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在制革工业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嘉敏 马建中 周永香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制革工业是指以动物皮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加工生产皮革的产业。传统铬鞣法虽赋予皮革优异的综合性能,但仍存在处理含铬废弃物的环境压力。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由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和带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所构成的... 制革工业是指以动物皮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加工生产皮革的产业。传统铬鞣法虽赋予皮革优异的综合性能,但仍存在处理含铬废弃物的环境压力。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由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和带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所构成的层状化合物,具有酸碱性、可调控性、热稳定性和结构记忆效应。文章对LDHs纳米材料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介绍,并对其在制革工业中作为鞣制材料、复鞣材料、加脂助剂、染色助剂、功能涂饰材料和水处理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 制革工业 皮革化学品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结构调控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志杰 马建中 +2 位作者 杨娜 张文博 范倩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9-519,596,共12页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是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阴离子黏土,具有化学组成可调、比表面积大及结构记忆效应独特等性质,在废水处理方面备受关注。调控LDHs自身结构,是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吸附性能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LDHs特殊...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是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阴离子黏土,具有化学组成可调、比表面积大及结构记忆效应独特等性质,在废水处理方面备受关注。调控LDHs自身结构,是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吸附性能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LDHs特殊的层状结构和其自身性质;总结了LDHs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即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尿素水解法、煅烧复原法和溶胶-凝胶法等,分别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LDHs的结构调控对其吸附重金属离子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LDHs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最后,指出了目前LDHs在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并对该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 结构调控 吸附 重金属离子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氢氧化物改性沥青阻燃和路用性能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志义 武斌 +2 位作者 康诚 朱凯 吴珂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2,共6页
将氢氧化铝(ATH)和氢氧化钙(HL)按质量比1∶1混合制得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采用热重、锥形量热仪和冻融劈裂等试验研究复合阻燃剂对沥青阻燃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具有协同阻燃作用,较单一氢氧化物阻燃剂(ATH... 将氢氧化铝(ATH)和氢氧化钙(HL)按质量比1∶1混合制得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采用热重、锥形量热仪和冻融劈裂等试验研究复合阻燃剂对沥青阻燃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具有协同阻燃作用,较单一氢氧化物阻燃剂(ATH或HL)可以进一步延长沥青混合料的点燃时间,且降低平均热释放速率和CO产率的幅度更大;采用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等量替代矿粉,可以有效地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可以在更宽广的温度区间发挥阻燃作用,阻燃抑烟效果及路用性能俱佳,且性价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复合氢氧化物 阻燃性能 锥形量热仪 协同阻燃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铁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对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的抗滴落协效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郝建港 吴涛 +1 位作者 王绪光 王海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5-91,共7页
