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菜籽油酯交换过程的Mg-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被引量:42
1
作者 吴玉秀 李永丹 +1 位作者 张全忠 梁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0-804,共5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Mg -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XRD表征结果表明 ,沉淀所得催化剂前体晶相均一 ,为层状Mg6 Al2 (OH) 1 6 CO3·4H2 O水滑石结构。经 5 0 0℃煅烧后得到具有良好酯交换活性的Mg -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在常压、(65± 1...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Mg -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XRD表征结果表明 ,沉淀所得催化剂前体晶相均一 ,为层状Mg6 Al2 (OH) 1 6 CO3·4H2 O水滑石结构。经 5 0 0℃煅烧后得到具有良好酯交换活性的Mg -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在常压、(65± 1)℃、4h、醇 /油摩尔比为 6、催化剂加入量 (催化剂质量 /油质量 )为 1 5 %的条件下 ,菜籽油 -甲醇酯交换反应甲酯收率达到 90 %。CO2 -TPD实验表明 ,制备的催化剂比MgO具有更强和更多的碱性位 ,其催化性能与所拥有的碱中心性质直接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水滑石 酯交换 菜籽油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离子液体/钛硅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在胺羰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石峰 马宇春 +1 位作者 周瀚成 邓友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781-1783,共3页
A highly efficient Pd\|BMImCl/TiO\-\%y\%\|SiO\-\%x\% catalyst system synthesized through sol\|gel method from palladium complex, ionic liquid, titanate and silicate esters was found for the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 A highly efficient Pd\|BMImCl/TiO\-\%y\%\|SiO\-\%x\% catalyst system synthesized through sol\|gel method from palladium complex, ionic liquid, titanate and silicate esters was found for the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amines. The catalyst efficiency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previous papers and the TOF number reached to 10 372 when catalyst 0.05%Pd\|4.6%BMImCl/TiO\-\%y\%\|SiO\-\%x\% was used. The usability of ionic liquid was the key point for preparation of this catalyst system because of its high dissolvability to palladium complex and affording appropriate micro\|environment for the reaction. The synergism among palladium complex, ionic liquid, titanate and silicate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system. BET, AES and XRD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d the catalysts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离子液体/钛硅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合成 羰化 溶胶-凝胶 苯胺 氨基甲酸酯 环己胺 催化反应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熊志波 郭东旭 +1 位作者 路春美 张信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6-512,共7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积分实验系统上考察了NO初始浓度、NH3/NO比及O2浓度对其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微分系统探讨了其SCR脱硝的催化反应动力学,构建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积分实验系统上考察了NO初始浓度、NH3/NO比及O2浓度对其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微分系统探讨了其SCR脱硝的催化反应动力学,构建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NO初始浓度越高,每克催化剂的NO转化率越高;随着NH3/NO比的增加,NO转化率先迅速增加后趋势减缓,最终趋于稳定;O2在NH3-SCR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175~225℃下,Fe0.95Ce0.05Oz催化剂的NO和NH3反应级数分别为1级和0级,O2的反应级数接近0.5级,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2.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NO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剂对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熊志波 路春美 +3 位作者 韩奎华 郭东旭 王栋 张信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01-205,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碱金属沉淀剂(NaOH,KOH,Na2CO3和K2CO3)相比,氨基沉淀剂(NH4OH和(NH4)2CO3)制备的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SCR脱硝性能;氨基沉淀剂促使铁铈催化剂中形成铁铈固溶体,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表面积和孔容,细化其孔径,使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SCR脱硝性能;FeCe-NH4OH和FeCe-(NH4)2CO3的比表面积依次为107.05,108.80 m2/g,分别为FeCe-NaOH和FeCe-Na2CO3比表面积的1.36和1.8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剂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熊志波 路春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1-367,共7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催化剂,考察添加钛、锆、钨和钼对其SCR脱硝的改性规律。