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喷涂Ni60A/MoS_2复合润滑涂层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运才 刘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在UMT-2微观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等离子喷涂Ni60A/MoS2复合润滑涂层的摩擦学特性,且对摩擦表面进行了SEM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摩擦因数显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在MoS2的质量分数为40%时达到最小值。随着载荷... 在UMT-2微观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等离子喷涂Ni60A/MoS2复合润滑涂层的摩擦学特性,且对摩擦表面进行了SEM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摩擦因数显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在MoS2的质量分数为40%时达到最小值。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损量明显增大,当载荷由80N变化到120N时,载荷对磨损的影响较为显著,120N时的磨损量大约为80N时的1.7倍左右,载荷对摩擦因数也有较大的影响,等离子喷涂涂层的主要磨损失效形式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复合润滑涂层 摩擦磨损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对低碳钢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缪军 龚红英 +3 位作者 姜天亮 钱勇 廖泽寰 许志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59,共8页
为替代磷化-皂化处理工艺,通过浸涂高分子复合润滑液的方法在低碳钢试样表面制备涂层。利用HT-500型球盘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低碳钢在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磷皂化膜、无润滑介质这3种不同润滑条件下摩擦学性能,同时分析了干摩擦接触表面上... 为替代磷化-皂化处理工艺,通过浸涂高分子复合润滑液的方法在低碳钢试样表面制备涂层。利用HT-500型球盘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低碳钢在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磷皂化膜、无润滑介质这3种不同润滑条件下摩擦学性能,同时分析了干摩擦接触表面上摩擦切应力,并应用VHX-600K型超景深显微镜对磨损表面形貌观察,探讨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与磷皂化膜具有相接近的润滑减摩特性,摩擦因数与干摩擦相比分别减小67.33%和68.79%,对摩初期5 min内前者略低2.1%,且减摩性能都较稳定。此外,磨损机制与不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行为有关。干摩擦过程中,磨粒磨损、氧化磨损起主导作用;表面有磷皂化膜的摩擦磨损机制主要为轻微磨粒磨损与少量氧化磨损;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作用下,表面磨损程度最小,主要表现为轻微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 摩擦切应力 磨损表面形貌 摩擦因数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M铝合金表面喷射电沉积Ni-MoS_(2)自润滑复合涂层
3
作者 柏华文 成海霞 +3 位作者 陈亚 娄桂宾 沈理达 田宗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68,共6页
采用喷射电沉积在SLM铝合金表面制备Ni-MoS_(2)自润滑复合涂层。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镀液中MoS_(2)浓度对Ni-MoS_(2)自润滑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沉积MoS_(2)微粒能有效降低Ni-MoS_(2)自润滑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 采用喷射电沉积在SLM铝合金表面制备Ni-MoS_(2)自润滑复合涂层。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镀液中MoS_(2)浓度对Ni-MoS_(2)自润滑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沉积MoS_(2)微粒能有效降低Ni-MoS_(2)自润滑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与纯Ni涂层相比,Ni-MoS_(2)自润滑复合涂层与316L钢球对磨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显著降低,摩擦系数从0.51降至0.12,磨损率从0.41 mg/m降至0.11 mg/m,为SLM铝合金表面改善摩擦学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S_(2)自润滑复合涂层 喷射电沉积 增材制造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热处理对304不锈钢激光熔覆Ni60/h-BN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组织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陆小龙 刘秀波 +4 位作者 余鹏程 陈瑶 石皋莲 吴少华 徐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4,共7页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Ni60/h-BN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对涂层在600℃(去应力退火)进行1 h和2 h热处理,分析了热处理前后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涂层中,热处理1 h后涂层的显微硬度最大...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Ni60/h-BN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对涂层在600℃(去应力退火)进行1 h和2 h热处理,分析了热处理前后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涂层中,热处理1 h后涂层的显微硬度最大(最高值HV0.5765.0),在10 N干摩擦条件下,其摩擦系数为0.39,磨损率为3.37×10^(–6)mm/(Nm),该涂层表现出最好的耐磨减摩性能,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轻微的磨粒磨损;未热处理的涂层摩擦系数为0.53,磨损率为6.39×10^(–6) mm/(Nm),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脆性断裂、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热处理2 h后的涂层摩擦系数为0.39,磨损率为5.29×10^(–6)mm/(Nm),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轻微黏着磨损.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后热处理1 h可有效提高激光熔覆自润滑耐磨涂层的硬度并改善其耐磨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热处理 激光熔覆 润滑耐磨复合涂层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TiAl合金激光熔覆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涂层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秀波 刘元富 +3 位作者 穆俊世 宋天麟 周晓京 范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9-504,共6页
