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超下置管注射复合硬化剂程控硬化治疗肝肾巨大囊肿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素国 潘杰 +3 位作者 李彩萍 金友进 于学杰 于胜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 介入学临床实验肝肾巨大囊肿复合硬化剂的疗效。方法  (1)B超下粗套管穿刺外直径 5mm软型硅胶管置管法 ;(2 )保腹压式分段程控巨大囊肿放液法 ;(3 )每日 1次复合硬化剂三组配方三步顺序程控灌注法和动态观察囊肿开放引流法的四... 目的 介入学临床实验肝肾巨大囊肿复合硬化剂的疗效。方法  (1)B超下粗套管穿刺外直径 5mm软型硅胶管置管法 ;(2 )保腹压式分段程控巨大囊肿放液法 ;(3 )每日 1次复合硬化剂三组配方三步顺序程控灌注法和动态观察囊肿开放引流法的四法合一型肝肾巨大囊肿程控硬化模型 ,治疗巨大囊肿 4 5例 (肝 2 8例 ,肾 17)。结果 均在门诊治疗 4天 ,除 1例显效外 ,囊肿全部消失 ,无并发症后遗症 ,经 4~ 10年随访无复发 ,治愈率 97 8%。结论 本新开发的复合硬化剂是适用于有硬化适应证的肝肾巨大和大、中、小型囊肿、安全、杀菌、快捷和疗效可靠的多功能硬化剂 ,本程控硬化模型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是切实可行的新技术 ,为介入学临床硬化治愈肝肾巨大囊肿开创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复合硬化 巨大囊肿 程控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静态和冲击荷载下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剪切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成 刘一鸣 +1 位作者 叶群水 胡涛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1-833,共13页
为探究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的复杂动态响应,采用特制的机械剪切测试装置与液压测试机,以及新设计的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HTB)进行测试,以剪切跨度和切口深度为主要剪切参数。通过对两组剪切跨度(2、5 mm)、三组切口深度(3、5、... 为探究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的复杂动态响应,采用特制的机械剪切测试装置与液压测试机,以及新设计的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HTB)进行测试,以剪切跨度和切口深度为主要剪切参数。通过对两组剪切跨度(2、5 mm)、三组切口深度(3、5、7 mm)的试件进行剪切试验,研究了SHCC的准静态和冲击剪切行为,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监测试验过程中的变形和裂纹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剪切跨度影响了SHCC的剪切行为。剪切跨度和切口深度可以控制剪切和拉伸破裂的传播,通过选择适当的剪切形状,可以实现主导试件的剪切破裂。较小的剪切跨度导致剪切力更高和主要剪切裂纹传播区域更窄,减弱了材料的性能。在准静态加载和冲击加载条件下,3 mm切口深度试件表现出较高的自我约束和更高的断裂力,试件为混合破坏模式(压缩-剪切)。而7 mm切口深度试件均表现出最有利的剪切破裂模式,具有垂直剪切裂缝,试件的剪切断裂以裂纹滑移为主。因此,7 mm切口深度试件在重力加载的SHTB测试可用于准确评估复杂矿物基材料的剪切特性。本研究可为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优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胶结复合材料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准静态剪切 冲击剪切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PP混杂纤维应变硬化碱激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彦朝 吕景辉 +1 位作者 王英倡 郭永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79-2887,共9页
应变硬化碱激发复合材料(SHAAC)兼具低碳环保和高韧性的优点,但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工程应用。为降低成本,研究采用PP纤维替代PE纤维,开发了一种混杂PE/PP纤维SHAAC,并通过轴压与轴拉试验及成本分析,探讨了不同PP纤维替代率(0%、25%、50%... 应变硬化碱激发复合材料(SHAAC)兼具低碳环保和高韧性的优点,但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工程应用。为降低成本,研究采用PP纤维替代PE纤维,开发了一种混杂PE/PP纤维SHAAC,并通过轴压与轴拉试验及成本分析,探讨了不同PP纤维替代率(0%、25%、50%、75%和100%,体积分数)对混杂PE/PP纤维SHAAC的轴压、轴拉性能和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P纤维替代PE纤维时,SHAAC的轴压、轴拉强度及裂缝控制能力随着纤维替代率的增加而降低,但在PP纤维替代率低于75%时,SHAAC仍可呈现伪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现象;当PP纤维替代率为50%时,SHAAC极限拉伸应变最高(8.40%),且能保持较高的轴压和轴拉性能,同时成本可降低29.00%,且综合性能与成本比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碱激发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 PP纤维 PE纤维 轴拉性能 轴压性能 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表面修饰PVA纤维增强高韧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亚男 臧栋 +3 位作者 林常 潘莉莎 徐树英 张玉苍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45-2753,共9页