研究了含铁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对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的抗滴落协效作用。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镁铝LDH(MgAl-LDH)、镁铝铁LDH(MgAlFe-LDH)及镁铁LDH(MgFe-LDH),并采用XRD、FT-IR、SEM的方法对3种LDH进行了表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 研究了含铁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对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的抗滴落协效作用。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镁铝LDH(MgAl-LDH)、镁铝铁LDH(MgAlFe-LDH)及镁铁LDH(MgFe-LDH),并采用XRD、FT-IR、SEM的方法对3种LDH进行了表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膨胀阻燃剂(IFR)/LDH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UL94垂直燃烧测试、热失重分析考察了阻燃复合材料的抗滴落性能、热稳定性,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残炭的形貌结构。UL94垂直燃烧测试表明,含Fe3+的LDH,可以显著改善PP/IFR体系的抗滴落性能,添加0.8%(质量分数)的比例,达成UL94V-0(1.6mm)的阻燃剂添加量由23%降至21%。热失重分析表明,各LDH均可催化PP/IFR体系的热降解,同时促进其成炭,从而增强了其在高温区域的热稳定性;其中MgAlFeLDH对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要优于MgFe-LDH,说明LDH中Fe3+有一合适的比例范围,过量的Fe3+则起到反作用。炭层SEM分析表明,各LDH均可改善PP/IFR体系的炭层质量,含Fe3+的LDH协效体系,炭层刚性增强,这可解释其抗滴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阻燃剂 抗滴落 协效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尿嘧啶与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5
作者 苟国敬 刘彦红 +2 位作者 孙岳 黄洁 薛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7,共9页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Magnet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LDH)为前驱体,通过对原位反应系统液相数据的拟合与固相样品的表征,研究了0~50℃条件下MLDH与氟尿嘧啶(5-FU)的离子交换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MLDH及离子交...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Magnet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LDH)为前驱体,通过对原位反应系统液相数据的拟合与固相样品的表征,研究了0~50℃条件下MLDH与氟尿嘧啶(5-FU)的离子交换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MLDH及离子交换产物MLDH-FU为以六方晶系为主并混杂微量氧化铁的复合磁性晶相;MLDH-FU离子交换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加快,FU,OH-和Cl-3种客体的浓度变化分别服从二级、零级及一级反应速率模型,反应活化能依次为12.69,27.88和3.580 kJ/mol.固相表征参数的变化与液相动力学过程、主-客体结构调整及MLDH-FU粒子陈化过程相符;离子交换限定在LDH层间,不涉及层板内部秩序,不改变前驱体的结构与形貌特征,具有侧向非断层反应习性,是交换剂在MLDH外周经吸附亲和、侧向进攻、层间置换及柱撑模型转换再到新的插层客体主导调整及晶粒发育陈化的有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 离子交换 插层组装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中顺铂-DNA模型分子的选择性插入(英文) 被引量:6
6
作者 杨贞 郭子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73-677,共5页
药物分子的选择性包裹和控制释放是药物研究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表明:顺铂-DNA模型分子cis-犤Pt(NH3)2(5'-GMP)2犦(5'-GMP5'-单磷酸鸟苷)可插入无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犤Zn0.68Al0.32(OH)2犦(NO3)0.32·... 药物分子的选择性包裹和控制释放是药物研究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表明:顺铂-DNA模型分子cis-犤Pt(NH3)2(5'-GMP)2犦(5'-GMP5'-单磷酸鸟苷)可插入无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犤Zn0.68Al0.32(OH)2犦(NO3)0.32·mH2O。但另一种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犤LiAl2(OH)6犦Cl·H2O由于其阳离子层中正电荷密度较高、阳离子层与层间阴离子之间静电作用较强,因而顺铂-DNA模型分子不能通过离子交换方式插入其层间。光谱数据证实插入层间的顺铂-DNA模型分子结构不变。这可能为铂-DNA分子的传递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 顺铂-DNA模型分子 选择性插入 PH-敏感材料 药物传递 药物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黄酸及水杨酸系药物对镁铝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插层组装 被引量:2
7
作者 苟国敬 许红平 +1 位作者 鲍凤娟 刘建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通过XRD和IR表征对镁铝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与水杨酸、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以及谷氨酸、色氨酸、牛黄酸反应产物的比较分析,研究了不同药物对有关组装方式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水杨酸类药物均可通过离子交换组装到LDH层间,晶胞参数c... 通过XRD和IR表征对镁铝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与水杨酸、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以及谷氨酸、色氨酸、牛黄酸反应产物的比较分析,研究了不同药物对有关组装方式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水杨酸类药物均可通过离子交换组装到LDH层间,晶胞参数c由2.3893 nm依次增大为2.4024、2.4110和2.4111nm,通道高度h由0.3194 nm增大为0.3238、0.3267和0.3268 nm;通过离子交换能将谷氨酸组装到LDH层间,产物的IR吸收、热分解行为及TEM形貌与前体有明显区别,晶胞参数c由2.3765nm增大为2.3851nm,h由0.3152nm增大为0.3180nm;共沉淀法适宜制备LDH-牛黄酸插层复合物,但简单的离子交换不能使色氨酸与LDH有效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 水杨酸系药物 牛黄酸 插层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鲜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5-250,共6页
