到合格产品。其中以C为原料的磺酸钙碱值为396.1mgKOH/g,100℃运动黏度为134.28mm2/s,以D为原料的磺酸钙碱值为391.6mgKOH/g,100℃运动黏度为92.27mm2/s,二者的碳酸钙均为无定形结构。以上两种磺酸钙进行润滑脂中型试验时发现,磺酸钙转化为润滑脂的时间短、成脂性好,润滑脂高温性能及抗水性能好,其它性能均满足产品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磺酸钙基脂 高碱值磺酸 工艺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士平 陈勇 +3 位作者 韩国防 裘兆蓉 杨绪杰 陆路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0-393,共4页
将回收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分别利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得到全氟磺酸树脂/S iO2复合催化剂(NFH)系列和负载型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FZG),采用FTIR、TG、BET、SEM测试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与SO24-/TiO2、H2SO4、PTSA和... 将回收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分别利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得到全氟磺酸树脂/S iO2复合催化剂(NFH)系列和负载型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FZG),采用FTIR、TG、BET、SEM测试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与SO24-/TiO2、H2SO4、PTSA和NAFION SAC-13等的催化性能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得到的NFH催化性能优于浸渍法得到的FZG;当邻苯二甲酸酐和异辛醇(2乙-基-己醇)摩尔比为1∶3、NHF催化剂质量分数为4.4%、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4 h时,邻苯二甲酸酐转化率达97.06%,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收率为9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 全氟磺酸树脂/SiO2复合物催化剂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T-B助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的黏度和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仲强 张云宝 +2 位作者 卢祥国 赵劲毅 邓明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助剂SJT-B是10%的磷硅酸盐胶体溶液,含有Na^+和K^+、SiO3^2-和PO4^3-等离子,在活化状态下一部分SiO3^2-和PO4^3-生成具5个负电荷的聚磷硅酸根链状阴离子,后者可结合Ca^2+、Mg^2+而形成纳米磷硅酸盐胶态粒子,避免结垢并防止金属腐蚀... 助剂SJT-B是10%的磷硅酸盐胶体溶液,含有Na^+和K^+、SiO3^2-和PO4^3-等离子,在活化状态下一部分SiO3^2-和PO4^3-生成具5个负电荷的聚磷硅酸根链状阴离子,后者可结合Ca^2+、Mg^2+而形成纳米磷硅酸盐胶态粒子,避免结垢并防止金属腐蚀。以助剂SJT-B代替NaOH,用大庆油田回注污水配制SJT-B/烷基苯磺酸盐/聚合物三元复合溶液,取SJT-B浓度为1.0-8.0 g/kg,石油磺酸盐浓度为0.5-4.0 g/kg,聚合物浓度为1.2 g/kg,按排列组合法得到25个实验配方。对照NaOH/石油磺酸盐/聚合物溶液组成为12/3.0/1.2 g/kg,初配黏度(45℃,7.34s^-1)27.3 mPa·s,界面张力(45℃)3.20×10^-3mN/m。初配各实验配方溶液黏度31.2-44.8 mPa·s,45℃老化30天后黏度降低率2.71%-36.97%;初始界面张力最低值1.13×10^-3mN/m,最高值4.34×10^-2mN/m,在界面活性图上,10^-3mN/m超低界面张力区出现在高SJT-B和烷基苯磺酸盐区,老化后该区扩大。筛选出的SJT-B/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体系组成为4.0/3.0/1.2 g/kg,其初始黏度为37.1 mPa·s,老化后黏度降低3.77%,初始界面张力1.79×10^-2mN/m。图2表3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硅酸盐 磷硅酸盐/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 驱油溶液 配方研究 溶液黏度 界面张力 老化稳定性 防垢机理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盐油藏S/P二元复合驱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华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6-339,共4页
针对高温(98℃)、高盐(矿化度122.4 g/L)、不宜使用含碱驱油剂的中原胡12块砂岩油藏,实验考察了S/P二元复合驱替液的配方和性能.实验温度98℃,实验溶液用矿化度122.4 g/L、Ca2++Mg2+ 1.0 g/L的油田污水配制,实验原油地下密度0.8236 g/c... 针对高温(98℃)、高盐(矿化度122.4 g/L)、不宜使用含碱驱油剂的中原胡12块砂岩油藏,实验考察了S/P二元复合驱替液的配方和性能.实验温度98℃,实验溶液用矿化度122.4 g/L、Ca2++Mg2+ 1.0 g/L的油田污水配制,实验原油地下密度0.8236 g/cm3,地下粘度9.11 mPa·s.从11种商品表面活性剂中筛选出的石油磺酸盐MJ2和DQ,0.4%溶液的界面张力平衡值达10-3 mN/m超低值.=1.7×107、2.4×107的商品HPAM Y1、Y2与MJ2、DQ(0.3%)的二元体系粘度(7.34 s-1,下同)很低,<4 mPa·s,疏水基摩尔分数为0.20%、0.25%的商品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AP-P5的二元体系粘度高,当聚合物浓度为1.5 g/L时MJ2/AP-P5体系的粘度>50 mPa·s.1.5 g/L AP-P5/MJ2和DQ体系在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1%~0.3%时出现宽的高粘度峰.AP-P5/MJ2和DQ体系在11000 r/min剪切0.5分钟后静置时,60分钟粘度恢复率为80%,10小时为85%.在天然岩心中注入0.25 PV 0.05%~0.50% MJ2/1.5 g/L AP-P5体系,采收率随MJ2质量分数增大而提高,MJ2为0.25%时采收率比水驱提高20%.图5表2参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复合驱油体系 石油磺酸盐偷水缔合聚合物复合体系 配方研究 应用性能 高温高盐砂岩油藏 中原胡状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负载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被引量:7
20
作者 罗士平 周国平 +2 位作者 陈勇 裘兆蓉 陆路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9-552,共4页
将回收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用溶胶-凝胶法得到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硅复合催化剂,并用FTIR、DSC-TGA、BET对其进行表征。将该催化剂用于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考察了物料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苯甲醛与乙二... 将回收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用溶胶-凝胶法得到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硅复合催化剂,并用FTIR、DSC-TGA、BET对其进行表征。将该催化剂用于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考察了物料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苯甲醛与乙二醇反应的影响规律,最佳反应条件为n(苯甲醛)∶n(乙二醇)=1∶1.8、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6%、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 h时,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达8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 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硅复合催化剂 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