制备高韧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通常用经表面涂油处理的聚乙烯醇(PVA)纤维。本文通过利用无表面修饰的PVA纤维及高掺粉煤灰,制得高韧SHCC。通过控制粉煤灰掺量,利用减水剂调节水胶比,实现对基体强度的控制,得到有利于制备SHCC的... 制备高韧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通常用经表面涂油处理的聚乙烯醇(PVA)纤维。本文通过利用无表面修饰的PVA纤维及高掺粉煤灰,制得高韧SHCC。通过控制粉煤灰掺量,利用减水剂调节水胶比,实现对基体强度的控制,得到有利于制备SHCC的基体。弯曲和直接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由无表面修饰PVA纤维增强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呈现多缝开裂和应变硬化特征,具有优良韧度和延展性。纤维增韧作用主要体现在挠度硬化阶段,但对于强度较低的SHCC而言,挠度软化阶段中也呈现较明显的纤维增韧作用。高掺粉煤灰时,无表面修饰PVA纤维增强的SHCC所呈现出的直接拉伸极限应变达3%以上,与经表面涂油PVA纤维增强的SHCC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纤维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直接拉伸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增强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聪 夏超凡 +1 位作者 袁振 李志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1,共8页
基于混凝土断裂力学与细观力学理论,同时考虑钢纤维(SF)/聚乙烯醇(PVA)混杂纤维对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弯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F/PVA纤维混杂SHCC(SF-PVA/SHCC)弯曲性能的预测方法.开展了SF-PVA/SHCC弯曲性能试验,分... 基于混凝土断裂力学与细观力学理论,同时考虑钢纤维(SF)/聚乙烯醇(PVA)混杂纤维对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弯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F/PVA纤维混杂SHCC(SF-PVA/SHCC)弯曲性能的预测方法.开展了SF-PVA/SHCC弯曲性能试验,分析了纤维种类和掺量对SHCC抗弯强度、极限弯曲挠度及弯曲荷载挠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弯曲性能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SF-PVA/SHCC的抗弯强度和极限弯曲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混杂 钢纤维 聚乙烯醇 弯曲性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单轴滞回本构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吴畅 潘钻峰 孟少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9-974,共6页
为了有效地模拟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提出一种可模拟SHCC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单轴本构模型.该模型中SHCC材料受压骨架曲线的上升段采用二次抛物线形式模拟,下降段采用双折线形式模拟;受拉骨架曲线的... 为了有效地模拟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提出一种可模拟SHCC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单轴本构模型.该模型中SHCC材料受压骨架曲线的上升段采用二次抛物线形式模拟,下降段采用双折线形式模拟;受拉骨架曲线的上升段、应变硬化段及下降段则采用三折线形式模拟.通过设置参考点的方法确定SHCC的卸载规则,考虑了不完全卸载-再加载的情况以及加载过程中的拉压间的传递模式.利用Open SEES计算平台编写了该本构模型,并与材料和构件2个层次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单轴滞回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SHCC材料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反复加载 单轴滞回本构模型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模拟海洋潮汐区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氯盐侵蚀性能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鹏 庄智杰 +2 位作者 鲍玖文 魏佳楠 赵铁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1,共7页
通过人工模拟海洋潮汐区环境,研究了干湿循环时间比(3∶1、85.4∶1)和暴露时间(30、90d)对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结合Fick第二定律,进一步分析了SHCC表面氯离子含量和扩散系数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干湿循... 通过人工模拟海洋潮汐区环境,研究了干湿循环时间比(3∶1、85.4∶1)和暴露时间(30、90d)对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结合Fick第二定律,进一步分析了SHCC表面氯离子含量和扩散系数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制度对SHCC氯离子侵蚀有显著影响,SHCC表面氯离子含量时变规律符合倒数模型;SHCC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明显高于其瞬时氯离子扩散系数,SHCC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间衰减系数大于C30普通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海洋潮汐区 氯盐侵蚀 扩散系数 时间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韧性性能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田砾 许婷华 +1 位作者 赵铁军 范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81-182,共2页
