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基于混合判定模型的复合概念抽取方法
被引量:
3
1
作者
欧阳柳波
邹北骥
刘丽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8-495,共8页
从大规模领域语料库中抽取领域概念,现有方法不能有效识别复合概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判定模型的复合概念抽取方法,首先对文本进行分词处理,为每个词条添加词条标签,并对词条集进行噪音词消除和同义词合并处理,然后统计词条的加权词...
从大规模领域语料库中抽取领域概念,现有方法不能有效识别复合概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判定模型的复合概念抽取方法,首先对文本进行分词处理,为每个词条添加词条标签,并对词条集进行噪音词消除和同义词合并处理,然后统计词条的加权词频,根据词条标签值计算位置亲和度和位置匹配度,判定和筛选可组合成复合概念的原子词条,最后通过设置不同复合深度值,实现多重复合概念抽取.采用不同规模语料库进行抽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召回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领域
概念
复合概念
加权词频
词条标签
位置亲和度
复合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兼名”即复合概念
2
作者
蒋以璞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在我国古代名家的著述中,“兼名”被作为“名”的一种加以考察研究。《墨子·经下》篇指出:“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意译:说牛马不是牛和说牛马是牛的说法相同,原因在于“兼”。笔者注:此处“兼”即“‘牛马’是‘兼名’...
在我国古代名家的著述中,“兼名”被作为“名”的一种加以考察研究。《墨子·经下》篇指出:“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意译:说牛马不是牛和说牛马是牛的说法相同,原因在于“兼”。笔者注:此处“兼”即“‘牛马’是‘兼名’”的省文。)荀况《正名》篇论及名之种类时指出:“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意译:单名足以晓示所举之实,就用单名;单名不足以晓示所举之实,就用兼名。)此外,公孙龙子《白马论》中提到的“复名”(“马未与白为马,白未与马为白。合马与白,复名白马”)也可看作间接地谈兼名,因“合马与白”之“合”字,就是“兼”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名
复合概念
集合
概念
普通逻辑
概念
内涵
属种关系
我国古代
牛马
属
概念
白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隐喻概念的关联复合性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李丛禾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6-30,共5页
以关联理论和概念复合理论为基础 ,探讨了隐喻的动态关联复合模式。隐喻不仅仅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简单映射 ,而是在适当的认知语境下多个心智空间互相映射的在线关联复合过程。隐喻的使用过程就是寻求最佳关联 ,改善认知环境的过程。该...
以关联理论和概念复合理论为基础 ,探讨了隐喻的动态关联复合模式。隐喻不仅仅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简单映射 ,而是在适当的认知语境下多个心智空间互相映射的在线关联复合过程。隐喻的使用过程就是寻求最佳关联 ,改善认知环境的过程。该模式能较好地解释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产生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概念
复合
关联
认知语境
心智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概念迁移视角下词汇搭配的“硬译”问题
4
作者
方芳
《英语教师》
2016年第12期6-9,24,共5页
阐述概念迁移和语义迁移的概念、关系和研究方向,从概念迁移假设的视角分析词汇搭配的"硬译"问题产生的根本机制,并从三个方面探讨解决词汇搭配的"硬译"问题的方法,即培养学习者对词汇搭配的规约性意识,利用有利资...
阐述概念迁移和语义迁移的概念、关系和研究方向,从概念迁移假设的视角分析词汇搭配的"硬译"问题产生的根本机制,并从三个方面探讨解决词汇搭配的"硬译"问题的方法,即培养学习者对词汇搭配的规约性意识,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学习者的二语经验,培养学习者基于二语的概念,重视课堂显性教学,建立词汇的语义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迁移
复合概念
表征系统
词汇表征模式
显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发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文彬
刘业翔
+2 位作者
王化章
梁叔全
郑子樵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1-2,共2页
一、引言 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材料(FGM)是具有全新材料复合概念的新型复合材料。它以金属和陶瓷为基本原材料,通过控制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的梯度分布,消除传统的金属和陶瓷复合材料的性能不匹配界面,充分发挥金属和陶瓷的优异性能。...