结果表明,钨和钼的添加提高了铁铈催化剂高温脱硝性能,却使其低温活性有所降低;钛的添加对铁铈催化剂脱硝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提高了其低温活性,并拓宽...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催化剂,考察添加钛、锆、钨和钼对其SCR脱硝的改性规律。结果表明,钨和钼的添加提高了铁铈催化剂高温脱硝性能,却使其低温活性有所降低;钛的添加对铁铈催化剂脱硝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提高了其低温活性,并拓宽了其完全转化温度窗口,为最佳改性物。当钛的物质的量比逐渐由0.10增至0.40,铁铈钛催化剂低温脱硝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但其高温脱硝效率逐渐增大至100%,钛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0.15。XRD和N2吸附分析结果表明,钛能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比表面积和比孔容,细化其孔径,并与催化剂中铁、铈氧化物形成良好的固溶体,从而提高了铁铈催化剂的SCR脱硝性能。Fe0.8Ce0.05Ti0.15Oz催化剂在150~400℃取得了高于90%的NOx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NOx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金属对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N_2O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畅 薛莉 贺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3-1039,共7页
采用低温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添加不同碱土金属的钴铈复合氧化物(Ce/Co摩尔比为0.05)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N2O分解的活性.结果表明,碱土金属对钴铈催化剂催化N2O分解的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助催化效果递变顺序为Mg<Ca<Sr,Ba.分析催... 采用低温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添加不同碱土金属的钴铈复合氧化物(Ce/Co摩尔比为0.05)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N2O分解的活性.结果表明,碱土金属对钴铈催化剂催化N2O分解的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助催化效果递变顺序为Mg<Ca<Sr,Ba.分析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X光电子能谱(XPS),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2-TPD)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表征结果发现,碱土金属的添加并没有引起催化剂晶相结构和比表面积的明显变化,但可以影响催化剂中钴离子周围的化学环境,有效提高Co2+的给电子能力.在N2O催化分解反应中,N2O表面分解步骤是通过Co2+向其反键轨道提供电子实现的,而分解产生的吸附氧的脱附过程是电子返还给Co2+的过程,即活性位再生过程.研究认为,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N2O表面分解步骤是反应的速控步骤,碱土金属的添加提高了活性位的给电子能力,促进了速控步骤的进行,从而提高了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催化分解 碱土金属 氧化三钴 氧化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条件下的水蒸气处理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甲烷催化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金光 田志坚 +3 位作者 王军威 徐云鹏 徐竹生 林励吾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29-230,239,共3页
对水热法制备的LaMnAl11O19-α(LMA)催化剂和微乳液法制备的Ce0 .5Ba0 .5MnAl11O19-α(CBMA)催化剂进行了 10 0h的甲烷催化燃烧活性试验 ,考察了反应条件下的水蒸气处理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反应条件下... 对水热法制备的LaMnAl11O19-α(LMA)催化剂和微乳液法制备的Ce0 .5Ba0 .5MnAl11O19-α(CBMA)催化剂进行了 10 0h的甲烷催化燃烧活性试验 ,考察了反应条件下的水蒸气处理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反应条件下的水蒸气处理促进了水热法制备的LMA催化剂中的六铝酸盐相晶粒长大 ,比表面积降低 ,从而引起活性下降。对微乳液法制备的CBMA催化剂 ,反应条件下的水蒸气处理使得催化剂中的γ -Al2 O3转化为α -Al2 O3从而引起比表面积的大幅度降低 ,但催化活性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仍保持着较高的甲烷燃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条件 水蒸气处理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甲烷 催化燃烧 影响 六铝酸盐 水热法 微乳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CO的氧化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敏 郑小明 谢玉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14-916,共3页
