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异位成骨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余 尹庆水 +13 位作者 徐国洲 夏虹 张宏斌 赖晃文 杨传红 詹纯利 李建军 陈丙旭 陈小冬 朱家龙 胡旭东 许春 李兆麟 李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理化条件下产生的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对异位成骨的影响;寻找具有骨诱导、骨传导、炎症反应轻的骨移植替代物。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将两种不同理化条件下制得的CHA分为A,B两组,每组都同样按照不同的4种组合方法:CHA... 目的:探讨不同理化条件下产生的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对异位成骨的影响;寻找具有骨诱导、骨传导、炎症反应轻的骨移植替代物。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将两种不同理化条件下制得的CHA分为A,B两组,每组都同样按照不同的4种组合方法:CHA,CHA/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rhBMP-2),CHA/几丁糖,CHA/rhBMP-2/几丁糖制得4种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CHA)人工骨,分别编成A1~4小组和B1~4小组,分别植入大鼠背部肌肉的4个部位中。术后2周、4周、6周、8周观察动物精神状况,伤口情况;以X线投照获得影像,处死动物后取材,以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成骨情况、炎症反应情况、肝脏损害情况。结果:不同理化条件下产生的CHA对成骨、炎症反应、肝脏损害无差异;不同组合的CCHA之间有差异,CHA/rhBMP-2/几丁糖的成骨效果好,炎症反应、排斥反应轻。结论:通过理化条件的改变,在不影响异位成骨、不增加炎症反应的前提下,提高了CHA的机械强度,使它更加容易塑形,适宜手术操作,应用指征、部位将更加广泛。CHA/rhBMP-2/几丁糖构型的CCHA人工骨,增加了CHA的骨诱导作用,并使该种作用均匀、持久;同时,又降低了异物移植后的炎症反应;rhBMP-2等复合药物的应用,在实验剂量时,无肝脏损害,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 人工骨 异位成骨 效应 实验研究 骨生成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型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骨不连
2
作者 李菊根 张余 尹庆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709-710,共2页
目的探讨注射型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将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颗粒化处理后,与一定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几丁糖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注射型复合人工骨,并应用... 目的探讨注射型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将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颗粒化处理后,与一定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几丁糖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注射型复合人工骨,并应用于15例骨不连。结果经过1~3次局部注射后,6~8个月12例骨性愈合,3例骨不连未愈合。结论注射型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是治疗骨不连有效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人工骨与自体骨移植近期融合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余 尹庆水 +3 位作者 李兆麟 徐国洲 黄华扬 张宏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37-939,942,共4页
目的评价复合人工骨材料珊瑚羟基磷灰石-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几丁糖(coralline hydroxyapatite composite, CHC)做为自体骨移植替代物在手术后10周的融合效果。方法按序贯实验设计方法设计试验,分别以CHC和自体骨应用于骨不连、脊柱... 目的评价复合人工骨材料珊瑚羟基磷灰石-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几丁糖(coralline hydroxyapatite composite, CHC)做为自体骨移植替代物在手术后10周的融合效果。方法按序贯实验设计方法设计试验,分别以CHC和自体骨应用于骨不连、脊柱融合病例的治疗,于术后10周行X光检查,并按照Lane-Sandhu评分法中骨形成的评定标准来确定愈合情况,以愈合情况为观察指标,选定α=0.05、β=0.05、γ=FS/SF=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去除观察结果相同的2对至第13对时,曲线与上界相交,停止试验。结论从CHC做为骨移植替代物手术后10周的骨融合情况来讲,CHC比自体骨融合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骨 自体骨移植 融合效果 比较研究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 生物相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