水泥基材料抗拉强度低、韧性差是其易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模量PVA纤维可增强基材韧性,使其呈现准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特征,改善结构耐久性。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得出了不同加载速率和配比SHCC的力-变形曲线并用CON-SOFT软件计算断裂能。... 水泥基材料抗拉强度低、韧性差是其易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模量PVA纤维可增强基材韧性,使其呈现准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特征,改善结构耐久性。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得出了不同加载速率和配比SHCC的力-变形曲线并用CON-SOFT软件计算断裂能。结果表明,硅灰使材料抗压强度有所提高,但最大抗弯承载力和变形下降,断裂能降低。甲基纤维素使SHCC脆性增大。加载速率降低,材料表现出更好的应变硬化性能,微裂缝条数增多。SHCC砂子最大粒径高于ECC,虽达不到后者的最大拉应变,但可降低成本并满足工程需要。韧性性能研究给出了基于耐久性能优化设计和评定SHCC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C 断裂能 聚乙烯醇纤维(PVA)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剪切破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永兴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6-73,共8页
依据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剪切破坏时断裂表面特性,提出适合该类材料构件剪切破坏的格子等价连续体评价方法。首先对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剪切破坏时裂缝表面的凹凸程度进行定量量测,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描述该类材料裂缝... 依据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剪切破坏时断裂表面特性,提出适合该类材料构件剪切破坏的格子等价连续体评价方法。首先对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剪切破坏时裂缝表面的凹凸程度进行定量量测,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描述该类材料裂缝形态的参数,形成描述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裂缝面形态的假设裂缝,并提出相应的剪切格子体系。此后,改进了日本名古屋大学提出的用于评价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剪切破坏的格子等价连续体方法,使得改进的格子等价连续体方法适用于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剪切破坏。该方法考虑了裂缝面压缩侧接触及拉伸侧纤维架桥应力对裂缝面剪应力转移的影响,形成适用于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剪切破坏的裂缝面剪应力转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剪切破坏 剪应力转移 格子等价连续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留群 贺庆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61-2166,共6页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而混杂纤维SHCC通过调节不同纤维的比例关系,可便捷的获得满足工程需要的强度、变形、动态力学性能或经济性等要求。本文对混杂纤维SHCC的临界纤维掺量...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而混杂纤维SHCC通过调节不同纤维的比例关系,可便捷的获得满足工程需要的强度、变形、动态力学性能或经济性等要求。本文对混杂纤维SHCC的临界纤维掺量理论、准静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就混杂纤维SHCC的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临界纤维掺量理论 准静态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损伤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郭伟娜 张鹏 +2 位作者 鲍玖文 孙燕群 赵铁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1-557,共7页
通过单轴拉伸、三点弯曲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粉煤灰掺量对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力学性能和损伤特征的影响,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整个拉伸加载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开裂面积和分形维数量化SHCC试件的损伤程度,得到SHCC在加... 通过单轴拉伸、三点弯曲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粉煤灰掺量对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力学性能和损伤特征的影响,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整个拉伸加载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开裂面积和分形维数量化SHCC试件的损伤程度,得到SHCC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演化和损伤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SHCC的拉伸强度、抗压强度及抗弯强度均逐渐降低,耗能能力逐渐提高,变形性能得到改善,但损伤程度增加;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获得的应变云图可以直观观测SHCC的应变演化;开裂面积比和分形维数能够有效表征SHCC的损伤程度及开裂复杂性,可作为描述其损伤的度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损伤特征 数字图像相关 应变演化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动力学性能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伟娜 张鹏 +4 位作者 鲍玖文 孙治国 田玉鹏 赵凯月 赵铁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7199-17209,共11页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train-harden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SHCC)作为一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结构修复和改造、加固无筋砌体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防冲击或防爆板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SHCC的动力学性能进行详细...