以NiCr-Cr3C2-40%CaF2(wt.%)复合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Nd:YAG激光熔覆技术,在γ-TiAl合金基体表面成功制备出了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涂层,在复合粉体准备时,采用Ni-P化学镀包覆原始CaF2颗粒,以减少其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分解、蒸发和上... 以NiCr-Cr3C2-40%CaF2(wt.%)复合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Nd:YAG激光熔覆技术,在γ-TiAl合金基体表面成功制备出了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涂层,在复合粉体准备时,采用Ni-P化学镀包覆原始CaF2颗粒,以减少其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分解、蒸发和上浮.采用XRD、SEM和EDS等手段对所制备复合材料涂层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TiAl合金及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涂层的室温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涂层由初生发达树枝状TiC和次生块状Al4C3碳化物增强相以及细小弥散分布的CaF2润滑颗粒均匀分布在塑韧性良好的NiCrAlTi(γ)基体中,其平均显微硬度是基体TiAl合金的2倍以上.CaF2颗粒由于采用Ni-P化学镀包覆而大部分得以保留,并且增强了其与NiCrAlTi(γ)金属基体的相容性,使得该复合材料涂层具有良好的自润滑和耐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 激光熔覆 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涂层 NI-P化学镀 Γ-TIAL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激光熔覆镍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范红梅 刘海青 +3 位作者 孟祥军 刘秀波 石皋莲 吴少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02-105,共4页
为提高Ti6A14V合金的摩擦学性能,以金属陶瓷NiCr-Cr3C2和自润滑颗粒CaF2复合合金粉末为涂覆材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14V表面制备出以TiC为增强相、CaFz为自润滑相、NiCr/TiC共晶为增韧相的高温耐磨自润滑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 为提高Ti6A14V合金的摩擦学性能,以金属陶瓷NiCr-Cr3C2和自润滑颗粒CaF2复合合金粉末为涂覆材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14V表面制备出以TiC为增强相、CaFz为自润滑相、NiCr/TiC共晶为增韧相的高温耐磨自润滑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组织,测试了涂层沿层深方向的硬度分布,分别在室温、300℃和600℃时测试了复合涂层和Ti6A14V合金基体的干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团絮状NiCr/TiC共晶和球状CaF2分布在TiC基体中,涂层的平均硬度约1150HVo。,为基体的3~4倍。从室温到600℃,激光熔覆镍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比Ti6A14V合金基体显著降低,该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高温自润滑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固体润滑高温耐磨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γ-NiCrAlTi/TiC/CaF_2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少华 石皋莲 +2 位作者 段业宽 刘海青 刘秀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88-92,95,共6页
为提高Ti6Al4V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表面制备出以Ti C为增强相、γ-Ni Cr Al Ti固溶体为增韧相、Ca F2为自润滑相的γ-Ni Cr Al Ti/Ti C/Ca F2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分别在室温、300℃和600℃时测试了复合涂层和Ti... 为提高Ti6Al4V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表面制备出以Ti C为增强相、γ-Ni Cr Al Ti固溶体为增韧相、Ca F2为自润滑相的γ-Ni Cr Al Ti/Ti C/Ca F2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分别在室温、300℃和600℃时测试了复合涂层和Ti6Al4V合金基体的干滑动磨损性能,并且讨论了其与对磨球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从室温到600℃,γ-Ni Cr Al Ti/Ti C/Ca F2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比Ti6Al4V合金基体显著降低,该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自润滑耐磨性能;对偶件Si3N4陶瓷球的磨损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600℃时,Ti6Al4V基体的磨损机理为氧化塑性变形,γ-Ni Cr Al Ti/Ti C/Ca F2磨损机理为润滑转移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I6AL4V 润滑耐磨复合涂层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电源占空比对陶瓷基自润滑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孙长飞 李更天 马春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80,共6页