该研究以硝酸锌、硝酸铝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恒定PH值法和变化pH值法进行共沉淀合成锌铝层状复合氢氧化物[ZnAl-LDH].全面探讨了各种因素在合成过程中的影响,以XRD分析确定其结构类型,通过TG-DTA考察其热行为.结果表明... 该研究以硝酸锌、硝酸铝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恒定PH值法和变化pH值法进行共沉淀合成锌铝层状复合氢氧化物[ZnAl-LDH].全面探讨了各种因素在合成过程中的影响,以XRD分析确定其结构类型,通过TG-DTA考察其热行为.结果表明,在该研究的实验条件下,无需氮气保护,即可在较宽范围内合成结构单一、结晶度高的复合层状物.首次提出以115℃、2h的短时间水热处理代替传统的80℃、20h的回流处理,大大简化操作过程,缩短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体系中pH值不同,合成LDH相应的Zn/Al比范围不同,而土板层间水含量又与合成物中Zn/Al比有关.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pH值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化合物 复合氢氧化物 粘土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改性及其对热塑性硫化胶的阻燃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苟国敬 马培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用氩载氨气泡膜限域共沉淀反应合成了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及其硬脂酸改性样品,与热塑性硫化胶Santoprene熔炼制成LDH/Santoprene复合材料,在EDS、XRD、IR和N2吸解表征的基础上,对LDH-Santoprene复合物的机械性能及燃烧性能进行了测试... 用氩载氨气泡膜限域共沉淀反应合成了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及其硬脂酸改性样品,与热塑性硫化胶Santoprene熔炼制成LDH/Santoprene复合材料,在EDS、XRD、IR和N2吸解表征的基础上,对LDH-Santoprene复合物的机械性能及燃烧性能进行了测试评价。结果表明所用合成方法能够实现小尺寸LDH微晶的快速合成与表面改性,微晶粒度及表面性能明显改观;改性样品对Santoprene有更好的复合效果和明显的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 表面改性 热塑性硫化胶 阻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镁复合氢氧化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鲜梅 冯玉琴 黄善启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6期648-650,共3页
以硝酸铝、硝酸镁为原料,NaOH 为沉淀剂,采用变化pH 值法,经过共沉淀水热合成了铝镁层状复合氢氧化物。详细测定了不同镁铝摩尔比混合盐溶液的碱滴定曲线,利用正交设计探讨各个主要因素在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借助XRD鉴定合... 以硝酸铝、硝酸镁为原料,NaOH 为沉淀剂,采用变化pH 值法,经过共沉淀水热合成了铝镁层状复合氢氧化物。详细测定了不同镁铝摩尔比混合盐溶液的碱滴定曲线,利用正交设计探讨各个主要因素在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借助XRD鉴定合成物相结构。结果表明,当混合盐溶液中n(Mg)/n(Al)= 1.0~10.0 时,在pH= 5.0~10.0 下,与NaOH 共沉淀物经回流处理后,均能合成层状复合氢氧化物;最佳合成条件为:n(Mg)/n(Al)= 1.0~6.0,pH= 8.0~9.0,110℃,3 h 的水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化合物 水滑石 复合氢氧化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滴定判断二元金属氢氧化物的复合化
11
作者 石晓波 李春根 汪德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8-400,共3页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judge whether the precipitated hydroxide is a complex hydroxide or a mixture when alkali solution was added to a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two kinds of metal salts(Al 3+ ...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judge whether the precipitated hydroxide is a complex hydroxide or a mixture when alkali solution was added to a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two kinds of metal salts(Al 3+ ?Fe 3+ ?Ni 2+ ?Zn 2+ ?Cu 2+ ). Capability of complex formation between the metal hydroxides was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the pH of the plateau in the titration curves with that for the solution of one metal ion. Complex hydroxide was formed for all divalent ions and trivalent ions, and the sequence of the capability was Ni 2+ >Zn 2+ >Cu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滴定法 复合 二元金属氢氧化物 复合 复合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结构、性质及其应用 被引量:37
12
作者 雷立旭 张卫锋 +1 位作者 胡猛 Dermot O'Hare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1-463,共13页