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train-harden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SHCC)作为一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结构修复和改造、加固无筋砌体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防冲击或防爆板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SHCC的动力学性能进行详细研究有利于其在抗冲击或抗爆结构中的广泛应用。针对不同基质组成、纤维类型的SHCC静力学性能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已经相对完善,然而对于SHCC动力学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应变率、纤维类型及基质组成等对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但针对高、超高应变率和围压等因素作用下的动力学性能研究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同时也未明确得到SHCC动力学性能具体发展机理。近期研究结果表明:SHCC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在动态加载下,SHCC的应力和断裂能随着应变率的提高而提高,而其应变则相反。更深一步的研究表明,通过在SHCC中掺加粉煤灰等废料来改善纤维与基质之间的粘结可以明显提高其冲击能量耗散能力。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学者对SHCC动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综述了SHCC动力学试验设备的原理、组成、优缺点及施加的应变率范围,同时进一步阐述了不同动力学试验设备在SHCC动力学性能研究方面的应用;然后对SHCC动态拉伸、压缩及侵彻性能进行归纳,全面揭示了应变率、纤维类型及基质组成对SHCC动力学性能发展的影响规律;最后,探讨了SHCC动力学性能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问题,意在为日后SHCC动力学性能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应变率 多缝开裂 动力学性能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设计理论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冷赞 薛昕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32,共13页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克服了普通混凝土韧性差、裂缝宽度难以控制等缺点,在拉伸状态下呈现准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特性,韧性和耐久性优异,应用前景广泛。我国针对SHCC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但仍存...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克服了普通混凝土韧性差、裂缝宽度难以控制等缺点,在拉伸状态下呈现准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特性,韧性和耐久性优异,应用前景广泛。我国针对SHCC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但仍存在不少课题。本文首先对SHCC的性能定位、承载机制以及设计方法进行了阐释,重点说明了微观材料参数对SHCC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聚焦SHCC的拉伸性能在我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他力学性能进行了简要概述,综述结果证明了上述设计理论在SHCC材料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最后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课题并对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本文能对SHCC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性能定位 承载机制 材料设计方法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纤维类型对应变硬化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弘康 林常 +2 位作者 蔡舒 徐树英 潘莉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93-3701,共9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聚乙烯醇(PVA)纤维分别在不同配合比地聚合物基体中的增韧作用,为利用国产无表面涂油PVA纤维制备应变硬化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SHGC)提供实验数据。主要研究矿渣与粉煤灰的比例、碱溶液的浓度、纤维尺寸以及纤维表... 本文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聚乙烯醇(PVA)纤维分别在不同配合比地聚合物基体中的增韧作用,为利用国产无表面涂油PVA纤维制备应变硬化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SHGC)提供实验数据。主要研究矿渣与粉煤灰的比例、碱溶液的浓度、纤维尺寸以及纤维表面特性等因素对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抗压和直接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7 d室温养护,含矿渣的地聚合物基体和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均高于30 MPa,而纯粉煤灰地聚合物基体和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较低,为12~15 MPa。表面涂油PVA纤维SHGC的延展性普遍高于无表面涂油PVA纤维SHGC。然而,通过调节地聚合物基体配合比,可以提高无表面涂油PVA纤维的增韧效果。当粉煤灰质量分数为33%时,无表面涂油PVA纤维SHGC的极限拉伸应变达1.44%,与表面涂油PVA纤维SHGC相当。在纯粉煤灰的情况,4种PVA纤维复合材料均呈现出稳定的多缝开裂和应变硬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纤维 应变硬化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直接拉伸试验 粉煤灰 矿渣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高淑玲 王文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620-3629,共10页