考察了Ag -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CO氧化活性及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利用XRD、BET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物相结构、比表面积与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Ag含量的催化剂对CO氧化活性的影响较大。以适宜的nAg/nFe制得的催化剂在焙烧温度 40 ... 考察了Ag -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CO氧化活性及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利用XRD、BET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物相结构、比表面积与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Ag含量的催化剂对CO氧化活性的影响较大。以适宜的nAg/nFe制得的催化剂在焙烧温度 40 0℃时 ,生成的σ-AgFe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活性 氧化 银铁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史荣会 董文威 +1 位作者 韩祯 张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Fe掺加量、体积空速以及H2O和SO2的加入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Fe的掺加使催化剂表面...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Fe掺加量、体积空速以及H2O和SO2的加入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Fe的掺加使催化剂表面的颗粒更均匀,提高了催化剂的分散度。实验结果表明:以Ce(NO3)3,Fe(NO3)3·9H2O,TiOSO4·2H2O为原料、按n(Ce)∶n(Fe)∶n(Ti)=0.2∶0.8∶1配比制得的Ce0.2Fe0.8TiOx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3 h、体积空速25 000 h-1的条件下,NO去除率为99.8%,N2选择性为100%;Fe的掺加显著提高了Ce0.2Fe0.8TiOx催化剂的抗H2O和SO2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氧化 掺加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Gel法制备Bi_2O_3·3MoO_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表面酸碱性的微量吸附量热研究
10
作者 葛欣 舒庆宁 沈俭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75-679,共5页
Bi2O3· 3MoO3 oxide catalyst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sol gel pr℃ ess at lower temperature. The influences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 and thermal treatment conditions on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catalys... Bi2O3· 3MoO3 oxide catalyst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sol gel pr℃ ess at lower temperature. The influences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 and thermal treatment conditions on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TEM, DTA TG, FT IR, XRD and BET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 methods. It is shown that the BET surface area of Bi2O3· 3MoO3 prepared by sol gel method is larger than that of Bi2O3· 3MoO3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well distribuated Bi2O3· 3MoO3 catalyst has a BET surface area of 13.2m2· g- 1,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catalyst ar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SOL-GEL法 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水热合成Y-Co_3O_4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催化分解N_2O(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天琪 高强 +1 位作者 李和健 徐秀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6-454,共9页
用一步水热、分步水热、浸渍等方法分别制备Y-Co_3O_4复合氧化物,用于催化分解N_2O的反应,其中,一步水热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再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不同Y/Co物质的量比的Y-Co_3O_4复合氧化物,在优化出的催化剂(0. 03YCo_3O_4)表面浸... 用一步水热、分步水热、浸渍等方法分别制备Y-Co_3O_4复合氧化物,用于催化分解N_2O的反应,其中,一步水热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再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不同Y/Co物质的量比的Y-Co_3O_4复合氧化物,在优化出的催化剂(0. 03YCo_3O_4)表面浸渍K_2CO_3溶液,制备K改性催化剂(0. 02K/0. 03Y-Co_3O_4)。用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O_2程序升温脱附(O_2-TP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谱(XPS)等技术表征催化剂结构。研究发现,Co_3O_4和Y-Co_3O_4同为尖晶石结构,但Y-Co_3O_4的催化活性显著高于Co_3O_4。K改性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Co^(2+)),还有利于吸附氧的脱除,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在无氧无水、有氧无水、有氧有水气氛中,K改性催化剂上的N_2O全分解温度分别为325、350、375℃,催化剂活性较高。有氧有水气氛350℃连续反应50 h,K改性催化剂上N_2O分解率保持90%以上,稳定性较高。研究发现,Y-Co_3O_4及K改性催化剂上N_2O分解反应的Ea和lnA之间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催化分解 Y-Co3O4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K改性催化剂 一步水热合成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合剂对本体型Mo-N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和水热/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12