本文评述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 s)的化学及其应用。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具有结合紧密的氢氧化物层和处于层间的阴离子,其比较突出的化学性质是可逆的阴离子交换和热分解性质。不过,因为受到氢氧化物层... 本文评述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 s)的化学及其应用。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具有结合紧密的氢氧化物层和处于层间的阴离子,其比较突出的化学性质是可逆的阴离子交换和热分解性质。不过,因为受到氢氧化物层的局限,处于层间的阴离子表现出的特殊化学性质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上述三个方面的性质,人们发掘了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在材料(包括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离子交换与有害阴离子脱除、异构体化学分离、化学反应控制、阻燃材料、活性分子储存与缓释、局部化学反应合成、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阴离子交换 活性分子存储 化学分离技术 化学结构 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及老化机理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武 肖新颜 晏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76,共5页
以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及废胶粉(CR)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LDHs/CR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离析实验、旋转薄膜烘箱老化实验(RTFOT)、室内加速紫外老化试验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实验方法,对复... 以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及废胶粉(CR)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LDHs/CR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离析实验、旋转薄膜烘箱老化实验(RTFOT)、室内加速紫外老化试验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实验方法,对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改性剂与沥青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LDHs的掺入使得废胶粉在沥青中分散得更均匀且胶粉颗粒的平均粒径更细小;相比于基质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随着LDHs掺量增加,LDHs/CR复合改性沥青的离析软化点差值由9.2℃减小到1.3℃,储存稳定性大幅提升;与废胶粉改性沥青相比,LDHs/CR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尤其是抗UV老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废胶粉 沥青 储存稳定性 紫外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聚丙烯酸钠水分散体系的双絮凝现象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国鹏 刘尚营 +1 位作者 王君 孙德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30-2035,共6页
研究了聚丙烯酸钠(PAAS)对镁铝型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的胶体水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总有机碳(TOC)分析技术测定了PAAS在LDH颗粒上的吸附量,并利用ζ电位表征了LDH颗粒的电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1%的LDH水分散... 研究了聚丙烯酸钠(PAAS)对镁铝型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的胶体水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总有机碳(TOC)分析技术测定了PAAS在LDH颗粒上的吸附量,并利用ζ电位表征了LDH颗粒的电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1%的LDH水分散体系中加入0.006~2.400mmol/LPAAS,随着PAAS浓度的增加,LDH-PAAS混合体系出现了絮凝-分散-再絮凝变化.同时,随着PAAS浓度的增加,PAAS在LDH颗粒上的吸附导致颗粒ζ电位由正减至0,并进一步负向增加,颗粒间静电斥力先减小后增加,因此体系先絮凝再分散.随着LDH颗粒负电性的进一步增强,未吸附的PAAS引发颗粒间产生的空缺引力成为体系再次絮凝的主要原因.对吸附PAAS的LDH颗粒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AAS主要通过—COO-与LDH的相互作用而吸附在颗粒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聚丙烯酸钠 絮凝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铁铝氢氧化物对As(Ⅴ)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海玲 梁美娜 朱义年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3-747,共5页
从吸附剂的组成、结构、表面性质、溶液的酸度及砷的存在形式等方面探讨了复合铁铝氢氧化物(Fe5A l2(OH)21.nH2O)对溶液中As(Ⅴ)的吸附.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具有微晶体的结构特征,孔径小,比表面积大,等电位点pH值为8.3;在pH为4—8的溶液中... 从吸附剂的组成、结构、表面性质、溶液的酸度及砷的存在形式等方面探讨了复合铁铝氢氧化物(Fe5A l2(OH)21.nH2O)对溶液中As(Ⅴ)的吸附.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具有微晶体的结构特征,孔径小,比表面积大,等电位点pH值为8.3;在pH为4—8的溶液中,对As(Ⅴ)的吸附能力很强,饱和吸附容量Qm分别为:0.7901(pH5),0.5981(pH7)和0.3033(pH9)mol.kg-1,常见共存离子不影响砷的吸附.Langm iur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实验的吸附等温线.吸附态As(Ⅴ)的解吸量随解吸剂pH值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铁铝氢氧化物 AS(V) 吸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丽娜 徐玲玲 张道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68,101,共4页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典型的阴离子型层状材料,具有稳定的氢氧化物层和可交换的层间阴离子,在碱催化、催化剂载体、生物医药、离子交换、吸附材料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以LDHs的层状结构和可插层性为线索,综述了LDHs的...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典型的阴离子型层状材料,具有稳定的氢氧化物层和可交换的层间阴离子,在碱催化、催化剂载体、生物医药、离子交换、吸附材料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以LDHs的层状结构和可插层性为线索,综述了LDHs的结构、组成。概括了当前的制备方法并对其优劣性加以比较,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了LDHs材料的特性,介绍了LDH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氧化法制备Zn-Ni氢氧化物纳米片及其电荷存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祁星耀 周清锋 +4 位作者 崔芒伟 杨永珍 蒋海伟 梁伟 康利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2-378,共7页