混凝土作为典型的脆性材料,在拉伸荷载作用下呈现应变软化现象,这种不理想的失效模式会对工程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在微观尺度上对材料进行设计,综合考虑纤维、基体和纤维/基体界面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了应... 混凝土作为典型的脆性材料,在拉伸荷载作用下呈现应变软化现象,这种不理想的失效模式会对工程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在微观尺度上对材料进行设计,综合考虑纤维、基体和纤维/基体界面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了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这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相较于传统的纤维混凝土,SHCC具有两大显著优势:一是拉伸应变硬化,二是破坏失效前会产生多条细密裂缝。高延性使SHCC力学性能优良,细密裂缝有效保证了其耐久性,近年来相关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初期,以材料设计理论为指导使SHCC达到预定的硬化效果。纤维桥联法则是其理论基础,为了实现应变硬化,必须满足两个准则:强度准则和能量准则。设计较为完善的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关键信息。高强、高韧是研究者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目前,已经成功设计出抗压强度高达115 MPa、极限拉应变达到8%的SHCC,而且该复合材料的大多数裂缝宽度在100 μm以下,裂缝间距不超过 2 mm 。关于SHCC断裂性能的研究具有挑战性,在多缝开裂阶段仍缺乏行之有效的分析手段。霍普金森杆冲击试验表明,SHCC是与应变率相关的材料,峰值应力明显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在承受疲劳荷载作用时,SHCC表现出延性破坏特征,疲劳寿命相对较长。当工程结构的服役周期较长时,材料的耐久性问题不容忽视。由于SHCC的裂缝宽度较小,水分的渗透量会大幅下降,2%拉应变水平下其渗透系数只有2.10×10^-7 m/s,其自愈合行为还会进一步改善渗透性。SHCC还为极端温度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经受300次冻融循环后其各项性能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历经高温后纤维发生熔融留下蒸汽压力释放的通道,避免了材料的高温爆裂。此外,实际工程的检验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材料的性能,SHCC已被成功应用于普通混凝土梁加固、砌体结构加固、路面桥面工程以及大坝修补等方面。本文介绍了SHCC的设计理念、应满足的基本准则及原材料选取;分别论述了国内外在SHCC基本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概括了SHCC修复加固工程结构与典型的工程应用。最后,进一步探讨了SHCC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纤维 材料性能 耐久性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增强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于海洋 李地红 +1 位作者 代函函 高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29-233,共5页
本工作研究了聚乙烯醇-玄武岩纤维混杂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PB-SHCC)的弯曲性能。水泥基体材料水胶比为0.25,混杂体系中聚乙烯醇纤维分别为体积含量的1.5%和1.7%,再混杂一定体积含量的玄武岩纤维,制备成聚乙烯醇-玄武岩纤维混杂应变... 本工作研究了聚乙烯醇-玄武岩纤维混杂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PB-SHCC)的弯曲性能。水泥基体材料水胶比为0.25,混杂体系中聚乙烯醇纤维分别为体积含量的1.5%和1.7%,再混杂一定体积含量的玄武岩纤维,制备成聚乙烯醇-玄武岩纤维混杂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标准养护28 d后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PB-SHCC具有弯曲应变硬化的特性,弯曲挠度较单掺体系会有所削弱,但削弱程度不大,仍具有较高的延性;玄武岩纤维的掺量在0.1%~0.3%以及0.8%~1.0%时,均利于复合材料的初裂强度及抗弯强度的提高。此外,本工作基于ASTM C1018和JSCE-SF4标准,改进并定义了弯曲韧性指数和弯曲韧性因子,能够简洁有效地评价SHCC材料的弯曲韧性,且两类指标吻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玄武岩纤维 纤维混杂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三点弯曲 弯曲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化学热处理13Cr4Mo4Ni4VA钢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江志华 佟小军 +3 位作者 孙枫 李志 王子君 时连卫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4,共6页