作者 徐永卫 王东军 +3 位作者 李秋荣 张大龙 李孟华 侯凯湖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80,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本体型Mo-N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RD,BET,Py-IR,NH3-TPD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含20%(φ)小桐子油的正辛烷溶液为原料,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黏合剂对催化剂结构和水热/机械稳定性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与...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本体型Mo-N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RD,BET,Py-IR,NH3-TPD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以含20%(φ)小桐子油的正辛烷溶液为原料,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黏合剂对催化剂结构和水热/机械稳定性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与以氢氧化铝干胶为黏合剂所得催化剂相比,以分子筛黏合剂与镁铝尖晶石为黏合剂所制备的催化剂孔径增大,比表面积和总酸量减小。实验结果表明,在本体型Mo-N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成型过程中添加适量硅藻土可有效改善催化剂的水热/机械稳定性;添加分子筛黏合剂可以有效改善其机械稳定性;分子筛黏合剂与镁铝尖晶石质量比为1∶2混合为黏合剂时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水热/机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加氢脱氧 黏合剂 生物柴油 水热 机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条成型Mg/Sn/W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胜楠 张光旭 +1 位作者 韩洋 李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9,共7页
对Mg/Sn/W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粉末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粘结剂及粘结剂含量、造孔剂及造孔剂含量、焙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成型效果的影响,并得出Mg/... 对Mg/Sn/W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粉末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粘结剂及粘结剂含量、造孔剂及造孔剂含量、焙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成型效果的影响,并得出Mg/Sn/W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成型的最佳操作条件为:以拟薄水铝石为粘结剂且含量为15%,合适的胶溶剂含量为5%,干燥温度为80℃,焙烧温度为550℃,并保持3h.此条件下得到的反应选择性可达8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Mg/Sn/W 抗压强度 选择性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晶体结构
14
作者 于敏 林培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7期634-638,共5页
本文研究了Ln_(0.7)Sr_(0.3)MnO_(3)(Ln为稀土)系列催化剂上CO和C_(2)H_(6)完全氧化的活性规律。对于不同稀土Ln的取代物,其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差别很大,有的呈正交的钙钛矿晶型,有的呈三方的钙钛矿晶型,还有的不是单一晶型的钙铁矿。实... 本文研究了Ln_(0.7)Sr_(0.3)MnO_(3)(Ln为稀土)系列催化剂上CO和C_(2)H_(6)完全氧化的活性规律。对于不同稀土Ln的取代物,其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差别很大,有的呈正交的钙钛矿晶型,有的呈三方的钙钛矿晶型,还有的不是单一晶型的钙铁矿。实验中发现它们对于CO氧化和对C_(2)H_(6)氧化的活性不同。从CO氧化和C_(2)H_(6)氧化催化反应机理的不同,解释了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反应机理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晶体结构 完全氧化 催化活性 CO氧化 取代物 钙钛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苯酚羟基化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06-1006,共1页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苯酚羟基化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所需金属元素的可溶性盐溶于水中,加入载体或载体前体,再加沉淀剂使活性组分沉淀在载体上,干燥后在300~900℃焙烧2~36h,得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苯酚羟基化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所需金属元素的可溶性盐溶于水中,加入载体或载体前体,再加沉淀剂使活性组分沉淀在载体上,干燥后在300~900℃焙烧2~36h,得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其中所用的沉淀剂为偏铝酸钠、尿素或C2~C20有机胺化合物。该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较高,抗烧结能力强,经高温焙烧后仍能保持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苯酚羟基化 制备方法 沉淀剂 偏铝酸钠 有机胺 前体 胺化合物 盐溶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等开发出锰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16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3-773,共1页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与北海道大学共同开发出一种Mn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该催化剂可由焦炉气(COG)的主要成分CH4与CO2等混合气体反应,生成烯烃类树脂材料的原料气(即H2和CO的混合气体)。