为提高柴油机铝合金活塞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在不同电源占空比下通过微弧氧化实验在铝合金基体上制备得到微弧氧化陶瓷层,利用电泳技术将MoS2微纳米粒子引入陶瓷层的孔隙中,制备得到陶瓷基自润滑复合涂层。研究微弧氧化电源占空比对陶瓷... 为提高柴油机铝合金活塞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在不同电源占空比下通过微弧氧化实验在铝合金基体上制备得到微弧氧化陶瓷层,利用电泳技术将MoS2微纳米粒子引入陶瓷层的孔隙中,制备得到陶瓷基自润滑复合涂层。研究微弧氧化电源占空比对陶瓷层和复合涂层微观形貌、厚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利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在干摩擦、油润滑条件下对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占空比的提高,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厚度、表面粗糙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占空比的提高,制备得到的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先减小后增大,占空比为60%~70%得到的复合涂层摩擦因数最低,且复合涂层与基体结合状态好,抗磨自润滑性能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微弧氧化 陶瓷基自润滑复合涂层 铸造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复合固体润滑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辉 侯锁霞 贾晓鸣 《工具技术》 2012年第9期51-53,共3页
MoS2、WS2、Sb2O3三种物质都是常见的金属基固体润滑剂,且性能优良,但作为单一涂层的局限性较大,因此,可将三种物质复配组成一种耐高温复合固体润滑涂层,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涂层配比,通过高温摩擦磨损试验和电镜探讨该耐高温复合涂层的... MoS2、WS2、Sb2O3三种物质都是常见的金属基固体润滑剂,且性能优良,但作为单一涂层的局限性较大,因此,可将三种物质复配组成一种耐高温复合固体润滑涂层,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涂层配比,通过高温摩擦磨损试验和电镜探讨该耐高温复合涂层的润滑性能、分析其润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复合固体润滑涂层 摩擦磨损试验 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 最优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博雅 曹志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38,共7页
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以及易加工等特性,成为近来研究热点。首先综述了国内外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的材料体系(即难熔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软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低温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以及... 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以及易加工等特性,成为近来研究热点。首先综述了国内外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的材料体系(即难熔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软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低温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以及高温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随后分析了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的润滑机理,指出润滑膜的低剪切特性是实现减磨润滑的关键。接着介绍了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的制备技术,比较分析了烧结、电镀、化学镀、热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激光熔覆等技术,在制备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涂层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总结了目前在关于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提出应深入研究金属基体、固体润滑剂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指出研发新型固体润滑剂、改进现有制备技术、开发新工艺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自润滑复合涂层 金属基 材料体系 润滑机理 制备技术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激光熔覆Ni60/Cu自润滑复合涂层组织演变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权 刘秀波 +3 位作者 刘庆帅 王港 张诗怡 张林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2-243,256,共13页
为改进45#钢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拓宽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选择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60(N1)、Ni60-10%Cu(N2)、Ni60-20%Cu(N3)(wt.%)三种耐磨复合涂层,研究三种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1涂... 为改进45#钢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拓宽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选择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60(N1)、Ni60-10%Cu(N2)、Ni60-20%Cu(N3)(wt.%)三种耐磨复合涂层,研究三种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1涂层主要包括γy~Ni固溶体、Cr_(7)C_(3)硬质相、FeNis金属间化合物,N2、N3涂层额外含有固体润滑相Cu。