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滤棒成型机组视觉成像检测剔除系统的设计应用
1
作者 卢晓波 徐海 +4 位作者 朱俊召 张宇 高冠男 林龙 汤俊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背景和目的】YL43滤棒成型机组现有的微波技术无法检测识别加热卷烟生产过程中带有铝箔卷纸的复合滤棒,利用视觉成像检测原理设计复合滤棒视觉检测剔除系统。【方法】通过视觉成像检测复合滤棒不同单元的成像灰度差异,区分复合滤棒不... 【背景和目的】YL43滤棒成型机组现有的微波技术无法检测识别加热卷烟生产过程中带有铝箔卷纸的复合滤棒,利用视觉成像检测原理设计复合滤棒视觉检测剔除系统。【方法】通过视觉成像检测复合滤棒不同单元的成像灰度差异,区分复合滤棒不同单元的特性,对复合滤棒成型过程中出现的拼接间隙过大、相位偏移、单元缺失及单元错位缺陷棒进行在线检测及剔除。【结果】以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生产的“普通卷纸包裹的常规醋纤单元+铝箔卷纸包裹的发烟段单元”二元复合滤棒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拼接间隙≥0.5mm、相位偏移≥1mm、单元缺失或单元错位的不合格复合滤棒均能进行剔除,缺陷检测精度可达0.1 mm,检测准确率≥99.5%(α=0.005),剔除准确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二元复合滤棒 视觉成像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GPA降低纸-醋二元复合滤棒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宜鹏 韩龙洋 +5 位作者 孙学辉 孙培健 杨松 贾云祯 张晓兵 聂聪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2,共7页
将β-D-葡萄糖五乙酸酯(GPA)分别与5种黏性材料共混制备水性涂布材料,根据黏度、固含量和实验室评价结果筛选出最佳黏性材料并对共混质量比进行优化,对最优改性GPA水性涂布材料进行卷烟应用评价。结果表明:最优黏性材料为PEG600,且当GPA... 将β-D-葡萄糖五乙酸酯(GPA)分别与5种黏性材料共混制备水性涂布材料,根据黏度、固含量和实验室评价结果筛选出最佳黏性材料并对共混质量比进行优化,对最优改性GPA水性涂布材料进行卷烟应用评价。结果表明:最优黏性材料为PEG600,且当GPA与PEG600的质量比为1∶1时,实验室综合评价效果最佳;使用涂布材料后的涂布纸定量、滤棒质量和压降均有所增加,但卷烟烟支质量和吸阻仅略微增加,其他参数则变化较小;涂布卷烟主流烟气中总粒相物和焦油均释放量均略低于未涂布样品,其烟碱释放量、水分、抽吸口数均与未涂布卷烟相同;相比于未涂布卷烟,涂布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降低率为47.1%,其他6种有害成分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此外,涂布卷烟感官品质与未涂布卷烟也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D葡萄糖五乙酸酯(GPA) 纸-醋二元复合滤棒 卷烟主流烟气 苯酚释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ue.js框架的复合滤棒成型机上料检测系统开发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江 彭春晖 +1 位作者 龚艺 王宁博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5,共6页
为解决复合滤棒在生产过程中因基棒上料错误而导致产生废棒的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复合滤棒成型机上料检测系统。利用颜色传感器、ARM嵌入式系统等硬件设备,对基棒信息进行获取,使用Axios交互机制设计智能信息管理平台以实现信息的读... 为解决复合滤棒在生产过程中因基棒上料错误而导致产生废棒的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复合滤棒成型机上料检测系统。利用颜色传感器、ARM嵌入式系统等硬件设备,对基棒信息进行获取,使用Axios交互机制设计智能信息管理平台以实现信息的读取与显示。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基棒的识别正确率为100%,能够圆满完成对原料的检测,避免了复合滤棒废棒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滤棒成型机 上料检测系统 颜色传感器 Vue.j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烟草材料复合滤棒的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卢红兵 赵莉 +1 位作者 孔波 车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1期12448-12449,12454,共3页
[目的]分析烟草纸质滤棒和醋纤滤棒对焦油的过滤效率,并结合两者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复合嘴棒,以期达到卷烟产品降焦的目的。[方法]通过对成品卷烟样品、无醋纤卷烟样品和烟草纸质滤棒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含量的检测,分析出2种材料对... [目的]分析烟草纸质滤棒和醋纤滤棒对焦油的过滤效率,并结合两者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复合嘴棒,以期达到卷烟产品降焦的目的。[方法]通过对成品卷烟样品、无醋纤卷烟样品和烟草纸质滤棒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含量的检测,分析出2种材料对焦油的过滤效率,同时根据过滤效率和目标焦油量,设计制备出烟草材料结合醋纤复合滤棒的卷烟样品,并对其主流烟气常规6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试验表明,烟草纸质滤棒对焦油的过滤效率要高于醋纤滤棒,两者的过滤效率分别为2.42%/mm和2.00%/mm,设计出的2种二元复合嘴棒卷烟样品单支焦油量,能够按照预期分别下降至11.02和10.07 mg/支。[结论]研究设计出的二元复合滤棒卷烟样品,有效降低了烟支主流烟气中的焦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材料 复合滤棒 焦油 过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合滤棒中茶末的添加量 被引量:1