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 开发 混合气体 北海道大学 气体反应 树脂材料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17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2,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纳米二氧化钛为载体,其上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各组分比例为n(Ti):n(Mn):n(Ce)=1:(0.05~1):(0.05~1)。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纳米二氧化钛为载体,其上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各组分比例为n(Ti):n(Mn):n(Ce)=1:(0.05~1):(0.05~1)。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制备工艺提高锰、铈这两种活性组分在TiO2载体上的分散度和强度。并且,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颗粒均匀,活性物质分散性好,不易烧结。应用于低温SCR反应能够大大降低SCR的操作温度和运行成本,在120℃左右即有很高的NO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制备方法 TIO2 高锰 负载 纳米二氧化 活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一氧化氮选择催化还原性能 被引量:15
18
作者 尉继英 马军 +2 位作者 朱月香 蔡小海 谢有畅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双股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的锡铝复合氧化物 ,对有氧条件下 C3H6 选择还原 NO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宽的反应温度区间 .具有最佳配比 (Sn∶ Al(摩尔比 ) =1∶ 1.94)的锡铝复合氧化物样品 ,在反应温度35 0℃时可使 NO转化率达 71% .... 采用双股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的锡铝复合氧化物 ,对有氧条件下 C3H6 选择还原 NO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宽的反应温度区间 .具有最佳配比 (Sn∶ Al(摩尔比 ) =1∶ 1.94)的锡铝复合氧化物样品 ,在反应温度35 0℃时可使 NO转化率达 71% .XRD、H2 - TPR及 NH3- TPD的研究结果表明 ,锡与铝难以形成氧化物固溶体 ,而 Sn O2 是以微晶形态分散于无定形的 Al2 O3上 .Al2 O3的中等强度酸性与 Sn O2 微晶适度的氧化还原性能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选择催化还原 氧化 氧化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催化性能
原文传递
Ba调变复合氧化物La_xBa_(1-x)NiAl_(11)O_(19-δ)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占林 洪军 +5 位作者 马玉环 王庆伟 刘延 周广栋 毕颖丽 甄开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87-89,共3页
制备了Ba调变Ni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LaxBa1 xNiAl11O19 δ,并通过XRD、XPS、TPR、TEM、BET和TGA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和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的催化性能以及催化剂表面积炭情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Ba调变后复合氧化... 制备了Ba调变Ni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LaxBa1 xNiAl11O19 δ,并通过XRD、XPS、TPR、TEM、BET和TGA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和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的催化性能以及催化剂表面积炭情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Ba调变后复合氧化物的微观结构随Ba调变量发生规律性变化 ,但结构的改变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催化性能均无明显影响 ,该系列Ni基复合氧化物都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以及较高的抗烧结和抗积炭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氧化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LaxBa1-xNiAl11O19-δ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Si-Ba-Cs-P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及组成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延辉 闫海生 +1 位作者 刘冬雪 赵德丰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147,共6页
Si-Ba-Cs-P复合氧化物催化的单乙醇胺分子内脱水反应极易受催化剂焙烧温度条件变化影响.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及氮吸附等技术进行表征.在550℃焙烧处理的催化剂,虽然单乙醇胺完全转化,但产品乙烯亚... Si-Ba-Cs-P复合氧化物催化的单乙醇胺分子内脱水反应极易受催化剂焙烧温度条件变化影响.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及氮吸附等技术进行表征.在550℃焙烧处理的催化剂,虽然单乙醇胺完全转化,但产品乙烯亚胺选择性却不到10%,催化剂中的物相组成主要为CsBa2(PO3)5晶相及Cs4Ba(PO3)6晶相,孔结构主要为介孔;在700-900℃焙烧处理的催化剂,催化剂酸性及BET比表面积明显下降,催化剂中的物相组成主要为α-Cs4P2O7晶相,孔径逐渐减小,虽然单乙醇胺转化率稍有下降,但产品乙烯亚胺选择性却有很大提高.当焙烧温度为800-900℃时,可在保证单乙醇胺转化率大于80%的前提下,得到高于76%的乙烯亚胺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乙醇胺 乙烯亚胺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焙烧 磷酸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