性能上N1(730.41 HVo,s)、N2(653.04 HV_(0.5))和N3(592.29 HV_(0.5))涂层的显微硬度均高于基体,分别达到基体(299.20HV_(0.5))的2.44、2.18和1.98倍;室温下N3涂层表现出优异的减摩性能,摩擦因数比N1涂层降低8.5%,N2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磨损率为1.74×10^(-5)mm^(3)(N·m),而添加20%Cu后,涂层对硬质相的支撑下降,导致硬质相剥离涂层,进而破坏润滑膜,导致磨损率上升。然而在600 C下,N1涂层的减摩性能最佳,摩擦因数比基体下降50.7%,N2涂层耐磨性最高,磨损.率为5.99×10^(-5)mm^(3)(N·m),低于N3涂层的磨损率9.02×10^(-5)mm^(3)(N·m),这是因为添加固体润滑相Cu对涂层的保护作用不足以抵消涂层硬度下降的负面影响。为固体润滑相Cu改进Ni60复合粉末,进而制备成自润滑复合涂层提供了添加量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激光熔覆 Ni60/Cu自润滑复合涂层 固体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制备镍基自润滑复合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良 朱魏巍 +1 位作者 顾小龙 陈卓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7-200,共4页
为提高车轴用材料35CrMo的耐磨性,在Ni60A中添加粒度均为(-280~340)目的二硼化钛TiB2钴Co和铬Cr粉;将等离子喷涂和均匀设计方法引入轴减磨抗磨设计中,在35CrMo上等离子喷涂制备200μm镍60A基二硼化钛TiB2、钴Co、铬Cr复合自润滑涂层。... 为提高车轴用材料35CrMo的耐磨性,在Ni60A中添加粒度均为(-280~340)目的二硼化钛TiB2钴Co和铬Cr粉;将等离子喷涂和均匀设计方法引入轴减磨抗磨设计中,在35CrMo上等离子喷涂制备200μm镍60A基二硼化钛TiB2、钴Co、铬Cr复合自润滑涂层。研究结果表明:由SEM可看出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且涂层呈层状结构分布,由EDS可看出各元素渗透到了Ni60A基体里并产生了冶金结合;将验证组结果和神经网络预测值对比,磨损误差在12%之内,显微硬度误差在11%之内,涂层相比基体耐磨性提高了6倍,显微硬度提高了3倍;可从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中选出具有优良性能的镍60A基二硼化钛TiB2、钴Co、铬Cr复合自润滑涂层的配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自润滑复合涂层 等离子喷涂 耐磨性 显微硬度 组织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金属基固体自润滑涂层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祥林 章小峰 +1 位作者 王爱华 乔晓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2084-2088,共5页
铝合金板料的温成形过程中,为解决模具和铝合金板间的高温润滑问题,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润滑技术非常重要。以Ni45-CaF2-WS2为复合固体润滑材料,分别采用Nd:YAG与CO2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金属基固体润滑涂层,研究了两种激光熔覆层的组织... 铝合金板料的温成形过程中,为解决模具和铝合金板间的高温润滑问题,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润滑技术非常重要。以Ni45-CaF2-WS2为复合固体润滑材料,分别采用Nd:YAG与CO2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金属基固体润滑涂层,研究了两种激光熔覆层的组织结构,并分析了两种涂层的组织结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CO2激光器较Nd:YAG激光器更适合该类涂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和CO2 激光熔覆 金属基复合润滑涂层 组织结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60A/MoS2复合涂层设计及磨损失效机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运才 葛世荣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0,37,共6页
在结合涂层形成过程及原理、润滑涂层结构和涂层结合机理的基础上,对等离子喷涂Ni60A/MoS2复合润滑涂层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其磨损失效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复合润滑耐磨涂层以NiCrAl合金粉末作为粘结层,Ni60A+La2O3+MoS2作为预... 在结合涂层形成过程及原理、润滑涂层结构和涂层结合机理的基础上,对等离子喷涂Ni60A/MoS2复合润滑涂层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其磨损失效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复合润滑耐磨涂层以NiCrAl合金粉末作为粘结层,Ni60A+La2O3+MoS2作为预涂层,可改善涂层界面的结合状况,致使涂层的组织和物化性能呈连续的过渡,大幅度地改善涂层材料的力学和耐磨性能。Ni60A/MoS2复合润滑涂层磨损失效机理随MoS2组元的含量不同而变化。未添加MoS2的喷涂涂层的主要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润滑涂层的主要磨损机理由磨粒磨损向疲劳磨损,并过渡到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复合润滑涂层 涂层结构设计 磨损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沉积Ni-WSe_2-BaF_2·CaF_2-Y-Ag-hBN涂层的抗Al熔滴粘蚀特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晓静 查柏林 +2 位作者 陈小虎 阳能军 姚春江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6,共8页
本文作者制备了等离子沉积Ni-WSe_2-BaF_2·CaF_2-Y-Ag-hBN高温固体自润滑涂层,研究了不同角度金属熔滴Al对该涂层试样表面的粘蚀能力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系数.研究表明:等离子沉积Ni-WSe_2-BaF_2·Ca F_2-Y-AghBN高温固体... 本文作者制备了等离子沉积Ni-WSe_2-BaF_2·CaF_2-Y-Ag-hBN高温固体自润滑涂层,研究了不同角度金属熔滴Al对该涂层试样表面的粘蚀能力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系数.研究表明:等离子沉积Ni-WSe_2-BaF_2·Ca F_2-Y-AghBN高温固体自润滑涂层在宽温域(30~800℃)的摩擦系数达到0.086~0.299.金属熔滴Al对涂层的粘蚀速度随沉积角度的增加而增加,90°时金属熔滴在涂层与基体表面沉积率最大,此时钢基体的平均沉积率达176.22 mg/(cm^2·s),含hBN的固体自润滑涂层的沉积率为58 mg/(cm^2·s).金属Ni粘蚀物抛磨剥落速率显示,hBN的存在有效降低了金属Al熔滴在涂层表面的粘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体润滑涂层 抗粘蚀 摩擦磨损 等离子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