5
作者 黎洪利 曾天一 +3 位作者 马扩彦 何蓉 文鹏 朱立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9-184,共6页
为建立检测复合滤棒中茶末添加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前处理条件和分析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优的条件为:1支复合滤棒用50 mL 75%的乙醇溶液振荡萃取120 mi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获得萃取液在一定波长处的响应值,从而得到复... 为建立检测复合滤棒中茶末添加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前处理条件和分析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优的条件为:1支复合滤棒用50 mL 75%的乙醇溶液振荡萃取120 mi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获得萃取液在一定波长处的响应值,从而得到复合滤棒中茶末的添加量.在优选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35 mg/支,加标回收率范围在96.0%~98.5%之间.该方法简便、回收率高,适用于复合滤棒中茶末添加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复合滤棒 茶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颗粒制备工艺及其在卷烟滤棒中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浩雅 张强 +8 位作者 杜超 刘鑫 肖永银 徐世涛 黄彪 史小波 乐志琦 唐梓议 李相鹏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6期1-6,12,共7页
为提升红茶颗粒滤棒“色、香、味”品质,突出卷烟产品味感和风格特征,开展了沸腾造粒工艺、湿法造粒-挤出造粒工艺研究,对比分析2种工艺造粒的感官品质、电镜图、料液吸收性,明确沸腾造粒工艺更适合红茶颗粒;通过开展低温烘烤与自然密... 为提升红茶颗粒滤棒“色、香、味”品质,突出卷烟产品味感和风格特征,开展了沸腾造粒工艺、湿法造粒-挤出造粒工艺研究,对比分析2种工艺造粒的感官品质、电镜图、料液吸收性,明确沸腾造粒工艺更适合红茶颗粒;通过开展低温烘烤与自然密封放置工艺分析,中试生产二元复合滤棒,二元复合滤棒口味及风格特征对比分析,通过上机适应性验证。结果表明,沸腾造粒工艺更适合红茶颗粒造粒,原料粒径筛选细度为80~120目,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黏合剂,筛选出低温烘烤工艺为温度30℃,时间9 h,添加红茶颗粒的滤棒风格特征比对照清香、烘焙香、甜香、奶香增加较明显。结合醋纤棒自主研发出细支二元颗粒复合滤棒,实现降本增效,替代外购滤棒,实现颗粒载香功能,提升了红茶颗粒滤棒“色、香、味”品质,为开发二元、三元颗粒复合滤棒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颗粒 沸腾造粒 湿法造粒 二元颗粒复合滤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用滤棒上下料机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田原 钟飞 +1 位作者 杨小俊 周宏娣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5,共6页
针对一种硬质烟用滤棒的复合添加需求,设计一种烟用滤棒上下料机构。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运用ANSYS Work Bench软件对滤棒上下料机构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并从结构动力学角度对该机构进行动态特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滤棒上下料机构... 针对一种硬质烟用滤棒的复合添加需求,设计一种烟用滤棒上下料机构。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运用ANSYS Work Bench软件对滤棒上下料机构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并从结构动力学角度对该机构进行动态特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滤棒上下料机构的最大等效应力112.54 MPa,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进行试验,验证该滤棒上下料机构的合理性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滤棒上下料机构结构设计合理,取料成功率达到100%,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料机构 滤棒复合系统 Work Bench 瞬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配料高速添加装置设计及优化
8
作者 王庆九 张千 孙超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7,共9页
为解决目前烟支滤棒中异形配料的添加装置抓取速度慢、机构数量多、高速同步难等问题,在烟支滤棒复合添加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将轴承水平运动转换成推杆竖直运动,由夹紧机构实现开合动作的高速同步异形配料添加装置。采用Ansys Workbe... 为解决目前烟支滤棒中异形配料的添加装置抓取速度慢、机构数量多、高速同步难等问题,在烟支滤棒复合添加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将轴承水平运动转换成推杆竖直运动,由夹紧机构实现开合动作的高速同步异形配料添加装置。采用Ansys Workbench对异形配料添加装置的取放过程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得到等效应力应变分布图和曲线图;计算夹紧机构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分析装置在开合过程中的连续性;搭建实验装置,验证添加装置的高速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装置最大等效应力为134.3 MPa,符合材料强度要求;夹紧机构在打开和闭合过程中,最大速度分别为42.153,400.74 mm/s,开合稳定顺畅;在1 000 mm/s高速状态下,添加装置能达到8件/s的取放料速度,效率提升3倍,满足实际生产中异形配料的高速添加需求。研究为异形配料添加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棒复合添加 异形配料 添加装置 瞬态动力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含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CO技术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吕功煊 聂聪 +2 位作者 赵明月 刘建福 丁彦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27,共10页