一、引言 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材料(FGM)是具有全新材料复合概念的新型复合材料。它以金属和陶瓷为基本原材料,通过控制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的梯度分布,消除传统的金属和陶瓷复合材料的性能不匹配界面,充分发挥金属和陶瓷的优异性能。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材料实质上是为了解决金属和陶瓷的界面连接问题。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材料是一种高新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可设计性,引起了材料科学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金属—陶瓷由于能够缓和热应力,是未来航天飞行的理想耐热、隔热材料,同时在核能、电子、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金属—陶瓷FGM的开发研究背景 梯度功能材料是日本学者于1984年首先提出来的。这一新材料的设想,与高新的航天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航天飞机是人类征服宇宙空间时必需的运载工具。众所周知,目前的航天飞机是由火箭助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界面连接
梯度分布
复合概念
可设计性
研究和发展
微观结构
航天飞行
航天技术
梯度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语情态动词意义的认知构建
被引量:
13
6
作者
李丛禾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传统的情态理论往往是静态地、孤立地描述和罗列情态动词的各种意义,不能很好地解释情态动词的多义性以及情态意义的交叉混合等问题。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可以更好地阐释情态意义及其动态推理过程。提出了描述情态动词意义在线认知构建...
传统的情态理论往往是静态地、孤立地描述和罗列情态动词的各种意义,不能很好地解释情态动词的多义性以及情态意义的交叉混合等问题。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可以更好地阐释情态意义及其动态推理过程。提出了描述情态动词意义在线认知构建过程的认知语用模型。情态动词被看作是一种心理空间构造语,它能引导听话者进行有效的在线语用推理,构建相应的心理空间,进行动态的空间复合,产生具备最佳关联性的复合空间,以取得足够的认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
关联
心理空间
概念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语言中隐喻与象似性的认知关联——以诗歌语言为例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丛禾
《外语与翻译》
2008年第2期26-31,共6页
隐喻和象似性是制约语言形式和意义关系的重要理据。二者的关联与互动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无意识的认知过程。象似性乃是基于符号和对象之间固有的相似性,而隐喻则往往是在两个本不具有相似性的概念之间创造相似性。研究显示,隐喻和象似...
隐喻和象似性是制约语言形式和意义关系的重要理据。二者的关联与互动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无意识的认知过程。象似性乃是基于符号和对象之间固有的相似性,而隐喻则往往是在两个本不具有相似性的概念之间创造相似性。研究显示,隐喻和象似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认知关联,二者相互蕴涵,相互渗透。将二者置于同一理论框架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进行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揭示二者的密切关联及其语言体现。实例分析表明,将隐喻寓于象似性或者将象似性寓于隐喻有助于提高话语交际的效率,增强交际的认知效果。二者之间的认知关联归根结底是人类认知体验性在语言中的具体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象似性
认知
概念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画“象思维”再认识
8
作者
吴毅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6期39-44,共6页
作为特定的文化属系,书和画是彼此不能分割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其普及性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极具中国气派和经典性的艺术。殷、周、先秦、两汉、魏晋和南北朝时代的文字书体的变革,带动了书画艺术走向多姿多彩的局面,这种千古承载的...
作为特定的文化属系,书和画是彼此不能分割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其普及性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极具中国气派和经典性的艺术。殷、周、先秦、两汉、魏晋和南北朝时代的文字书体的变革,带动了书画艺术走向多姿多彩的局面,这种千古承载的文化内涵,只能说是经典,到唐宋时已进入最辉煌的时代。元、明、清三代则以精微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三代
艺术体系
南北朝时代
书画艺术
中国气派
中国书画
复合概念
大象无形
田子方
水墨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政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续)
9
作者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课题组
陈良瑾
《社会工作》
2004年第4期15-17,共3页
五、确立大福利观念,推行积极的社会政策这是一个民政部门在实施社会管理中推行什么社会政策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社会福利的内涵是什么?首先必须搞清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才能进行科学讨论。社会福利是由社会和福利两个概念组成的复合概...
五、确立大福利观念,推行积极的社会政策这是一个民政部门在实施社会管理中推行什么社会政策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社会福利的内涵是什么?首先必须搞清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才能进行科学讨论。社会福利是由社会和福利两个概念组成的复合概念。其中,福利是主概念,社会是一个修饰概念,对福利的内涵加以限定。何谓社会?这在前面已做出界定,这里着重分析"福利"概念。福利的定义其说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义社会福利
社会政策
民政工作
社会保障
福利观念
社会工作
福利服务
复合概念
生活质量
广义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10
作者
苏毅然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1994年第0期33-37,共5页
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构成的复合概念。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各种知识体系。技术则是积累的劳动经验和各种操作技能、程序、工艺和方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现代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它是生产力的智能形态,具有依...
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构成的复合概念。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各种知识体系。技术则是积累的劳动经验和各种操作技能、程序、工艺和方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现代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它是生产力的智能形态,具有依附性和潜在性特点。它不直接进入生产过程,而是经过中介环节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认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概念
中介环节
现代社会生产
技术构成
国民经济增长
生产劳动
社会经济增长
操作技能
中起
人化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隐喻构成与阐释的双域多元性
11
作者
余红卫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6-98,共3页
隐喻构成的双域性体现在隐喻概念系统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这是多个心智空间相互映射并形成最忠实于语言语境和社会语境的表达和阐释的概念复合过程。这个过程以概念隐喻理论、相互作用理论、概念复合理论为依...