通过简单、低成本的化学浴沉积法在泡沫镍上原位生成了Zn-Ni氢氧化物(Zn-Ni double hydroxides)纳米片。SEM观察结果表明,Zn-Ni氢氧化物纳米片均匀附着在泡沫镍表面,形成均一的多孔纳米片阵列层。此外,还有大量的Zn-Ni氢氧化物纳米片聚... 通过简单、低成本的化学浴沉积法在泡沫镍上原位生成了Zn-Ni氢氧化物(Zn-Ni double hydroxides)纳米片。SEM观察结果表明,Zn-Ni氢氧化物纳米片均匀附着在泡沫镍表面,形成均一的多孔纳米片阵列层。此外,还有大量的Zn-Ni氢氧化物纳米片聚集成多孔团聚体,分布于泡沫镍骨架的空隙处,从而获得较高的活性物质负载量(4.27 mg/cm^2)。CV、CP和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Zn-Ni氢氧化物纳米片在2 mol/L KOH电解液中充放电电流密度1 A/g时,比电容为746.2 F/g(面积电容为3.18 F/cm^2);3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70.9%的初始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 氢氧化 复合氢氧化物 泡沫镍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氢氧化物阻燃剂 被引量:4
18
作者 位建华 雷立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305-308,共4页
通过对层状氢氧化物的结构、形貌及其化学性质的叙述,讨论了层状氢氧化物的阻燃性能来源及其优化途径,研究了层状氢氧化物的独特化学性质对高分子材料的催化炭化机制和与其它阻燃剂协同作用,开发不易团聚的层状氢氧化物超细颗粒、无机-... 通过对层状氢氧化物的结构、形貌及其化学性质的叙述,讨论了层状氢氧化物的阻燃性能来源及其优化途径,研究了层状氢氧化物的独特化学性质对高分子材料的催化炭化机制和与其它阻燃剂协同作用,开发不易团聚的层状氢氧化物超细颗粒、无机-无机及无机-有机复合阻燃剂是有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阻燃剂 表面改性 超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锌和铬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电化学制备及对水溶液中硫的光电催化氧化
19
作者 刘小东 汤文帅 叶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7-179,183,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碳纤维上接枝亚氨基二乙酸修饰的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合物。采用电化学法分别制备了镍、锌和铬的二元和三元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前驱体,经煅烧生成复合金属氧化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碳纤维上接枝亚氨基二乙酸修饰的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合物。采用电化学法分别制备了镍、锌和铬的二元和三元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前驱体,经煅烧生成复合金属氧化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镍、锌和铬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具有高度晶层状水滑石结构。分别比较了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和煅烧后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对水溶液中硫离子(S2-)的光电催化氧化,发现煅烧后的镍铬复合金属氧化物对水溶液中的S2-具有较好的光电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复合金属氧化物 硫离子 光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硫代钼酸根/1-辛烷磺酸根/LEuH复合体发光性能及对Hg^(2+)的识别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建 谢林霞 +3 位作者 梁足培 国荣 刘晨昱 马淑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54-2160,共7页
采用改进的均匀沉淀法合成了硝酸根插层的稀土铕层状氢氧化物(NO_3-LEuH),通过离子交换法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辛烷磺酸根(OS-)及无机阴离子MoS2-4共插层于LEu H的层间,通过改变MoS_4^(2-)和OS^-的投料比得到一系列发光强度不同的复合... 采用改进的均匀沉淀法合成了硝酸根插层的稀土铕层状氢氧化物(NO_3-LEuH),通过离子交换法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辛烷磺酸根(OS-)及无机阴离子MoS2-4共插层于LEu H的层间,通过改变MoS_4^(2-)和OS^-的投料比得到一系列发光强度不同的复合体(MoS_4)_xOS_(1-x)-LEuH(x=0.02,0. 10,0. 20).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荧光分光光度计(PL)等研究了其结构及性质.结果表明,MoS_4^(2-)会明显削弱层板Eu^(3+)的红光发射,且在一定MoS_4^(2-)/OS^-摩尔比范围内发光强度随MoS_4^(2-)含量增加而降低.选择MoS_4^(2-):OS^-摩尔比为0.02∶0. 98的复合体(MoS4)0.02OS0.98-LEu H用于水体系重金属离子Hg^(2+),Cu^(2+),Ag+,Pb^(2+)的荧光识别,发现剥离态复合体对Hg^(2+)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加入含Hg^(2+)水溶液后发光有一定程度增强,可用作off-on型荧光传感器件识别毒性H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辛烷磺酸根 四硫代钼酸根 层状稀土铕氢氧化物复合 荧光传感 Hg^2+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