本研究利用常温多相催化氧化CO为CO2的原理,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了适合于烟草工业应用的含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和二元复合滤棒,进行了降低卷烟烟气中CO的试验研究。系统地研究了材料制备方法、活性组分、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担载量对催化... 本研究利用常温多相催化氧化CO为CO2的原理,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了适合于烟草工业应用的含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和二元复合滤棒,进行了降低卷烟烟气中CO的试验研究。系统地研究了材料制备方法、活性组分、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担载量对催化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和条件。确定了二元复合滤棒是适合于降低卷烟烟气中CO的工艺添加方式。研究了催化材料粒度和添加量以及添加助剂对降低卷烟烟气中CO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催化材料的组成和工艺参数。应用最终确定的含纳米工具书催化材料制作的二元复合滤棒接装试验卷烟,与对照卷烟相比,普通卷烟的CO释放量可降低26.9%,低侧流卷烟的CO释放量可降低45.4%,并且卷烟感官质量基本保持不变。应用研究成果研制开发了一种低焦油、低CO烤烟型卷烟,焦油、CO和烟碱的释放量分别为10.0mg/支、9.1mg/支和0.93mg/支,符合欧盟对低释放量卷烟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烟气 纳米催化材料 复合滤棒 CO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改性Y型分子筛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绍民 胡有持 +2 位作者 赵明月 方赤光 刘建福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39,共12页
本文利用沸石分子筛选择性吸附的原理,首次研制出了适合于烟草工业应用的改性Y型分子筛和二元分子筛复合滤棒,进行了卷烟降焦减害的试验研究。筛选出了一种适用于改性Y型分子筛的机械强度改进剂,解决了分子筛复合滤棒成形过程中的扬尘问... 本文利用沸石分子筛选择性吸附的原理,首次研制出了适合于烟草工业应用的改性Y型分子筛和二元分子筛复合滤棒,进行了卷烟降焦减害的试验研究。筛选出了一种适用于改性Y型分子筛的机械强度改进剂,解决了分子筛复合滤棒成形过程中的扬尘问题,确定了较佳的改性Y型分子筛的技术参数和生产条件,有利于复合滤棒的工业化生产。应用二元分子筛复合滤棒接装的卷烟样品,不仅能在保持卷烟感官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卷烟烟气的焦油量,而且对卷烟烟气中的苯系物、稠环芳烃、酚类成分和烟草特有亚硝胺等有害成分均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过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卷烟相比,试验卷烟降低焦油幅度达20%以上;苯系物降低幅度达30%以上,苯并[α]芘降低25%以上;尤其是对烟草特有亚硝胺具有显著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Y型分子筛 复合滤棒 焦油 苯系物 苯并[α]芘 酚类物质 TS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材料对卷烟主流烟气苯并[a]芘和苯酚的降低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柴颖 费玥 +10 位作者 郝捷 吴迪 赵秋蓉 王旭东 田大勇 高铎 丁润亮 班晓瑞 郭海萍 高月兰 伟力群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25,共7页
研究了石墨烯纳米材料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和苯酚释放量的影响作用。将石墨烯纳米材料用作卷烟滤棒的添加剂制备了石墨烯纳米-醋酸纤维二元复合滤棒并制备卷烟制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添加石墨烯纳米材... 研究了石墨烯纳米材料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和苯酚释放量的影响作用。将石墨烯纳米材料用作卷烟滤棒的添加剂制备了石墨烯纳米-醋酸纤维二元复合滤棒并制备卷烟制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添加石墨烯纳米材料前后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和苯酚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材料对苯并[a]芘和苯酚释放量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降低作用且时效性较长;石墨烯纳米材料对苯并[a]芘的降低幅度可达31.3%,对苯酚的降低幅度可达32.8%;卷烟的物理指标不因石墨烯的添加发生明显变化,且能够保持卷烟原有的吸味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滤棒 苯并[A]芘 苯酚 石墨烯 卷烟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