隐喻构成的双域性体现在隐喻概念系统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这是多个心智空间相互映射并形成最忠实于语言语境和社会语境的表达和阐释的概念复合过程。这个过程以概念隐喻理论、相互作用理论、概念复合理论为依据,受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文化背景、语言语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隐喻
心智空间
概念
复合
认知差异
语境
多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混合判定模型的复合概念抽取方法
被引量:
3
1
作者
欧阳柳波
邹北骥
刘丽杰
机构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软件学院
出处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8-495,共8页
文摘
从大规模领域语料库中抽取领域概念,现有方法不能有效识别复合概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判定模型的复合概念抽取方法,首先对文本进行分词处理,为每个词条添加词条标签,并对词条集进行噪音词消除和同义词合并处理,然后统计词条的加权词频,根据词条标签值计算位置亲和度和位置匹配度,判定和筛选可组合成复合概念的原子词条,最后通过设置不同复合深度值,实现多重复合概念抽取.采用不同规模语料库进行抽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召回率和准确率.
关键词
语料库
领域
概念
复合概念
加权词频
词条标签
位置亲和度
复合
深度
Keywords
corpus
domain concept
compound concept
weighted term frequency
entry label
location affinity
compound depth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兼名”即复合概念
2
作者
蒋以璞
出处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文摘
在我国古代名家的著述中,“兼名”被作为“名”的一种加以考察研究。《墨子·经下》篇指出:“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意译:说牛马不是牛和说牛马是牛的说法相同,原因在于“兼”。笔者注:此处“兼”即“‘牛马’是‘兼名’”的省文。)荀况《正名》篇论及名之种类时指出:“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意译:单名足以晓示所举之实,就用单名;单名不足以晓示所举之实,就用兼名。)此外,公孙龙子《白马论》中提到的“复名”(“马未与白为马,白未与马为白。合马与白,复名白马”)也可看作间接地谈兼名,因“合马与白”之“合”字,就是“兼”的意思。
关键词
兼名
复合概念
集合
概念
普通逻辑
概念
内涵
属种关系
我国古代
牛马
属
概念
白马论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隐喻概念的关联复合性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李丛禾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6-30,共5页
文摘
以关联理论和概念复合理论为基础 ,探讨了隐喻的动态关联复合模式。隐喻不仅仅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简单映射 ,而是在适当的认知语境下多个心智空间互相映射的在线关联复合过程。隐喻的使用过程就是寻求最佳关联 ,改善认知环境的过程。该模式能较好地解释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产生动因。
关键词
隐喻
概念
复合
关联
认知语境
心智空间
Keywords
metaphor
conceptual blending
relevance
cognitive context
mental space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概念迁移视角下词汇搭配的“硬译”问题
4
作者
方芳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英语教师》
2016年第12期6-9,24,共5页
文摘
阐述概念迁移和语义迁移的概念、关系和研究方向,从概念迁移假设的视角分析词汇搭配的"硬译"问题产生的根本机制,并从三个方面探讨解决词汇搭配的"硬译"问题的方法,即培养学习者对词汇搭配的规约性意识,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学习者的二语经验,培养学习者基于二语的概念,重视课堂显性教学,建立词汇的语义网络。
关键词
概念
迁移
复合概念
表征系统
词汇表征模式
显性教学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发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文彬
刘业翔
王化章
梁叔全
郑子樵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
出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1-2,共2页
文摘
一、引言 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材料(FGM)是具有全新材料复合概念的新型复合材料。它以金属和陶瓷为基本原材料,通过控制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的梯度分布,消除传统的金属和陶瓷复合材料的性能不匹配界面,充分发挥金属和陶瓷的优异性能。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材料实质上是为了解决金属和陶瓷的界面连接问题。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材料是一种高新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可设计性,引起了材料科学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金属—陶瓷由于能够缓和热应力,是未来航天飞行的理想耐热、隔热材料,同时在核能、电子、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金属—陶瓷FGM的开发研究背景 梯度功能材料是日本学者于1984年首先提出来的。这一新材料的设想,与高新的航天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航天飞机是人类征服宇宙空间时必需的运载工具。众所周知,目前的航天飞机是由火箭助推。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界面连接
梯度分布
复合概念
可设计性
研究和发展
微观结构
航天飞行
航天技术
梯度层
分类号
TB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语情态动词意义的认知构建
被引量:
13
6
作者
李丛禾
机构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文摘
传统的情态理论往往是静态地、孤立地描述和罗列情态动词的各种意义,不能很好地解释情态动词的多义性以及情态意义的交叉混合等问题。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可以更好地阐释情态意义及其动态推理过程。提出了描述情态动词意义在线认知构建过程的认知语用模型。情态动词被看作是一种心理空间构造语,它能引导听话者进行有效的在线语用推理,构建相应的心理空间,进行动态的空间复合,产生具备最佳关联性的复合空间,以取得足够的认知效果。
关键词
情态
关联
心理空间
概念
复合
Keywords