对13Cr4Mo4Ni4VA钢进行了真空渗碳、复合硬化及离子渗硫处理,制备了不同梯度结构的表面层。对不同工艺试件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相应表面层的组织及磨损形貌进行观察分析,探索了不同工艺试件的抗磨减摩机理。结果表明:复... 对13Cr4Mo4Ni4VA钢进行了真空渗碳、复合硬化及离子渗硫处理,制备了不同梯度结构的表面层。对不同工艺试件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相应表面层的组织及磨损形貌进行观察分析,探索了不同工艺试件的抗磨减摩机理。结果表明:复合硬化13Cr4Mo4Ni4VA钢表面超硬(>70HRC),组织优异,结构梯度分布,抗塑性变形能力强,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不同深度的离子渗硫层(基于渗碳层或复合硬化层)都具有良好自润滑性能,在多种机理综合作用下保持减摩效果,但过厚硫化物层会导致耐磨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r4Mo4Ni4VA钢 真空渗碳 复合硬化 离子渗硫 抗磨减摩 自润滑 表面超硬 抗塑性变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HCC弯曲疲劳变形与疲劳寿命
18
作者 周甲佳 董泽华 +2 位作者 陈本发 景川 赵军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1,共9页
对抗压强度为83.41 MPa的高强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HS-SHCC)试件进行了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HS-SHCC试件在不同应力水平(0.70、0.80、0.85、0.90)下的裂缝扩展、跨中挠度及疲劳寿命.结果表明:HS-SHCC试件的疲劳寿命随着应力水平... 对抗压强度为83.41 MPa的高强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HS-SHCC)试件进行了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HS-SHCC试件在不同应力水平(0.70、0.80、0.85、0.90)下的裂缝扩展、跨中挠度及疲劳寿命.结果表明:HS-SHCC试件的疲劳寿命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减小;HS-SHCC试件在弯曲疲劳荷载下呈现出多裂缝开裂的特征,随着应力水平的降低,试件表面的裂缝数量减少;当应力水平为0.70~0.85时,HS-SHCC试件的跨中挠度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发展、稳定发展、失稳三阶段,而当应力水平为0.90时,HS-SHCC试件的跨中挠度则表现出稳定发展和失稳两阶段特性;与普通SHCC相同,HS-SHCC试件的应力水平-疲劳寿命(λ-N_(f))曲线呈现出双线性趋势.基于λ-N_(f)曲线和三参数Weibull分布理论,提出各失效概率下HS-SHCC的弯曲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得出失效概率为0.05时HS-SHCC的疲劳强度极限(疲劳循环200万次)对应的最大应力水平为0.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弯曲疲劳 疲劳变形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3230合金蠕变变形及断裂机理研究
19
作者 任晓东 侯成 +4 位作者 许琦鹏 周芳菁 曾嘉迅 杨思远 范学领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401,共7页
作为新一代火焰筒材料,GH3230镍基高温合金在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中服役时的蠕变性能尤其重要。开展了GH3230高温合金在不同应力、不同温度(800,900和1000℃)下的蠕变实验,基于修正θ参数法和复合时间硬化模型对GH3230合金的蠕变变形进行... 作为新一代火焰筒材料,GH3230镍基高温合金在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中服役时的蠕变性能尤其重要。开展了GH3230高温合金在不同应力、不同温度(800,900和1000℃)下的蠕变实验,基于修正θ参数法和复合时间硬化模型对GH3230合金的蠕变变形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对其高温蠕变断裂机理进行了阐释。结果表明,GH3230合金的蠕变寿命与温度和应力有关。温度越高、应力越大,合金的蠕变寿命越短。修正θ参数法在温度和应力均较高时能较好地预测蠕变变形,而复合时间硬化模型在温度和应力均较低时能较好地预测蠕变变形。GH3230合金的蠕变断裂为孔洞聚集型的解理断裂,断裂路径表明主要由晶界迁移主导,且蠕变温度越高断口韧窝尺寸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3230 镍基高温合金 修正θ参数法 复合时间硬化模型 蠕变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多缝开裂特性及其自生愈合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红彪 张强 +1 位作者 郭畅 张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45-149,共5页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train hardening cement-based composites,SHCC)是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一种。通过三点弯曲加载试验,分别对普通砂浆和SHCC试件诱导开裂,对两种材料的开裂特性及其裂缝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HCC材料...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train hardening cement-based composites,SHCC)是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一种。通过三点弯曲加载试验,分别对普通砂浆和SHCC试件诱导开裂,对两种材料的开裂特性及其裂缝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HCC材料试件与普通水泥砂浆试件相比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应变能力,初始开裂荷载约为普通砂浆试件的2.5倍。SHCC材料中的PVA纤维的桥接作用有效延迟了裂缝的产生与扩展,将普通砂浆试件中数量少而大的裂缝转化为多而细的微小裂缝,呈现多缝开裂特性,产生的裂缝宽度符合正态分布规律,且90%的微小裂缝小于30μm。这些微小裂缝在潮湿环境中产生一定程度的自生愈合,在水中的愈合程度和速度均高于在潮湿空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 多缝开裂 裂缝宽度 裂缝分布 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