modality
relevance
mental space
conceptual blending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言中隐喻与象似性的认知关联——以诗歌语言为例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丛禾
机构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外语教研室讲师
出处
《外语与翻译》
2008年第2期26-31,共6页
文摘
隐喻和象似性是制约语言形式和意义关系的重要理据。二者的关联与互动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无意识的认知过程。象似性乃是基于符号和对象之间固有的相似性,而隐喻则往往是在两个本不具有相似性的概念之间创造相似性。研究显示,隐喻和象似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认知关联,二者相互蕴涵,相互渗透。将二者置于同一理论框架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进行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揭示二者的密切关联及其语言体现。实例分析表明,将隐喻寓于象似性或者将象似性寓于隐喻有助于提高话语交际的效率,增强交际的认知效果。二者之间的认知关联归根结底是人类认知体验性在语言中的具体反映。
关键词
隐喻
象似性
认知
概念
复合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画“象思维”再认识
8
作者
吴毅
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6期39-44,共6页
文摘
作为特定的文化属系,书和画是彼此不能分割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其普及性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极具中国气派和经典性的艺术。殷、周、先秦、两汉、魏晋和南北朝时代的文字书体的变革,带动了书画艺术走向多姿多彩的局面,这种千古承载的文化内涵,只能说是经典,到唐宋时已进入最辉煌的时代。元、明、清三代则以精微见长。
关键词
清三代
艺术体系
南北朝时代
书画艺术
中国气派
中国书画
复合概念
大象无形
田子方
水墨艺术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政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续)
9
作者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课题组
陈良瑾
机构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学术理论委员会 主任、教授
出处
《社会工作》
2004年第4期15-17,共3页
文摘
五、确立大福利观念,推行积极的社会政策这是一个民政部门在实施社会管理中推行什么社会政策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社会福利的内涵是什么?首先必须搞清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才能进行科学讨论。社会福利是由社会和福利两个概念组成的复合概念。其中,福利是主概念,社会是一个修饰概念,对福利的内涵加以限定。何谓社会?这在前面已做出界定,这里着重分析"福利"概念。福利的定义其说不一。
关键词
狭义社会福利
社会政策
民政工作
社会保障
福利观念
社会工作
福利服务
复合概念
生活质量
广义社会福利
分类号
D63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10
作者
苏毅然
出处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1994年第0期33-37,共5页
文摘
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构成的复合概念。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各种知识体系。技术则是积累的劳动经验和各种操作技能、程序、工艺和方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现代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它是生产力的智能形态,具有依附性和潜在性特点。它不直接进入生产过程,而是经过中介环节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认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复合概念
中介环节
现代社会生产
技术构成
国民经济增长
生产劳动
社会经济增长
操作技能
中起
人化自然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喻构成与阐释的双域多元性
11
作者
余红卫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6-98,共3页
文摘
隐喻构成的双域性体现在隐喻概念系统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这是多个心智空间相互映射并形成最忠实于语言语境和社会语境的表达和阐释的概念复合过程。这个过程以概念隐喻理论、相互作用理论、概念复合理论为依据,受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文化背景、语言语境的影响。
关键词
概念
隐喻
心智空间
概念
复合
认知差异
语境
多元性
Key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
interactive theory
conceptual blending
cognitive difference
pluralism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基于混合判定模型的复合概念抽取方法
欧阳柳波
邹北骥
刘丽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兼名”即复合概念
蒋以璞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隐喻概念的关联复合性
李丛禾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析概念迁移视角下词汇搭配的“硬译”问题
方芳
《英语教师》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发展
胡文彬
刘业翔
王化章
梁叔全
郑子樵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英语情态动词意义的认知构建
李丛禾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语言中隐喻与象似性的认知关联——以诗歌语言为例
李丛禾
《外语与翻译》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画“象思维”再认识
吴毅
《中国文艺评论》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政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续)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课题组
陈良瑾
《社会工作》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苏毅然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隐喻构成与阐释的双域多元性
余红卫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